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许】《论语》有错漏吗?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22-11-25 10:37:08
标签:《论语》

《论语》有错漏吗?

作者:陈嘉许

来源:作者赐稿儒家网发布

 


《论语》里有一些章节,不像通常的体例那样带有“子曰”,似乎难以确定是不是孔子说的,如果是孔子说的,为什么没有“子曰”,或者只有“曰”呢?还有章节似乎在内容上并不完整,如“山梁雌雉”章令人费解。

 

前贤或以“错简”“漏简”视之,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通行的《论语》版本,是一个完整的版本,之所以会出现那些“莫名其妙”的现象,是因为结构或者说语境上的需要。换句话说,《论语》不是章句零散汇编,而是一篇大文章,整部书是一篇首尾一贯、结构紧凑的文章,20篇的每一篇也分别是一篇首尾一贯、结构紧凑的文章。为了结构上的需要,有时候不提孔子,有时候编者陈述某个历史事实以为一章,等等。

 

本文打算对这种现象作点分析。让我们先从最明显的《乡党》篇开始吧。

 

《乡党》通篇都是说孔子的,但除了第一章开头以外,其它的章节没有明确提及孔子(“康子馈药”章引用了孔子自称其名的“丘未达”),这一点也耐人寻味。最后一章“山梁雌雉”,更是容易让人怀疑是不是古人抄漏字了。

 

《乡党》最后一章原文是这样的: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第一句就费解。是孔子脸色动呢,还是野鸡们飞起来大片颜色的动呢?有人说是孔子脸色动了(或者脸色不好看了),然后野鸡们一看就飞起来了。这种情况,按说也不是不可能,但如果能有更朴实的解释大概会更好一点。野鸡在先秦可以说是美丽的代名词,所以这里或许应该是说大片美丽的颜色一下子升起来了,鸟儿们飞起来了,然后又聚落一处。

 

最后一句更费解。有人说是子路朝野鸡拱拱手,那就是跟野鸡打招呼或者表达恭敬,似乎不妥。至于“三嗅而作”,有一种很流行的解释,说是子路当场把野鸡宰了、炖了,请孔子吃,孔子不忍心,就闻了几下就走开了。这似乎也不妥当。子路特别听话,孔子真不忍心,一开始就制止子路的捕猎行为,一句话就行了,何必最后这么装腔作势的呢?至于子路,他是刚强了些,但他是孔门的高徒之一,孔子很喜欢的,怎么可能这么斯文扫地,直接就地宰杀夫子刚刚称赞完的小鸟呢?(顺带说一句,大贤子路在后世的儒学解释中一直有负面的刻板印象。)

 

其实鸟类通常都有个标准动作,就是好奇的时候,把头偏几下点几下,表示想知道眼前这到底什么情况。这种动作就像是在嗅东西,子路模仿它们的动作,也探头嗅了几下(很可爱的动作),然后跟老师继续走路,此即“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中间的孔子之言呢?字面上很容易理解,就是赞叹这些小鸟出现得真是时候,因此可以想像,师徒们正在放眼天地心旷神怡的时候,小鸟们来了个锦上添花,于是夫子脱口而出由衷赞叹。

 

那这一章是说什么呢?它是全篇的最后一章,起着给全篇作总结的作用。全篇说什么呢?乡党。什么是乡党呢?往小了说,一个村子;往大了说,人类社会。《乡党》的主题,是“礼”。除了大节以外,通常应该入乡随俗,这是礼的体现。后世儒学认为孔子向往周公之礼,一心想恢复周公之礼,有一定道理,但其实值得商榷。礼是随时代而变通的,孔子没那么死板,大节上他坚持先圣规矩(比如见国君坚持在堂下就跪拜),更多的地方是从众。《乡党》记载 了他在“礼”上的不苟且,但不是说他经常要跟当时风俗不一样。

 

礼的功用,是传达对于别人的尊重。虚己而敬人,所以《乡党》除了第一章必须交待“孔子”以外,通篇至多只有“曰”,最后一章也不例外,微言大义的体现。

 

最后一章总结全篇,先是描述了野鸡们的美丽和优雅,然后引用孔子之言赞叹一番,再由子路轻松幽默地同步模仿几下,然后再继续赶路。礼的功用,从中可见。“时哉时哉”,可以理解成对于对方的赞美,也可以理解成在恰当的时候配合对方行恰当的仪节,是为礼也。类似的还有一章,“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述而》),对别人的尊重。

 

为什么还要说“而作”呢?一方面是为了文本和情节的完整,另一方面是暗示,礼是拿来用的,用完了也要放下,这也是微言大义之处。

 

礼是拿来用的,根据当时情境而用,这在《乡党》第一章已经开宗明义了: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分析完这部分内容,让我们再来看几个例子。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这是《季氏》最后一章,也是显得莫名其妙,其实起着总结全篇的作用。全篇说什么呢?“季”排行最小,“季氏”是排行最小的要拥有份额最大的,朝政已无纲纪。堂堂鲁国礼乐大邦,周公正统所在,竟然被乱臣折腾得名不正言不顺而几成异邦,此即本章之微言大义。

 

再看《微子》最后连着的三章:

 

9.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10.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11.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这三章内容跟孔子的关系,字面上似乎很远,要么是历史,要么是很久以前的周公政教。从结构上看就容易理解了,它们一起传达的主旨,是圣道常在。全篇“微子”的主题是天下无道则隐,这三章点睛而言圣道是不会断绝的,教人乐观面对世事沧桑,隐遁并不妨碍圣道的传承,就像子贡说的,“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子张》)。第9章暗示礼乐常在,第10章暗示周公集先圣大成,第11章暗示周公以后,文、武之道播于八方,传承不绝。这种暗示现象,常常充满了微言大义,不必一味在字面上死抠。说到乐观面对世事沧桑,顺带再说一句,后世谈到孔子,经常带有悲观的,甚至愤世嫉俗的色彩,跟屈原很有共通之处,这跟《史记》等书有意无意的曲解误导有关,也跟对《论语》某些章节的误读有关。看到世间乱象是一码事,看到了之后是不是悲观愤慨,又是一码事。笔者相信,孔子作为圣人,他其实没那么郁闷。

 

从上面这些例子可以看出,《论语》应该没有什么错漏,我们过去可能是过于注重字面上形式上的自洽了,而对结构则重视得不够。说到儒家的微言大义,首先想到的是《春秋》《周易》,很少会意识到孔门大贤编纂的这部《论语》,连目录都用心良苦,何况是正文。

 

(作者简介:陈嘉许,男,西元1979年生,主要研究先秦儒学与宗教。)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