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作者简介:陈明,男,西元一九六二年生,湖南长沙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副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儒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现任湘潭大学碧泉书院教授。一九九四年创办《原道》辑刊任主编至二〇二二年。著有《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儒者之维》《文化儒学》《浮生论学——李泽厚陈明对谈录》《儒教与公民社会》《儒家文明论稿》《易庸学通义》《江山辽阔立多时》,主编有“原道文丛”若干种。 |
《原道》第44辑编后记
编后记
(陈明 朱汉民 主编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22年12月版)
1994年到2022年,《原道》已经二十八年过去。
邓公南巡,改革开放重新启动。博士毕业后留在中国社科院的几个年轻人闲时聚在一起也做些编书卖书的工作,80年代的激情不减,挣的钱不分红,而是筹划办刊,让我牵头。
他们倾向《新青年》和《湘江评论》的风格,我则觉得应该回归传统,结果就是一拍两散,我带着书号自奔前程。原本只想把约好的稿子发出了事,没想到学界和书店都反响积极,后来虽然坎坷不少但摇摇晃晃也一直走到了现在。
2012年《原道》成为所谓C刊,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时任院长朱汉民教授支持下签订协议:书院获得刊物所有权,提供出版经费;我负责编务,以客座教授身份每月领几千块钱工资,10年后退出。现在,第44辑就是最后一班岗了。
吴欢让我写编后,还坚持要我交一篇文章说是有始有终。记得创刊时我鬼使神差般写了篇“启蒙与救亡之外:传统文化在近代的展现”,以“中体西用”为其精神旗帜,而《原道》基本也就是把这个当成了自己坚持的方向。
这次同样属于急就章的“天人之学与心性之学的紧张与分疏”,基本可以说是对前文的一种呼应,间接回答“中体”之体乃文王孔子的“天人之学”,也隐约暗示传统文化的当代形态应该是超越理学,回归经学。建立儒家叙事,讲清楚中华民族是什么、中华文明是什么,一直就是《原道》的宗旨,在文化自信、文明自觉成为时代需要的今天,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90年代对儒家的认同主要基于情怀。10周年的纪念座谈以“共同的传统”为题,可见还是在思想流派之间定位自身。再后来,20周年时提倡儒学的社会科学研究,以期拓展论域升级论述。
现在,则提倡文明论范式,关注儒学作为文明体诸规定性要素的理论系统性及其对公私生活的意义作用。这虽然看似是主编的一己偏好,实际却是30年来思想界历史脚步的一种回响。
真正的个人性影响,是将稿源聚焦在年轻学者即博士博后与青年教师群体身上——他们需要平台,他们可以塑造,他们代表未来。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能永远不干。《原道》产生于北京的风云际会,最终回归千年学府接续道南正脉,总感觉冥冥中若有定数。那就默会心领,轻吟祝愿吧: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目录
儒学研究
1.陈 明 | 天人之学与心性之学的紧张与分疏——文明论范式中湖湘学与理学关系之厘定
2.段重阳 | 儒学哲学化的历史阶段及其限度
3.贺更粹 | 儒家仁爱思想与中华民族之抟成
4.周 娟 | 批判与融通:诸家善要排距与孟子思想构建
5.朱锋刚 | 陆九渊对荀学的理解、接纳与赞赏
6.赵路卫 | 石峡书院与元代江南士人身份认同
7.赵 伟 | 雍正、乾隆朝省会书院制度新探
8.陈安民 | 沐浴涵濡:群玉书院的讲学探索与反思
9.杨佳伦 | 从淫祀观念看儒家思想与民间信仰的互动
儒者行思
10.韩德民 | 随所用与共生性:苏轼的君子观
11.王忠灿 | 孟子何以行此:苏辙之问与宋代治道之争
12.徐艳兰 | 道兼体用的整全之道:吕祖谦义理之学新论
13.尚振扬 | 叶适政治思想的制度本位及其历史地位
14.雷定京 | 图书易学与儒教建构:喻国人思想研究
15.毛朝晖 | 唐文治读经救国论的思想脉络与发生机缘
百家论道
16.齐义虎 | 《周礼》设官分职之结构分析
17.蒋 范 | 皇侃论“学”与南朝玄学的经学化理路
18.陆 娓 | 依理而行:唐律“不应得为”条的构造与功能
19.于 熠 | 西夏法律中的儒学因素及其对中华法系的丰富
20.杨博文 | 省宪、统一与护法:联省自治运动的宪制反思
21.邢长江 | 牟宗三对康德良知学说的双重误释
处士横议
22.宋永祥| 《尚书·无逸》政教思想的实践与运用
23.张唐宁| 《鬼神之明》的文意主旨与“明”字含义
24.李先义| 康熙朝文庙从祀争论中的经学逻辑与理学逻辑
25.黄星星|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研究述评
26.代明月| 沟口雄三的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基体论述评
27.王小康| 在历史视域中探索法治的中国图景——评《跬步探微:中国法史考论》
编后记
摘要
1.天人之学与心性之学的紧张与化解——文明论范式中湖湘学与理学关系之厘定
陈 明
内容提要:文明论范式的儒学研究,首先意味着将中国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明体,即不再只是从某种外部所谓的普遍性框架出发对其进行描述,而是尊重且强调作为文明体诸规定性元素的完整性及其对公共领域和个体生命的影响和塑造。由于文明内部不同宗教或思想体系在内容和承诺上存在差别,在现实影响和作用上存在竞争甚至冲突对抗,因此,不同宗教或思想体系意味着某种文化权力与权重,在现实中则呈现为一种充满张力的结构状态或关系。从文明论范式来看,湖湘学属于五经系统的天人之学,是儒学正宗。理学乃朱子创发的心性之学,是对佛老“异端”冲击儒学道统地位的回应。由于这一四书的系统与五经的系统在理论上未能很好衔接,朱子遂著书对湖湘学横加指责。今天有必要在新的视域基础上还原这一段公案,深化我们对理学、湖湘学以及儒学整体的认识。
关键词:天人之学 心性之学 湖湘学 理学 儒学
2.儒学哲学化的历史阶段及其限度
段重阳
内容提要:在近代以来的儒学发展历程中,哲学化成为儒学重新塑造自身形神的关键环节。儒学的哲学化建立在理学所塑造的宇宙观与政治秩序衰败的基础上,是以知识形态重新塑造自身合法性的过程,同时也是近代中国文明确证自身的重要方式。这一过程首先表现为关键概念的改写,如气论向自然科学的转化以及心性论的伦理学化,这主要表现在康有为和严复那里。其次是依据某种普遍哲学对儒学史进行书写以及建立儒家哲学,如分别依据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强调超越的主体的形而上学写出的中国哲学史,以及以本体论为核心建构的儒家哲学,这些是儒学哲学化的核心。然而,儒学如欲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就需要阐明作为哲学化之根源的儒家超越体验,并由此进入文明的内在根基,同时切入现实的政治社会秩序,这就离不开对超越性体验进行理智化分析的形而上学。
关键词:儒学 哲学化 超越性体验 形而上学 中国文明
3.儒家仁爱思想与中华民族之抟成
贺更粹
内容提要:儒家仁爱思想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以及由此而抟成中华民族的意义,值得深入研究。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华夷之辨,是一个绵延千年的话题,其核心要义不是简单的地域族群之分,而是基于华夏夷狄即中华民族各民族共处同一天下之事实的家国天下大义。华夏与夷狄的文化交流与融通,源远流长,由此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古迄今的融合趋势。儒家的仁爱教化之道,是对先圣先贤文化成果和政治智慧的传承、创新与弘扬,对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民族,从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社会风俗到生活习惯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在中央王朝主导下,各民族濡染儒家仁爱思想甚深甚广,也因此生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心理结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各民族间友好相处、团结互助,其文化纽带主要就是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关键词:儒家 仁爱 教化 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
4.批判与融通:诸家善要排距与孟子思想构建
周 娟
内容提要:孟子好辨,批判锋芒遍及先秦诸家,不仅严辞以辟时为显学的杨、墨,而且对法家、兵家、纵横家、农家、名家、阴阳家、杂家、小说家等诸家之学皆有所距。然深入分析会发现,面对相同的历史情境,作为儒家道统的捍卫者,孟子对于百家既有“距之甚严”,更有建立在批评之上的改造与扬弃。孟子深恶于能征善战、好杀乐死的兵家,钩箝捭阖、拨弄是非的纵横家,以及严刑峻法、刻薄寡恩的法家,却又在民本主义立场上不乏与兵家、纵横家、法家思想通幽之曲径。孟子继承孔子分工分层的等差社会理念,以批驳农家“君民并耕”“市贾不贰”之说,却又与农家重农爱民思想两厢合辙。孟子力排纵横家,不屑小说家,却又以近乎集大成的身份,完整地融通了两家的论辩和演义手段。孟子与百家一道,践行并塑造了属于那个时代的诸子百变而致一的学风与文风。
关键词:孟子 诸子 儒家 民本主义 百家争鸣
5.陆九渊对荀学的理解、接纳与赞赏
朱锋刚
内容提要:陆九渊没有师承,学问上直接先秦,遥契孟子。陆九渊虽然没有将荀子纳入道统谱系,但承认荀子有着巨大的思想影响力,且间或引用荀子的话来佐证自己的某些观点。陆九渊以发明本心为工夫,来解释孟子的积善成德说,同时认为荀子的积善成德说与孟子之说并不相悖,且比腐儒高明很多。在陆九渊看来,“亲师友”而非“人性论”,更适宜当作为学之始。他认为荀子远胜于那些打着性善说旗号的盗名干泽之徒,因为荀子有笃敬之心、践履之实,所以“其论甚美”。支持荀学者,未必不知孟子性善论;诟病性恶论缺乏道德动力者,也未必真知荀子之症。荀子此处究竟是学问有所纰漏还是另有深刻之处,从共同体法则的生成维度和个体的修身视域来看,应是后者。陆九渊从不同方面对荀子表现出接纳、理解和赞许的态度,可视作孟荀之辨的一场现实版思想实验。
关键词:道统 圣人 积善成德 论性
6.石峡书院与元代江南士人身份认同
赵路卫
内容提要:书院是元代士人重要的文化活场所之一。元初,江南赵宋遗民隐居在山林,讲学于书院,拒绝新朝的征召,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书院的蓬勃发展。随着元朝统治的稳定,江南士人利用户计制度积极参与到书院建设中,家族成员成为书院山长,并以此维系家族文化教育的传承。科举制度恢复后,一些江南士人得益于其家族积极经营书院所带来的优势,不但成功跻身于进士之列,参与到元朝统治集团,还在明初以元遗民自居。从宋末到明初的百余年时间里,淳安方逢辰家族四代士人通过经营石峡书院,既经历了改朝换代之际政治身份认同的变换轮回,也延续了方氏家族的文化精英身份,其家族内部不同代际士人的学术取向也反映了元代理学的发展趋向。方氏家族与石峡书院交织百余年的传承共生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映射了元代江南士人群体的身份认同及其角色变迁。
关键词:石峡书院 方逢辰家族 元代 江南士人 身份认同
7.雍正、乾隆朝省会书院制度新探
赵 伟
内容提要:省会书院始见于明代,由提学官、督抚等自发建立。清雍正帝继位后,省会书院在王朝大一统建设中逐渐发挥文化中心作用。随着诸多改革的顺利推进,省会书院制度在1733年正式确立,构成雍正朝文化教育体制变革的重要内容。各省督抚奉旨建立20所省会书院,形成“一省一院”或“一省两院”格局。乾隆朝是省会书院制度的完善期,省会书院的制度定位、教学体制得到进一步规范,并出现“一省多院”情形。不仅如此,省会书院制度的施行范围也有所扩展,外省驻防、满洲故地亦出现借助省会书院制度发展文教的举动,但大多不获朝廷许可。雍乾两朝省会书院制度的系列改革,是清代教育领域央地关系变化的生动投影。朝廷由此正式介入省会书院建设,省级政府的文化教育职能也得以明确和扩张,从而为19世纪书院教育体制的变革奠定了制度基础。
关键词:省会书院 雍正改革 乾隆定制 教育体制 省办教育
8.沐浴涵濡:群玉书院的讲学探索与反思
陈安民
内容提要:群玉书院为乾隆三十四年(1769)零陵知县陈三恪率士绅捐资创建,设大雅、敏德、景贤诸堂,发扬儒家温柔敦厚的传统,寄寓深远,一时投赠之作、箴铭之词甚多。陈三恪集投赠箴铭、讲规学产、经营条例等编纂为《群玉书院志》,引领书院的发展。书院建成后,首聘林学易为山长,时“书声盈耳,断断若小洙泗”,开潇湘讲学、读书风气之先河。嘉道年间,书院面临严重危机,宗霈、宗绩辰父子薪积火传,延续书院办学传统,在晚清科举利禄与问学空疏之时,他们以强烈的担当,反思书院教育理念,既以科举为中心培养人才,创办香苓讲社,刊印《红兰新体赋》等科考著作,又承载儒家精神传统,鼓励士大夫具有崇高的道德人格,于身心上下功夫,还与地方学统相融合,追溯周濂溪希贤希圣的为学宗旨,成人成德,鲜明体现出湖湘书院经世践履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群玉书院 《红兰新体赋》 陈三恪 宗霈 宗绩辰
9.从淫祀观念看儒家思想与民间信仰的互动
杨佳伦
内容提要:淫祀是不被儒家正统思想所认可的祭祀活动,涉及儒家对祭祀者、祭祀对象的义理表述及其禁止性规范。考察淫祀概念和代表性案例可知,淫祀及其治理不仅指向政治、经济以及礼仪层面的考量,而且蕴含着儒家正统思想与民间大众信仰之间的张力与互动。结合历史上的案例,士大夫官僚集团对淫祀的治理,并非单纯立足于政治、经济、礼仪等层面的现实需要,而是根源于其内在的儒家正统思想。正祀神灵在神力上的优越性,固然是官方层面打击淫祀的重要观念依据,但儒家精英与普通民众之间并非西方神教徒与异教徒之间的对立关系。在“何者可祭”问题上,儒家思想具有灵活性与开放性。通过乡绅的解释和重述,民间信仰的灵验神灵可以被吸纳进官方正统的祭祀体系。此种灵活而开放的系统,建立在传统中国宗教共同的观念基础之上,是传统中国宗教的重要特点之一。
关键词:淫祀观念 儒家思想 民间信仰 中国宗教
10.随所用与共生性:苏轼的君子观
韩德民
内容提要:儒家思想传统中很早就出现过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予以绝对化的倾向,这种倾向对北宋欧阳修、司马光等人的认识都产生过直接影响。苏轼则通过吸收庄子道家等思想资源,力求发现君子与小人对立性关系背后的共生性,并认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是“随所用”的结果,二者的关系无法排除随着时间推移而相互逆转的可能。这种动态性理解,为更具建设性和妥协性的君子与小人关系处理范式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在《苏氏易传》等著作中,基于这种理解,苏轼对周易经传中的诸多命题都作出了富有个人特色的诠释。朱熹曾基于积极维护儒家道统的考虑,将苏轼的易学乃至整个蜀学贬为“杂学”,但站在本文的立论视角,可以说正是由于愿意从儒学传统之外吸收异质性思想营养,才使苏轼有可能摆脱欧阳修、司马光等人的狭隘,建立起观照君子与小人关系的更开阔视野。
关键词:苏轼 朋党 君子 小人 随所用 共生性
11.孟子何以行此:苏辙之问与宋代治道之争
王忠灿
内容提要:1070年,苏辙提出了著名的“孟子何以行此”之问,目的在于反思汉唐以来治道兴衰,探究如何实现治世理想。时值王安石变法,苏辙之问中提及设官治民、立法设禁、以刑待之等语,实则指向如何推明儒家治道的问题。由苏辙之问追根溯源,先秦儒家原本就有导德齐礼与导政齐刑之论,后经荀子隆礼重法而变为法家重刑之治,两汉以降又逐步开启儒家治世理想的法制化进程,至唐终于定型。但汉代以来王霸杂用之治道,仍为导政齐刑。宋朝任法而治,王安石自上而下推行变法更加强化了导政齐刑的治国模式。苏辙则越过汉唐,直追先秦儒家治道,主张顺人情、复礼治,通过家训、族谱、乡约等新礼规范敦亲睦族、和合乡里。苏辙之说终被南宋士大夫所接受,他们身体力行改造基层社会,重建伦理秩序,践行宋代新礼治,深刻重构了南宋以降的基层社会礼法秩序。
关键词:苏辙 宋代治道 导政齐刑 导德齐礼 新礼治
12.道兼体用的整全之道:吕祖谦义理之学新论
徐艳兰
内容提要:吕祖谦的义理之学,既不像朱熹那样从理出发,也不像陆九渊那样从心出发,而是从儒学固有的内圣外王之道出发。吕祖谦既继承了大程重心的思想和小程重理的思想,又吸收了张载重气的思想和湖湘学派重用的思想。他对心学、理学以及气学进行整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兼体用”的义理之学。这种义理之学的形成,根源于他对周敦颐“无极而太极”中“道兼体用”思维方式的继承。吕祖谦认为,道有着体用不离、动静互含、函三为一的整体结构,理、心、气则是这个整体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这个整体结构中,每个构成要素的展开方式都是相倚又相成的,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分立而不分离的。这种“道兼体用”的中道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有着高度的契合性,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可资镜鉴的方法论资源。
关键词:吕祖谦 义理之学 整全之道 道兼体用
13.叶适政治思想的制度之维及其历史地位
尚振扬
内容提要:从叶适以制度为本位的政治思想中,可以提炼出纪纲和法度两条主线。在叶适看来,纪纲是规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制度,法度是治国理政的各项具体制度,二者在政治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规划纪纲与法度时,要处理好专与分、疏与密之间的平衡关系。叶适对宋朝纪纲之专与法度之密的现状,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和系统的反思,认为这是造成宋朝国势孱弱的重要原因,进而从重势分权和疏简法度两方面提出了改革主张。叶适对制度问题系统且深入的思考,不仅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几乎前所未有,而且成为明清之际黄宗羲与顾炎武的制度论之先声。与同时代的朱熹、陈亮等思想家相比,叶适对宋朝政治制度的激烈批评与深刻分析也是独树一帜的。叶适对纪纲的思考触及了中央与地方权力配置的重大问题,所设想的改善方案为解决郡县制与封建制之争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叶适 纪纲 法度 央地关系
14.图书易学与儒教建构:喻国人思想研究
雷定京
内容提要:明清之际,湖湘大儒喻国人以继承董仲舒天人之学的道统自觉,秉持《易传》之核心思想,以图书易学为外在形态,构建了别具一格的儒教理论体系。喻国人希望以《易传》统摄《先天图》,调和伏羲之易与文王之易的矛盾。他认为,《易传》既是图书易学之根柢,又是儒教之所以为生生之教的经典文本。据此他构建了天父地母、乾坤交相的儒教世界图景。喻国人的图书易学是以《易传》为根基的生生之易体系。他认为,《易传》是《先天图》的本源依据。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融合《易传》与图书之学,构建了严密的卦时体系,深刻批判了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式图书易学之弊病。喻国人的图书易学和儒教思想在清初学界引起较大反响,可谓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但他开辟了一条完全不同于邵雍、朱熹的图书易学体系与儒教建构进路,值得今世学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喻国人 图书易学 《先天图》 黄宗羲 方以智
15.唐文治读经救国论的思想历程与发生机缘
毛朝晖
内容提要:唐文治是近现代中国著名的经学家和教育家,也是民国时期江南地区提倡读经救国和推动经学教育的代表人物。唐文治的读经救国论作为近代中国诸多文化救国方案中的一种,在当时堪称为经学辩护的最强音。本文拟追溯唐文治读经救国论的思想历程与发生机缘,指出唐文治的救国主张也曾经历器物救国论和制度救国论的阶段,最终在新文化运动的刺激下提出读经救国论。事实上,读经救国论与新文化运动可以视为因应西方文化冲击的两种代表性文化救国方案。读经救国论既是对新文化运动的一种经学回应,也指向一种立足本民族文化特别是经学传统的文化救国方案。唐文治还批评新文化运动缺乏道德基础,认为经学仍然可以作为现代中国“新文化”建设的道德基础。尽管他的论证不免粗略,但这一学术思路无疑独树一帜,而且在经学重新振兴的今天值得珍视。
关键词:唐文治 读经救国论 文化救国方案 新文化 道德基础
16.《周礼》设官分职之结构分析
齐义虎
内容提要:《周礼》本是一部官制之书,单个官职只是其组成元素,整个官制的结构体系才能充分体现其理想政治蓝图。官制研究的重点在于宏观之结构,而不在于微观之元素。以往关于《周礼》官制的研究,多局限在微观层面之考据,而缺乏宏观层面之把握。以结构取义为方法,能更好地把握《周礼》的官制模式。《周礼》中的职位可分为三类,自上而下分别为有爵位的命官(下士以上)、办事的吏员(府史)和服劳役的徒众(胥徒),简称官、吏、徒。其中只有下士以上才能称为职官。《周礼》职官按其爵位,又可分为一至九命和公、卿、中大夫、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七等。九命之上公和七命之孤皆非常设,分别为八命之公与六命之卿的加隆进爵。三百六十官亦非六官官职总数,而只是六官总部之直属官编制定员,不包括从属官。以三百六十官法周天之数,乃是汉人附会。
关键词:《周礼》 官制 爵命 三百六十官
17.皇侃论“学”与南朝玄学的经学化理路
蒋 范
内容提要:玄学盛行于曹魏与西晋,永嘉南渡后虽多有以儒难玄者,但主流学术的经学化晚至南朝萧梁时期才开启。不过,究其经学化之理路,可追至皇侃《论语义疏》中对孔子之“学”的重审。有别于魏晋时期基于学、道之辨舍学而求道,皇侃通过引入“先王”概念,将孔子之“学”由形而上的玄意探寻转变为形而下的五经研习,并以先王之道取代本体之道。在皇侃看来,以孔子生命化的情感与经历为引导,“学”在“自觉悟”的逻辑下,可以被视作个体生命轨迹的主题。皇侃论“学”的根本宗趣在于以经、教等视角,对魏晋以来的孔子形象以及《论语》性质予以重审,认为孔子是经学的引渡者,《论语》是五经的启蒙。严格来说,孔子之论“学”与后世之学理、学风并不直接相关,但在多个历史时期中,对孔子之“学”的重新解读都构成了诠释者捍卫儒学的一条重要思路。
关键词:皇侃 学 玄学 孔子形象 经学
18.依理而行:唐律“不应得为”条的构造与功能
陆 娓
内容提要:“不应得为”条是唐律为解决“杂犯轻罪,触类弘多”但“金科玉条,包罗难尽”问题而制定的兜底性规范。唐律除《杂律》设“不应得为”专条外,疏议中还有“不应得为”立法例34处。此类规范以“理”为入罪标准,律令无正条而依理不可为者,即可援引此类规范比附定罪。从构造上来看,前述34处立法例从犯罪主体、对象以及量刑等方面,弥补了“不应得为”专条的缺漏,兼顾了前后条文的逻辑关系,确保了唐律体系的完整性。这些立法例中的“理”与“不应得为”专条中的“理”意涵相同,是唐律“法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得为”之“理”,并非单纯的“礼之义”,而是囊括家内伦理、官员品德、司法公正等六个维度,涉及社会治理方方面面。唐律“不应得为”条内蕴的复合型治理功能,实则本于“德礼为政教之本,刑法为政教之用”的儒家治道。
关键词:不应得为 理不可为 唐律 法理 儒家治道
19.西夏法律中的儒学因素及其对中华法系的丰富
于 熠
内容提要:西夏是11-13世纪建立于中国西北地区以党项羌族为主体的地方少数民族政权。在与宋、辽、金的长期对峙中,儒学为西夏政权统治者进行社会治理提供了先进思想资源。西夏的法律制度体现出当时少数民族政权中较为发达的法律文化,同时丰富了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华法系的制度内涵。西夏的法律内容表现出西夏政权统治者对儒学思想的推崇。同时,这些法律内容又为西夏政权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治理制度基础,促进了西夏政权内部各民族的共存、共生与共同发展。西夏刑名体系中君主权威至上、伦常不容僭越、尊卑贵贱之别等内容,以及刑罚体系中用刑持平、宽仁慎刑等内容,表征着西夏法律吸收与创新儒学思想之被动冲击、主动汲取和潜移默化的动态发展过程,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法律文化的高度融合,是10世纪后中华法律文化多元一统的生动注脚。
关键词:西夏法律 儒学因素 中华法系 多元一统
20.省宪、统一与护法:联省自治运动的宪制反思
杨博文
内容提要:联省自治与国家统一的关系问题,可以借助民初省宪与《临时约法》的互动结构来考察。《临时约法》在1920年代的联省自治讨论中频繁出现,省宪起草者高度关注《临时约法》的正反经验,将《临时约法》之不合于民初国情、行政与立法失衡、以议会为制宪主体等问题作为省宪镜鉴。更重要的是,联省自治运动正是由《临时约法》及其设定的“国会制宪”方案的失败所激发。在联省自治派看来,制定省宪不但不违反《临时约法》,反而是保全《临时约法》的“护法”行动。这种以地方作为护法者的实践,是《临时约法》内部护法机制失效之际产生的特殊的外部护法机制。但外部护法者对地方割据力量有着高度依赖,其护法诉求与地方力量的固有诉求存在天然冲突,后者严重阻碍了作为宪治前提的国家建构进程,使得联省自治运动这种地方护法实践以失败告终。关键词:临时约法 联省自治 省宪 统一 护法
21.牟宗三对康德良知学说的双重误释
邢长江
内容提要:牟宗三对康德良知学说的理解存在双重误释。一方面,牟宗三没有看到康德良知学说的最终基础是以至善为终极目的道德完善行为。另一方面,牟宗三没有正视康德良知学说所建构的宗教维度。康德的良知学说固然可以作为建构当代儒家道德哲学的重要思想资源,但是,“在中国哲学内部重建康德道德形上学”这一牟宗三式致思路径并不可取,因为它立场先行地把康德哲学的理论范式套用到儒家道德哲学之上,同时抹煞了康德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特殊性和及其精神实质上的差异。事实上,康德良知学说因为受到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限制,所以无法在内部弥合信仰与理性、超越与内在之间的二元割裂,以至于最终陷入自相矛盾的理论困境。当代儒家道德哲学和良知学说的建构,应当规避康德良知学说的缺憾,进而把世俗和宗教维度作为驱动道德实践的积极因素。
关键词 良知学说 牟宗三 康德 道德哲学 宗教维度
22.《尚书·无逸》政教思想的实践与运用
宋永祥
内容提要:《尚书·无逸》篇蕴含的儒家政教思想,通过阐释经义、创作图文、命名建筑等方式,在中国古代被广泛实践与运用。文人士大夫援“无逸”政教思想,或劝谏君王,或勉励自身。在唐宋两朝,“无逸”政教思想被创作为图像并悬挂于内廷,是为《无逸图》。受《无逸图》及“周公进无逸”本事等影响而创作的以辞赋为代表的文学作品,成为古代俭德文学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两代,从官方到民间多有以“无逸”命名的建筑,这也是“无逸”政教思想的重要外化形式。纵观历史,随着阐释、呈现与寄寓“无逸”政教思想之载体形式的多元化,其内涵和意义也不断巩固和扩大,在多重维度上影响了古代政治、思想和文化。虽然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但不能低估“无逸”政教思想在经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历史价值及其对当下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尚书·无逸》 《无逸图》 经义 政教
23.《鬼神之明》的文意主旨与“明”字含义
张唐宁
内容提要:比起来自学派外部的攻击,墨子学派内部对墨子“明鬼”说的质疑显然更为致命。令墨门弟子疑惑的是,作为圣人的墨子为何会有疾病,此种事实与墨家理论之间何以存在巨大差距。墨子“百门而闭一门”的回应,看似补全了“鬼神必明”的理论漏洞,实际却动摇了鬼神的权威。上博楚简《鬼神之明》不仅反诘了墨子“鬼神必明”的观点,还提出“鬼神不明”的观点作为补充。《鬼神之明》中的“明”,有“明知能力”“明示”与“存在”三重含义。《鬼神之明》的作者对“鬼神有所明有所不明”作出的两个猜测并非并列关系,而是对立关系。猜测一“力能至焉而弗为”是对鬼神存在的极力辩护,猜测二“力固不能至焉”则是对鬼神存在的全然否定。“鬼神不明”的结论虽然呼之欲出,但仍被简文作者隐晦地表达为“鬼神有所明有所不明”,这体现出独特的利民关怀。
关键词:《鬼神之明》 墨家 鬼神必明 鬼神不明 利民关怀
24.康熙朝文庙从祀争论中的经学逻辑与理学逻辑
李先义
内容提要:作为汉朝“儒者宗”的董仲舒,迟至元朝才始入文庙,且居于从祀末等。清康熙年间,许三礼上疏,倡议调整董仲舒从祀位次,由此掀起一场关于文庙从祀的争论。这场争论体现出清朝所面临的政治文化正当性危机,明清易代、华夷之别、治道之争则构成清朝正当性论证的关键障碍。为解决上述问题,康熙帝运用理学逻辑将明清之争理解为正统与异端之辨,并通过“崇正学,黜异端”的实践,为自己建构起治道合一的圣王形象,从而将合法性和神圣性诉诸个体道德。许三礼则采取“溯道源天”的经学逻辑,着眼于对共同体命运的责任承担,在肯定清朝权威的同时,将合法性和神圣性奠基于对天道追寻之上,试图把清朝纳入儒教的历史叙事。就此而言,回顾此次讨论,不仅具有思想史意义,而且有助于理解儒教在国家国族建构方面的意义以及清朝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
关键词:经学逻辑 理学逻辑 文庙 董仲舒 许三礼
25.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研究述评
黄星星
内容提要:20世纪初以来,国内学者围绕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重语境下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钱穆、冯友兰等人基于历史文化语境,将董仲舒“贤良对策”视作汉武帝尊儒的起源,但在内涵上对其加以限定,在评价上强调其历史必然性,同时反对仅以思想专制视之。第二个阶段是易白沙、翦伯赞等人从意识形态立场出发,将董仲舒视作封建文化专制的代表,将对策旨趣解读为强制禁绝诸子学说的流通,并因此对其大力批判。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诸多学者就董仲舒对策本事、汉武帝学术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概念出处等展开论辩和诠释,让部分问题得到进一步澄清。爬梳此番百年学术史,可以发现各阶段之间的交织关系,各自存在的研究盲区,以及思维习惯和研究范式的转型,进而对其中得失给予有效的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董仲舒 贤良对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研究述评
26.沟口雄三的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基体论述评
代明月
内容提要:近代以来,从兰克、赫尔德的中国停滞论,到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中国一直被妖魔化地塑造为西方世界的“他者”。受西方中心主义的扭曲视角的影响,近代以来的日本学界,无论是福泽谕吉、桑原骘藏的脱亚入欧论,还是内藤湖南、竹内好的亚洲主义论,都摆脱不了对中国停滞、专制的错误性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学者沟口雄三以中国为方法,力图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扭曲视角。沟口雄三立足中国历史自身发展脉络和社会主义中国建设实际,从共有性质的土地、互助性质的共同体和天下为公的观念三个层面,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基体论,打破了社会主义外来论的陈旧观点。沟口雄三的历史基体论具有以中国为本位的理论特质,为理解和诠释近代中国的道路选择提供了新思路,也反映出战后日本学界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内在要素溯源研究的新进展。关键词:战后日本中国学 沟口雄三 儒教社会主义 历史基体
27.在历史视域中探索法治的中国图景——评《跬步探微:中国法史考论》
王小康
内容提要:新近出版的《跬步探微:中国法史考论》一书,相对集中地反映了法律史学者陈景良教授省思中西古今二元对立的类型学法史叙事,在历史视域中探索法治的中国图景的学术成果。该书有三个特点:一是反思马克斯·韦伯等中外学者广泛运用的“类型学”方法对法律史研究的正反两方面影响,主张从中国文化的内在理路历史地、具体地诠释“法治”的标准,重新描绘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形象与图景。二是把握士大夫在传统法秩序中的主体地位,自觉关注儒家“道统”对士大夫法律知识和法律实践的影响。三是强调中国法律史研究的“时间感”,重视“史料、理论与方法”的内在关系,着力从宋代司法传统中发掘本土内生的“现代”法治元素,在宋代历史场域中考察传统法秩序的近世化转型。该书有助于理解传统法制与现代法治之关系,有助于推动法律史学术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法治 文化内在理路 士大夫 宋代司法传统 近世化转型
【上一篇】【刘青衢】论年味
【下一篇】【段重阳】儒学哲学化的历史阶段及其限度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