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十九期开讲
来源:“洙泗社”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十月廿三日癸酉
耶稣2022年11月16日
2022年11月12日下午,由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喀什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洙泗书院、孟子书院承办的“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19期举行。本期由孔子研究院研究员魏衍华担任主讲人,孟子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孟子书院执行院长殷延禄担任与谈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刘昭担任主持人。因疫情防控原因,本期活动在线上举行,约有60余位学友在线上参与了活动。
▲
主讲人魏衍华老师
讲读环节,魏老师主讲了《离娄下》第8·1至8·15章。
8·1章,孟子指出,圣人虽有地域、时代的不同,但他们的行为处事原则却是一致的。而这个原则,就是仁义。
8·2章,论为政的根本。孟子认为,子产与其用车帮人渡河,不如修建桥梁。由此,孟子想告诫执政者,为政与其施小恩小惠,不如抓住根本,实行仁政。
8·3章,论君臣之道。孟子指出,如果君不尊重臣,臣就可以敌视君,不必盲目效忠。孟子不主张臣对君的绝对服从,而持一种相对的君臣观。
8·4章,论进退出处之道。孟子认为,君主若残杀无辜,臣子就应马上离去,以避免可能的危险。
8·5章,孟子讲了“上行下效”的道理——国君仁,便没有人不仁;国君义,便没有人不义。
8·6章,孟子指出,“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德性完备的人是不会遵行的。因为德性完备的人注重的是礼的精神实质,而不是表面形式。
8·7章,孟子强调要“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即有德帮无德、有才助无才,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共同进步。
8·8章,孟子强调人生贵在取舍,人要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
8·9章,批评“言人之不善”。孟子认为,道德高尚的人应当多看别人的长处。
8·10章,孟子赞美孔子一生坚守中道,言行恰到好处。这是修养很高的境界,也是人生不断追求的目标。
8·11章,孟子讨论了言、行与义的关系,主张“惟义所在”。
8·12章,论“赤子之心”。孟子指出,真正德性完备的“大人”,要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就是不要丧失掉纯朴、自然的天性。
8·13章,论“养生”与“送死”。孟子认为,“养生”乃人道之常,而“送死”是重大变故,是“大事”,需认真对待。
8·14章,论“深造自得”,这是孟子的为学心得。一旦达到“深造自得”,首先要有正确的方法,同时要用力持久,积蓄深厚,一旦豁然贯通,便会左右逢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样就做到了自得。
8·15章,讨论了博与约的关系。孟子认为,博是为了约,只有达到约的境界,博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
与谈人殷延禄老师
讲读环节结束之后,殷老师就通讲内容做了点评和补充。
▲
主持人刘昭
互动环节,在主持人刘昭博士的组织下,线上听众就自己的感悟和问题积极发言讨论。魏老师、殷老师对听众的感想与疑惑,分享了自己的理解与心得。(详细内容请见稍后发布的《孟子》通讲第19期讲录版)“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20期将于本周六下午继续举行,欢迎广大学友踊跃参与!
▲
线上学友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庆喜】共学《论语》札记 好学不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