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重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暨“从朱熹到王阳明”学术研讨会(第三分会场)

栏目:会议讲座、纪念阳明子诞辰550周年
发布时间:2022-07-21 17:30:07
标签:从朱熹到王阳明”学术研讨会

隆重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暨“从朱熹到王阳明”学术研讨会(第三分会场)

来源:“中华孔子学会”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六月廿三日乙亥

          耶稣2022年7月21日

 

隆重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暨“从朱熹到王阳明”学术研讨会第三分会场的学术讨论,于18日下午、19日上午在线上腾讯会议顺利召开。

 

 

 

18日下午举行的两组讨论中,分别由魏彦红教授、何静教授担任主持人,徐公喜教授、陈晓杰讲师担任评议人,共有彭传华、张宏敏、邓国坤、刘芝庆、吴卿、翟奎凤、魏彦红、陈晓杰、叶云、杨永涛等十位学者进行这一阶段的主题发言。

 

彭传华以《陆象山语言哲学发微》为题,以唐君毅对语言哲学的相关思想作为衡量象山的参照,把象山的语言哲学内容分成作语言之批判、定语言之外限、辨语默之意义、架言道之桥梁四个部分,指出象山语言哲学的内容,对阳明心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张宏敏以《<朱子晚年定论>编纂的一个缘起》为题,根据正德九年发生在南京的朱陆之争,来讨论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编纂成书之“缘起”,意欲改变当时朱子学人“是朱非陆”的传统看法,认为王阳明编辑《朱子晚年定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自己主张的“朱陆异同论”服务。

 

邓国坤以《易学为象山学之根本论——暨陆象山思想逻辑新探》为题,认为象山之学的根基在易学,而不是其所自称的孟子学。指出易学在宇宙论、心性论工夫论等方面都孕育和推动了象山之学的发展,以易学为根基更能本真和系统阐释象山之学。

 

刘芝庆以《规矩与易简──陆象山心学释义》为题,指出象山之学牵扯到了具体的外在事功,而不仅是对内心的修养,所以仅从发明本心来看易简工夫是不充分的,而需另从“规矩”的面相,连接“易简”的关系,进而去重探象山的心学全貌。

 

吴卿以《致良知而不废为学:方以智的“学”论》为题,认为方以智从心学内部出发,回到王阳明“体用一源”的框架之下,扩充了“学”的含义使之可以贯彻“体”、“用”,由此弥补王畿、罗洪先二人“体”、“用”分裂的倾向,从而将“持良知而废学”转化为“持良知而不废学”。

 

翟奎凤以《杨简思想与中晚明儒学》为题,指出王阳明晚年对杨简颇为赞赏,也委婉批评了其思想著于“无”,认为大体上看阳明学派集中关注其“不起意”之说,反对将杨简视为禅学,罗钦顺、湛若水等人则批评其为禅。总而言之,杨简之学是儒禅融合,有禅的因素但并非是禅。

 

魏彦红以《泰州学派近三年学术史》为题,梳理了近几年专家学者对泰州学派的研究领域,主要分为泰州学派思想主旨及其相关研究、对泰州学派代表人物研究、泰州学派对平民儒学的影响研究、泰州学派的影响研究、泰州学派渊源与考辨研究、泰州学派学术史评价研究等六大领域。

 

陈晓杰以《“己”与“礼”——邹守益与罗汝芳的“克己复礼”论及其问题》为题,指出虽然邹守益和罗汝芳认为相对于“为己”、“能己”的“第一义工夫”,在具体意念乃至行动上检点反省为“第二义”的方面没有实质上的分歧,而修正派的邹守益、现成派的罗汝芳强调“复礼”的意义并没有彻底消解在“克己”等同“能己”、“为己”之中。

 

叶云以《宋学的传承与开新——论王阳明对陆象山心学和朱子理学的继承和发展》为题,指出了阳明对朱陆之学的继承发展,核心还是在于心学和理学的关系问题,认为这还是宋学演变为明学的内在脉络所在。

 

杨永涛以《从朱熹到王阳明:儒学视域下的“头脑”喻》为题,指出“头脑”是常见于宋明理学文献的比喻话头,其思想渊源反映在先秦诸子文献的比喻中,并认为朱熹其阐发的意涵是经典学习修养指南和太极的道德本体意义,陆九渊虽然没有大量谈论,但有承上启下之功。王阳明“头脑”论喻的微妙转变,凸显主体性思想的具象化,反映儒学道德本体意义的流变。

 

在19日上午举行了两场小组讨论,分别由邓国坤副教授、彭传华教授担任主持人,陈晓杰讲师、焦堃副教授担任评议人,共有徐公喜、焦堃、李璐楠、陈春芳、赵博、姚铮、彭树欣、叶航、焦绪霞、孙德仁、黄芳等十一位学者进行这一阶段的主题发言。

 

徐公喜以《清中晚期程朱陆王之争》为题,指出清中晚期是学术多元化时期,在宋明理学中展现为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论辩,而不同的学术派别由于外在的政治与社会环境、内在的学术特质的不同,发展并不平衡,学派相互之间有均衡、融合及冲突,使得清代学术显得异常丰富多彩,各种学术流派之间的论争贯穿整个清代。

 

焦堃以《阳明学派中的讲学山人》为题,认为在明代中后期,“山人”这一群体的活跃成为显著的社会现象,中晚明活跃在社会上的山人,借诗文等手段来交结高官、谋取利益,甚至卷入幕后的政治运作。在阳明学派中,从王阳明在世时起便出现了具有山人背景的人物,而尤以泰州一派中多见此类讲学山人,其中颜山农、何心隐、李贽等人可谓是代表人物。

 

李璐楠以《明宗与辨异:李材对何为儒学的思考》为题,指出面对晚明三教混杂的现象,正学与异端问题成为晚明的儒者共同关注的问题。而李材立足于《大学》的“知止”和“修身”观念,重建儒家心性、经世合一之学,并以此作为区分三教的标准。因此,李材提出的“止修之学”,具有回应心学流弊、严明儒释之辨以及重思心性与秩序关系三重意义。

 

陈春芳以《论季本的诚意思想——以理学到心学的转向为视角》为题,认为季本对于“诚意”的阐发蘊涵丰富的思想史信息,指出了朱子的“诚意”思想体现出天道与人道分殊统一的理学架构,季本的“诚意”思想体现出了天道与人道纵贯为一的心学架构,这背后所揭示出的义理脉络,使得“诚意”构成了理学转向心学的重要叙事线索。

 

赵博以《“情”“理”“礼”关系重审——晚明主情思潮与清代礼学复兴的逻辑演进》为题,指出主情思潮是明代文学、思想研究的重要命题,但人情并不能等同于天理,人情有着“世情”与“至情”之别,因而以情求理存在局限。由于“情”因人而异的复杂性以及较弱的可控性,一味任情显然有失允当,因此礼学回归成为必然,但是礼学回归并不意味着重归礼教,而是在人情觉醒的前提下,对礼教的批判反思、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礼学的重新建构。

 

姚铮以《王畿心学探微——以心、意、念之关系为中》为题,认为王畿的心学思想并末偏离阳明的宗旨,具体体现为对心之体用的理解和功夫修养方法的细化。以无善无恶的“心”为体,以有善有恶的“意”“念”为用,“心”与“意”“会”体用一源,三者在作为一念初发的“几”处得到了统一,具有本质意义上的同一性。将“心”与“意”“念”等概念联结一体,贯穿于本体与发用、本体与功夫等各个方面。

 

彭树欣以《阳明弟子王钊论》为题,指出王钊是江西安福的布衣学者,也是江右王门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在本体论上,他以灵根来指称良知;在工夫论上,他主张良知自然流行,接近泰州学派,但与后者仍有不同,即需用后天之功来作保证良知自然流行;主学悟一体,他认为学是悟的基础,真悟积于学而本质上二者是一事。

 

叶航以《陆九渊文集历代刊刻及新近点校说明》为题,指出陆九渊文集的宋、元刊本早己失传,现有明成化本、正德本、嘉靖本、万历本及清四库全书收录本、道光本等传世,而在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发行的《陆九渊集》中,刊刻本以讹传讹的诸多错误未能得到及时的发现和纠正。

 

焦绪霞以《阳明心学的民间传承——以青岛道林书院为考察》为题,简略的介绍了青岛道林书院,讲述了书院弟子学习阳明心学的具体情况,以及对书院弟子的采访经过。青岛道林书院的发展,有助于阳明心学在民间的传播,也体现出阳明之学在当代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孙德仁以《阳明后学的复卦诠释进路及其走向》为题,认为阳明后学对《周易•复卦》的诠释主要集中于宇宙图景和工夫次序的表达,在宋明诸儒中特色鲜明。王畿、颜钧、罗汝芳等人主导王门后学的复卦诠释方向,不仅形成以“天地之心”、“不远复”与“七日来复”为中心的诠释主题,并且在各自的诠释进路中显现出王门后学的易学话语特征与走向。

 

黄芳以《焦竑对阳明后学思想的修正》为题,指出焦竑面对晚明王学空谈性命、玄虚而荡的现状,在承接阳明及其后学基本观念的同时,对良知内涵和性善恶问题进行重新思考,以应对晚明情欲恣肆之弊,焦竑对阳明后学思想从本体、工夫至于学风作出的内部修正,反映出晚明理学内部演变的复杂形态,亦反映了晚明儒学思想之新动向。

 

 

 

第三分会场总组长、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翟奎凤教授指出,第三分会场主要围绕着陆九渊、王阳明以及阳明后学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分会场学者对陆九渊的讨论不仅涉及其思想,还涵括关于陆九渊的家风家教、实行践履、文献研究与重新整理等内容。翟教授认为,在王阳明本人思想的研究方面,与会学者就朱陆异同、朱王关系等问题展开了细致分析。接着,翟教授介绍了与会学者在阳明后学与对阳明学的反思方面所做的汇报情况,对泰州学派的关注研究情况,以及对晚明与清代以来阳明学的影响的研究成果。翟教授表明与会学者就以上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深化了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总之,“隆重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暨‘从朱熹到王阳明’学术研讨会”是一次成功的学术会议。在第三分会场的两天主旨发言中,学者们对自己研究领域娓娓道来,并且在互相评议交流中,得到了充实的收获。此次对陆王心学领域相关思想,进行多视角、多方法、多层次的分析,体现出了心学思想在当代深受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整理:吕经纬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硕士生

编辑:孔维瑶

审核:欧阳祯人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