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厉】“不负如来不负卿”与“不负高天不负人”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23-02-23 18:11:48
标签:“中国”
任文利

作者简介:任文利,笔名温厉,男,西元一九七二年生,内蒙古锡林浩特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现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东方道德研究所副研究员。著有《心学的形上学问题探本》(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治道的历史之维:明代政治世界中的儒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等。

“不负如来不负卿”与“不负高天不负人”

作者:温厉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布


早间起床,看到朋友圈转发的一条网易新闻:“高雄地方法院:大陆也是中华民国人民”,讲述了一个判例,不免心下窃喜。所喜者有二。

 

其一,于台湾而言,此判例由高雄的法官们激活了“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相应条款,可以成为一个经典判例,对于台湾地区处理类似法律事件,意义重大,实乃中国之幸。

 

其二,于大陆而言,此判例得以通过网络媒体传诸大陆,使大陆人民得以生动地了解“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含意。同时,自客观意义上讲,拓展了国民党作为在野党的话语空间,使两岸人民有可能以此为契机展开更多良性的互动。此亦中国之幸。

 


 

由此,不由得想起这几年来纠结于心中的两句诗,“不负如来不负卿”与“不负高天不负人”。

 

前者许多人可能熟悉,于十余年前曾风行一时,出自藏区曾为六世大和尚的情僧仓央嘉措之口。如此一句,饱含深情,读之令人含泪。余自内子所购书中瞥见此书名,不能忘怀。

 

后不知以何机缘,得见北宋五子邵尧夫诗句“不负高天不负人”,不免震动于二者之间诗意的相似。

 

大和尚生于1683年的清初,原籍不丹,邵尧夫生于六百多年前的北宋,二人诗句何以跨越时空有这样一次欢喜相逢呢?离不开“汉”译者曾缄的助缘。

 

查曾缄履历,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出自黄季刚先生门下,毕业后就职于民国之“蒙藏委员会”。仓央嘉措情歌的翻译,正是他任职蒙藏委员会期间的一桩大功德。66首情歌,莫非诗中上品,启人发佛心,发爱心。

 

蒙藏委员会,余素所未知,检索网络,知其为中华民国承清“理藩院而建置,任职者不乏如曾缄之老师宿儒,亦不乏《诗经》所咏作为国之干城的“赳赳武夫。民国偏安台湾后,蒙藏委员会尚一直存在,直至2017年被取消。其间曲折,余所未知,或有知者,可以告之。

 

邵尧夫,六世大和尚与曾缄,皆为吾国之先贤,共同成就一“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亦共同成就当下一“中国,然吾国未来之命运际遇究竟如何,则存乎其人。

 

至若诗句,就吾之性情而言,更为喜欢“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深情,诗本来即主于情的。邵尧夫的“不负高天不负人”,则透着几分生命中的洒脱,适为某所欠缺。某近年来善忘,初见得尧夫此句,留在大脑中的一直是“不负苍天不负人,此一字之差,倒颇合于某甲之心性。每于生命沉沦之际,得于此句之提撕者为多。至于“如来与“苍天”,“卿”与“人”,将无同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