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十二期讲录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2-08-22 17:24:26
标签:《孟子》通讲第十二期

“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十二期讲录

来源:“洙泗社”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七月廿四日丙午

          耶稣2022年8月21日

 

2022年8月13日下午,由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喀什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洙泗书院、孟子书院承办的“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十二期举行。本期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孔子研究院研究员魏衍华担任主讲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孔子研究院副研究员、礼乐文明中心副秘书长房伟担任与谈人,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硕士研究生颜景琦担任主持人。活动主会场设在曲阜洙泗书院,孟子研究院、寿光市传统文化办公室设立线下分会场,同时约有50余位学友在线上参与了活动。

 

 

 

主讲人魏衍华老师

 

开讲伊始,魏老师首先对滕文公这个人物做了具体介绍。魏老师指出,滕文公在传世文献中的踪迹仅见于《孟子》中的七章,而这七章勾勒出滕文公从一个“间于齐楚”的世子,到使小滕能“近者悦,远者来”的君主,近十年的人生轨迹。可以说,滕文公的人生就是在战国乱世中践行孟子思想的一生!同样,滕文公的存在也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孟子“仁政”学说,乃至整个儒家的政治理论,绝非不适用于社会的高蹈空谈,实则是人心乖离、道义丧乱的战国之世容不下孟子和儒家施展自身的襟抱。所以魏老师引杨海文老师的话,盛赞滕文公为“中国文化的知音”,并希望有人能将滕文公的一生整理成文,演之成剧,光大这位知音于三千年后。

 

5·1“滕文公为世子”章

 

魏老师指出,此章极为关键,因为此章中出现了可以总结概括孟子一生思想学说的内容——“道性善”和“言必称尧舜”。

 

“孟子道性善”,魏老师在这里联系《中庸》之中所讲的“天命之谓性”,将其解释上天赋予的品性。“性善”,也即是说这一品性是至善的,在这种情况下,又有“性本善”“性向善”二说,魏老师认为孟子在这里所讲应是更偏向“性本善”。

 

“言必称尧舜”,魏老师指出孟子游说与战国诸子大有不同,其中一点便是“言必称尧舜”。儒家以“宪章文武,祖述尧舜”为己任,其实就是以这些古代明王做楷模,对世人进行正向引导。可惜战国之世,人心乖离,未能深体此中意蕴。

 

魏老师指出,孟子以尧舜为圣王,是王道的楷模,但若总是以尧舜要求世子,则世子可能会更加胆怯。于是孟子改变策略,连举成覵、颜渊和公明仪等近世贤者的例子,一方面是论证其说的人性本善的确凿性,论证其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也以这些“去今未远”之人鼓励世子,助世子立志。

 

魏老师强调滕国虽是小国,仅方圆五十里。但在孟子看来,只要世子能以尧、舜等圣王为榜样,尽心尽力地按照“仁政”模式推行,滕国一样可以成为王道之国,世子同样可以成为商汤、文王那样的圣王。而战国之世,天下无道久已,早已是积重难返,治沉疴务必用猛药。孟子所开的药方就是,以尧舜文武为榜样,“高山景行,庶几不倦”,力行王道和仁政,为如此方可能从根本上救治社会。

 

5·2“滕定公薨”章

 

魏老师指出,这一章虽然文章较长,但是内容并不复杂。本章主要讲了滕定公薨逝之后,世子即位为滕文公,围绕滕定公的丧仪应如何举办,滕文公、孟子与滕国父老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辩,通过这种论辩,最终滕文公采纳了孟子建议,行“三年之丧”,并使滕国收到了“吊者大悦”的效果。

 

所谓“三年之丧”,按照孟子的解释,在基本流程上是“齐疏之服,饘粥之食”;在适用范围上是“自天子达於庶人”;在使用年限上是“三代共之”。魏老师进一步解释道,“齐”在这里念“zī”,是指衣下缝也,不缉曰斩衰,缉之曰齐衰;“疏”,是指粗布、粗麻布,这是讲穿衣。“饘”,念“zhān”,指得是稠粥;“粥”指的就是稀粥,这是讲吃饭。合起来所讲,即是《礼记·丧服》所谓“疏衰裳齐”是也。

 

针对孟子“三年之丧”的提议,滕国国内出现了汹涌的政潮,滕国父兄百官提出的“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作为反对“三年之丧”的坚实依据。魏老师在这里指出,这一记载也成为后世否认孔孟以“三年之丧”为“天下通丧”的最有力证据。魏老师进一步强调,这里尽管孟子未能拿出尧、舜及三代明王皆行“三年之丧”的确凿证据,但是我们应该相信孟子不会出无端之言,相信中华圣王的确是按照“三年之丧”安葬、祭祀自己的父母的。

 

那么,那些的鲁先君与滕先君却又为何不行“三年之丧”呢?魏老师也给与了自己的回答:这里的先君,非是指鲁、滕二国始封以来历代先君,而仅指礼坏乐崩之后的数代国君。其原因则应是平王东迁之后,周室衰微、世乱飘摇,不同于三代之太平盛世,国家动荡不可一日无君,三年守丧不问政事也的确会带来不少问题。所以平王东迁以后的历代国君为情势所迫而不得行“三年之丧”,而非“三年之丧”不通于天下。

 

通过滕文公复行“三年之丧”于滕国,滕国“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吊者大悦”。魏老师指出,滕国行三年之丧而吊者大悦的效果启迪我们,孔子、孟子所坚守的“王道”并非“迂远而阔于事情”,并非不能治理好天下国家,只是不被当时时代所接受而已。但其依然能从底层、从根部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5·3“滕文公问为国”章

 

魏老师指出,此章以滕文公问“为国”起,以孟子讲“井地”终。在这一章中,滕文公终于走进了一国之君的角色,从关心“事大国”“言尧舜”这些大原则,深入到了治国的具体细节。这既是滕文公自身成长轨迹的揭示,也是孟子对王道仁政进一步的细节展示。

 

魏老师还强调,本章主要谈了两件事:一是经济,二是教育,这与孔子的“庶富教”思想是相通的。孟子将实现这二者的重心落在了恢复井田制上。从中可以看出孟子治国应是从最根本的“民事”做起,以解决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问题。孟子希望国君、为政者能做到使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否则就是“罔民”,就是戕害百姓,并引用阳虎的“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加以论证。魏老师指出这与我们今天说的“升官不发财,发财莫当官”是一脉相承的。

 

稍后,孟子还细致比较了贡、助、徹这三种三代赋税之法的利弊。魏老师点出,贡、助、徹三者从本质上说皆为什一税,但孟子在这里引用龙子的话论证三者之中,夏后贡法最虐,殷周助法当行,并认为惟有行助法才能使百姓的基本生活不因年景丰歉而发生剧烈变化,使百姓能安居乐业。另外,魏老师点出此处孟子引《诗》,为井田制是一种古制提供了文献上的证据,这也击破了很多人认为井田制实乃孟子臆想之说。

 

当然,“农事”和“民道”是经济基础,另外还有实施教化,这和孔子“庶富教”思想是一致的。魏老师指出孟子在最后用《诗经》中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示例劝勉滕文公,如果滕文公能够学习周文王,力行王道、仁政,那么作为旧邦小国的滕,也可能有自己的“滕虽旧邦,其命惟新”的一天,纵使滕国未必能像周一样开八百年王者基业,也足以担当“王者师”的新命了。魏老师指出此章中孟子语言极具通透力和穿透力,无疑是一段非常难得的经典文献,是解读孟子仁政思想的重要载体。

 

 

 

与谈人房伟老师

 

通讲结束后,房伟老师就通讲内容进行了补充和总结。

 

房伟老师认为《滕文公上》的这三章可以看作一出三幕剧。第一幕是世子和孟子相识之缘起,戏眼在“性善”。第二幕是滕文公和孟子互信的开端,戏点在“三年之丧”。第三幕是滕文公和孟子同途的开始,高潮在“井田”。

 

5·1章,世子与孟子相识,这个“识”不是知道名字那种相识,而是相互认识到对方本质那种相识。这其中,“性善”是很重要的一点,虽然此章孟子只讲了两次性善,但通过“性善”,世子了解到了孟子人皆尧舜的志向,孟子也打消了世子心中的疑虑,二人真正认识到了对方的想法。房伟老师提到孟子“道性善”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大事因缘”,关于这一事件,房伟老师推荐大家去阅读梁涛老师《孟子“道性善”的内在理路及其思想意义》一文。

 

5·2章,在滕文公和孟子互相知晓对方之后,面对滕定公的丧仪,年轻的文公选择相信孟子,接纳了孟子提出的“三年之丧”,最后也证明了文公没有错信孟子,滕国复行“三年之丧”不仅给文公带来了“吊者大悦”的政治声望,同样也给滕文公接下来按孟子之言治国打开了局面。房伟老师在这里强调,文公行“三年之丧”获得的不仅是政治上的收益,同时也是伦理风俗的一次淳化。对孔孟乃至整个儒家来说,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是基于伦理之上的,他们主张一种伦理本位的政治实践。孟子让文公行“三年之丧”的背后就是这种儒家王道思想在运作。

 

5·3章,有了行“三年之丧”成功的前提,文公也就获得了行王道仁政的信心和威望,所以,文公向孟子问为国。可以说,随着这一问,文公和孟子一起站在了仁政王道的大路之上。房伟老师认为,“民事不可缓”“有恒产者有恒心”是孟子向滕文公描绘的王道蓝图中最核心的两条原则,而孟子将落实这两条原则的基础放在了井田制的推行之上。关于井田制,是中国经济史上一大公案,至今难以做出令大家信服的解释。在这里,房伟老师推荐金景芳先生的《论井田制度》一书,希望能对大家理解这个问题给予新的启发。

 

最后,房伟老师总结了这出“三幕剧”。房伟老师强调,我们在阅读这三章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其中所蕴含着的“孟子思想”“孟子王道思想”“儒家政治伦理”这些大义的阐发。我们也要看到孟子在与滕文公“相识—互信—同路”这个交往过程中,他和滕文公间亦师亦友的情谊,这种情谊也是孟子作为儒家的重要表征,是“儒行”的一部分。

 

 

 

主持人颜景琦

 

随后,在主持人颜景琦的组织下,现场与线上的听众就自己的感悟和问题积极发言讨论。

 

首先,此章中关于“井田制”的内容,激发了线上线下同道的交流,大家就“井田制的实质”“井田制是否必然失败”“孟子井田制是否具有理想因素”等一系列围绕这一问题的讨论,魏衍华老师、房伟老师和颜景琦也在这个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魏衍华老师认为井田制和什一税可以说是当时生产力条件下维持百姓安居乐业的最好方式,但是由于统治者日趋膨胀的私欲,井田制不得不被社会所淘汰。而这种淘汰也使井田制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成为后世儒家在无数脱离孟子仁政模型的具体实际中判断仁政与否的一个标准。

 

房伟老师认为我们在讨论井田制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到井田制这一土地经济制度演变的过程,更要将这一制度置于一个“长时段”中,去考察这种制度形成和失败前后的思想动因,以及井田制本身代表的“先公后私”经济思想的发展脉络。这样的考察,要比单纯思考井田制的成败更具历史意义。

 

颜景琦在这里向我们介绍了日本江户时代儒学者关于井田制的讨论,尽管中日之间“山川异域”,但借由井田制以期制民恒产的儒者之心可谓“风月同天”。

 

随后,在主持人的组织下,线上线下的同道围绕“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等文本章句的理解和“滕文公行仁政是否具有功利性”等经义问题进行了互动讨论,魏衍华老师、房伟老师分别作了精妙的回答,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

 

活动最后,大家对魏老师讲解、房老师与谈、线上线下同道思考报以热烈掌声,“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十二讲活动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