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永刚】从“不语”之语,走进真实的孔子 ——读《仲尼不语》

栏目:书评读感
发布时间:2022-12-11 17:18:41
标签:《仲尼不语》

“不语”之语,走进真实的孔子

——读《仲尼不语》

作者:屈永刚(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来源:《中华读书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十一月十六日丙申

          耶稣2022年12月9日

 

有关孔子的著作车载斗量,《仲尼不语》(北京大学出版社)有何新意?孔子到底“有何未语”?在周国正的这部新作里——真正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来无法实行;君子原本并不是指好人;义、利之间未必有矛盾,反而是义、义两者时有冲突……书中观察孔子及儒家思想的角度新颖、中肯精彩。

 

看到这本书,心中颇有疑惑,有关孔子的著作车载斗量,作者为何还要再写一本?是否要看这本书,不看又会有何损失?迟疑之间,书名中的“不语”二字,激发了我一探究竟的兴趣,孔子到底“有何未语”?带着疑惑与好奇,我翻开了本书。现在书看完了,大惑得解——真正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来无法实行;君子原本并不是指好人;义、利之间未必有矛盾,反而是义、义两者时有冲突……书中观察孔子及儒家思想的角度是如此的新颖,观点如此中肯精彩。

 

孔子云“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足见其对留名于后世的重视与期许。不朽之追求已然实现,但是孔子大概也没有想到,这不朽背后的起伏如此剧烈。在自己的故土,孔子忽而被高高捧起,忽而又被踩翻在地。人活着的时候,大抵可以自己做主,说想说的话,做自己的事。至于没世以后,就只能由后人来诠释、建构乃至曲解了。时至今日,真实的孔子与后人出于某种目的建构出来的作为文化符号的孔子已经判若两人。作为文化符号的孔子时刻在我们身边,但是真实的孔子却离我们原来越远。柳诒徵言“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诚然如是,欲了解中华文明的特质,欲走进中国人的心灵世界,追根溯源,要回到真实的孔子。舍此无以真切理解为什么中国人立身处世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无以理解为什么中国人要走自己的路,而不是他者的路。这正是作者撰写《仲尼不语》的初衷与动力。

 

不过孔子研究的成果何止千万,既撰新著,其创新与价值何在?这恐怕是作者首先要回答的问题。阅毕全书,有一个真切的感受,即作者在秉持严谨、客观、理性的研究态度的同时,并不是止于仅为学术而著此书,而是希望以学术探讨来启发读者,怎样通过孔子去了解自己,了解中华文明的特质,启发读者如何立身处世,来处理己与己、己与人的关系。更深远的探讨则是孔子及儒学对当代国人精神需求的价值,对当代社会发展乃至人类命运的积极意义。全书没有明说孔子的智慧或者中华文明的特质如何,却在字里行间让我们看到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及智慧。不以西方为尊,回到孔子,回到经典,真正让读者从内心自然而然地理解孔子及中华文明的特质,心生中华文化自豪感,真切理解我们为什么要走自己的“路”。

 

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重在分析以孔子及儒家思想内涵,下编讨论孔子及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全书的结构、观点和观察角度与常见的研究成果颇为不同。

 

以上编结构为例,作者并未从耳熟能详的仁义忠信、修身齐家说起,而是由问题导入话题。孔子是个怎么样的人→他身处什么样的环境→这样的环境令他产生什么困惑→他提出什么想法去解决这些困惑→这样想法要依据什么样的原则才可以落实→而种种想法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又需要什么人推行→推行过程中遇到矛盾将如何解决→最后,凡此种种背后的总原则是什么。如此一个问题带出另一个问题,步步推进,抽丝剥茧,在我们面前展现一个条分缕析,脉络清楚,而又耳目一新,甚至是前所未见的儒家图像。书中所说的孔子,身虽远,心却近,作为主导中国古代政治、社会、文化二千多年而未衰的思想取向,是如此的真实而深刻。

 

本书下编从历史转到现实,探讨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特别是西方思潮甚嚣尘上的时代中所具有的价值。一如作者在结论中所引:“如果你只了解一个国家,那你就没有真正了解这个国家”,要了解儒家思想,首先就要了解“他者”,特别是今天具有霸权地位的西方思想——西方民主、平等思想、法律神圣等等观念的来龙去脉;与儒家思想相比较,反思其中的得失利弊,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刻剖析,但是又很少有人真正深入思考过的问题。书中虽常常把儒家与西方比较,但与以往不同,以往很多人总是暗中以西方为尊,以西方为是,千方百计把儒家解释到可以与西方现代主流接合相融。作者的立场则大异,将两者平等并观,无轻重主次之别。其真正的兴趣在于人类的共同思想,而重心则是思考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对当代中国与世界的积极意义。

 

书中的观点多发前人之所未发,不虚美隐恶。比如讨论君子的含义,学界一般从品德说,指道德高尚的人,另一层含义则指上位的统治者。作者通过严谨的论证,指出孔子眼中君子无论根据现实还是理想的状态,都是根据地位来说,指的是在上位者。而小人则是指平民百姓,但那时还未形成用小人表示一个人品德低下的习惯,因此“不要冤枉小人”;又如讨论儒家的政道观,作者指出儒家行事的大原则是“既不从君,亦不从民,而是从道”。相对于西方的程序民主,儒家政道为“民本、道主、贤治”,循道为先。并不是盲目从君或者屈从于民众意见,而是从理性常识出发,做出对整体最有利的选择。当然书中对其弊端也有中肯分析;而作者在讨论儒家“权”观念时,引入“量性”考虑,去探讨孔子的思想在推行过程中遇到矛盾时,不仅仅是从质性出发,还顾及量性。合礼与合义之间,视乎具体情况中两者的轻重来做出抉择。作者指出以往研究孔子及儒家的人很重视探讨孔子道德上的取态——孔子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而不考虑他在什么程度上赞成,在什么程度上反对。这些人多是道学家,他们最着重的是怎样做道德上“对的事”,却忽略了孔子也是政治家,他必须关心现实中“好的事”。做对了道德上的事,反躬自问,固然可以无愧于心,但必须也做现实中好的事,救世济民,才可以无负于人。量性讨论的引入,对于拓展孔子研究的新视野,非常有价值。而无形中对于个人立身处世以及现实社会的管理也颇具启发意义;作者在书中对西方平等观与儒家“不平等观”进行比较时,指出儒家与西方虽有相合的地方,国家利益、人民福祉最为重要,民众意愿也一定要尊重,但是最后的取舍则应取决于是否真正有利于人民福祉而非单纯是否符合民众意愿。应该“从贤不从众”。此类新见,都是作者通过严谨、理性的分析后得出,读来醍醐灌顶;而本书结尾部分,作者更从振兴中华文化,发扬优秀传统美德的高度,指出当代社会应该在传统人生五伦的基础上,重视第六伦即“群己”。中国古代并非没有正面的群己观,只是因其他五伦的挤压,第六伦发展失衡,使得国人对亲友以至所知所识皆有情有义,但对路人的苦难则多漠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应当加强“群己”这一伦的关顾。

 

不唯如此,本书的观察的角度也颇为新颖。比如以往不少讨论多重视“是非”之间的抉择,而作者另辟蹊径,以“是是”之间孔子如何抉择,来剖析孔子的思想。读来引人入胜,又唏嘘感慨。又如对君子之义、小人之义的讨论、对君子是否有物质需要的讨论、君子之己与常人之己的讨论、儒家“不平等观”的讨论等等,观察的角度前人多未重视,足见此书对于拓展孔子及儒家研究的新领域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例如“仁、恕、四端(仁义礼智)、义利之辨”等等,我们一向以为已经了解透彻,罕有疑议,但看过此书,读者方知其中的种种问题,以往并未真正讲清楚。

 

本书作者周国正先生,早年求学于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功底,尤其重视由语言文字出发,阐释经典的内涵及演变。此亦为传统考据学最重视之为学方法之一。周先生后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博士学位,既览西方著作,更不忘中国文化之根本,着力于先秦语言文字学及思想的研究。周先生治学,学术立意乃是融通中外,与古为新,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更怀抱致用情怀,即学术也应有资于治道。通览全书,能够感受到其所讨论的孔子及儒家思想内涵,不仅是要“辩章学术”,更是“意有所指”,希望读者能够“反观于己”,有所悟,有所得。正是在理解孔子的同时,明白于己而言“怎么样做才恰当”。一如其在前言中所写“其实,孔子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不在于他的高明,而在于他的平凡,他所提出的,不是一家之言,而是家家之言,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所面对的共同问题,可以见之于每一个人的共同状态;孔学之有价值,不在于深奥,而在于切近,适用于你我每一个人”。

 

而本书下编对孔子及儒家思想当代价值的讨论,则更能反映作者对中华文化当代价值的深入思考。以往学者对于孔子及儒家的政治社会构想,多有回避,或者暗以西方为尊。周先生则直面问题,指出“有违”西方主流价值并不表示缺乏价值。世界是多元的,而过去的一百多年里,西方凭借经济军事实力,推销其文化观念,进行意识形态宣传,好像世界就应该以西方为一元化独尊,西方就是对的,其他文明则否。本书下编就儒家论者时常回避不谈的四个课题,即儒家政道观与西方主流政治思想的歧异与得失、儒家怎样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儒家的礼与法家的法在古代政治如何运作、儒家是否枉法徇私情展开探讨。探讨上述论题时,作者一改西方为尊的态度,从事实与理性出发,而不是从今天西方人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西方主流观念出发。其行文条分缕析,追根溯源,持论中允客观,论证严谨,读来不禁拍掌称快。我们这个民族确实经历了很多苦难,但苦难从未将我们打倒,中华民族总是在一次次的苦难中涅槃重生,变得更加强大。在握笔行文的此刻,中国已为世界强国,而我们独行其道,走的是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路。这足以证明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无限活力。作者在下编的讨论,为我们理解中华文化的特质及在当代的价值大有裨益,尽管作者没有明言,但读者却有心领神会之感。

 

本书的研究方法严谨客观,重视原典,同时广泛借助相关文献来相互佐证。长于考证,严于逻辑推理。研究的问题具体真切,论证有根有据,不着空言。全书语言风格平实、流畅,虽有学理的深度,但绝不故作高深。可以说就学术价值而言,本书的观察角度、观点和结构形式等,多有创新,发前人之所未发。对于拓展孔子及儒家研究的新视野,极具价值。而在学术探讨的同时,作者更有心让读者能够从中体悟人生,读懂自己,读懂中华文化的特质。将学术与致用两者相结合的书并不多见,本书即是一例。可见作者用心之深。

 

世界是多元的,学术观点亦是。碰撞更能产生火花。本书的观点,也并非全无争议。儒家的尊崇者可能觉得对孔孟不敬,例如书中批评孔子把“仁”说的含混笼统,有时甚至答非所问。至于推崇西方的人,又可能认为本书竟然敢对“神圣”不可侵犯的(西方)真理提出质疑,简直是顽固落伍,天地不容。不过这恐怕正是作者的目的。不循故见更能引发思考。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