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俊 著《秦汉价值观变迁史论稿》出版
书名:《秦汉价值观变迁史论稿》
作者: 李祥俊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09
【书籍简介】
引言
第一章 秦王朝的创立与新型价值观的自觉建构
一 皇帝至上观念的确立
二 以吏为师:分封制与郡县制消长下的官本位价值观
三 以法为教:政治治理的规范化与伦理道德的法制化
四 “焚书坑儒”对传统价值观的激烈否定
第二章 西汉初年统治阶层价值观念的转型与建构
一 “马上”得天下的价值观冲击
二 “下马”治天下的新规矩
三 治国之道的探索与黄老之学的盛行
四 社会政治新格局下的价值追求
第三章 列国余习与秦汉新风——秦汉时期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融合
一 宗族的天下与家庭的天下
二 亲亲尊尊与君为臣纲
三 社会力量与皇权政治的博弈
四 百家争鸣与学术一统
第四章 “独尊儒术”与儒家经学基本价值观的确立
一 儒、道互绌
二 中央与地方的学术斗争
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五章 董仲舒与秦汉初期体系化思想的建构
一 法天地:以《吕氏春秋》为代表的天道论体系
二 作新王:以《春秋公羊传》为代表的王道论体系
三 大一统:董仲舒对秦汉初期体系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六章 董仲舒家庭伦理思想的三种论述形态
一 《春秋繁露》中依托《春秋》学的家庭伦理论述
二 《春秋繁露》中依托“天的哲学”的家庭伦理论述
三 《春秋决事》逸文中关于家庭伦理的论述
第七章 董仲舒与秦汉时期君臣关系新范式的确立
一 “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君臣地位确定论
二 从差异到等级的“君为臣纲”论
三 君道、臣道分合与“霸王道杂之”
第八章 董仲舒《春秋》公羊学政治论义发微
一 大一统论:宇宙、社会、政治一体化的世界图景
二 天人感应论:政治主体实践行为的调控机制
三 三纲六纪、德刑义利:阴阳五行观念下的社会管理理论
四 人性的善恶、等级:政治教化的理论依据
五 三统论和三世说:古今循环、递进的社会政治演化模式
六 华夷之辨:种族与文化的辨证关系
第九章 秦汉时期的家庭伦理与社会生活
一 秦汉时期儒家家庭伦理的确立
二 秦汉时期的家庭伦理与皇权
三 秦汉时期的家庭伦理与治道
四 秦汉时期的家庭伦理与民众生活
第十章 从《盐铁论》看后汉武帝时代的价值观冲突
一 《盐铁论》的时代背景考察与思想脉络梳理
二 《盐铁论》中关于道义价值与功利价值的论争
三 《盐铁论》中关于价值主体间关系的论争
四 《盐铁论》中关于国家作为整体的价值秩序论争
五 《盐铁论》中围绕边境问题展开的价值观论争
六 《盐铁论》价值观冲突的实质内容与历史影响
第十一章 两汉之际今、古文经学与谶纬的价值观异同
一 古文经学的兴起与今、古文经学论争
二 今文经学的价值观演变
三 古文经学的价值观新义
四 谶纬盛行及其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五 《白虎通义》对儒家经学基本价值观的维护
第十二章 王充的人生价值观及其批判精神
一 《论衡》的根本问题意识及其义理结构
二 反思人生境遇的性命论
三 天道自然观念下的性命自主论
四 人性向善、崇尚知识创造的人生价值观
五 “疾虚妄”对外在决定论的批判
第十三章 东汉后期的社会矛盾与价值观念变迁
一 社会政治格局变化与豪强势力的扩张
二 “党锢”事件及豪强势力的价值诉求
三 统治思想的危机与社会批判思潮
四 皇权政治的崩溃与价值观念的多元呈现
第十四章 汉代士人隐逸现象析论
一 西汉时期隐逸的儒、道思想影响
二 东汉时期隐逸之士与皇权政治的博弈
三 汉魏之际隐逸的多元化倾向
附录 2008-2012年中国传统价值观研究综述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简介】
本书以儒家经学基本价值观的确立与演变为根本线索,考察秦汉时期价值观变迁的历程,将其概括为秦及西汉初年基本价值观的建构、“独尊儒术”与儒家经学基本价值观的确立、两汉之际儒家经学基本价值观的修正与批评、东汉后期价值观的变易与多元呈现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就基本价值观逐渐确立到内部修正再到走向衰微的历程作了细致考察。本书对秦汉时期基本价值观的确立与演变历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了系统而有深度的梳理,着重探讨了价值观转型、大一统社会政治格局下的家庭伦理与政治伦理、法古求变的社会历史观、尊天敬祖的终极信仰等,将价值观变迁中的历史演进与思想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本书将秦汉社会定位为家庭本位基础上的君主专制主义等级社会,将基本价值观的确立、变迁与社会政治格局的变动联系起来,将价值观与人们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社会现实与价值观的互动中把握价值观变迁的内在原因。在研究方法上,将价值观研究放到思想史、学术史、政治史、社会史的多重维度中加以考量,在中国传统价值观研究上提出了新的思路。
【作者简介】
李祥俊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兼职教授
李祥俊,男,1966年7月18日生,汉族,安徽省合肥市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儒家哲学、中国哲学史、中国书法史。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项,出版专著《中国传统哲学精神与现时代》、《熊十力思想体系建构历程研究》、《道通于一:北宋哲学思潮研究》、《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等。科研成果获得第六届吴玉章 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入选教育部2008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五期讲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