【哈尔滨日报】罗辑的书香世界

栏目:当代儒林
发布时间:2011-10-02 08:00:00
标签:
 


罗辑的书香世界

来源:2009年04月19日 哈尔滨日报



  这次采访罗辑是第二次,第一次采访他是因为,2005年他组织的学生社团———竹士社去贵州贫困山区多次支教时,他还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如今,四年过去了,已经毕业的罗辑再次出现在记者的面前时,他的身份变成了一名创业者。

  罗辑与创业的联系并不是从商业开始,“我没想过经商,平心而论我对文化和公益事业更感兴趣。”大学期间,除了读书,我所有的课外时间都放在了组织和建设“竹士社”上面。

  “竹士社”是一个公益性文化社团,每年都会组织大学生到西部边远地区支教。罗辑是“竹士社”的创始人,曾参加了多次西部支教活动,西部山区的贫困状况给了他很大的触动。当时他和伙伴们商定,购买一部分当地百姓制作的少数民族饰品,然后拿回学校卖,所得的收入再用于支援山区。这在罗辑看来,是他们能够为当地百姓做的一点最实际的事情。

  “这是我第一次做生意,想法很单纯。没有调研、没考虑过需求、没想过市场前景、没有策划书等等,就是想为那些贫困学生的家庭做点事,让那些贫困学生能够继续留在学校里读书。”罗辑说。这是一个没有准备的商业项目,等待罗辑的是一个不好的结果———“进了几千块钱的货,拿到学校一卖才知道,大部分学生对土里土气的乡下货不感兴趣。进的货全部压在了手里。后来我安慰自己说,这就算是我为西部的老乡作的一点贡献吧。”

  第一次“试水”并未成功,临近毕业,“没想过经商”的罗辑带着一丝遗憾迈进了人才市场的大门。不久,他被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聘用,开始了朝九晚五的生活。

  “生命是一场壮阔的冒险,知识化冒险为动人的发现。”这是罗辑最喜欢的一句话。“在北京的那段日子我经常会想起这句话,生活上的安稳并没有让我满足,相反还有一些失落,因为,我离开了“竹士社”的社友们,离开了大山里那些曾经让我魂牵梦绕的孩子们。”罗辑说:“年轻人就是应该去冒险,要不断地改变自己,挑战自己。”

  罗辑就这样开始了改变。2008年夏天,罗辑辞掉了北京稳定的工作,准备回到母校创业。谈到当时的决定,罗辑至今依然记忆犹新:“辞掉北京的工作时,我也想了很多。虽然对社会的认识还不是很充分,对市场的把握能力并不强,但在母校开书店,首先是熟悉的市场、再次是熟悉的产品,加上用心的服务,我感觉自己能成!”

  汲取失败的经验教训,罗辑在项目正式运作前利用寒假先到多个城市进行了市场考察,对校园书店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罗辑有自己的想法:第一,对行业的了解还很少,需要补课;第二,辞掉工作不是来做书店小老板的,大学生创业起点低没关系,但愿景不能低,否则还不如留在北京的律师事务所里当一名小律师。

  对罗辑来说,他要做的是创建全国性的校园连锁书店,打造一个文化传播平台。在罗辑的带领下,他的整个创业团队4个人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辗转于北京、西安、重庆、武汉、郑州等城市。他们几乎走遍了这些城市里所有的高校、书市和出版机构。他们搜集了大量的数据,并通过走访与很多出版社、书商取得了联系,建立了自己独立的进货渠道。

  回到哈尔滨不久,“好学堂书友会”的牌匾就挂在了黑龙江大学学生创业园的一个门楣上。“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罗辑借用《论语》中的这句话来勉励每一名团队成员,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创业过程中追求的不仅仅是财富,更要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境界。在书店还没有开业时,创业团队的所有成员经过商量一致同意,今后,每年都要从书店的利润中拿出30%捐给竹士社,以支持社友们的西部支教事业。

  书店开业以后,罗辑拒绝了盗版书高额利润的诱惑,选择了销售正版。周围的很多同学都认为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因为,商人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可他却将利润高的品种舍弃在一边。罗辑认为,买书和做人一样,不能失去了德行和信誉。因此他规定,盗版、残、缺、破的书一律不准进入书店销售。

  有一次罗辑发现,新进的一批图书中没有防伪标签。这批书有两百本之多,罗辑坚持要找书商进行调换。他和另一名团队成员为了省一块钱,把书分批次、分路程运送,在中途歇了六次、费了半个小时终于把这两百多本书扛到进货点。一公里的路,把书扛到的时候两个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天道酬勤。今年3月1日,好学堂书友会成立,在短短的一个月间,罗辑的书店营业额已经突破了8万元,在学生中也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他说,今年的目标是让销售额达到70万。

  罗辑和他的创业团队在本地已经站稳了脚跟,但“好学堂”创业团队的目标却不仅限于此,就像他们所说的那样:“成为全国性校园连锁书店,一个受尊敬的文化传播平台。”这是一个壮阔的目标,这些年轻的创业者们在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也会收获一场壮阔的生命。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