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强 等】《孟子通释》的理论意义

栏目:书评读感
发布时间:2022-09-23 01:21:41
标签:《孟子通释》

【张志强 等】《孟子通释》的理论意义

作者:张志强 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八月十七日戊辰

          耶稣2022年9月12日

 

 

 

众学者在“通过孟子而思——孟子学新探暨《孟子通释》学术研讨会”上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志强:

 

李景林老师《孟子通释》这本书的意义非常重要。

 

首先,这本书虽然是用一种叫做随文解义的方式来完成的,但是这种随文解义却是克服了过去的注疏体的局限性,它是有一种通义在里面的,就是说书中每一段解释之间具有一种贯通性。这本书的写作对于今天的古典学研究来讲是有一定意义的。过去我们要读《孟子》的话只能是通过注疏,然后自己去看文本。现在有了李老师这本《孟子通释》之后,就给我们呈现了孟子思想各章之间的内在联系、《孟子》一书的体系性、贯通性有更好的把握。所以我觉得《孟子通释》也可以叫做《孟子通义》,这样的一种写作有点像是皇侃《义疏》的味道,包含皇侃《义疏》的这个体例特征在里面。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对于古典学的写作来说是有一种突破性的意义在里面。在一定意义上讲,这本书用现代的方式复活了皇侃义疏,包括《校雠通义》、《文史通义》的精神,所以是特别重要的一本著作。另外,在读李老师这本书的时候,特别是作为序言的“孟子通论”以后,我感觉书中有很多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对于孟子的思想中关于情和理的论述,“能知一体”、“知情一体”、“感应之几”的描述特别能够刻画出孟子的思想特征。在孟子的思想当中,其实已经具有了非常成熟的或者说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对之前的思想的一个总结性的意义,就是把中国哲学或中国文明的义理性特质,通过这种“能知一体”、“知情一体”、“感应之几”的意义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揭示,也可以看到孟子在整个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李振纲:

 

《孟子通释》一书在序言中对孟子学派的源流、内涵、特质、贡献等等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极有分量。其书采用篇章体,从字里行间发力,兼顾《孟子》文本的字面义、涵义和引申义。这种结合是研读经典的典范。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韩星:

 

李老师这本书立足于经典诠释来阐发孟子哲学,超越了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经典注释。同时,他又避免了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空泛之弊。《孟子通释》这部著作不仅推动了中国哲学研究的深化和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而且对于当代儒学研究的创新有非常巨大的贡献。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丁四新:

 

李景林老师《孟子通释》这部著作的写法是前人都没有做过的,通读此书让我受到了很深的教益。李景林老师长期从事于孟子研究,具有很深的孟子情结。他研究孟子30年才有了这本书的出版,这是很不容易的。可以看出李老师是很推崇孟子的,他对孟子的推崇主要有几点:第一个是孟子的性善论,他写了好几篇文章进行阐发。第二点是孟子的道统论,他特别关注《孟子》最后一章。第三点是思孟学派之间的关系,这是他特别关心的地方。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兴国:

 

李景林先生集三十年之功,精心撰结《孟子通释》一书,旨在对《孟子》全书作一通贯性的义理诠释,其《导言:通论孟子》从孟子与《孟子》、道祖三圣,学宗曾思、道性善、尊王道、一天人六个方面系统深入地概论《孟子》一书的义理精神,不仅将孟子的思想渊源叙述清楚,而且特别突出了孟子作为儒学道统的阐发者、继承弘扬者与开来者的重要地位,我以为这一点在今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今天许多讲儒学的人、甚至自称“儒家”或“新儒家”的人,已经不讲“道统”,而是以讲“道统”为羞耻,仅仅是把儒学作为学问来对待,儒家的“道统”不是被遗忘了,就是被抛弃了!如果讲儒学不讲“道统”,那么所讲的儒学绝不是真儒学;如果儒家不能继承和弘扬“道统”,那么所谓的“儒家”或“新儒家”就绝不是真儒家。必须看到,如果没有儒家“道统”的传续与光扬,就绝不可能有宋明道学的产生。所谓的真儒家,借用荀子的话说,就是“从道不从君”的儒家,而不是小人儒、贱儒、陋儒,或孟子所鄙视的“妾妇”之人。如果儒家不能“从道”而只“从君”,那就只能是“妾妇”之类的贱儒或小人儒,怎么可以为真儒家呢!儒家要“从道”就必须讲“道统”,只有讲“道统”弘扬“道统”,才能发展儒学,才能做真儒家。所以,李景林先生突出强调孟子“道祖三圣”(尧舜孔子),可谓“先立乎其大者”,不仅是把握了孟子义理精神的根本,而且是抓住了儒学义理精神的根本,对于今天的儒学发展来说,意义是重大而非凡的!

 

对于孟子的思想,《导言》从“道性善”、“尊王道”、“一天人”三个方面来总结和概括,可谓是深契孟子义理精神的主脉,准确而精辟,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不仅是儒家“道统”精神的具体表现,而且是儒家“道统”精神的通贯、落实和必要保证。

 

《孟子通释》既汲取了经学注疏的优良传统精神,又注重参证有关出土的简帛文献,将二者糅合统一起来,这成为该书的一大亮点。

 

我以为该书从上述六个方面理解和诠释孟子和《孟子》一书的义理精神,对人是有启发的。《孟子通释》的确是通往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学经籍的津梁和绀珠。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杨海文:

 

2022年上学期因为课多,我一直没有写出《孟子通释》的读后感。但是,大一新生请我做孟子的讲座,我看到组织者购买了一批《孟子通释》,拿来奖给听众。说这表明《孟子通释》广受孟学、国学爱好者的喜欢。《孟子通释》的版式典雅、体量适中,所以本科生喜欢它。

 

这部关于孟子的作品很有特点,根源在于李景林老师是有坚定信念的学者。他将教化、教养作为自身人生的信念,同时作为教导学生的信念,自然也就水到渠成地落实到了《孟子通释》的书里。翻开《孟子通释》的每一页,我们就会深感他给《孟子》260章做的通释,无一不将这种人文关怀揉进了字里行间。高海波教授说《孟子通释》是一本新孟学的作品,我十分同意这个观点。《孟子通释》必将成为21世纪孟学发展史上的代表性作品。

 

我读过李景林老师的许多著作,比如《教养的本原》《教化的哲学》,引用过他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发表的孟子研究论文。李老师既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又具有极强的分析能力,亦即《孟子》所说的“仁且智”。既有仁民爱物的情怀,又有知人论事的理智,这种学者气质其实是跟孟子本身密切相关的。

 

我也认识李景林老师的一些学生,比如许家星、董卫国、云龙、程旺。在李老师的培养、教育下,我们多了一支研究孟子的队伍。这支研究队伍不一定都将孟子当作学位论文来做,但在他们的知识结构当中,对于孟子都有很深的了解。李老师的言传身教,作为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必然会对孟子学研究产生极大的影响。

 

今后,我在教学与科研当中,会将《孟子通释》放在案头,一有问题就到里面来找答案。特别感谢李老师为孟子研究领域贡献了这么好的一部作品!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赟:

 

李老师的《孟子通释》是当代孟子学的研究的重要著作,也是最新的一个研究成果。这本书把李老师对孟子哲学的探讨跟《孟子》文本的脉络结合起来,可以讲是做到了语境化与哲学性的结合。他提出了很多问题,也表达了很多独特的观点,比如说关于超越性的问题。李老师用了一个“一天人”的概念讲出了中国思想当中的超越性的、独特性的“我”。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教授宋立林:

 

李老师关于早期儒学的研究尤其是教化儒学和心性论的研究对我个人有非常大的帮助,尤其是《孟子通释》这本著作出版以后,正赶上我和研究生们一起读《孟子》,所以成为我们非常重要的参考书。我在孟子的人性论上没有太多研究,但是大家知道,在孟子的性善论上的研究有很多分歧,比如,是性本善还是性向善问题,引起了很多争议。我和李老师的观点是一样的,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就是性本善论。所以在我读李老师的这个著作的时候,我得到的不仅是一个共鸣,而且更多的是在李老师的层层分析推进中,在义理的解释上,都给我很深的启发。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树业:

 

《孟子通释》是李景林先生长期孟子研究的集成之作,以传统经注模式将其多年哲思融会贯通,冶于一炉,其中最著精彩者,仍是对孟子书中心性微旨的诠解。

 

李老师思想的一大关键,即是高扬儒家性善论传统。因为只有性善论,才从存在实现的动态过程意义上把握到了人之生存的整体性。性善论在当代所受到的种种质疑,皆源于当前学界以西方人性论的现成性思维和要素分析方式诠解中国古传经典而形成的各类误读。孟子既是性善论的创立者,真切把握其内涵方能切实理解儒家性善论。

 

孟子性善论包含两大要旨:一是通过性、命之分,在理论上揭示性善的逻辑必然性,一是围绕“才”的概念说明仁义礼智诸道德规定先天内在于人的情感实存,揭示出善在人性中的先天内容与存在的根据。李景林老师特别强调后一点的重要意义,指出儒家人性论的特点,即是落实到心性的论域来揭示人性的具体内涵,性善具有先天的内容和存在根据,而非一种单纯逻辑上的空洞、抽象的可能性。李老师这一论断,准确点出了儒家人性论不同于西方人性论的独特理论性格,即是基于一种生存论视域而呈显出来的整体性、动态性特征及其内涵的具体性。

 

基于此洞见,李老师将孟子人性论的要义概括为:即心而言性,即情而言心。亦作:性即心而显诸情。这一理解,特别凸显出“情”在儒家哲学尤其是先秦儒学中的重要意义,是李老师在儒家哲学研究中独树一帜之处。

 

李老师以“情”为核心概念来理解性与心,其关键即在于对中国哲学言性之真义的准确把握,李老师特别使用“整体存在”一词来表达其内涵。指出人之所以为人,在其实存性上即表现出异于动物的独特性,而人之实存即其情态性的存在。李老师通过对四端、对“论才三章”的深入讨论和详细解说,证明在孟子那里,作为性之呈显的心,是一个活动的整体,而在心之主宰与定向作用皆通过一个意志情感表现出来,并在其中,当下涵有“知”之自觉义。李老师由此提出其知、情合一说。近年来,中哲学界也对心性论中的“情”颇有关注,然李老师之高屋建瓴,秉要执本,罕可伦匹。

 

李老师以情说性善,既深得孟子之意,又暗含对康德道德哲学的回应。当代儒家哲学建构颇依赖于会通康德,而中心即在其道德形而上学。然康德道德哲学亦具有突出的西方哲学特性,其整个理论体系基于亚里士多德所创形式与质料二分思想传统,将人之情感,皆判归自然、经验领域,以为情唯表达人之肉身性与偶然性,其所关联者为幸福而非道德,进而将道德完全建立于理性的形式法则之上,这使“善”在内容上变得空洞的同时,也使之丧失了现实的动力机制。而且,如李老师所指出,将人分析为理性和动物性两种抽象要素,其结果是将人降低到动物这一现成性上来规定其内容与本质。因此,在康德的道德哲学那里,情与理是割裂而对立的。这也成为整个西方思想在人性问题上矛盾、焦虑的根源。而儒家的知情一体思想,既呈显了人类生存整体性之真,又从本原上避免了这一理论困局。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章伟文总结发言:

 

李景林老师一直致力于教化哲学的研究,同时他对孟子思想也有着非常持久兴趣。近来李老师出版了《孟子通释》这本新书,我认为该书体现了李老师教化哲学的最新思考。

 

《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开辟了“由人到天”的路径,《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开辟了“由天到人”的路径,“由人到天”与“由天到人”的双向路径构成了李老师教化儒学的特点。李老师通过对《孟子》的研究进一步提出了教化的根基是“天道”,教化的可能是人物所禀的“性命之正”。

 

李老师教化儒学的提出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哲所对学术思考的进一步展开。北师大中哲所的前辈中,周桂钿教授重视秦汉哲学的研究,郑万耕先生重视易学哲学的研究,李景林老师则提出教化的哲学。教化的哲学的提出是对于哲学思考的推进。我们对于哲学的思考,我们可以有一种知识化的路径,比如分析哲学。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有一种生命化生活化的路径,即把这样的一种哲学智慧落实到我们的生命和生活当中去。李景林老师的教化哲学兼顾到了这两个路径,一方面是开知识化的路径,一方面是开生命化和生活化的路径。

 

李景林老师从2001年来到北京师范大学,那时候我们中国哲学学科还比较弱,还没有自己的博士点。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李景林老师对我们北师大中国哲学学科倾注了心血,努力建构起了学科队伍,目前已有了九到十人的队伍,这与李老师的倾心奉献是脱不开关系的。如今,李老师在四川大学任教,可以使得更多学子受益于教化儒学,我们表示衷心的祝贺!

 

最后感谢各位参会的前辈与同仁,这是对李老师教化儒学的肯定,也是对北师大中国哲学学科的支持。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各位作者在“通过孟子而思——孟子学新探暨《孟子通释》学术研讨会”上发言整理。)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