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贵平】我教儿子读《论语》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1-10-28 08:00:00
标签:


     
     
     
    我教儿子读《论语》
    作者:陈贵平
    来源:作者赐稿《儒家邮报》发表
    时间:西历2011年10月28日 
     


     作者简介: 陈贵平,男,西历1970年生,法律硕士,律师、注册会计师、准保荐代表人,投资银行专业人士,40岁开始醉心于学习落实中华传统圣贤文化,立志学做圣贤,儒、佛兼修,组织成立了信达谦德圣贤文化读书协会并任会长。


     
    2010年11月,我读到了一篇对我影响很大的文章。这就是台中师大王财贵教授2001年7月24日在北京师范大学所作的“儿童经典诵读专题讲座”的演讲稿。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教育是非常简单的事,教育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事。孩子十三岁之内的早期教育很重要。一个孩子,你教他什么,他就学什么。懂不懂没关系。通过胡适之的成才经历说明儿童诵读经典是最好的早期教育方法。教学方法极为简单,就是六个字:“小朋友,跟我念。”
    
    同时,我又读到一篇介绍近代名人辜鸿铭早年随义父布朗学习德文、英文经历的文章。这篇文章介绍说,布朗的教学方法很简单,类似中国古代的私塾教育,让辜鸿铭背诵经典。辜鸿铭先后背诵了歌德的《浮士德》、莎士比亚的37部戏剧、卡莱尔的《法国革命》等经典,等这些书都背完了,他对许多书不经意间都能“过目成诵”了。最后,辜鸿铭精通九国的语言文化,国学造诣极深,曾获赠博士学位达13个之多,成为一位学贯中西、文理兼通的学者,和近代中学西渐史上的先驱人物。
    
    胡适之和辜鸿铭的成才经历说明诵读经典是有效的教育方法,尤其是有效的早期教育方法,而且儿童诵读经典越早越好。
    
    看到上述文章的时候,我儿子刚好4岁8个月。虽说不如3岁以前开始诵读经典教育好,但是还为时不晚。我从此决心对儿子进行诵读经典教育。按照王财贵教授的理念,诵读经典教育第一本书读《论语》,第二本书读《老子》,第三本书读《唐诗》。于是我决定从教儿子诵读《论语》开始。
    
    说实话,这时我也没有读过《论语》这部被梁启超称为“二千年来中国人思想之总源泉”的传世经典。于是,我买了注音版的《论语》和最好的入门书《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
    
    开始要教儿子诵读《论语》时,我才深刻理解了儿童诵读经典教育越早越好的现实意义,因为4岁8个月大的儿子开始根本不配合。试想,如果孩子刚学说话时就开始进行诵读经典教育,孩子慢慢就习惯这种教育方式了。所以,儿童诵读经典教育越早越好,从小养成习惯了,以后按部就班就可以了。
    
    好在儿子慢慢就跟着我摇头晃脑诵读《论语》了。我读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同悦)乎?”,儿子跟读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同悦)乎?”。我读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儿子跟读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读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儿子跟读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如此重复不到10遍,儿子竟然就会背了。当儿子每次背完一句或一章,我总是极为热情地夸奖和表扬他:“儿子,你真棒!”儿子背诵《论语》的劲头也就得到了极大的鼓舞。
    
    按照王财贵教授的说法,13岁以前的儿童诵读经典100遍,就能做到终身不忘。因此,我非常注意带着孩子重复诵读,特别是《论语》中传颂千古的经典名句。
    
    我和儿子每天诵读《论语》至少两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诵读一个月后,儿子已经能够背诵《学而第一》和《为政第二》了。连我都无法背诵下来的章句,诸如:“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儿子竟然也能一字不差背下来。真是令人欣喜。可见,王财贵教授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他说,“儿童的吸收能力是最好的,越小的时候,越是全盘吸收,像海绵一样的吸收,全部堆存在他生命的深处,将来慢慢地发酵,就好像种子种下去一样,将来慢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儿子慢慢就会跟我探讨背《论语》的作用和《论语》中章句的意思了。
    
    有一天,儿子问:“爸爸,背<论语>有什么用呢?”
    
    我说:“能让你变得很厉害啊!”
    
    儿子又问:“会比铠甲勇士厉害吗?”儿子那段时间正好特别喜欢铠甲勇士。
    
    我说:“那当然!比铠甲勇士厉害多了!”
    
    儿子还问:“是不是背了<论语>就会增加很多能量啊?!”
    
    我说:“宝贝,你太聪明了。背了<论语>会给你增加很多能量,就比铠甲勇士厉害了!”
    
    儿子似乎明白地点点头,说:“那我就要背很多<论语>!”
    
    有一次,当我们诵读到:“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儿子问我:“爸爸,什么是‘八佾舞于庭’啊?”我告诉他:“八佾就是八列,一列为八人,八佾就是八八六十四人,八佾舞于庭就是六十四人排成八列,在奏乐中一起舞蹈。”并不给他解释很多。因为根据早教专家的意见,儿童的记忆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而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记忆。
    
    陪儿子诵读《论语》的同时,我注意让儿子多接触和孔子相关的东西。一是我给孩子买了104集大型动画片《孔子》给他看,二是2011年清明节带孩子去了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游览了“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儿子看了动画片《孔子》和游览了“三孔”之后,背《论语》的积极性更高了。有一天我们诵读完《公冶长第五》中的“颜渊、季路侍”章句(内容为孔子与弟子颜渊、季路谈各自的志向),我们还进行了角色扮演活动,我扮演孔子,儿子选择扮演颜渊,不愿意扮演季路。因为他知道孔子老是赞赏颜渊好学。扮演完了,我就问他:“儿子,你跟爸爸说说你的志向吧。”他竟然毫不犹豫地说:“我的志向就是成为一个君子啊!”那个时刻,我感动异常,突然觉得儿子真是长大了!
    
    我们诵读到《述而第七》中的“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儿子问我是什么意思。我回答说:“意思是:孔子钓鱼,但不网鱼。孔子射鸟,但不射回巢休息的鸟。”儿子马上就说:“出去找食物的鸟也不能射,要不然鸟的宝宝就会饿死了。我觉得就不该射鸟。”他的话让我很惊喜。《论语》中体现的孔子的核心思想不就是“仁”吗?孔子说:“仁者爱人。”如果人人都能够向幼稚儿童一般,连鸟都爱,推而广之,又怎么不能做到“爱人”呢?正如孔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还有一次,我们诵读到《泰伯第八》中的“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儿子问:“爸爸,是不是说鸟要死了,人要死了,就会怎么样啊?”我说:“是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曾子对人说:鸟快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很悲伤。人快要死的时候,他的话语都是善意的。”儿子接着问:“鸟是不是想到它的宝宝没人照顾了,就觉得很悲伤?人是不是觉得不说善意的话就要来不及了呀?”我欣喜地回答说:“宝贝,你太棒了。你的话很有道理。”
    
    儿子目前5岁半了,已经诵读半部《论语》了,对其中的很多警句名言可以倒背如流了。虽然我没有过多讲解《论语》中章句的意思,但是孩子已经明白作为一个君子要好学、谦虚、善良了。
    
    我教儿子诵读《论语》并非要造就什么天才,而是想让孩子早点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进行传统文化扎根教育,激发孩子的好学精神,涵养孩子良好的品德。最近,刚好接触了蔡礼旭老师关于推广《弟子规》教育的系列书籍、光盘(比如《幸福人生讲座》、《细讲弟子规》、《幸福美满的人生》、《幸福锦囊集》等),更加觉得家庭教育一定要以传统伦理道德教育为主,让孩子从小扎下伦理道德的根,幸福人生的根本,只有这样,孩子一生中无论遭遇顺境逆境、富贵贫贱,都会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为此,我更加坚信自己教孩子读《论语》是正确的选择。
    
    教学相长。陪伴儿子诵读《论语》,我也有很大的收获:通过精读《论语》,我重新认识了圣人孔子和儒家思想,明白了人生幸福快乐的根本不是名利富贵,而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论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孔子和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例如,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意思是,吃粗饭,喝凉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这样的人生就很幸福快乐了。不正当的富贵,在我看来就像天上的浮云。又如,孔子称赞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意思是,真有修养啊,颜回!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中,他人为此忧苦而难以忍受,而颜回却不以为苦,仍然不改变内心的幸福快乐。真有修养啊,颜回!
    
    通过学习《论语》和圣人孔子,我逐渐能够体会君子“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的人生追求,慢慢戒除了自己以往心浮气躁的不良心态,使自己渐渐进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状态,烦恼越来越少了,幸福快乐越来越多了。
    
    最后,就让我引用《论语》中最能体现圣人孔子幸福快乐人生态度的章句来结束本篇文章吧。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附:推荐《论语》读本
    
    1、杨伯峻 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2、钱穆 著:《论语新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李炳南 讲述:《论语讲要》,台中莲社;
    
    4、朱景东 讲述:《论语便蒙笺》,
    
    http://yx.donglin.org/kechengxiazai/2010/1021/5463.html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发表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