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龙 著《人文宗教引论:中国信仰传统与日常生活》出版暨序言
书名:《人文宗教引论:中国信仰传统与日常生活》
作者:李四龙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2月出版
【序言】
楼宇烈:《人文宗教引论》序言
中国的宗教有别于西方宗教,这已慢慢成为大家的共识。但究竟怎么从理论上概括中国宗教的特点?这还需要学术界深入挖掘、认真研究。四龙教授从“人文宗教”的角度理解中国人传统的宗教生活,并把“人文宗教”解释为世界宗教的一种基本类型,这是我国学者在宗教学理论研究上的一项重要成果。
2010年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准备办一份刊物,在考虑刊物名称时,经过反复推敲,我们最终定为《人文宗教研究》,转眼这份刊物已出了10多年。本书的出版,也意味着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讨论有了阶段性突破。近年来,我一直强调“人文”是中华文化的特质,主张“人文立本”。四龙教授进一步提出“人文立本,感应为体”是人文宗教的基本特征,认为人文主义是基本的宗教伦理,感应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这是从中国文化出发的理论提炼,既概括了中国宗教的整体特点,还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宗教类型。本书认为,人文宗教是古代中国的宗教观,也很可能是未来社会的宗教观。这种强调自我修身的宗教生活,有可能对治全球化所引发的伦理秩序冲突,使宗教成为一种人文教育,避免因信仰而起争执。
宗教学研究都很重视人神关系,中国人对“神”的理解不同于西方宗教。本书认为,研究中国宗教,“文神关系”比人神关系更加重要。荀子提出“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儒家对待神灵的态度比较灵活,把对鬼神的祭祀看作一种教化百姓的礼教。文与神的关系,即礼教与宗教的并存。在中国人的宗教生活里,礼教的因素高于宗教信仰。所以,西方宗教学家讲“宗教是文化的核心”,这在中国社会并不正确。也就是说,宗教所处的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土壤完全不同。这个观点是作者长期深入研究中国宗教史的心得,揭示了中国宗教和西方宗教的根本差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四龙教授从2006年起在北大主讲“中国宗教史”这门课程,该课当时在北大哲学系历史上尚属首次开设,也是他在博士毕业以后新开辟的研究方向。他依据自己的讲课经验,从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中国宗教的特点:“天道人情:中国宗教的思想基础”、“感应道交:中国宗教的神秘体验”、“会通共生:中国宗教的关系格局”、“混元并用:日常生活的信仰图景”。这四个主题比较系统地说明了中国宗教的主要特点和丰富内容,表现了宗教信仰和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这些方面,也被用来具体展现“人文宗教”的基本特征。
我认为,本书以“人文宗教”概括中国宗教观,这是一种积极的理论探索,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的宗教,客观把握宗教在中国社会的实际作用。
【作者简介】
李四龙,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哲学系、国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人文宗教研究》主编。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北京大学十余年讲授“中国宗教史”的心得体会,在自己此前发表的论文基础上凝练而成。全书共分五章:“人文宗教:中国宗教史的核心范畴”,“天道人情:中国宗教的思想基础”,“感应道交:中国宗教的神秘体验”,“会通共生:中国宗教的关系格局”,“人伦日用:日常生活的信仰图景”,以世界史的眼光,立足中国人的信仰传统与日常生活,尝试建构有中国特色宗教理论。
针对海内外学者关于“中国宗教”特点的相关论述,作者着力拓展“宗教”的传统定义,诠释儒释道三教与民间宗教信仰的共同基盘,并以“人文宗教”予以概括。作者认为,以人文为本,以感应为体,是人文宗教的基本特征。在无神论占人口主体的中国社会,文与神的关系,即礼教与宗教的并存,远比人神关系重要,且对“神”的理解有别于西方宗教。人文宗教并不排斥对神的信仰和崇拜,但首先重视个人修持与社会责任。
【目录】
绪言 人文教育者的宗教学
一 人之为人
二 欲望与仁爱
第一章 人文宗教——中国宗教史的核心范畴
一 在中国发现宗教
1. “宗教”作为全新的知识范畴
2. “宗教界”在近现代中国的整合
3. 世界文明史与“中国宗教”的特点
4. 当代中国宗教学者与“人文宗教”
二 中国宗教的三大领域
1. 传统宗教生活
2. 以佛教为代表的外来宗教
3. 民间宗教信仰
三 作为关系存在的中国宗教
1. 官方宗教与民间宗教信仰的关系:政治认同及其社会秩序
2. 本土宗教与外来宗教的关系:文化认同及其伦理秩序
3. 其他宗教关系论:待定的第三维
4. 深层的自我认同:信仰的哲学基础
四 文神并存的宗教观
1. 古代中国的“神”
2. 神道设教与文神关系
3. 感应作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4. 人文主义是基本的宗教伦理
小结 中国宗教的人文结构
1. 以“人文宗教”概括中国宗教
2. “人文宗教”作为一种世界宗教的基本类型
第二章 天道人情——中国宗教的思想基础
一 巫与上古日常生活
1. 巫的职能分化
2. 礼教与方术的分野
二 阴阳五行与自然主义宇宙论
1. 气化的宇宙论
2. 知识与信仰体系的基础
三 礼乐文明与人文主义人生观
1. “人文”观念的形成
2. 巫史传统与理性化
3. 礼教的两重性:宗教性与伦理性
小结 封神与成仙
1. 封神阐教
2. 修炼成仙
第三章 感应道交——中国宗教的神秘体验
一 神秘主义的直观思维
1. 天人感应与董仲舒
2. 儒教与谶纬
3. 感天而生
二 佛教因果论与感应论的互补
1. 业感缘起与新宇宙论
2. 圆机妙应与佛教解脱论
3. 应验记
三 “显灵”的公共效验
1. 仁寿舍利的感应形式
2. 个人体验的社会转化
3. 显灵与宗教研究的史料问题
小结 “感应”的两种基本形式
第四章 会通共生——中国宗教的关系格局
一 儒家主导的三教互动
1. 政主教从
2. 宗教生活的差序格局
二 征服与屈服的佛教史
1. 佛教传播及其与中国社会的冲突整合
2.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主动调适
3. 佛教成为中国文化的新传统
三 佛道互诤与三教讲论
1. “通道”与三教讲论
2. 道教早期对佛教的排斥
3. 佛教对道教的批驳
4. 自然与因缘:佛教与道教的思想会通
四 三教合流的类型分析
1. 儒家的出入佛老与帝王的三教平等
2. 佛教的三教同归
3. 道教的三教同源
小结 体用兼顾的共生格局
1. 体上会通
2. 用上合流
3. 劝善与平等
第五章 混元并用——日常生活的信仰图景
一 民俗生活里的多层信仰
1. 佛道为主的儒家丧祭
2. 斋僧度鬼与中元祭祖
3. 庙会与乡土文化
二 基层社会的信仰重组与蜕变
1. 民间宗教的演变小史
2. 白莲教的形成与演变
3. 罗教的创立与分流
三 民间的经典崇拜
1. 宝卷的信仰对象
2. 救劫的教义思想
3. 佛道教和民间法术杂糅的修炼法
四 民间信仰的观念史
1. 淫祀、邪教和迷信:谁在给草根社会贴标签?
2. 神灵、仪式和组织:民间信仰的范围与中国宗教的整体性
3. 民间信仰与基层人文教育
小结 乡愁·历史记忆的纽带
余论 即圣而凡的未来社会
参考文献
致敬与鸣谢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专访】成中英:仁义之道无法摧毁,儒学的生命力依然存在
【下一篇】高新华 著《先秦著述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