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儒学史学术研讨会暨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2022学术年会”在故城县董学村隆重举行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22-11-09 15:19:29
标签:第二届全国儒学史学术研讨会

“第二届全国儒学史学术研讨会暨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2022学术年会”在故城县董学村隆重举行

来源:“董子与儒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十月初五日乙卯

          耶稣2022年10月29日

 

 

 

2022年10月29日,“第二届全国儒学史学术研讨会暨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2022学术年会”在衡水市故城县董学村召开。此次会议由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中共故城县委宣传部、河北省董仲舒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衡水学院主办,衡水学院董仲舒研究院(董子学院)、故城县文旅集团•董子学村、河北省董仲舒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秘书处、《衡水学院学报》编辑部承办,衡水学院科研处、河北大学燕赵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董仲舒国际儒学研究院、西安外事学院国学院、韩国高丽大学董仲舒研究中心、韩国孔子文化中心、董子(上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衡水董学府酒业有限公司协办。来自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的理事、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者、儒商代表、董子故里文化管理部门人员以及韩国学者共90多人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参加研讨,围绕“董仲舒学说在儒学史上的地位”主题展开研讨。

 

 


 

29日上午,会议开幕式在教化厅召开,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副会长肖福正主持开幕式。

 

故城县政府县长邢亚超致欢迎辞。他指出,故城是董仲舒下帷讲诵之地,是儒学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故城一直都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今后将进一步推动董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董子文化融入精神文明建设,走出一条具有故城特色的文化繁荣之路。

 

 

 

衡水学院院长王永芹致辞。她指出,衡水学院作为董子故里唯一的本科高校,作为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的秘书处和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委员会衡水秘书处所在地,多年来在研究、传承董子文化中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为衡水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衡水市社科联主席杜悦峰致辞。他指出,董子文化是最具代表性的衡水历史文化资源。衡水市社科联和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应立足我市学术传统、学术资源,积极打造“大儒之乡”这一文化品牌,推进董子文化向省外、境外传播与交流,为衡水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努力推动衡水奋进新时代、引领新发展、开创新局面。

 

 

 

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会长李奎良致辞。他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自强,就需要脚踏实地地去做,全国儒学史研讨会和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年会的连续召开就是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从学术角度看,如果持续做下去,久久为功,定能形成儒学史研究的特色品牌,获得学术界的认可。

 

 

 

开幕式最后由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魏彦红做研究会年度报告。魏教授详细报告了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2021-2022年在学术交流、董学研究、服务地方以及党建工作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

 

 

 

专家主旨演讲由衡水学院科研处长、董仲舒研究院(董子学院)院长、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魏彦红教授主持。

 

董子学院教授、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会长李奎良做了题为《立足儒学史,反观董仲舒》的主旨演讲。他指出,儒学是一个入世的学问,孔子既关注人生修养,更关注社会治理。孔子去世以后,有两大学派发展规模比较大:一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学派;二是以荀子为代表的学派。孟子这一派,后来发展到张载、二程、朱熹、王阳明,关注的焦点是人自身的修养,可以命名为“理论儒学”;荀子这一派,关注的是社会治理和社会发育,可以命名为“实践儒学”。子夏、荀子是“实践儒学”先驱性的人物,而董仲舒是第一位“实践儒学”大师。

 

 

 

上海交通大学余治平教授做了题为《“属万物于一而系之元”——公羊家“大一统”观念的哲学起点》的主旨演讲。他系统阐发了董仲舒天哲学“元”“一”“始”“本”的性质,认为“一”被赋予万物本体的蕴含,“始”植入“一”“一元”,是董仲舒公羊学的创造。董仲舒强调“一”“元”,是为君权合法性做论证服务。天道尊阳、尊一、贵一,“大一统”的逻辑归宿是把天下命运都维系于君王一人,给天子施加道义压力。

 

 

 

中国人民大学韩星教授做了题为《董仲舒对曾子孝悌之道的传承与发展》的主旨演讲。他认为,董仲舒对曾子孝悌之道进行形上论证,强化了孝悌之道的神圣性、普遍性、必然性、合理性,并影响汉武帝,将其转化为治国之道,以德教为本,实行举孝廉、孝悌力田、重视《孝经》等具体措施,开创了古代帝制社会“以孝治天下”的传统。

 

 

 

韩国高丽大学申昌镐教授做了题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与生态意识》的主旨演讲。他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揭示了自然与人的交流与共生关系。面对当前人与自然的分离、严重的非人性化和漠视生命等问题,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所蕴含的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生态意识,能够为解决问题提供重要的启示。

 

 

 

德州学院季桂起教授做了题为《〈春秋繁露〉之〈三代改制质文〉篇释义》的主旨演讲。他认为,董仲舒关于王朝更迭改制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公羊学派的特点,其主要目的是在变与不变之间找到一种政治文化的平衡,而且变革是由天道法则所规定的。董仲舒的这一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成熟,既合乎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又在很大程度上保持文化传统的延续与国家形态的稳定。

 

 

 

河北师范大学秦进才教授做了题为《董仲舒正谊明道的影响初探》的主旨演讲。他从思想影响和社会影响两个方面,系统整理了宋代以来董仲舒正谊明道思想的深远影响。从正谊明道与义利观、春秋大义、诸子思想、学术研究、道德观念、衍生主张等方面,阐发了其广泛的思想影响;从皇帝对正谊明道的提倡以及正谊明道对官员、教育、称谓、地域文化等方面深刻的社会影响。

 

 

 

西安外事学院张丰乾教授做了题为《董子论“感”“应”“副”》的主旨演讲。他在《春秋繁露》中精心挑选出“感以礼乐奉人本”“君人者,感而后应”“圣人见端而知本,得一而应万”“天之副在乎人”“人理之副天道”等二十多处集中反映董仲舒“感”“应”“副”天人哲学思想的句子,并从训诂及经学角度进行了深入辨析。

 

 




 

29日下午,进行董仲舒思想分组学术研讨。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80篇。根据论文主题,讨论共分为6场,线上线下同时进行。与会学者陈述论文并就各自关注的研究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既有对董学在儒学史上地位与价值的广泛思考,又有对董仲舒学说现代价值与现实意义的深切关注,在董学研究的诸多问题上都取得了新的突破,加深和拓展了董学研究的领域。

 

 


 

闭幕式由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副会长董观堂主持。

 

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会长李奎良做学术总结,指出本次会议议题广泛,研讨深入,成果丰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呼应,既有细致详实的经学考证,又有高屋建瓴的哲学阐发和史学评述,尤其是出现了一批从治国理政、生态文明、命运共同体、企业管理等方面深入挖掘董仲舒思想时代价值的优秀论文。

 

 

 

王长春副会长致闭幕辞,对支持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各界友朋再次表示感谢,他说正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研究会才逐渐发展成为董学界和儒学界的特色协会,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董学研究的学术高地。

 

本次会议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董学、儒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紧紧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为其寻找到最佳的表达方式,才能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注入强大力量和不竭动能。会议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激励专家学者不断继承创新,一方面,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出发,从董子智慧中去寻求解决时代问题的答案;另一方面,不断用时代精神补充、丰富、更新、提升和发展董子文化的内涵。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