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代的经学”暨第八期经史传统与中国思想工作坊纪要
来源: “解释”公众号
时间:西元2022年7月4日
文/李元骏
2022年6月25日,“转型时代的经学”暨第八期经史传统与中国思想工作坊在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816-1会议室召开。暨南大学文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高华平教授代表主办方致开幕辞。其后,来自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的四位老师围绕本次工作坊的主题进行了学术报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秦际明老师从历史、政治、文明三个维度看待现当代对经学概念的思考,认为:从文明论的角度,可以审视经学于当代何以仍堪为“经”。刘伟老师就如何于历史进化论视角下的现代学术中安顿可能基于循环论展开的经学,和秦老师展开了讨论。其他各位老师提问:经学是否真的可以作为文明共识、在何种意义上能够确定这种共识的内涵。秦老师回应:“共识”指与西方比较下能提炼出的相对的共识。
刘体胜老师围绕称孔子“修《春秋》”或“作《春秋》”的问题,分析了朱熹和章学诚的相关思想,最终关切于经史关系的问题。他认为,朱熹相关说法折中而复杂,这种复杂性缘于朱熹对四书学的重视;而章学诚阐释“述而不作”的论点有三:道法上周公已作、德位上有德无为不必作、传统上政教分离故只能述。他将章学诚的观点归结为:孔子所承接在于道,述六经在于以器明道。进入点评与提问环节后,马永康老师提出“述”“修”“作”的解释与不同儒者对孔子的形象定位有关,或许可围绕《论语》“述而不作”的解释史为纲进行写作。黎汉基老师认为今古文关于“修”和“作”的争论这么截然二分可能是皮锡瑞建构出的。赖岳山老师讲到述和作的问题与孔子的圣人身份问题的关系。
陈慧老师区分了陈澧和曾国藩继承韩愈关于士大夫之学和博士之学关系思想的不同方式。陈澧和曾国藩均把义理、辞章、考据、经济对应孔门四科之学,两人的区别在于:陈澧主要强调四科各有其学,据性情可以分别有所偏重,最主文学——即汉代经学;曾国藩强调四科应该相用,在四科之上以礼学统之。这篇文章是从唐宋古文问题出发,以文学的视野,为哲学学科的经学研究提供了很多启发。刘依平老师认为,陈澧、曾国藩发展了桐城派理论,表现为以“词章”之学为机枢,沟通了“义理”“考据”和“经济”,四科之间构成一个整体。各位老师就此展开了丰富的讨论。
黄燕强老师带着比较的视野讲了熊十力的原儒,谈到:如果说章太炎是以语言学的方法区分名号上的问题,注意“儒”的历史性,熊十力就是即道以原儒,重视儒的常道性;另一方面,和康有为的原儒相比,两者都涉乎“常”,但康有为偏重阐发“儒”的宗教性,讨论孔教的超越性,产生了对象化,熊十力则“即世”,所原的是作为哲学、思想的儒学。他继而又讲到熊十力在“原儒”时对于学统的建构等。赖区平指出,近现代以西方学问框架下的学科如宗教、哲学等来界定儒学(经学),是否基于西方文明框架来致思。王堃、宋德刚等各位老师联系《乾坤衍》等,与黄老师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四场报告和相关讨论结束后,李元骏老师作会议总结。其后,李长春老师作闭幕致辞,他认为本次工作坊的论文主题统一,关联紧密,都围绕近代或者其他学术转型期的经学问题展开,且并非局限在某些经学细节问题里,而是都涉及经学的概念、经学何以为经学、何以哲学这样的根本问题。本期工作坊的几个报告,比以往任何一期都更贴近“经史传统与中国思想”这一主题。希望继续以这一主题为方向,进一步凝聚学术共识,推进珠三角地区中国哲学及相关学科的跨学科交流与合作。至此,本次工作坊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