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先秦至近代中华礼制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作者:许超雄(上海师范大学)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七月十四日丙申
耶稣2022年8月11日
8月5日上午,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结项成果《中华礼制变迁史》新书发布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中国历史研究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中华书局及上海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会。本次发布会分新书发布仪式和专家评议两个环节,介绍了《中华礼制变迁史》编纂、出版历程及学术价值,并对中国礼制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新书发布仪式由上海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董丽敏主持,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致欢迎辞。
《中华礼制变迁史》书影
《中华礼制变迁史》由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汤勤福担任总主编,河南大学教授曹建墩、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梁满仓、北京大学副研究员史睿、海南师范大学教授赵克生担任分册主编。《中华礼制变迁史》是对先秦至近现代礼制变迁的首次系统梳理和总结,分为先秦编、秦汉魏晋南北朝隋编、唐五代辽宋金编、元明清近现代编四册,共169万字。
汤勤福分享了《中华礼制变迁史》的编纂经过。从项目立项、答辩、评审,各位评审专家提供了大量建议和帮助。项目组其他成员都是各自领域内礼制研究的专家,年轻学者的加入也充实了项目组,为项目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该书的编纂邀请了多名学者担任团队顾问,他们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学术批判。在出版环节,该书也得到了中华书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汤勤福教授
中华书局学术部主任罗华彤则分享了《中华礼制变迁史》的出版故事。他介绍了《中华礼制变迁史》进入中华书局出版项目、申报出版基金、审稿、校对、印制的过程。该书能够顺利出版,主要在于两方面原因:书稿整体质量较佳、行文流畅简明、体例规范到位;在编辑过程中得到了各位老师的通力合作和大力支持。
专家评议环节由人文学院副院长张剑光主持,人文学院院长查清华致感谢辞。七位外埠专家及三位上海市专家就《中华礼制变迁史》的学术价值进行了评价,并对礼制研究的问题、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西北大学教授王子今主要就秦汉时期的礼制变迁展开论述。礼、礼制是历来都非常重视的文化主题,一个“通”的礼制变迁史,学界非常需要,但在《中华礼制变迁史》之前并未有这方面的成果。《中华礼制变迁史》内容充实且视野广阔,研究方法也有很多创新,体现出作者及出版家的共同努力,具有很高的质量。王子今也指出,梁满仓、张鹤泉两位先生执笔的第二卷秦汉魏晋南北朝隋部分,总体来说秦汉部分内容稍微薄弱了些。第二卷第一章没有全面覆盖秦代礼制,秦代是一个全面破除旧礼制,更新重构礼制的时代,本书在这方面内容不够全面。由于在本书撰写之时,一些材料还未出现,故有些最新的出土文献成果来不及吸收,后续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此外,王子今认为本书在秦朝社会与礼制部分提出了不少创见。第一章第三节涉及从异姓结拜看秦代社会,把不太为人注意的“皆为兄弟”、“约为兄弟(弟兄)”、“约为昆弟”、“约为兄氏”等比较零散的史料集中起来,提出了在原有氏族之外形成的近似于亲族的关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我们评价一部论著不一定要看它发表了非常确定的结论、非常全面的论点,如果论著提出的问题启示我们进行一些思索、进行进一步研究,这就是一部好书。《中华礼制变迁史》就做到了这一点。
厦门大学教授陈支平主要从经学视角下的礼制研究和礼制的历史变迁两个方面进行评议。目前中国国学的组成主要是文史哲,其中哲学占了七八成,其次是文学和史学。从哲学角度研究中国思想太注重典籍文本的解读,从而使得中国古代制度典章的演变受到忽略,使人难以全面了解它的发展过程。《中华礼制变迁史》如果按照传统的分类来说,应该归纳到经史子集的经部。目前经学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研究经学的老师大部分在中文系,只有少量在历史系。思想史的前辈学者把经学研究做得非常高深,但经学研究有时候太繁琐,使得非经学专业的学者难以读懂,更何况社会大众。对于典籍的解释,如果影响的范围过于狭小,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关于中国礼制史的论著,也有人曾写过,但仍然摆脱不了传统经学的影响,在很多篇章中还是一种经学的结构。而看了《中华礼制变迁史》后,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中国礼学发展和变迁的过程。因为在中国历史中,礼制从秦汉到明清不可能是一样的,存在一个历史变迁的问题,这是礼制研究上比较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从历史学角度来说,这部书为学界提供了礼制贯穿和变迁的脉络,具有某种开创性的贡献。
古代“礼不下庶人”,礼是由国家制定、从上而下推行的。但“礼不下庶人”到了明清时期,发生了倒转,很多礼是由下面形成以后促动上面来制定的。如果说先秦时期的礼制制定是由上而下,至少到了明清时期,或者说宋代朱子以后,很多被定为礼制的内容变成了由下而上推进。中国家庭祭祀制度的变化就是一个典型的由下而上的推进过程。古代家族最初不能乱拜祖宗,宋朱熹推行以后,到了明代嘉靖时期,政府终于采纳了民间流行的祭祀方式。除此之外,还有明清时期皇帝拜天堂、各种神祇等在秦汉时期是找不到的,都是宋以后的民间出现的。只有把礼制的变迁史了解以后,我们才能够理解中国的礼制是怎样一回事,不然我们总以为礼制是商周时期制定并一直延续下来的。礼仪的变迁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楼劲结合礼制研究的思路和研究学术史进行评议。礼制研究主要有三种路子:第一种是经学的路子,这是最传统研究礼的路子,特点是不把礼当做一种历史对象。第二种是人类学或文化人类学的路子,是马克思主义史学以来开始流行的,如从礼当中看到父系社会的痕迹,看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是邹昌林先生,邹先生的研究可以上溯至尹达先生。第三是史学的路子,近年以来的代表作是吴丽娱先生主编的《礼与中国古代社会》,但该书是一个专题性的研究,在系统性和连续性上有所欠缺。就《中华礼制变迁史》的定位来说,该书在礼制研究中独树一帜。《中华礼制变迁史》的出版标志着大陆礼制研究从长期积累阶段开始进入到深入展开的阶段。该书在礼制的延续性、系统性,包括给出礼制发展阶段的线索等方面,都体现了从历史学出发研究礼制的思路。
该书的贡献有三:一是划分了礼制从三代到春秋战国,到秦汉魏晋南北朝,到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再到近代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往研究中很少完整提及礼制的发展阶段。二是提供了很多关于礼制的卓越认识。该书将秦代礼制用非常精到的笔触概括出来,把礼跟魏晋南北朝社会的关系非常周详地罗列出来。唐宋元明清部分强调的是变礼,中国的礼制在先秦以前已经确立了基本轮廓,汉代独尊儒术开始形成经典,经典形成后接下来就是随着时代发展进行相应变化,而这个变化相当大的动力来自民间。三是对辽金元清等少数民族政权的礼制给与了足够的重视和充分讨论,这是不多见的。此外,该书对少数民族或者带有少数民族色彩的礼的看法,比如北周宇文泰礼制政策的解释,还是要进一步考虑。
楼劲还指出,该项目对礼制研究者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礼是一个贵族的产物,本质上离平民较远。当中古时代结束进入近古以后,礼学就开始不振,不可能像三代、魏晋南北朝那样具有那么高的地位和重要影响。尽管礼还继续存在、发展和变化,但人们对它的兴趣在下降。我们这代人研究礼制存在着先天不足,中国大陆长时间鲜有研究礼制,而礼学本身需要有渊源,我们缺少这种训练和文化环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汤勤福老师的研究团队克服了各种困难,同时也培养了不少年轻学者。
发布会现场
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吴丽娱评价《中华礼制变迁史》是大陆礼制研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了大陆礼制研究的最新水平和成绩,意味着礼制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该书的特点,一方面从先秦到明清,延伸到近现代,注意了礼制的系统完整性,另一方面突出了各个时代的特色。比如先秦是以王权的衰落和解体为主线;秦汉魏晋南北朝是以五礼制度的形成发展以及与道德、社会、法律、人际关系等关系为重点;隋唐宋辽金是讨论儒学和礼学,五礼制度的建设和礼书编纂之下移,以及与宗教的关系等等;元明清、近现代则以民族关系变化下的礼制重建和近代礼制变化为主题,也对讨论传统礼制、近现代国家礼制和民生、社会活动的关系等做了很好的尝试。本书唐代礼制研究部分,礼书编纂和礼制建设方面抓住了《显庆礼》和《开元礼》的特色,重点体现了礼令关系、礼法合流等问题,《开元礼》如何结合《显庆礼》和《贞观礼》,对天地问题认识的变化和修正以及新发展的一些礼制,都有不少创见。本书不是礼制的平铺直叙,而是抓紧了礼制发展的阶段特色,注意到礼制变化与当时社会乃至今天的关系。
与二十年前的礼制研究相比,无论在深度、广度还是参加人员方面,《中华礼制变迁史》都有了质的飞越。二十年前的礼制研究筚路蓝缕,很少有人从事礼制,尤其是秦汉以后的礼制研究,现在有了明显的改观,学术是不断进步的。现在的礼学研究已经形成了中青年的学术梯队,已经具备了举办以礼制为中心的全国性会议的条件。
礼本身涵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方面,礼制的作用就是将这四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是一种简单的说辞,而是从个人到家庭,再到国家天下,是一种从私而公、混同公私的理念。这种理念与西方的理念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的国家体制和性质与此有直接关系。虽然我们的研究是将礼制、礼学、礼俗和礼的运作实践四个方面结合在一起,但从现在的研究看,无论是个人课题抑或是大型的集体合作项目,都越来越集中于礼制与国家体制、国家统治和治理的关系。现在礼的研究对象,越来越有现实的针对性,越来越与现实的国家社会发生密切关系。礼制本身确实关系到国家整体的治理方向、管理模式、意识理念,关系到国家的性质和成立。一句话,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与礼制有直接关系。要想理解中国特色,必须从礼制出发。中国人的哲学理念与外国人的哲学理念完全不是一回事,我们理解中国的哲学理念应该从最基本、最开始的天地祖宗信仰出发。如果不从这点出发,中国人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就无从知道、无从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要有自己的话语权,就要从礼制开始,从我们的认识开始。这个话语权是掌握在我们手中的,也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长琦从礼学的重要性及学术史脉络出发,对本书的学术价值进行了评价。该书先期研究非常扎实,成果丰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为本书奠定了高质量的学术基础。参与该书编写的都是在各自领域具有卓越建树的学者,汤勤福先生的《宋史礼志辨正》、梁满仓先生的《魏晋南北朝五礼制度考论》、张鹤泉先生的《周代体制研究》、曹建墩先生的《先秦礼制探赜》、赵克生先生的《明代国家礼制与社会生活》以及史睿先生关于唐代礼制研究的系列论文都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
礼是中国传统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影响巨大,因此关于礼的研究以及礼学、礼制、礼仪、礼俗的研究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显学和重要内容。中国古代的典籍,从《三礼》、历代的礼书到《通典》《通考》《会要》《会典》等,还有各种类书,相关史料和研究著作汗牛充栋,历代以来学者辈出。但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新文化、新思想、新制度取代旧文化、旧思想、旧制度,传统的礼制和礼学研究相继退出了历史舞台,在人们的视野中逐渐淡出。然而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礼俗的影响并没有从中国人的文化中、历史中和行为中消失,仍然在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因此,研究中华礼制对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至关重要。同时,研究中华礼制的现代价值转化,对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抛弃和否定传统文化内部消极的、丧失必然性的因素意义非凡。因此,《中华礼制变迁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礼制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产生了包括本书作者在内的一大批学者所推出的研究成果,先后出现了陈戍国先生的礼制断代史系列以及《中国礼制史》六卷,吴丽娱先生主编的《礼与中国古代社会》四卷等具有较大篇幅研究中国礼制的重要成果。但是中国传统礼学内容丰富,庞大且富于变化、错综复杂,任何学者穷其一生都难以贯通。因此,在礼制的研究方面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精力在某些方面取得突破,可能是正确的选择。《中华礼制变迁史》以“中华”、“礼制”、“变迁史”界定了研究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详人所略,略人所详,突出了自己的研究重点。该书内容相对系统完整,分时段系统完整地阐述了中华礼制的变化,能够准确反映礼制变迁的面貌。同时,视野宽阔,注意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参考文献丰富,有一些观点具有创新性。此外,魏晋南北朝时期王朝禅代中的礼制是这个时期的一大特点,对于王朝权威性的维护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进一步补充。
浙江大学教授李华瑞重点就第三卷宋代礼制的相关论述展开评议。宋史研究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火的阶段,受到了很大的关注,研究成果也比较突出,但在礼制方面却成果较少。如该书第三卷有关宋代礼制部分引用今人研究成果寥寥无几,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辽宋西夏金代通史》八册中没有礼的专门内容,仅在政治史和文化部分有所提及。宋代礼制研究的薄弱,跟宋代历史的特点有关,第三卷篇幅安排比较符合宋代的情况。宋代礼制在官方部分内容不太多,重点在书仪和家礼。如果我们看朱熹的《朱子语类》就可以发现,他对唐中叶以来的礼制不满,想重构礼制。但朱熹与王安石动用官方资源不同,他不是官方身份,没有官方资源。现在研究宋代的经济和文化,一般会讲超过唐代,但宋代的礼制没有那么多内容。宋代礼制的内容很难有太多深入挖掘的空间,即便有也多是元明清发挥作用但追溯到宋代。
本书关于宋初的庙学、家礼、金和辽的礼制等有精彩论述。现在有引用朱熹的说法认为宋人从祖宗时期开始就懂礼法,但庙学到了宋真宗时期都还未有很大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认为宋初的经义、文化方面有所建树的观点就需要重新考虑。
不过,本书宋代部分没有反映社会变迁的内容。从北宋一直到南宋中期,宋代的礼制仍然主要停留在官方上层,到了南宋中叶以后,在朱熹的影响下才逐渐在社会层面展开,真正发挥影响则是在元明清时期。因此,文献中关于礼制与社会变迁的内容记载较少。我们经常用朱熹的记载去论述宋代礼制,但朱熹关于宋代礼制发展的论述可能与当时的事实存在差距,相对而言李焘的记载较为客观。西夏的礼制研究结合黑水城等出土文献,也还可以进一步考虑。从现有的西夏资料来说,从地方政权的角度看,西夏礼制也很有特色。李元昊建国后,主张学习唐朝的制度,认为宋朝的礼制繁琐,主张简明。西夏还有蕃礼和汉礼之争。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我们也要看到礼的负面影响。宋代是一个功利社会,朱熹提倡礼要通人心,我们现在讲的《弟子规》等,都由此演化而来,是世俗化的产物。但宋代以后,家礼、乡礼等太多,对人造成了严重的束缚,礼有稳定社会的作用,但同时也是一种驯服工具。
发布会现场
武汉大学教授杨华指出,在《中华礼制变迁史》之前关于礼学的通论性著作有清代秦蕙田的《五礼通考》、黄以周的《礼书通故》。关于礼学通史的学问,改革开放后由冷转热,现在成为很多青年人学位论文的选题,渐渐成为了“显学”。除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版的礼仪通史外,杨志刚教授的《中国礼仪制度研究》、陈戍国教授的《中国礼制史》、吴丽娱先生主编的《礼与中国古代社会》四卷本都是非常重要的成果。汤勤福老师主编的《中华礼制变迁史》可以与上述著作相媲美,此前围绕礼制变迁出版了四卷《中国礼制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成果,这些作者都是目前礼学研究的重要人物。
《中华礼制变迁史》的新意有三点:第一,理论创新,特色鲜明。主要体现在对中国礼制发展的分期理论,把礼制变迁分为前礼制时期、王国礼制时期、王权礼制(夏商周)、集权礼制(秦汉一直到1949年前)。在集权礼制时期,又分了形成阶段(秦到隋)、鼎盛阶段(唐宋)、衰变阶段(元明清)、转型阶段(清咸道以降)。另外中华礼制理论的提法跟中华民族的概念和理论联系起来,提出了汉式礼制、华夏礼制以及少数民族礼制因素。对这几种礼制如何共同构成了中华礼制,该书多有关照,在研究过程中特别强调,这是非常难得的。第二,史料广泛,方法创新。本书使用了甲骨文、金文、墓葬壁画、墓志、方志、家谱等材料,充分利用考古学、政治学、文献学、人类学、宗教学等研究方法,撰写者对很多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第三,问题清晰,见解独到细致。主要体现在强调礼制的变,通过礼制的变迁过程探讨各个时代礼制的变化规律和变化原因。课题组特别想挖掘古代礼制对今天社会的作用,甚至蕴含着一些批判意识。该书在这方面彰显不够,但有这种追求是值得肯定的。因为礼制并不完全都是正面的,礼制中的等级制度等有一些负面的内容。礼与社会变迁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与哲学研究不同,是从社会跟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看相关问题,而不是在文本和思想上面进行理论格义和概念格义。比如本书讲礼制下移部分就是放到社会的庶民化的大背景下,宾礼放到列强步步紧逼,清朝国力日衰的社会格局下。这种研究方法值得发扬。
当然,本书中核心的礼学概念值得再探讨,礼制、礼俗、礼典、礼仪等概念需要辨析,概念使用不够统一。四分期说中,前礼制时期、王国礼制时期、王权礼制与后面的集权礼制在材料和时段上太不均衡。由于本书成于众手,全书的延续性和整体性存在一些不够完整之处。但总体来说,本书采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礼制,为解释中华文明的特征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和启发意义,也为后面的研究留下了空间。
复旦大学教授韩昇指出,地域的秩序和规范慢慢上升为国家管理,这是社会发展的重大演变。中华礼制变迁反映的是国家的变迁,映射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历程,从变迁史角度去分析礼,是中国礼制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章义和将汤勤福教授的研究概括为“从理到礼”,其研究思维宏大,方法上古今贯通,《中华礼制变迁史》充分反映了通贯和变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黄纯艳认为,《中华礼制变迁史》全面系统论述了中华礼制的变迁,汤勤福教授广泛团结国内礼制研究的学者,十年的项目开展,培养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中青年学者,学术研究和组织工作非常扎实。此外,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葛金芳、长春师范大学教授张鹤泉也发表了相关意见。他们高度评价了汤勤福教授及其团队在《中华礼制变迁史》开展过程中勤奋、敬业的精神。在其他专家的发言基础上,提出了要关注农业文化与海洋文化中海神等相关礼制的变迁,从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变迁所反映的礼仪变化。
(本文经汤勤福教授审阅)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