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晨】学致浅谈——用心读《论语》

栏目:青春儒学
发布时间:2022-07-27 19:41:59
标签:《论语》、学致浅谈

原标题:《用心读《论语》 | 张雨晨:学致浅谈》

作者:张雨晨

来源:“书院研究”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五月廿七日己酉

          耶稣2022年7月25日

 

张雨晨是兰州交通大学2018级学生,2021年9月加入明明德读书会之后,一直与学友们共同诵读、研习《论语》。以下文字是他关于经典的一些思考......

 

 

 

其实我一开始是不愿意去谈心得体会的,毕竟我学识粗浅,人生阅历卑少,为人做事都并不成熟,尚且处于最应该以学徒心态看待一切的人生阶段。但是,若说对于《论语》等经传的学习没有任何收获,却也是不诚实的。他们对于塑造我的三观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虽然我在很多时候还做不到,还会为情绪所左右,但是明了理,知道什么是对与错,为自己人生的追求树立了方向。

 

 

 

要问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想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字“仁”和“恕”。昨天有一位朋友和我说,他最讨厌别人劝他原谅,他说“未经人苦,莫劝人善”,他还和我抱怨说他中学遇到了多么多么过分的老师,对他实施语言暴力,简直就是教师版的校园欺凌。他说他要自己变得强大,并教育他未来的孩子也不能忍气吞声,直接打回去。

 

 

 

我对他说了下面的话:

 

你说你要让自身变得强大,你所说的强大指的是肉体的强大吗?一个孩子会说我受到了来自父母的伤害,而父母从来不会说我家孩子欺负我,因为什么?因为父母的意识力量比孩子强大,或者说他们给自己的定位是强者或者弱者。你想变强大,想不再受伤,应该是让意识变得强大。肉体的力量是有极限的,但是人的精神可以修炼成钢铁,别人的攻击都如同石沉大海,篑木落山,无法伤你分毫。

 

 

 

那些劝你大度的人,劝你一句于他们而言不痛不痒,但也应该如此,你的痛苦与他们本就无关,安慰只是出于礼仪,你大度与否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重要的是你自己。也许有天街上有个人欺负你,你可以凭借身体强壮打回去,但如果是命运捉弄你,或者是其他你不可抵抗的力量呢?你是否还会像一个孩子一样去抱怨你受了多少苦,你说给谁呢,没有人会去听。变得大度是你唯一能做的事,你只能改变自己,去接受,去宽恕,去遗忘。

 

 

 

《论语》言唯“恕”为可终身行之言,这不是退让,而是你内心力量真正变得强大了,变得像个成年人了。老子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世界大的很,见过一个曾经对你不好的老师,能认识到什么是不对的,但不能局限于此,多读几本书,多认识点人,我们要去学什么是对的。

 

 

 

无论是劝你大度放下仇恨的人,还是和你一起愤怒,支持你纵容感情的人,都是爱你的人。一个不爱的人,听你的遭遇只会觉得与他无关,甚至幸灾乐祸,因为你比他惨而得意。这里的“爱”指的是仁爱、博爱。别人劝你大度是让你从心底里能去接受,而不是明明很难受还要装作大度去故意宽恕。

 

 

 

人是感情动物,你最后依旧无法原谅也是对的,但是宽恕是理,别人劝你一定是劝理,而不是劝情。哪怕你做不到,哪怕他们也做不到,你也不应该去责备那些劝你的人。至于那些指责你的人,在你选择放弃顺应“理”这条路,而选择顺应“情”这条路去走的时候,就应该做好了承受这份责备的觉悟,因为一定有人承受过比你更重的苦,最后还选择了原谅,他们完全有资格来责备你。

 

 

 

以上便是我将经典中的思想用于现实生活事件中的案例。

 

人类追求的是精神的极致,如果并非如此,那个人英雄主义、利己主义,以及精英主义倒也没有错。我们所追求的社会,是公平、和谐的,是抵触矛盾与痛苦的。所以我们崇尚共产主义与大同社会,而这种形式的社会文明,其核心力量就是爱。宽泛到爱一个社会的人、一个社会风气的爱,就叫“仁”。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