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者,莫善于清其吏也
作者:倪明胜(天津市委党校群团教研部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六月十七日己巳
耶稣2022年7月15日
【光明论坛·温故】
日前,《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其中,在谈到第四个问题“永葆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时,总书记引述“为政者,莫善于清其吏也”这句话,强调“要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和执着,继续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为政者,莫善于清其吏也”一语出自唐贞观年间魏征、虞世南、褚遂良及萧德言等人合编的《群书治要》。该书以“务乎政术,存乎劝戒”为宗旨,“上始五帝,下迄晋年”,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集聚经世治国和安邦理政的智慧精华。正如魏征于序文中所言,该书实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治世宝典。“为政者,莫善于清其吏也”,引自《群书治要》卷四十七《刘廙政论》第一篇“备政”,大意是说,治理政事,最好的办法是使其官吏保持清正廉洁。理政之道,以廉为本,以正己为先。引而申之,清正廉洁是为官从政的基石,如何让为官从政者始终守好权、用好权、慎用权,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筑牢拒腐防变防线,永葆清正廉洁本色,这既是执政者需要一以贯之解决好的永恒课题,也是为官从政者需要常修常炼始终解决好的终身课题。
清正廉洁是美德,更是中国传统中对官员的基本要求。“公生明,廉生威。”自古以来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主流观念就有重廉、崇廉、养廉的价值导向,历代明君贤臣更是把清正廉洁作为为官的修身之本和从政之要。从“吏不廉平,则治道衰”,到“吏治不清,民何由安”,再到“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这些流传甚广的格言名句深刻阐明清正廉洁是为官从政的政治伦理美德和基本要义。从“铁面无私断案如神”的狄仁杰、“刚正不阿”的徐有功,到“黑脸青天”包拯、“两袖清风”的于谦,再到“直言天下第一疏”的海瑞、“第一廉吏”于成龙,这些造福百姓、流芳百世的清官,也昭示着一种为官从政的人格境界,时刻启示着我们知廉、学廉、守廉、敬廉、行廉。
清正廉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政治操守。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要求每个党员都要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我们党要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就必须勇于自我革命,坚持从严治党。自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视腐败为天敌,与腐败水火不容。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做到严格自律,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每名党员干部应始终坚守的价值取向和从政底线。
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史,从革命战争年代把有关廉洁奉公的内容写进党员五项条件,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腐败分子刘青山、张子善的严惩;从改革开放后坚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坚定不移反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到新时代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把“清正廉洁”纳入新时代好干部“20字标准”等。百年党史就是一部正风祛弊、保持清正廉洁的历史,就是刀刃向内、勇于防范腐化危险的历史,清正廉洁已成为融入中国共产党人血脉之中的不变底色。
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靶向治疗、精确惩治,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瘴痼疾,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正是基于勇于自我革命,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才得以开辟出一条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的新路,自我革命已成为我们党跳出兴衰存亡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永葆清正廉洁之风,党的自我革命任重道远。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但腐败问题远未根绝。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群书治要》中的警示名句,就是告诫我们反腐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党员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才能始终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李衍柱 编著《文艺复兴时代的王阳明》出版
【下一篇】“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九期讲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