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九死其犹未悔
——《楚辞》中的家国情怀
作者:张朋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七月十八日庚子
耶稣2022年8月15日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及其后学者如宋玉、景差等人的诗歌集,由西汉年间的刘向收辑编定。诗歌集中,屈原的《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作品最为精华,而宋玉等人的作品多是模仿屈作而成,因此古往今来,人们常将《楚辞》与屈原的诗歌等同起来。
《楚辞》在我国文学艺术史和思想文化史上有源头地位,它以雄伟的气势、瑰丽的想象开浪漫主义诗歌之先河,更以身许国的抱负烛照着我国两千多年来绵延不绝的爱国主义精神。可以说,《楚辞》在思想文化上蕴含的家国意识比它在艺术上开创的诗歌体式影响要深远得多,每当中华民族遭遇危机,后世的志士仁人常会回望《楚辞》,《楚辞》犹如一道奋进的战歌,屈原就是一面精神的旗帜。1972年,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特意赠送对方一本《楚辞集注》,毛泽东是在用《楚辞》表明中国人民誓死捍卫祖国利益的坚定决心,表明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源远流长、深入骨髓、历久弥新。《楚辞》浓郁的家国情怀蕴含在几个方面。
对父母之邦的忠诚与热爱
屈原出身于楚国王族,楚地是他的父母之邦。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屈原一往情深地热爱她,始终不渝地忠诚于她。在屈原的诗歌里,他言楚声、发楚语、写楚物、状楚风,把楚国的山川地理、人事风物蕴藉在胸中、书写在笔下。从尊贵君王到黎民百姓,从高山大江到一草一木,屈原都饱蘸感情反复吟唱。这吟唱里有对君王的忠贞。楚王是楚国最高代表,对屈原而言,不论是前期受到楚王信任而被重用,还是后期遭小人谗言而被流放,他始终愿以“忠信而死节”的姿态面对楚王,始终“忍而不能舍也”,期盼楚王“美之可光”。
这吟唱里更有对百姓的关切与同情。屈原希望百姓安康,他在《少司命》中歌颂“竦长剑兮拥幼艾”保护人民的女神,在《东君》中赞美“举长矢兮射天狼”为百姓除害的太阳神,在《国殇》中歌颂“魂魄毅兮为鬼雄”为国捐躯的将士。屈原虽然处境艰难,但他想到百姓就获得了力量,“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当他看到百姓流离失所时,他发出了深重的哀叹:“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他一遍遍劝诫统治者要体恤民情,“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这吟唱里还有对楚地山川的热烈歌咏。流放后的屈原,行走在楚国的山水之间,这些石草树木因为诗人主观情思的投射和对象化,而获得了格外浪漫雄奇的美丽。《楚辞》中呈现的楚国山水有沅、湘、澧、江、淮、洞庭、庐江、九嶷等,记载的楚国地名有苍梧、溆浦、辰阳、夏浦、汉北、鄂渚、郢等,描述的楚国物产有兰、荪、荃、猿、申椒、辛夷、杜蘅、薜荔、桂树等,它们目不暇接地出现在诗歌中,构成了一份丰饶而艳丽的时空背景,美不胜收。正如在《湘夫人》中,屈原描写的洞庭湖“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悠渺如画,令人神往。如果没有热爱,怎会有如此情怀。
对美政理想的追求与期盼
《楚辞》中的很多篇章在抒情之余,都有着深刻的政治意蕴,表达了屈原的政治理想。屈原极富才识,太史公说他“博闻强识,明于治乱”。他熟悉华夏的历史,在《天问》中非常详细地叙述了从虞、夏直到殷商、周代的重要事迹,用疑问的口吻表现了自己对治乱兴亡、盛衰交替的深刻思考。他向往古圣先贤的事迹,多次称赞尧、舜、禹、汤、伊尹、武丁、周文王、齐桓公等,希望当今的楚王也能像他们一样图强用事,“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建立一番功业,实现美政善治。
在屈原笔下,美政有两个重要内涵,其一是举贤授能。在战国时代,举贤授能意味着打破陈旧的世卿世禄制度,废除旧贵族特权,在民众中选拔任用贤能之士。在《离骚》中,作者慷慨陈词:“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愿意做一个破旧立新的先驱者。他说:“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三王时代之所以能够享有盛世,正是因为有众多贤能之士的共同辅佐,群贤毕集而言路广开。因此,屈原在作品中反复劝诫楚王要广纳贤士。
美政的内涵之二是申明法度。受到楚王信任时,屈原从事的一项重要事务便是为楚国起草宪令,通过严明的法制来规范国家事体,尤其是制约宗亲贵族的罔顾法度、特殊利益,以把楚国引向富强。被疏放逐之后,屈原在诗歌中一再叹咏,希望楚王远离奸佞宵小,学习古代贤王,不要像启、羿、桀、纣等昏君一般善恶不分、丧身辱国。他语重心长地说“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既是说天道公正无私,谁能实行德政,才会护佑他管理天下。
对这样的美政理想,屈原矢志不移。尽管他遭到贵族集团的排挤而远离了朝堂,尽管他“穷困”“郁邑”“流亡”,但他绝不与群小同流合污,绝不背绳墨而追曲,他踽踽独行、义无反顾,抱定了“伏清白以死直兮”的决心,立定了“虽体解吾犹未变”的志向,慨然向世人宣告“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一种怎样执着、坚定而无畏的精神。
对家国命运的忧思与愤懑
屈原生活的年代,是战国后期各诸侯国竞争最为激烈的时代,诚如郭沫若所说:“中国的局面由小而大,到了春秋末年已经普遍地生出了更严密的统一要求,即所谓‘大一统’。由殷周以来的多数氏族集团归并而为春秋的十二诸侯,再归并而为战国的七雄,这样的历史发展的轨迹正明显的表示着这个‘大一统’的趋势。”屈原当然也感受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他希望这个大一统是由楚国来完成的。从当时的形式来看,战国七雄中燕国偏于北方,国力较弱,韩、赵、魏三国经过秦军打击也一蹶不振,只有西部的秦国、东方的齐国和南方的楚国势力最强,最有希望实现统一。而秦国经过了商鞅变法后实力大增,对楚国来说,与齐国联合抗秦就成为正确的战略选择。这也是屈原认定的方向。但是,秦国却从中作梗,极力破坏齐楚联合,他们收买了楚国的旧贵族,向楚王大进谗言。楚王终为谗言所惑,流放了屈原。对于这一战略方向的改变,屈原无比痛心,他在诗歌中对楚王的昏聩进行了谴责,“伤灵修(指楚王)之数化”,“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对只顾私利的群小进行了讽刺揭露,“众皆竞进以贪婪兮”“惟夫党人之偷乐兮”。
昏君佞臣最终铸成大错,招致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都郢,楚面临着亡国之危。屈原痛心而绝望,他写下了《哀郢》《怀沙》《抽思》等作品,抒发国破的悲怆。故都再也回不去了,他魂牵梦绕,“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在《离骚》的后半部分,屈原想象着离开楚国去四处漫游,他从“天津”到“西极”,从“流沙”到“赤水”,然而来到家乡的上空瞥见了故国家园时,连马儿也缱绻着不肯再向前走了。
公元前278年,也就是郢都破灭之年,62岁的屈原耗尽了最后心血,在汨罗江自沉身亡,用生命谱写了最后一曲绝唱。这一绝唱,响彻千年。唐代诗人李白说:“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楚王的楼台早已消失殆尽,然而赤诚的爱国者屈原,却在后人的传唱中获得了永生!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十期讲录
【下一篇】钦明书院壬寅理学班会讲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