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重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暨“从朱熹到王阳明”学术研讨会(第五分会场)

栏目:会议讲座、纪念阳明子诞辰550周年
发布时间:2022-07-21 17:42:05
标签:“从朱熹到王阳明”学术研讨会

隆重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暨“从朱熹到王阳明”学术研讨会(第五分会场)

来源:“中华孔子学会”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六月廿三日乙亥

          耶稣2022年7月21日

 

7月18日14时,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大会第五分会场学术会议如期在线上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宋代理学的发展脉络,对周敦颐、张载、二程、朱熹等人的学术思想,理学与佛教、道教思想的碰撞和交融,以及其对王阳明思想的影响等诸多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和热烈讨论。

 

 

 

18日下午上半场的讨论由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孙劲松教授主持。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姚才刚作了以《宋明儒学中的“心学”概念》为题的报告。论文中,姚才刚教授提出“心学”具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就广义范围而言,儒家学说就是心性之学,宋明理学融汇佛道二教思想资源,是心性之学的集大成者;狭义的“心学”则指向倡导心本论的儒家学说。姚才刚教授认为,对“心学”进行广义与狭义的区分,便于对前贤学者的一些争议问题做出回应。姚才刚教授认为通过对“心学”与“理学”“气学”“道学”等概念的比较厘清,有助于减少学术纷争,也便于心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锦枝以《张载“乾父坤母”说的儒家传统和伦理意义》为题展开报告。张锦枝先是从“理一分殊”和“天亲合一”两个传统视角对张载“乾父坤母”说做了解释,然后论述了儒家“言孝不言慈”的传统在宋代的主导地位,并在最后结合现实,认为汉代时儒家另一传统“三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双方责任对等,对现实的社会人伦具有正向价值和积极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匡钊以《身心内外:方位隐喻的中国意义》为题作了发言。匡钊从中西哲学对比的角度出发,认为中西方在身心关系问题上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古希腊哲学中身心关系的“弱对应”,导致了西方哲学灵与肉的二分;不同于西方更常用的“实体隐喻”,中国古代的大量文献都规定了身对于心的从属和心对于身的主宰役使地位,并通过内(中)外的“方位隐喻”使身心关系具备更大的解释空间。

 

中央音乐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讲师闫阳作了题为《濂溪对“乐教”思想形态的重建》的报告。闫阳认为,先秦时期的乐教经历过魏晋时期的崩溃和隋唐时期的重建,尽管唐代官方对重建乐教持认可态度并进行了一些制度上的实践,如韩愈、白居易等人也对乐教做了理论探讨,但哲学层面的理论建构直到周敦颐才正式开始。周敦颐对魏晋时期礼和乐相分离的乐论作了批判,重新确立了礼乐政教性而非娱乐性的立场。但相对于先秦时期礼乐相反相对的关系,周敦颐主张礼先乐后的本体—境界关系,并且更加重视礼乐在境界层面上的作用。

 

四川轻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白晨昭《张载的圣人观——以“修养成圣”为核心》的发言着重论述了张载圣人观与心性论的联系,指出张载认为“成性则谓之圣”,并且圣人可学而至。只要做到立志高远,持中守据,重视“学”对变化气质的巨大作用,人就可以成为圣人。基于此,白晨昭也强调张载的圣人观重视个人修养,这有助于发挥人的主体性价值,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孙海燕以《发明实推内圣功:以<近思录>四子为中心的考察》为题作发言。孙海燕以《近思录》为切入点,试图分析宋代重视“内圣”而轻视“外王”现象的深层原因。孙海燕认为一是《近思录》在内容编排和义理解释上本就体现了对格致诚正的“内圣”工夫的重视;二是道学家对于王安石变法的反对助长了“外王出于内圣”的逻辑;三是政治斗争中道学家对“重义轻利”的肯认加剧了“外王”学的困顿;四是《四书》的兴起和反抗佛道心性论的需要使“内圣”学更被重视。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王龙作了题为《张载“太虚”与“天”关系辨析》的报告。王龙认为,以往的相关研究大多注重对张载“太虚即气”的辨析,较少涉及到张载“天”的概念以及其与“太虚”和“气”的关系。王龙分析了张载以前三种“太虚”的解释,认为张载的“太虚”概念是一种空间或场域,“太虚”在天地之先,“太虚”是动态流变的,是一种对于一种对于气状态(“湛然”)的描述。王龙认为,张载的“天”是气化流行的天,“太虚——太和——太极”构成了无形的气化世界,“无形之气——天地——万物”构成了有形的气化世界。同时,张载通过对“鬼神”的解释,补全了气化从有形世界复归无形世界的流动过程,从而最终完成了整个宇宙的大化流行。

 

18日下午下半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匡钊主持。

 

中华孔子学会船山学研究委员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赟作了《人禽之辨与秩序根基:以道家哲学为视域》的报告。陈赟教授认为,一般而言,人通过“减法”排除“非人”的维度来达成对“人”和“人性”的肯认。但是在道家看来,对于“善”与“不善”这一类品质的分辨事实上是“人”对于“非人”“弃人”的排斥。道家试图通过肯认“人”与万物贯通的特异性的“加法”来消解“人”与“非人”的界限,并尝试构建一种全新的“全人”来达到万物的和解与共生。

 

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孙劲松教授以“无余涅槃与清净真如”为主题作了发言。孙劲松教授引用《瑜伽师地论》与《宗镜录》相关文本,对四种涅槃做了分类,并强调“无余涅槃位唯有清净真如”,“无余依涅槃唯余清净无为离垢真法界在”,“真如一心,建有情之体,立涅槃之因”。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副教授萧平作了题为《朱熹与王阳明共用佛典比较——以“第一义”“第二义”为例》的报告。萧平教授先论述了“第一义”“第二义”在佛教中的原本含义,“第一义”即真谛,是佛教无上妙理;“第二义”即俗谛。随后,萧平教授论述了朱熹与阳明的第一义。朱熹以“性善”为《孟子》第一义,“忠恕吾道一以贯之”为《论语》第一义,“格物致知”为《大学》第一义。阳明最初以“诚意”为《大学》第一义,晚年则以“致良知”为第一义。萧平教授最后认为,尽管朱熹与阳明之间存在分歧,但是二者都“曲解”了佛教原本“第一义”的含义,而用以做儒家化的解读;此外,二者也都认为读书落入了第二义,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家本体。

 

武汉大学国学院讲师沈庭以《唯识学“刹那灭”义及其对现代新儒家心性论、近代人生哲学的影响》为题展开报告。沈庭从欧阳竟无对于“刹那”的重新宣扬开始,着重考察了熊十力和李石岑对“刹那”的不同理解。熊十力接受了“刹那”作为最小不可分时间单位的概念,但又在本体——宇宙论层面作了新的解释,最终与“生生”结合,归宗于《易》学。李石岑则吸收了尼采、柏格森等人的哲学思想,强调人生就是在苦闷中的不懈斗争。沈庭认为民国时期风雨飘摇的生活经历或许与二人的思想相契合,这一点颇耐人寻味。

 

山东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陈坚《“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论禅宗的修行方法“直”》的报告聚焦于儒家与佛教对于“直”的不同理解。陈坚教授认为在儒家“直”更多是作为一种品德存在,而对于佛教而言,“直”则是一种修行方法。在回答提问时,陈坚教授也认为禅宗的“呵佛骂祖”即是直面当下,“直指本心”“直了成佛”,正是“直”在修行方法上的一种体现。

 

四川大学哲学系研究员张培高以《“至善者,心之本体”与“无善无恶心之体”的紧张及其和解——兼论佛、道对于阳明的不同影响》为题作发言。张培高先着重强调“至善”的善是形而上的善,“无善无恶”的善是形而下的善,且“无善无恶”之“无”具有超越、不执著两层含义。随后张培高分析了道家之“道”对阳明“心之体”,以及佛教“真心”对阳明“良知”的影响,最后肯认了阳明对于佛道思想的克服和对儒家本位的坚守。

 

最后,衢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张爱萍作了题为《气论视域下的儒释之辨——论周敦颐、张载对佛教徒批评的回应》的报告。报告首先梳理了澄观、宗密对儒家思想的质疑和批判,宗密甚至对于儒家本体论、宇宙论、心性论和道德论都有深刻的批评。这迫使儒家学者给予回应。周敦颐通过《太极图说》重新确立了儒学的本体论,张载则通过对“太虚”以及“气”的论述,在周敦颐的基础上给予了佛教有力的回击。张爱萍最后也提及,尽管儒家与佛教冲突不断,但二者的学说也在不断交融。如僧人契嵩就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气”的合理性,而其“性”的相关思维也对王阳明有着一定的影响。

 

随后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姚才刚对下半场报告做了点评并提出了一些问题。

 

发言学者也依次做了回应。

 

至此,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大会第五分会场学术会议18日下午场顺利结束。

 

7月19日8时,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大会第五分会场学术会议继续如期在线上举行。

 

多位专家学者就朱陆异同、道家哲学以及晚明儒学等主题作了深入讨论。

 

上半场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夏世华主持。

 

安徽大学中国哲学与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教授解光宇作了《心学与理学会通:以<朱子晚年定论>为中心》为题的发言。解光宇教授先论述了王阳明作《朱子晚年定论》的原因是为了缓和其学术与朱子学的关系,也是宣扬其心学的必由之路。随后解光宇教授考察了阳明会通心学与理学的具体做法,阳明通过朱熹晚年书信得出朱熹“大悔中年之说”、提倡学者应注重立心之本的学术转向,并发掘朱熹“大头脑”思想与“致良知”相通处。基于此解光宇教授认为王阳明通过作《朱子晚年定论》完成了缓和矛盾、会通心理的目的。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研究员彭彦华以“朱陆争辩钩沉”为主题,从“泛观博览”与“发明本心”、“道问学”与“尊德性”、“格物穷理”与“实理实事”、“简易”与“支离”、“人心”与“道心”、“无极”与“太极”等向度对朱陆异同做了详细地梳理。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张美宏以《二程天理论对儒家人伦之理的普遍性重塑》为题作了报告。张美宏教授提出玄学理论(“越名任心”)与佛教思想(“沙门不敬王者”)对儒家人伦形成了强力的挑战,至周敦颐和二程开始通过天理论重构儒家人伦之理。张美宏教授认为,二程的“天理”只能被“体贴”出来,而不能被抽象思辨;此外,二程的“天理”是自然之理,需要下灌到人伦日用,二程对于“有物有则”的解释便体现了这一点。张美宏教授认为二程重构的人伦之理对人的存在具有普遍必然性,肯定了二程对佛教出家的否定,但也指出这种伦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宋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的独断性。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郑天熙作了《林希逸解庄中的理学思想》为题的报告,从自然天理说、天理人欲说、本心无心说和“心悟自得”的工夫论四个方面对林希逸的思想进行了考察,认为林希逸对儒道有一定的汇通,可以归宗于明道一脉,但是工夫论欠缺具体,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深圳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王顺然以《谁是我:“想象”托底的“反思”何以可能——从庄子“吾丧我”之例入手》为主题展开哲学思考,认为一般的“反思”预设了一个“我”的过往主体,这种对过往主体的反思是基于“想象力”构建起来的。那么这种“我”的预设以及这种“反思”行为值得被重新考量,如同“庄周梦蝶”。基于此,庄子的“吾丧我”或许可以成为对儒家“反思”的考察与批判。

 

南宁铁路局党校讲师杨婵作了《德性视域下“至人无己”的主体消解与建构》为题的发言。杨婵认为过往对于庄子“逍遥”的解释大都基于西方“自由”的意涵进行诠释,不一定符合庄子的本意。杨婵认为,西方视域下的“自由”基于对感性世界的否定,而庄子的“逍遥”则是对感性世界的肯定。但是杨婵也提出庄子有其时代与身份局限性,如果依照庄子的路径,最终只能达到完全的虚无。

 

台湾东海大学哲学系教授蔡家和对上半场报告集中进行了评议。

 

下半场由安徽大学中国哲学与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教授解光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夏世华主持。

 

台湾东海大学哲学系教授蔡家和作了《阳明学中的道家思想》的报告。蔡家和教授认为阳明的多处论述,如“用心若镜”“万物一体”“成色分量”等明显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并具体进行了论证与分析。解光宇教授在下半场集中评议时,对蔡家和教授为两岸文化学术交流做出的贡献表示了诚挚的感谢。

 

上饶市鹅湖书院院长、研究员王立斌作了以《鹅湖之会朱陆异同对书院教育的影响》为题的发言。王立斌从史料方面着重考察了朱熹、陆九渊、吕祖谦等人的多次论辩,指出尽管朱陆二人在学术思想上针锋相对,但二人通过论辩私交甚笃,二人对当时的书院教育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余姚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院长、副教授华建新以《朱熹理学对王阳明前期思想进路的影响》为题作报告。华建新教授指出王阳明的思想并不一定是对朱子学的反动,相反可能是对朱熹学术不足处的补偏救弊。华建新教授指出朱子学本就在阳明家乡余姚流行,阳明在早年也对朱熹的著作有过主动地探求,而朱熹的“天理”观念对阳明的“天道”观的思想进路具有重要作用。综上华建新教授认为如果没有朱熹便不可能有阳明,而朱子学与阳明学也并不是水火不容,两家应该摒弃门户之见,双方学术的融通对双方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蔡杰《“诚”的第一义:程朱论“无妄之谓诚”》注意到宋儒对“诚”的不同解释。蔡杰教授指出,在程颐处有“无妄之谓诚”“不欺之谓诚”“不息之谓诚”从状态到本体再到天道的三重解释,“无妄”的解释虽然根植于《周易》的经典依据以及深刻的天道根源,但如果仅从字面考究,难免有陷溺于佛老之嫌。基于此,朱熹在“无妄”前加了“真实”二字,一方面突出其天道根源和实有性,另一方面也对佛老形成了拒斥与批判。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唐哲嘉作了题为《从颜山农到林兆恩——论晚明儒学的宗教转向》的发言。唐哲嘉认为,在阳明处,“三教合一”的思想已经被明确提出,至泰州学派则更加具有神秘色彩。颜山农的“七日闭关法”与“萃和会”的创立已经使阳明后学具有一定的宗教意味,而林兆恩更是直接创立“三一教”,完成了晚明儒学从学术到宗教的转变。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邝妍彬以《从阳明后学良知观念演变看儒佛交融》为题作报告。邝妍彬首先分析了阳明“良知见在”到阳明后学,尤其是泰州学派王心斋“良知现成”“率良知”、罗近溪“赤子之心”、周海门“己即是圣”的流变过程,随后讨论了佛教思想对于阳明“良知”思想的影响和三教汇通的趋势。邝妍彬也提出应该注意到不仅儒学吸收了佛教的思想,佛教也在儒学的刺激下有一定的复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夏世华最后作了题为《以光喻知:理解<老子>道论与心学的一个独特视角》的报告。夏世华教授认为,老子一方面用光来形容道体,如十四章“其上不皦,其下不昧”,又用光比喻修道者的境界,以及用光来说明修道方法。基于此,夏世华教授认为光喻可能比水和婴儿的比喻更接近于老子思想的核心。

 

安徽大学中国哲学与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教授解光宇对下半场报告集中进行了评议。至此,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大会第五分会场学术会议19日上午场顺利结束。

 

 

 

第五分会场总组长广西大学文学院郑朝晖教授对本组学术研讨情况作了总结。郑教授指出,第五分会场共有三十位学者进行学术汇报,分享了各位学者最新的研究见解。他认为,第五分会场的报告论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围绕心学的基本概念以及与心学相对称的佛道概念进行深入研究,这些研究都有可能扩充对心学概念的深化认识,并且郑教授表示若能在中西文化融合的背景下进一步研究将更有意义。第二,集中在从三教融合的角度对宋明理学的多元融合特质的研究,这些研究都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融合性的中国文化。第三,重点讨论了对北宋五子思想转折性的研究,其中对张载思想尤为关注。第四,关于朱陆相似性的折衷性研究,这些研究则较倾向于朱陆之间的会通。

 

END

 

整理:李潇

武汉大学国学院硕士生

编辑:孔维瑶

审核:欧阳祯人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