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焕君 著《情礼交融:丧服制度与魏晋南北朝社会》出版暨序言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23-01-26 19:52:33
标签:丧服制度、张焕君、情礼交融

张焕君 著《情礼交融:丧服制度与魏晋南北朝社会》出版暨序言

 

 

 

书名:《情礼交融:丧服制度与魏晋南北朝社会》

作者:张焕君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作者简介】

 

 

 

张焕君,山西灵丘人,负箧京城十二年,先后受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眼界既开,濡染也深,慕志士仁人之风骨,存天地位育之探求。尘网不耐俗谛,丘山原本自由。现供职于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友朋作伴,兼任于晋之源壁画艺术博物馆、晋之才蒙学文化研究院,爱嵇叔夜之为人,以为寻章摘句不足贵,立地做人,心智独立,始得根本。

 

【内容概要】

 

乱世往往思想活跃。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乱世,三四百年间,兵连祸结,人若飘蓬。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固然是人间至痛,新亭对泣,大江茫茫,也让人格外忧伤。乱世之中,天地失序,尊卑易位,一切价值皆须重新估量。两汉儒者对世界的解释无法祛除新生的疑惑,于是玄学兴起,佛教弘扬,或脱俗谛于清谈,或觅解脱于来生。然而尘世虽然卑微,仍需竭力经营,个人由此成长,家族得以昌炽。礼学家应时而起,缘情制礼,损益调适,传统与现实兼顾,秩序与自由并存,乱世求生之际,人类的灵性与坚韧,也因此得以昭彰。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丧服》与丧服制度概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第一章 三年之丧

第一节 郑、王丧期之争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从宗王到宗郑

第三节 纵情与节文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心丧制度

第一节 西晋的变礼

第二节 心丧的制度化

第三节 公除与心丧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尊降与厌降

第一节 降服的意义:尊尊与重宗

第二节 尊降无尊:亲亲的张扬

第三节 厌降不厌:亲情的力量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岀继与养子

第一节 礼书中的大宗

第二节 姓氏与宗族

第三节 宗族观念的变化

第四节 异姓为后与养子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名服与加服

第一节 加服以名:母名对情的掩盖

第二节 姨与外族:从亲情到家族

第三节 嫂叔之间:亲情与门风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前母、二嫡与时代

第一节 王昌的难题

第二节 二嫡现象

第三节 继母与嫁母:女性角色的变化

第四节 乖离论

第五节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丧服》虽然记载的只是丧礼,但是因为生老病死不分尊卑,人人都须面对,而且这种面对不仅仅是仪式、器物等外在形式的采择,更涉及通过服丧而明确的五服关系以及个人在服丧时如何调节心中情感、如何区别死生等诸多问题,就使《丧服》的内容远远超出单纯的丧礼的范围。所谓五服,本来是丧服的五种等级,用来表示生者与死者的亲疏远近,但实际上它更重要的功能却是在于确定生者与生者,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构成家庭最基本的父子、夫妻、兄弟关系,到既区别同姓、异姓又确定亲疏次序的九族、宗族,乃至以君臣关系为主的国家,莫不在《丧服》的关注之内。同时,由于丧礼又是儒家礼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儒家的仁义、性情、孝道等观念密切相关,就使其成为一篇具有特殊意义的文献,长期以来一直深受关注。

 

这种关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尤为突出。通过《隋书·经籍志》,可以看到时人的著述之多,而在《通典》及《晋书》、《宋书》、《南齐书》、《魏书》的《礼志》中,关于丧礼的记载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讨论热烈,见解精辟。如果从古代社会地位最为尊贵、对社会影响极大的帝王将相来说,他们中间精通礼学、服膺礼教的较之其他时代也更为突出。如晋武帝自称“吾本诸生家,传礼来久”,并身体力行,恢复三年之丧,同时“准五服以治罪”,使晋初制定的法律呈现出儒家化的特点。建立南齐的萧道成则受业于大儒雷次宗,“治《礼》及《左氏春秋》”。梁武帝崇尚儒学,延请名儒于京师讲授,并命何佟之、严植之、明山宾等撰吉、凶、军、宾、嘉五礼,凡一千一百七十六卷,武帝亲自“称制断疑”。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提倡汉族的孝道与家族制度,他不仅为祖母冯太后服三年之丧,而且在太和二十一年(497)南征之前,仍“亲为群臣讲丧服于清徽堂”。至于南齐重臣王俭,弱年便留意《三礼》,“发言吐论,造次必于儒教,由是衣冠翕然,并尚经学,儒教于此大兴”,“少撰《古今丧服集记》并文集,并行于世”。其撰著又经王肃北奔被孝文帝采纳,不仅成就太和文治之盛,而且成为隋唐礼仪制度的源头之一,影响深远。

 

这些权势人物对儒学乃至《丧服》的重视态度,不仅会对社会有所引导,而且这种态度本身也反映了丧服之学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自曹魏经西晋至北魏、北齐,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得以完成,并为后世所继承,其中一项重要的指导原则就是“准五服以治罪”。同时,丧服确定的礼法秩序不仅对于门阀士族维护其时代相传的门风至关重要,而且也与这一时期宗族力量的发展密切相关。所有种种,都体现出《丧服》以及丧服制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性。

 

但近代以来,学者对丧服制度在这一时期的重要作用虽间有认识,但缺乏深入的研究。就目前所见这一时期的经学史、礼制史著作以及其他相关研究,泛泛之论居多,对丧服制度也基本是捎带说明,自然谈不上对其内部结构、原则以及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专门的研究。本文之作,意图正在于弥补这一学术研究中的欠缺,或许会对此后的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