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重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暨“从朱熹到王阳明”学术研讨会(第一分会场)

栏目:会议讲座、纪念阳明子诞辰550周年
发布时间:2022-07-21 17:22:20
标签:“从朱熹到王阳明”学术研讨会

隆重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暨“从朱熹到王阳明”学术研讨会(第一分会场)

来源:“中华孔子学会”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六月廿三日乙亥

          耶稣2022年7月21日

 

隆重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暨“从朱熹到王阳明”学术研讨会第一分会场,于18日下午、19日上午在线上腾讯会议顺利召开。

 

 

 

18日下午举行的两组讨论中,分别由赵金刚副教授和朱小明副教授担任主持人,黎业明教授和陈乔见教授担任评议人,共有陈乔见、龚晓康、朱小明、张鹏伟、马俊、董凯凯、黎业明、欧阳祯人、邓国元、习细平、陈微、张旭12位学者参与这一阶段的小组讨论。

 

陈乔见的题目是《解书不通,只要解心——王阳明的心学解经学》,融会西方的诠释学和中国儒家的解经学,陈老师将朱子学解经学的核心分别归纳为因圣人之言求圣人之意、言—意、圣经若主人,解者犹奴仆、不疑与有疑这四点。他又将阳明的解经学的特点总结了四点,其一是批评“文义”上穿求,其二是心即理,其三是言-意、言-道关系,其四是以心为判断是非之根源。陈老师对朱王解经学的诠释,突破了传统的解释模式,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龚晓康以《“无善无恶心之体”:复归本体的明觉与能动》为题,认为王阳明所提出的“无善无恶”的“无”,并非实然意义上的“无”,而是超越意义上的“无”,而“无善无恶”的“善”,是相待意义的善,并非绝待意义的“至善”。他认为阳明学对本体世界和感性的现象世界都有着明确的认可,避免了陷入虚无主义的危险。

 

朱小明的题目是《王阳明为己之学的三重境界》,她认为王阳明之学的本质是为己之学,并且以身心、人己、物我、天人关系为视角来诠释阳明心学,认为阳明学具有身心境界、伦理境界、天地境界这三重维度。朱老师的论证井井有条、深入浅出,深刻地展现了阳明学中的道德主体性精神。

 

张鹏伟的题目是《王阳明南都时期工夫教法考论——兼论存天理去人欲与致良知之关系》他认为王阳明在南都时期主要以“念念存天理去人欲”为工夫论,这是阳明对朱子学的纠偏,是对心体的内在体证,“存天理去人欲”的功夫成为他联系早年的静坐与晚年的致良知的中间环节。

 

马俊的论文是《阳明学“近禅”原因检论》,他认为阳明学大量吸收了禅宗的思想,并且分别体现在阳明学的本体层面的涵有摄无、功夫层面的调和顿渐、境界层面的以美助善。他在论文中比较了王阳明与慧能的思想的异同,在心性论层面对王阳明的理论来源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论证。

 

董凯凯的题目是《论阳明<传习录>的“具体而微”》,他以历代儒家有关“具体而微”的讨论为论文展开的角度,探讨阳明对“具体而微”的独特理解,阳明的解释与理学家不同,有着明确而又独特的心学的主体性特征,并且与他“心即理”的理论密不可分。

 

黎业明的题目是《徐霈从学阳明时间略考》,束景南先生将徐霈从学于阳明的时间定为1503年,而经过黎老师的考证,徐霈出生于1504年,卒于1590年,而徐霈从学阳明的时间应该是徐霈20岁的时候。黎老师的考证大胆细致,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欧阳祯人的题目是《阳明心学是儒家道统的真血脉》,他认为,阳明学术的成就与当时明朝的社会背景与阳明本人坎坷的人生经历有关,王阳明的一切思想,都是从心性到政治的理论展开,有着强烈的社会批判的意识,这是继承于儒家先秦孔孟的思想。因此,阳明学是儒家思想顺应时代的发展,是儒学的真道统。

 

邓国元的题目是《王阳明对儒家政治文化的诠释——以“古本”<大学>“亲民”说为中心的考察》,他认为阳明的教化相对于朱子教化,更突出平等性、普及性、道德情感意识。亲民既是给为政者讲的,也是面向普通民众的,二者并不矛盾,因为为政者和民众的本体心性是一致的。

 

习细平以《追寻实践智慧——王阳明“良知”论的精神旨趣》为题目,他指出以“智”德的概念在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中占有很重的分量,“智”代表了一种生活的实践智慧,是在日用中不断磨炼出来的好恶之心,并非一种固定僵死的尺度,而是活泼泼的道德主体。

 

陈微的题目是《王阳明对<大学>的诠释》,她认为王阳明对《大学》的诠释,构成了他思想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王阳明用“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对《大学》进行了重新地理论诠释和创新,这是对当时朱子学流弊的一种纠偏。

 

张旭的题目是《王阳明的圣人观及其发展》,他系统地勾勒出了王阳明圣人观思想的形成过程,并且将阳明的圣人观放在了与朱子学的比较视域中进行了研究。他认为阳明的圣人观的核心是“心之良知”,有着深刻的教化意义,并且对于主体自身的道德挺立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图片

 

19日上午举行的两组讨论中,分别由李洪卫研究员和朱承教授担任主持人,郑开教授和周海春教授担任评议人,共有周海春、朱承、郭杭伟、田探、白立强、王政杰、魏子钦、郑开、张卫红、李洪卫、钱凤仪、李万进、吴益生、张乾礼14位学者参与这一阶段的小组讨论。

 

周海春的题目是《从<传习录>首节“亲民”说看王阳明使用经典的方式》,他系统地梳理分析了王阳明对“作”“在”“亲”“新”的字义辨析,展现了王阳明论证的逻辑结构,他指出朱熹和王阳明都通过文本内证和先秦文本来论证自己观点,展现了理学与心学的不同之处。

 

朱承以《何以正名——王阳明对“孔子正名”的理解》为题目,对王阳明在《传习录》第43条关于“正名”的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王阳明对“孔子正名”的理解,从建设性和两全性两方面维护了儒家的伦理,展现了丰富的实践智慧。

 

郭杭伟的题目是《阳明心学实修方法初探》,他认为心学具有丰富的道德实践内涵,强调在日常的伦理生活中磨炼自身的良知。他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伟大事业,并且建立了心学实修的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

 

田探以《阳明后学周海门的工夫论探析》为题目,分析了周海门的“悟必兼修、修必兼悟”的主张。他指出周海门以“无迹”作为工夫的境界,并且,他从体用不二的层面诠释了周海门的工夫论结构,系统全面论述了周海门对阳明后学的纠偏的作用。

 

白立强的题目是《<传习录>对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当代启示》,他以心体、性、良知三个方面出发,论证了王阳明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这其中包括了主体性、自觉性、身心和谐与天人一体的四种特征,他认为阳明学对于构建良性生态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王政杰以《“正”与“不正”:论王阳明对“舜化象傲”的思想诠释》为题目,他注意到王阳明对“舜化象傲”的典故有着不同于前人的解释,王阳明把“格”训为“正”,认为该典故的核心正是“反求诸己”。他认为王阳明的这种解释深化了典故的道德内涵。

 

魏子钦的题目是《才质之性的命定论如何转出气质之性的圣贤气象——试以王阳明“分限”观念为例》,他指出王阳明以“分限”解释理学中的“变化气质”,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魏晋时期的“才质之性”与宋儒的“气质之性”的联系,他认为阳明对“分限”的理解,高扬了人的道德主体性。

 

郑开的题目是《良知是怎样一种知》,良知不是一种出于现实情况去考量而产生的,而是发端于人性深处的道德自觉,将自身至善的本性发挥出来,率性而尽心,便可以使得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良知在道德生活的构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意义。

 

张卫红的题目是《王阳明九声四气歌法的精神意蕴》,他指出王阳明九声四气歌法,构成了王阳明讲会和道德教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九声四气歌法在普通人和圣贤大儒那里有着不同的实践表现,圣贤能够以元神和元气统摄音韵和呼吸,其气象至大而广博。

 

李洪卫以《知行合一的复合蕴含及其具体实现的可能性问题》为题,对郑宗义关于知行合一的解释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但同时他指出郑宗义的解释忽略了重要的文献,也就是贺麟对知行合一的讨论。综合以上学者对知行合一的讨论,李老师认为知行合一的目的是要达到身心贯通。

 

钱凤仪的题目是《近代伟大思想家王阳明的儒家哲学理论来源》,他对王阳明所提出的“心即理”“致良知”“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等命题做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证,并且九王阳明的理论来源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此外,他对王阳明与《论语》的关联也有独到的见解。

 

李万进的题目是《王阳明“致良知”工夫论对禅宗悟本心思想的吸收与改造》,他认为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形成受到了宋儒心性论与禅宗的影响。李老师从工夫论角度进一步论证,王阳明吸收改造了禅宗本心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心学工夫论。

 

吴益生以《王阳明生命学问新探——从变化气质的功夫看》为题,结合了王阳明从早年到晚年的学思经历,从生活和学术两方面论述了王阳明之成德成圣的完整过程。吴老师从王阳明的生平、思想内涵、工夫论、境界论等方面全面细致地揭示了阳明学发展的过程。

 

张乾礼的题目是《阳明与甘泉“博约”异同析论——丛工夫的面向看》,他指出阳明改造“博约”二分的工夫进路,将其置于良知的统摄之下。在王阳明晚年以本体工夫论对“博约”进行了深刻的诠释。并且,张老师引入湛甘泉对“博约”的解释,在对比中彰显了阳明对“博约”的独到理解。

 

 


 

在闭幕式上,第一分会场总组长南昌大学哲学系张新国副教授分别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进行了总结。张教授从内容上将第一分会场各位学者的发言汇报,总结划分为阳明学经典理论诠释、阳明学典范意义的现代意义阐扬、阳明学理论来源及其思想互动、阳明学文献考证、阳明后学思想新探五个部分;同时,他认为第一分会场的学者汇报还存在阳明学诠释经典的方法论特色与广义阳明学的精神人文思想这两种形式。张教授对各位学者的论文进行了高度凝练的概括与精准得当的总结,并对第一分会场赵金刚教授、朱小明教授、李洪卫教授、朱承教授四位主持人,以及黎业明教授、陈乔见教授、郑开教授、周海春教授四位评议人的工作与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整理:慕洲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博士生

编辑:孔维瑶     

审核:欧阳祯人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