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暨“从朱熹到王阳明”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来源:中华孔子学会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七月初四日丙戌
耶稣2022年8月1日
2022年7月18-19日,由中华孔子学会、中华孔子学会陆九渊研究委员会、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阳明文化研究园龙冈书院、武汉大学阳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隆重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暨“从朱熹到王阳明”学术研讨会在线上以腾讯会议形式举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南昌大学、湖南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南开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主题展开了深入而细致的讨论。
01阳明心学的理论溯源
阳明心学的理论来源可追溯至早期中国的哲学思想,它包括但又不仅限于先秦儒学,是植根于儒释道三家心性之学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理论结晶。早期中国儒学中便已蕴含着心性之学的思想,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宋立林教授在《郭店简<性自命出>心性论再论》一文中,揭示了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中蕴含的“天-命-性-道-情”的逻辑结构,展现了人性与天命之间的贯通,认为《性自命出》中包涵的人性论思想为思孟学派的性善论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成为儒家心性之学的早期理论源头之一。佛教同样对阳明心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王兴国教授在《儒佛合一的新知行观--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新探》一文中,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可分为情识的知行合一与良知本体的知行合一,认为前者是阳明所意欲摒弃的;后者则是阳明所意图确立的知行观。并指出阳明的思路与佛教“转识成智”的目标非常相似。王教授还表示阳明的学说实则是孟、禅二家的会通与融合,如果说慧能是禅宗之孟子,阳明则是儒家之慧能。阳明心学对于道家亦有所承续,台湾东海大学哲学系蔡家和教授的《阳明学中的道家思想》一文,就阳明学之形成做了细致的探讨,认为阳明的圣人用心如镜之喻在义理上与庄子遥相呼应,而阳明之“成色分两”之论在旨趣上又与郭象“小大逍遥”十分相近,由此说明阳明心学对道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北宋五子的思想是阳明心学的重要理论资源。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姚才刚教授与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李莉博士在《宋明儒学中的“心学”概念》一文中,区分了广义之心学与狭义之心学,认为广义之心学即儒家的心性之学,在此意义上,程颢、朱熹、张载等人的学说也可看作心学。而阳明心目中的“心学”概念同样较为宽泛,是广义心学,阳明心学可看作对儒家广义心学之继承。阳明学的建构离不开对朱子学的吸收与突破,浙江大学董平教授在《如何看待王学对朱学的突破》中重点探讨了这一问题,认为王阳明不满于朱子的知识论体系中手段与目的的二律背反,阳明最终重构了知识论,实现了存在与价值的统一,完成了对朱子的理论突破。阳明心学是对朱陆二学的融合与会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学院叶云老师在《宋学的传承与开新--论王阳明对陆象山心学和朱子理学的继承和发展》中,阐发了王阳明合会朱陆的思想倾向,王阳明一方面吸收了朱子的天理观而以天理论良知,另一方面又对象山“六经注我”的解经思路进一步推进,折衷朱陆而成一家之言。
02朱熹及其后学研究
朱子学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多位学者就朱子学中的个案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涉及朱子的“命”论、“敬”论、赠序文等多方面内容。厦门大学哲学系冯兵教授在《朱子“命”论再探》一文中重点探讨了朱子所论之“命”,冯教授认为“命”在朱子理学体系中具有动与静两种形态以及“理-气”二元结构的特征,静态之“命”乃从理上说;动态之“命”乃从气上说。而以气论“命”又可分为“禀受之命”与“遭受之命”,通过以上分析进一步澄清了朱子的“命”论内涵。广西大学文学院郑朝晖教授在《朱熹赠序文中呈现的“与人为善”》一文中,择取朱子所赠的21篇序文作为研究对象,从正名、正命、正心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论述,指出朱子所赠之序文,秉持了濂溪的“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的思路,目的在于通过养成仁义之心培养善人。郑教授认为朱子所赠序文不仅在责善层面有重要伦理道德意义,对于政教层面仁政之形成同样有积极作用。
朱子后学也在本次会议中受到了与会学者的关注,涉及万止斋、吕留良等多位朱子后学。湘潭大学哲学系张晚林教授在《大冶儒学代表人物朱门高弟万止斋学行与思想考论》一文中,考察了其同乡先贤朱门高弟万止斋的生平与学问。张教授从万止斋之古迹、问学行止、为学方法与著作钩沉、学术思想四个方面,揭开了这位被湮没于历史典籍中的朱门后学,其中对于万止斋的《中庸说》进行了绵密的义理分析,总结出了止斋之学以“中”为本体、即体即用、本体即存有即活动三点要义。这对于还原、完善与丰富朱子后学的历史面貌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完善中国儒学史的研究也具有重大价值。厦门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王凯立的《朱子“诚意”话语在清初理学中的展开--论吕留良对朱子诚意思想的诠释》一文,阐述了清儒吕留良对朱子“诚意”说的继承与推进。他指出,吕留良强调慎独乃诚意之紧要关头而非全部,诚意工夫旨在辨实与不实而非辨善恶,从而回应了朱子晚年所面临的诚意工夫在“致知”之后无法安顿的理论困境。
03陆九渊及其后学研究
象山学是宋明理学从理学向心学的内在嬗变的重要枢纽与关键环节,是从朱熹到王阳明的理论路径中始终无法绕开的主题。本次会议与会学者从陆九渊其人思想、实行践履、家风家教、全集刊刻等方面对象山学进行了系列探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何俊教授在主题发言中以《陆象山的易学》为题,指出象山之《易》学从规模上看强调义理与象数并重,而从精神指向上看则强调心学精神的一以贯之,其《易》学的落脚点在于人心,象山《易》学对本心工夫的发挥主要体现在其“九卦之序”的论述中,何教授指出象山《易》学的全部精神在于强调人于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性展开,具有实学的精神指向。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彭传华教授在《陆象山语言哲学发微》中,借助唐君毅先生的语言哲学理论,从作语言之批判、定语言之外限、辨语默之意义、架言道之桥梁四个方面分析了陆象山的语言哲学思想。金溪县象山研究中心陆小春会长在《陆九渊于“勤廉”处的躬行践履》一文中阐述了陆象山的实学精神,指出陆九渊家族良好的家规家训家风是培养勤廉笃实之人的土壤,陆象山是勤奋的楷模,其一生都极度清廉。江西省贵溪市象山书院叶航秘书长《陆九渊文集历代刊刻及最新点校说明》一文,对陆九渊文集的各种版本进行了源流考察,并指出了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的《陆九渊集》的一些纰漏与错误,最后对其重新点校的《陆九渊集》进行了详细说明。
对象山后学的研究,相较于对朱子后学与阳明后学的研究虽显得略为清冷,但却不可因此忽视其后学思想的意义与价值。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翟奎凤教授的《杨简思想与中晚明儒学》一文,立足于中晚明儒学的时代背景,考察了杨简思想在明代中后期的兴起与受容情况。翟教授指出,杨简思想在明代由沉寂转为复兴离不开阳明学的兴盛,阳明本人晚年对于杨简颇为赞赏和推崇,认为慈湖之学“不为无见”,阳明殁后,其弟子门人如季本、王畿、黄绾、钱德洪等对于慈湖之“不起意”等理论进行了不同层面与不同角度的阐述,这直接推动了慈湖学的兴起。但另一方面,慈湖学也受到了罗钦顺、湛甘泉等时儒的批判,认慈湖之学为禅学,其中湛甘泉还专门作《杨子折衷》一文,指责慈湖背儒入禅。翟教授认为,慈湖之学实际上是融合了禅学精神的儒学,是对儒禅的会通,若全然责其为禅则未免过于片面,有失公允。
04王阳明及其后学研究
对于王阳明心学思想的阐发是本次会议的核心主题,这与本次会议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的主题精神高度契合。与会学者就中国哲学史脉络下的阳明心学、阳明学经典诠释、阳明学的文献考证等诸多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华东师范大学杨国荣教授以《中国哲学中的王阳明心学》为题进行了主题发言,杨教授认为在中国哲学历史的演变过程中,王阳明哲学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与意义,其心学展现了对世界的意义关切与价值关切,并从心外无物:人创造意义的世界、心即理、心与事、作为德性的良知、本体与工夫之辩、知行合一、万物一体:走向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七个方面展开了对阳明心学的具体论述。武汉大学国学院荣誉院长郭齐勇教授在致辞中就为什么要研究阳明学、学习阳明学哪些内容、怎么去学习落实阳明学展开了论述,并号召广大学者并尊二王,在研究王阳明的同时不要忽视对王船山哲学思想的研究。陕西师范大学丁为祥教授则以《阳明心学的现代价值及其意义》为题进行了发言。丁教授分别从三个基本原则、四大精神、统一指向这三个层面进行了汇报。他认为阳明心学是从反省的方式入手进入到精神的慎独状态,这种经反省入慎独的状态体现了王阳明的三大原则:主体与本体的统一原则、圣凡同一原则与人人平等原则。此三大基本原则又表现出了四大精神:平等精神、契约精神、工匠精神与科学钻研精神。最后,丁教授认为阳明心学的统一指向便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在《拔本塞源论》中以人禽之辨的角度展开,在《大学问》中则侧重伦理角度的阐发。中山大学陈立胜教授以《如何与天地万物成‘一家之亲’--王阳明亲民说发微》为题进行了发言。陈教授基于阳明弟子黄绾与薛侃二人的记载进行了理论考量,勾勒出阳明的亲民说存在着前后变化的思想样貌。他从四个方面展开了细致的讨论,首先阐释了阳明明德亲民之学的前后变化,认为明德亲民之学前后产生了从早期“由己而人物”的单向论证向“由己而人物”与“由人物而己”的双向论证转变等四点变化;其次,陈教授就黄绾等对阳明亲民说“泛亲化”的质疑进行了理论辩护,认为阳明亲民说的“泛亲化”应从政治哲学角度进行理解,属“王道”制度的安排,而非“毁亲”、“弃亲”;再者,关于亲民说的历史效应方面,陈教授从泰州学派的王道政治实验、近代维新革命以及天赋人权等角度进行了诠释;最后,他认为阳明的亲民说具有重大的当代意义,对于社会团结、市场经济、万物一体的家庭化以及王道政治与文明国家的重新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次会议召集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欧阳祯人教授在《阳明心学是儒家道统的真血脉》一文中指出,阳明心学中在政治维度上与《尚书》、《唐虞之道》等儒家经典中折射出来的政治理想是一致的,阳明心学具有从心性到政治的内在理路,它是中华文化合乎逻辑的发展,是儒家道统的真血脉。
阳明座下,姚江诸流相互激荡,造就了阳明后学的繁荣。本次会议与会学者对于阳明后学的研究也十分亮眼,涉及陶奭龄、黔中王门、泰州学派、周海门等众多阳明后学。刘泽亮教授以《陶奭龄杂禅、援禅、坏旨考辩》为题进行了发言。刘教授指出陶奭龄是与刘宗周同时代的一位非常重要的思想家,但目前学界关于陶奭龄的正面研究却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陶奭龄的思想显得非常必要。刘教授主要从陶奭龄是否杂于禅、为什么杂于禅、杂于禅后是否大坏姚江之旨、陶奭龄与刘宗周思想的差异四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他认为陶奭龄确乎杂于禅,但杂禅仅限于其讲学层面,在学术层面陶奭龄实则为援禅而非杂禅,援禅之目的在于正儒、弘儒与回护阳明学。陶奭龄乃王学正统,并未坏姚江之旨,其援禅之举延续了王阳明借佛诠儒的传统。就陶奭龄与刘宗周思想的差异这一问题,刘教授指出刘宗周代表着王学中的程朱路向,陶奭龄则是王学中的王学路向之极端化的代表。张新民教授的《过化与施教--王阳明的讲学活动与黔中王门的崛起》一文,说明了贵州作为王阳明的悟道之所与“过化”之地,形成了黔中王门这一最早的阳明学地域学派,黔中王门学者受惠于阳明心学思想的沾溉,对于阳明后学与明代思想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魏彦红教授的《泰州学派近三年学术史述评》一文,从“泰州学派”思想主旨及其相关研究、对泰州学派代表人物的研究、泰州学派对平民儒学的影响研究、泰州学派的影响研究、泰州学派渊源与考辨研究、泰州学派学术史评价研究六个方面,梳理了近三年来学界对泰州学派的研究成果与发展态势。田探副教授的《阳明后学周海门的工夫论探析》一文,则对周海门的工夫论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与分析。
05朱陆异同与朱王异同
朱陆异同与朱王异同的问题是贯穿宋明理学内部的一条主线,与会学者对于这一问题亦有较多关注。徐公喜教授在《清中晚期程朱陆王之争》一文中,选取清代中晚期作为时代背景,考察了乾嘉时期的朱陆合流以及道光后清代晚期朱陆之辩的状况,并对朱陆之辩的近现代影响加以了阐发。何静教授的《王阳明对朱陆本体论工夫论的整合与发展》一文,认为王阳明的心学是对朱子和象山的本体论与工夫论进行理论整合的产物,侧重于强调朱陆与朱王之间的会通和融合。赵金刚副教授在《作为工夫论的朱子学与阳明学的兴起》一文中,以“工夫”作为视角,阐述了阳明学的兴起是在朱子学内部理论分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他认为阳明从做朱子学的工夫入手,最终实现了对朱子学的反动。陈永宝副研究员在《从朱熹与王阳明:论心学之路的发展与完成》一文中,侧重于与朱王之间的思想关联,认为朱子思想中包含有心学的内在逻辑,心学是对朱熹理学的补充与解蔽,王阳明的心学是对朱子的不完整的心学系统的发扬与推进。
06宋明理学的未来展望
现代新儒学是宋明理学的现当代发展,王林伟副教授在《纯理与先验哲学:牟宗三早期思想中的康德转向》一文中探讨了牟宗三的哲学思想,展示了牟宗三早年通过对逻辑之本性的思考而契接康德哲学之精神。宋明儒学是东亚儒学中的重要部分,谢晓东教授在《朱子学的中心转移说--基于东亚视角的考察》一文中,梳理了朱子学在东亚的中心转移过程,指出其经历了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中心转移过程,并探析了其中的内在原因。
而日本阳明学为宋明理学的当代发展与未来展望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吴光辉教授的《一种中国学术史的梳理、批评与开启--以岛田虔次<中国思想史研究>为契机》、连凡副教授的《冈田武彦论宋明哲学的精神特质与体系脉络--以<宋明哲学的本质>为中心的考察》、徐倩老师的《井上哲次郎的阳明学研究》,这三篇论文分别介绍了日本阳明学者岛田虔次、冈田武彦、井上哲次郎的阳明学研究成果。
中西哲学的比较与融合为宋明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理论资源与思想活力,张丽丽在《互镜与融通--从一多关系反思中西形而上学的特质》一文中,利用新的方法从“一多关系”对中西形而上学的关联性进行了探讨。李健君副教授的《意识活动的意向性与生命自由问题--比较哲学视域中的中国传统心性之学》一文,借助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对中国传统的心性之学进行了考察。借助以上的新视角、新方法、新理论,可对宋明理学尤其是阳明心学在当下与未来的研究起到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次会议既是对阳明先生诞辰550周年的纪念,也是一次对宋明理学进行学术总结、展望和推进的会议,对深化宋明理学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