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是古代词典,也是吃货指南(子曰诗云)
作者:熊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六月十七日己巳
耶稣2022年7月15日
不好好读古书,可能会食物中毒。
《世说新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晋朝司徒蔡谟躲避战乱南渡长江后的一天,见到一种十条腿的水生生物彭蜞,以为是螃蟹,非常高兴,吟咏起先祖蔡邕所作《劝学篇》中的话——“蟹有八足,加以二螯”,并命人煮来吃。没承想,吃完后,蔡谟就上吐下泻,元气大伤,精神萎靡不振。
后来,蔡谟跟朋友谢尚聊到这事,遭到谢尚的嘲笑:“谁让你《尔雅》读得不熟啊,这不,险些给《劝学篇》害死。”
如果蔡谟熟读《尔雅》,就能在《释鱼》篇读到彭蜞的有关记载,就能知道,彭蜞虽然也是“八足二螯”,但“似蟹而小”,跟螃蟹还是有差别的。可见,读不读古书,生活遭际也是有差别的。
故事里提到的《尔雅》是中国第一部词典,包含2000多个词条。书名中的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合起来就是“近于正”,就是使各地方言、古代语言接近正式语言。雅言就是当时的普通话,正式场合的通行语。
先秦古书的作者,一般都面目不清,《尔雅》也是。前人有说是周公的,也有说是孔子门人的,都没有确凿证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应该是秦汉时期的小学家收集、整理、汇编前人训诂文献的成果,周公、孔子的说法,都是依托之词。”这是合理可信的,其中提到的“小学”指的是古时研究文字、音韵、训诂的学问。
全书分为19篇,即: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
这19篇可分两大类,前3篇解释一般词语,区别不十分明显;后16篇分类解释各种名物,每一篇内又继续细分。比如《释亲》,解释亲属名称、社会关系,又分为宗族、母党、妻党、婚姻四类。
《尔雅》这部书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被赞为“七经之检度,学问之阶路”。研究训诂的、撰写注疏的,都以其为依据,以至将之列入十三经,作为解释经书的工具,号称解经的钥匙,推崇到极点。今天看,有些言过其实,而且分类存在不科学之处,但它的价值不可抹杀:保存了汉语词语很多古老的含义,可以用来解释先秦其他古书——不必非得用来解经,是今天人们学习古代文献、继承文化遗产的重要工具。没有这部书,不光一些先秦作品很难理解,而且古汉语语义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也就不容易把握和探索了。
比如我们今天常用的成语“如丧考妣”,什么意思?《尔雅》在《释亲》篇的宗族类中提到:“父为考,母为妣。”父母的这两种称呼,今天已经不用了,只存在古书中。不读《尔雅》,“父母”难辨。
比如东汉学者张衡的名赋《东京赋》中有“鹎鶋秋栖,鹘鸼春鸣。雎鸠丽黄,关关嘤嘤”这两句,读起来简直不明就里。“鹎鶋、鹘鸼、雎鸠、丽黄”都是鸟名,“关关、嘤嘤”皆为鸟声。这些词在《尔雅》里都有相应解释。不读《尔雅》,鸟鸣难分。
因此,读通此书,再阅读其他古书就会轻松一些。
此外,《尔雅》中还记载了许多有趣甚至奇怪的名物。比如金庸的小说《神雕侠侣》里提到,小龙女的胳膊上有颗“守宫砂”,可以验证女人是否为处子之身。这是杜撰的情节吗?守宫又是什么东西?翻翻《尔雅》便可知道,守宫又称蝘蜓,是壁虎的别名。《汉书·东方朔传》颜师古注里也做过相关解释:“守宫,虫名也。术家云以器养之,食以丹砂,满七斤,捣治万杵,以点女人体,终身不灭,若有房室之事,则灭矣。”
如此一来,“守宫砂”的奥秘就搞清楚了,虽无科学根据,但也不是瞎编出来的,而是一种古人的“科学”观念。提供初始破解线索的正是《尔雅》一书。可见,该书包含着丰厚的文化信息,是今天了解传统文化、古代社会的切入口。
《尔雅》在后世的影响很大,三国时期曹魏学者张辑写成《广雅》一书,按照《尔雅》的结构,扩大解释范围,收集了更多先秦两汉对语义的训释资料。此外还有《埤雅》《拾雅》《比雅》《毛雅》《说雅》《石药尔雅》《本草尔雅》《骈雅》《叠雅》《别雅》《羌尔雅》《番尔雅》《佛尔雅》等一系列“雅族”著作,蔚为大观。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