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五期讲录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2-07-08 17:14:18
标签:《孟子》通讲第五期

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五期讲录

来源:“洙泗社”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六月初八日庚申

          耶稣2022年7月6日

 

2022年6月25日下午,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喀什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洙泗书院、孟子书院承办的“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5期举行。本期由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主任宋立林担任主讲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文博馆员刘奎担任与谈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刘昭担任主持人。活动主会场设在曲阜洙泗书院,孟子研究院设立线下分会场,同时约有50余位学友在线上参与了活动。

 

 

 

主讲人宋立林教授

 

2.5“人皆谓我毁明堂”章

 

宋老师首先对“明堂”进行了阐释。《大戴礼记·明堂》载:“明堂者,古有之也。”“一室而有四户、八牖,三十六户、七十二牖。”“明堂者,所以明诸侯尊卑。”“明堂”是礼制的核心,马一浮先生有《明堂说》,其中提到先王最重视的就是礼制,礼制中最重视的就是“明堂”。

 

孟子对“明堂”有一个界定,“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明堂”指王者之堂,有人说这里的“王者”未必就是指天子,不是只有天子才能拥有“明堂”,比如周文王,其治理之地并不是很大,但是文王行王政,所以他就是王者。在孟子的心目当中,“王”更多的是与“王政”名实相符的称呼。齐宣王说有人让他毁掉“明堂”,“毁诸?已乎?”孟子说如果想要行王政,就不要毁弃“明堂”。

 

孟子对“鳏寡孤独”做了一个解释,“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困顿而没有出路,没有办法解决。“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推行仁政,一定首先要关照这四种人。对于弱势群体要给予格外的关照,因为没有关照的话,他们就会处于十分脆弱的状态,如何让“鳏寡孤独者”得其所,也是行仁政的措施之一。任何年代,最苦的都是底层老百姓,虽然富人也会受到打击,但穷人是最脆弱的。

 

“王曰:‘善哉言乎!’”“善哉言乎”这句话,齐宣王已经说过两遍了,有人说这表明齐宣王有点敷衍,只是说好,也没说好在哪里。孟子接着说:“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既然认为这样做是好的,为什么不去施行呢?“寡人有疾,寡人好货。”齐宣王承认了自己的缺点,看上去很坦诚,但似乎有借此堵孟子嘴的意思,因为儒家对于“好货”是不屑一顾的,是批判的,齐宣王以儒家批判之行为来应答孟子,用意是让孟子不要再说了。“对曰:‘昔者公刘好货’。”公刘是周族的早期首领,曾率部落从邰迁至豳,周族从此兴旺起来。孟子用《诗经》里的话作答,又说“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好货”虽然不是什么美德,但是“好货”如果能做到推己及人,“与百姓同之”,与老百姓一道,也没有关系。“于王何有”,一说是于王政何有,宋老师认为这里就是指齐宣王,这件事做起来对王来说有那么难吗?

 

齐宣王再次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想让孟子失望,不要再说下去了。“对曰:‘昔者大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古公亶父时期,周族迫于周边压力,无法安居与豳地,再次迁徙至岐山之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观察哪个地方适合盖房子。“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他爱自己的夫人太姜,同时也使得当时整个周族无“怨女”“旷夫”。“怨女”“旷夫”,一说古代丈夫被征发在外服劳役或者作战,与妻子两地分居,不得相见,发出哀怨;另一说是指找不到结婚对象之人。在古人看来,男女能否正常结合并过上安稳的日子,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指标。“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好色”也没关系,要“与百姓同之”,要有推己及人之心。

 

接着,宋老师引用焦循、朱子之语总结了此章章旨。既然身为君主,就要为人之所不能,做别人认为比较困难的事情。孟子的高超之处就在于没有因齐宣王说自己“好货”“好色”而加以批评,反是加以鼓励。正如杜甫所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儒家相信,通过对君主的规训可以使得君主向善向好。

 

2.6“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章

 

宋老师首先对本章内容进行了梳理。“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孟子以设喻的方式给齐宣王说了一个故事:“托其妻子于其友”,您有一个臣子将要远行,将他的妻儿托付给朋友。等到他回来之后,发现自己的妻儿没有被照料好,朋友失信于自己。孟子说“则如之何?”齐宣王说:“弃之。”这样的朋友不值得交,断绝来往。孟子接着问:“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士师”是指狱官。“不能治士”,不能管理好自己手底下的官员。一个官员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该怎么办呢?“王曰:‘已之’。”罢黜这位官员,不要再让他做官了。孟子又说:“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孟子一步步引导,最后将话题引到齐宣王身上。齐国国境之内得不到治理,那又该怎么办呢?“王顾左右而言他。”齐宣王无法正面回答,只好“顾左右而言他”。

 

接着,宋老师围绕“友道”“臣道”“君道”等问题对本章进行了深入阐发,认为由此可以联想到儒家的“五伦”。《大学》里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孟子将其归结为“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其中父子、夫妇、长幼这三伦都是家庭血缘关系,而君臣及朋友都是社会关系。孟子通过多番引导,最后引导出臣要尽臣子的使命,君也要尽君之职责。孟子问如果君主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怎么办,齐宣王却“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没有继续往下说,但这不意味着孟子没有去想,在《孟子·万章下》中孟子对“君不君”的问题做了回答。“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卿大夫分为两种,一种是“贵戚之卿”,一种是“异姓之卿”。“贵戚之卿”和世臣一样。君王有大过要劝诫,如果反复劝诫却不听就要“易位”。齐宣王听后“勃然变乎色”,这里面的情感应该是极为复杂的,有恼怒,有羞愧,还有紧张、焦虑。孟子就是一位“异姓之卿”,君王有过错就劝诫,反复劝诫而君王不听就离开。事实上也是如此,孟子最后离开了齐国。“异姓之卿”与“贵戚之卿”的职责是不一样的,孟子一直在想办法劝诫齐宣王,孟子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职责。

 

2.7“所谓故国者”章

 

“故国”,一般指历史悠久的国家。如果因一棵树有上千年的历史,就说这个地方历史悠久,还不够,“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何谓“世臣”?与国同休戚者也,世代建立功勋的大臣,这和周代的世卿世禄制度有关。“王无亲臣矣”,“亲臣”和“世臣”有何区别?“亲臣”是王所亲信的臣子,并不一定是和国家休戚者,而是与君主休戚者。这样的亲臣,“王无”,“无”是没有的意思,还是不的意思?宋老师觉得其实都可以读得通。不要找亲臣,要重视世臣,亲臣是只对你一时的好恶负责任,但是他对这个国家没有感情。“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西南联大时期,著名的教育学家梅贻琦先生所讲“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而谓也,有大师而谓也。”就化用于这里。

 

齐王问,怎么辨别呢?孟子说,“国君进贤”你要进用贤人,“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一般来讲,进贤就是要用“世臣”,但要在“世臣”之外找贤人,可能会“使卑逾尊”。所谓“世臣”,都是和国君血缘关系上比较密切的人,如果提拔一个比较疏远的人,会给官场结构造成矛盾和冲突。“可不慎与?”能够不谨慎从事吗?要选这个贤人,就要慎之又慎。

 

接着,宋老师围绕本章中“皆曰贤”“皆曰不可”与“皆曰可杀”所展现的问题,层层递进。“左右皆曰贤”,“左右”是亲近之人,是君主身边最亲近的人,这些人往往最善于察言观色、没有原则性,可以通过自己和君主的私人感情来进言,从而左右一些事情,所以“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朝廷当中,诸大夫都说好也未必好,怎么办?看国人,但“国人皆曰贤”,也不一定就是好,“然后察之”,“察”很关键,需要本人亲自去查验、观察,“见贤焉,然后用之”。反过来,“左右皆曰不可,勿听”不要直接认为这个人不行,要反复地去调查,“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引申出杀不杀的问题。“左右皆曰可杀”也不要听,然后察之,“故曰国人杀之也”,这不是一个人的私谏,而是公议。

 

孟子的这段话体现了很深刻的政治理念。康有为在《孟子微》当中讲,孟子这一思想,是“民主之先声”,“国人皆曰可”“国人皆曰不可”,需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康有为在《孟子》这里,找到了打通儒家经典和西方民主政治的关系的依据。船山先生讲,“孟子对王道,有前半截,无后半截”。什么是前半截?从理念上我们明白,“国人皆曰可”“国人皆曰不可”,但是怎么做到呢?怎么把“可”“不可”落实下来?齐国不大,大约也有一百万左右的人,这些人要如何表态呢?怎么才能“国人皆曰”?孟子没有这样的设计,所以有前半截,而无后半截,前半截是理念,后半截是制度,没有设计出来,具体实操怎么做不知道。

 

张定浩在《孟子读法》中讲,“这种地方,正是今天的人最容易诟病孟子的地方。”看着和今天的民主很相近,但又不是,没有设计出来怎么做。“然而,我建议大家在研习古代经典的时候,每逢遇到这种地方,先不要着急下结论,而是以此为起点再进一步思考古人为什么会这样,这种思考,恰恰会让我们真正地从古代经典中受益。在我想来,孟子并非不懂得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只是他觉得这种制度建设应该由世臣来完成,因为世臣最懂得这个国家。”这是张定浩的一种理解,是他在读孟子这段话时的思考。他前边的说法我很赞同,就是我们在研习古代经典的时候,遇到这样和今天的理念、和我们的认知有差距的地方,先不要着急下结论,因为批评很容易,但是不解决问题,而是以此为起点再进一步思考古人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这种思考是我们研习经典非常必要的做法。

 

2.8“汤放桀”章

 

宋老师认为,这段话读起来荡气回肠。对于君主来讲,这种放君、弑君的做法,是大逆不道的,因此齐宣王很关心这件事。“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就是有文献的记载。有记载,但是有新的解释。“汤放桀,武王伐纣”是臣弑君吗?是大逆不道吗?“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破坏仁德的就是“贼”,伤害道义的就是“残”。像这样伤仁败义、残贼之人谓之“一夫”,“一夫”即“独夫”。所以,“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武王伐纣,杀得是“一夫纣”,杀了“独夫”“贼”,怎么能算是弑君呢?从儒家的角度来讲,武王伐纣是正义的行为,是革命的行为。儒家讲,汤武革命,顺乎天应乎时。焦循讲:“孟子言纣以崇恶,失其尊名,不得以君臣论之,欲以深寤齐王,垂戒于后也。”这里,孟子做了个真正的名实之辩,什么是王?什么是君?什么是臣?君臣要名实相符,君不君就可以易位,可以革命,这是非常重要的。

 

2.9“孟子见齐宣王”章

 

“巨室”,即大型宫殿,王为了凸显权威、地位,满足自己的欲望、权力,大兴土木,修建大殿。做大殿就要用大木头,“必使工师求大木”。什么是“工师”?工师是古代的官员,主管各路工匠。“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得了大木能直接用吗?不能。工师的任务结束了,匠人的任务才开始,要进行加工。加工后的大木变小了,“以为不胜其任矣”。对此,宋老师指出,这就是王不懂工匠的职责,只知大木是大木,而不知大木如何变成栋梁。

 

“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这里的“人”,孟子其实代指像自己这样的人,从小就学孔子之道、学王道,“壮而欲行之”长大之后,要推行王道。“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姑且舍弃那些原来学的东西,来帮我治理国家,“则何如”。但是,孟子、儒家,是希望以其所学来匡扶国君,行其道,而国君的意思则是按照他的欲望来遂其心愿,南辕北辙。“则何如”这能行吗?“今有璞玉于此”,“璞玉”是没有被雕琢的玉石,一般被藏在石头之中,需要被剖开,切磋琢磨。“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齐宣王应该懂。雕玉是玉匠的事情,做栋梁、制宫殿是匠人的事情,治国家,是士人的事情。所以“‘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强迫我放弃我的道去追随你,就像你强迫玉人去听你的指令去雕玉。

 

接着,宋老师针对此章内容进行总结,这一章明确了专业意识。孟子特别强调士农工商四民的分工,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职责。所以,我想孟子这种思想、观点也是很先进的。他对于士人的使命、职责有一种自觉,对自己所从事的道有一种自信,这是孟子非常了不起的地方,既有自觉又有自信。

 

 

 

 

与谈人刘奎老师

 

讲读结束后,刘奎老师就通讲内容进行了总结和补充。

 

刘老师指出,这一篇,从2·1到2·9章,都是孟子和齐宣王之间的对话,齐宣王考虑的问题实际上和前面梁惠王考虑的问题具有一致性。

 

2·5章,从“毁明堂”开始讨论,然后谈到了王政的问题,接着围绕“好货”“好色”的问题展开讨论。认为宣王此时提出“毁明堂”,即通过摧毁明堂这一公共议政的具体场所,进而取消齐国政治中残余的公共议政传统。

 

2·6章,孟子和齐宣王从朋友之信入手,进而谈到士师之任,最后升华到君主之责。这里实际上孟子是在暗引《尚书·汤诰》里“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强调了君主对天下,对百姓的责任。

 

2·7章,从故国,引申到了乔木、世臣。然后齐宣王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孟子也予以解答,提出“进贤需慎名器”,提拔官员的时候要提前审查,同时提出了一套选拔的理念。

 

2·8章,谈“汤武革命”,体现了孟子的“君臣观”。刘老师认为,孟子是将君主视作一个集团里CEO一样的职位,与后儒在董仲舒“屈民而申君”影响下的君臣观是不一致的。一直到黄宗羲,才指出“古者,天下为主君为客”,将这两种君臣观区分开来。

 

2·9章,孟子用“工师斫大木,玉人琢璞玉’的例子来比喻国君用贤,强调使用“技术性官僚”。刘老师认为,这里体现了儒家的一种“君主无为”的观念。通观整个《孟子》,孟子围绕齐国伐燕提出了整部《孟子》中可以说是唯一一个的具体施政举措。

 

活动最后,大家对宋老师的讲解、刘老师的与谈报以热烈掌声,“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五讲活动圆满结束。

 

 

 

孟子研究院现场听众

 

 

 

洙泗书院现场听众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