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宝一】论《弟子规》的入门价值观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1-10-28 08:00:00
标签:
 
     
     
     
    论《弟子规》的入门价值观
    作者:祝宝一(广州市天河区博雅小学荣誉校长)
    来源:作者赐稿《儒家邮报》发表
    时间:西历2011年10月27日
    
    
    
    【内容提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道德教化和知识传授,道德教化的主要目标是要让受教育者都树立起“道、德、仁、义、礼、知、信、勇、中、和、革、新”之类高尚的价值观,以便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自觉地维护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和安定。《弟子规》的主要功能是对未成年人进行153个行为规范的强化训练,从而使之树立“孝、悌、谨、信、博爱、亲仁、力行、好学”这些入门价值观,以便使他们在长大之后能够更快更好地进一步树立起“道、德、仁、义”等高尚的价值观。
    
    
    【正文】 
     
     
   我们现在在全国的少年儿童中开展红领巾国学传承教育的活动,很多学校都从复兴《弟子规》的教学活动开始。那么,为什么要从复兴《弟子规》的教学活动开始呢?本文拟从根本上探讨这个问题,以便我们在开展复兴《弟子规》的教学活动的时候,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是教师的天职。

从根本上来说,人类个体是离不开社会的,不但个体发展离不开社会,即便是最起码的个体生存也离不开社会,至于个体安宁就更离不开社会了。只有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发展和安定,人类个体才可能生存、发展和安宁。所以,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和安定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也是人类个体的基本需要。换句话说,生存、发展和安定是人类社会的三大永恒主题。

进一步考虑,人类社会是由社会单位组成的。组成人类社会的单位包括:一、由血缘关系形成的家庭、家族、宗族、种族、民族等群体;二、由地缘关系形成的村落、社区、行政区、国家、联合国等群体;三、由志缘关系组成的政党、公司、企业、学校、集团、集体组织等群体。所有这些社会单位的生存、发展和安定都需要他们各自的成员共同维护。不但人类社会有这样的需要,《动物世界》之类的影视纪录片告诉我们,所有种类的动物,凡是由血缘加地缘关系组成的群体动物社会,也都有类似的需要。所不同的是,人的眼光已经扩大到全人类,人类的生活范围已经缩小到“地球村”,人们已经深知,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安定必须由全人类来共同维护,任何一国、一族、一党、一家、一人都不能承担这一重任。

由于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所以,任何一个人的行为都或多或少影响他人的生存、发展和安宁,或多或少影响其所在社会单位的生存、发展和安定,或多或少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和安定。又因为人的行为的动机是受人的价值观支配和制约的,而人们的生活和受教育的经历互不相同,价值观也就互不相同。这就使得影响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和安定的主要因素是人的价值观。于是,我们可以肯定:有的人的价值观是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和安定有利的,而有的人的价值观是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和安定不利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窃以为,当前正在热议的“普世价值观”一词不妨这样定义——只要是有利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和安定的价值观就是应该“普世”的价值观,可称之为高尚价值观,否则,就是低俗的价值观,是应该撇弃的价值观。

这个定义就把所谓的“普世价值”这个概念的主体和评判“普世价值”的标准这两个问题都包括了。但是,“普世”一词太中性了,我只说是应该“普世”的价值观,而称之为高尚价值观体系更妥。至于某个高尚价值观体系能不能普世,这并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须要全人类的公认。

所以,窃以为,社会科学的任务必须转向于努力寻求一些普适于人类个体和社会单位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应该既能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和安定的需要,满足所有社会单位生存、发展和安定的需要,又能从根本上满足所有人类个体生存、发展和安宁的需要。只要我们能够找到全社会都公认的高尚价值观体系,并且让所有人类个体都树立起这样的价值观体系而为人处世,那么,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和安定就可以得以保证,换言之,一个幸福、文明、发达、和平的世界就会得以实现,以致永久。

自从“普世价值观”的问题提出之后,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需要高尚价值观体系的支撑,需要在动乱不定的世界中寻求到一个安定的精神家园。作为世界上地域广大、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并且最具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的中国,自然受到全世界的瞩目。人们纷纷求助于中国的古人,现代中国人更加怀念自己的老祖宗,复兴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重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家园这个重要的历史任务已经历史地摆在中国人的面前,也摆在世界人的面前。

贝淡宁先生在《中国不妨大胆推广政治价值》一文(见《环球时报》2010-11-17)中呼吁:“中国应该竭尽全力说服世界其他地方接受中国的价值观。”——笔者谨以本文响应贝淡宁先生的这一呼吁。

中国古人没有价值观的说法,而且由于历史悠久,传世的经典散佚很多,加之行文的逻辑性不够,让后人费解较多,后人很难理清古人思想的头绪。但是,对照现代哲学关于“价值观”的定义可知,“四书五经”的很多经典语句都是讲价值观的,涉及“道、德、仁、义、慈、爱、孝、悌、中、和、忠、恕、礼、智、信、勇、温、良、恭、俭、让、宽、敏、惠、谨、慎、刚、毅、贞、学、廉、直、才、艺、革、新……”等三、四十种价值观。窃以为,分析这些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择其纲要,可综合为“道、德、仁、义、礼、知、信、勇、中、和、革、新”十二种。几千年来,这些价值观一直支配和制约着中国古人的行为动机,都是高尚的价值观,或者说是应该“普世”的价值观,这是毋庸置疑的。

“道、德、仁、义、礼、知、信、勇、中、和、革、新”这些高尚价值观基本上是先秦儒家倡导的。如,《论语·里仁第四》“子曰:士志于道”;《论语·述而第七》“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季氏第十六》“孔子曰:……行义以达其道……”;《论语·季氏第十六》曰:“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尧曰第二十》“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也”;《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论语·学而第一》“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述而第七》“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论语·学而第一》曰“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中庸》曰:“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周易·杂卦传》曰:“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周易·彖下》曰:“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但是,由于以上道理比较深奥,不适合未成年人阅读,笔者有拙作《论中国古人的高尚价值观》一文专门讨论,在此不拟赘述。本文只是基于如上认识而回答国学传承教育的活动为什么要从复兴《弟子规》的教学活动开始?

对于这个问题,一般都这样回答:其一,因为《弟子规》的内容比《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更加详细和全面,增加了很多体制内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其二,《弟子规》三字一句,两句一韵,朗朗上口,易读易记,学生熟背《弟子规》之后,可以大大提高说话出口成章,写作引经据典的能力。

但是,这样的答案是不能得满分的。窃以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道德教化和知识传授,道德教化的主要目标是要让受教育者都树立起“道、德、仁、义、礼、知、信、勇、中、和、革、新”之类高尚的价值观,从而使得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够自觉地维护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和安定。《弟子规》能够很好地起到这样的教化作用,所以,我们要复兴《弟子规》的教学活动。

为什么说《弟子规》能够很好地起到道德教化的作用?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编纂而成。由此即知,《弟子规》包含“孝、悌、谨、信、博爱、亲仁、力行、好学”八个价值观,其中七个不在上述十二种价值观之列,不妨称之为入门价值观。

孔子是大教育家,他深知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必须因材施教。《论语》全篇大部分是记载孔子对弟子们进行“道、德、仁、义、礼、知、信、勇、中、和、革、新”这些高尚价值观教育的言行,教育对象应该是成年人,教育目标应该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君子,《论语》可以说是一部“君子规”。只有《论语》学而篇第六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段话所说的“弟子”应该是特指未成年人。鉴于未成年人的社会知识贫乏,不可能接受“道、德、仁、义、礼、知、信、勇、中、和、革、新”这些高尚价值观的教育,而“孝、悌、谨、信、博爱、亲仁、力行、好学”这八个价值观比较接近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和知识水平,便于未成年人接受。所以,孔子只要求“弟子”在未成年时期接受“孝、悌、谨、信、博爱、亲仁、力行、好学”八个价值观的教育。李毓秀则因此而编成《弟子规》。

李毓秀不愧是一个博学的秀才,他为《弟子规》这本启蒙教材所选取的153个行为规范都切近未成年人的知识水平,更容易对未成年人开展直观、生动的教育,便于未成年人有效地树立“孝、悌、谨、信、博爱、亲仁、力行、好学”这些价值观,以便使他们在长大之后能够更顺利地掌握“道、德、仁、义、礼、知、信、勇、中、和、革、新”这些高尚价值观,从而自觉地维护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和安定。

那么,孔子为什么对“孝、悌、谨、信、博爱、亲仁、力行、好学”这些价值观如此看重呢?

我们先讨论“孝、悌”这两个价值观。《论语·学而第一》第二章就说:“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家语·五刑解第三十》曰:“不孝者生于不仁。”可见“孝、悌”是“仁”这个高尚价值观的根本,各是“仁”的入门价值观之一。有人认为“为仁之本”应解为“为人之本”,那是误解。

把有子说的这句话编在《论语》一书第一篇第二章这么显要的位置,可见孔门弟子对“孝、悌”这两个价值观看得多么的重要!而且,有子明确说明树立了“孝、悌”这两个价值观之后就不会“犯上作乱”,这显然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和安定的需要。

为什么说树立了“孝、悌”这两个价值观之后就不会“犯上作乱”?其原因在《孝经》一文已经悉备,我们只须择其要者录此存学:“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

上文各句的意思是:孝是道德的根本,人必须接受教育才能产生孝的观念;孝敬父母的人,身居上位大臣不骄傲,身居下位小臣不作乱,身居平民百姓不争斗;为政者以孝道开展教育,不是仅仅让人在家尽孝为止,而是要让人天天把孝作为价值观来支配和制约自己的所有日常行为;教人树立了孝的价值观之后,受教育者就会孝敬天下所有为人父母者;教人树立了悌的价值观之后,受教育者就会把天下所有的长者都作为兄长来敬爱;如果在家能够孝敬父母,在外就可以像孝敬父母一样忠敬所有的领导;如果在家能够顺敬兄长,在外就可以像顺敬兄长一样顺敬所有的长辈。

由此可见,一个人树立了“孝、悌”的价值观之后,就会成为一个忠顺的良民,就不会犯上作乱。所以,《孝经》有“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一说。分析《孝经》全文可知,所谓“以孝治天下”者,其实是“以孝悌治天下”,是说用孝悌之道教化天下而达到天下大治。可见“孝、悌”这两个价值观的重要性。【按:孔子并没有单方面要求民众不犯上作乱而已。孔子早就发现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和安定的主要矛盾,这确实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的。孔子给古人指明了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根本办法是,一方面要求统治阶级“为政以德”,另一方面要求民众不要“犯上作乱”。关于“为政以德”的孔子思想在拙作《论中国古人的高尚价值观》一文有专章论述,在此不予赘述。】

《弟子规》遵照《孝经》“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一句的要求,把弟子在社会生活中如何日日力行“孝、悌”之德在“入则孝”、“出则悌”这两章中规定了50个行为规范,大大提高了“孝、悌”的可操作性,非常适合未成年人学习并易于长大后进而树立“仁”的价值观。

《弟子规》更把《孝经》“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的思想推而广之,认为“谨、信、博爱、亲仁、力行、好学”等价值观和“孝、悌”一样都是需要教育才能产生的,因而一一编成易于教育的规范。

比如“谨”。《说文》曰:谨,慎也,小心谨慎的意思。如,《孟子·梁惠王上》曰:“谨庠序之教。”“谨”的另一义是郑重、恭敬的意思。如,《尚书·夏书·胤征》曰:“先王克谨天戒”;《尚书·商书·盘庚上》曰:“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尚书》就这2处言“谨”,《易传》也只有2处言“谨”,《礼记》有3处言“谨”,《诗经》有6处言“谨”,《论语》有3处言“谨”,《孟子》有1处言“谨”。

“谨”在“四书五经”中出现的频率如此之低,为什么孔子这么看重“谨”呢?窃以为,这是因为孔子特别重视儒者的风范,要求“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见《论语·雍也第六》)。《礼记·儒行第四一》记述孔子答哀公儒行问曰:“儒有衣冠中,动作慎……其容貌有如此者。”“儒有居处齐难,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其备豫有如此者。”“……敬慎者,仁之地也……其尊让有如此者。”可见孔子特别注重儒者的容貌、备豫和尊让。“敬慎者,仁之地也”一句,尤其说明“谨”与“孝、悌”一样,也是“仁”的入门价值观之一。待人恭谨是儿童很容易学会的,所以,孔子把它作为对儿童的教育内容。

《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对孔子思想真的了解很深,他在《弟子规》“谨”这一章规定了弟子每天起居作息、衣冠袜履、坐立行走、待人接物的36个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都是讲文明、讲礼貌,教育儿童待人恭谨,非常适合未成年人学习,且易于长大后进而树立“仁”的价值观。

再如“信”。“信”者,诚也,是“四书五经”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词。《论语·学而第一》曰:“信近于义。”这是有子的观点,认为“信”是“义”的入门价值观,但这不是孔子的观点。《论语》有38处言“信”,其至崇之语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见《论语·学而第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见《论语·为政第二》);“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见《论语·颜渊第十二》);“言必信,行必果”(见《论语·子路第十三》);“信以成之”(见《论语·卫灵公第十五》);“信则人任焉”(见《论语·阳货第十七》)。《礼记·礼运第九》篇甚至把“讲信修睦”作为大同社会的标志之一。可见,先儒是非常看重“信”这个价值观的。后儒认识到“信”与“义”同等重要,逐渐把“信”与“义”并列而为“仁义礼智信”。

《弟子规》在“信”这一章规定了弟子出言话说、交友律己、警誉喜直、判别是非等与言语有关的19个行为规范,非常易于未成年人树立“信”这个价值观。

《弟子规》“泛爱众”这一章共有27个行为规范,教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爱人,非常易于未成年人树立“爱”的价值观,易于长大后进而树立“仁”的价值观。

孔子为什么不直接让未成年人学习“仁”,而要未成年人“泛爱众”呢?这是因为“仁”这个概念比较深奥,外延比较广泛,未成年人不易掌握,而“爱”是“仁”的核心,也是“仁”的入门价值观之一,又是口语,未成年人容易理解。《论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礼记·哀公问第二七》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不能爱人,不能有其身……”《礼记·大学》曰:“唯仁人为能爱人。”《礼记·檀弓上第三》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孔子家语·王言解第三》曰:“仁者莫大乎爱人。”《孔子家语·大婚解第四》曰:“爱与敬,其政之本与。”《孔子家语·贤君第十三》曰:“爱人者则人爱之,恶人者则人恶之。”《孔子家语·哀公问政第十七 》曰:“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孔子家语·五帝德第二十三》曰:“畏天而爱民,恤远而亲近。”《孔子家语·五刑解第三十》曰:“丧祭之礼所以教仁爱也。”《孔子家语·正论解第四十一》曰:“惠在爱民而已矣。”

鉴于《孝经》曰:“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博爱”一词与“泛爱众”同义,本文为字数规范起见,遂将“泛爱众”改为“博爱”。

《弟子规》“亲仁”这一章主要教育未成年人要“亲仁者、远小人”,只有这两个行为规范。

孔子为什么不直接让未成年人学习“仁”,而仅仅要未成年人“亲仁”呢?这是因为《论语·里仁第四》曰:“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又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又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颜渊第十二》曰:“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论语·宪问第十四》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未成年人的可塑性很强,识别力又很弱,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必须慎重交友。“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为人父母者给子女创造一个“远小人”的环境,是很有必要的。未成年人不懂什么叫“仁”,却比较容易鉴别谁是仁者,只要能够亲近仁者,通过耳濡目染,自然容易学会向善,容易树立“仁”的价值观。

《弟子规》最后一章“余力学文”是孔子原话“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简约语,主要教育目标是教育未成年人从小树立“力行”和“好学”这两个入门价值观。

儒家非常看重“力行”。《中庸》曰:“力行近乎仁。”所以,“力行”也是“仁”的入门价值观。《论语·里仁第四》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述而第七》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卫灵公第十五》曰:“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可见,孔子认为道德不是说说而已的,而是做出来的,必须“力行”、“敏行”、“躬行”、“终身行”。古往今来,为人父母者往往只关心子女的生活和学习,忽略对子女品德的培养,而教育的责任须是教育未成年人学文和行德两不误。所以,《弟子规》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这不但是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也是对为人父母者的警戒!

儒家非常看重“好学”。《中庸》曰:“好学近乎知。”可见,“好学”是“知”的入门价值观。中国古人非常看重“学”或“好学”价值观,如:《商书·说命下》曰:“学于古训乃有获。……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允怀于兹,道积于厥躬。惟斅学半,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论语·阳货第十七》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学而第一》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公冶长第五》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第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泰伯第八》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子张第十九》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为政第二》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第二》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颜渊第十二》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述而第七》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第七》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卫灵公第十五》曰:“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季氏第十六》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子张第十九》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第十九》曰:“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第十九》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对于未成年人来说,虽然应该学文和行德两不误,但是,毕竟儿童时期是学习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必须对他们更加重视“好学”习惯的培养。所以,《弟子规》“余力学文”这一章19个行为规范中,大部分是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方面的基本规范,易于未成年人掌握,易于未成年人长大后进而树立“知”的价值观。 

                          
                                    2011年10月26日写于广州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发表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