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焱 著《发现王夫之:晚清以来的船山升格运动(1864-1982)》
书名:《发现王夫之:晚清以来的船山升格运动(1864-1982)》
作者:陈焱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内容简介】
在中国近现代,明末大儒王夫之(号船山)受到不同派别、集团的推崇,出现过“人人都说船山好”的现象。曾国藩、郭嵩焘等晚清中兴名臣所推崇是理学家王船山,谭嗣同、章太炎、章士钊、杨毓麟等推崇的是民族主义者王船山,在现当代,人们推崇的是哲学家、史学家、文学批评家王船山,甚至是启蒙家王船山。这其实反映了近现代中国哲学史上一个令人瞩目的问题——在明清之际寂寂无名的王船山及其哲学是如何被不断升格的?
本书是首次系统地考察近现代中国哲学史中的“船山升格运动”,围绕着“船山升格运动”所展开的近现代中国哲学对于船山哲学的诠释史与接收史出发,来管窥现代中国哲学史的发展,并揭示“船山升格运动”背后的哲学史逻辑发展动因。
【目录】
序(陈卫平)
凡例说明
导论 船山升格运动的定义、问题意识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船山升格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哲学史上的独特性
一、船山升格运动的问题意识
二、船山哲学的异端性气质
三、方法论说明
本论 近代以来的船山升格运动
第二章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船山升格运动
一、金陵本《船山遗书》与曾国藩对船山的道统升格
二、金陵本《船山遗书》与湖湘士大夫集团的崛起
三、 船山哲学对近代湖湘实学思潮的影响
四、船山哲学对郭嵩焘洋务思想的影响
五、船山哲学对谭嗣同维新思想的影响
第三章 “排满革命”与船山升格运动
一、作为清末革命派精神领袖的王船山
二、船山哲学对清朝统治合法性的瓦解
三、船山哲学的启蒙诠释及其争议
四、外一篇:船山从祀公案始末述评
第四章 民国时期的船山升格运动
一、王船山在“清学史”中的特殊定位
二、船山哲学的“现代性”与“体系化”特征
三、船山哲学在民国时期的唯物主义诠释路线
第五章 1949年后“日丹诺夫范式”影响下的船山升格运动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
一、船山哲学的“民族性”与“普遍性”诠释路线之争
二、中国哲学史讨论会(1957年)对船山哲学史定位的升格
三、船山学术讨论会(1962年)与船山升格运动的高峰
四、批判与反思:1976—1981年间的船山哲学研究
结论 船山升格运动的终结与影响
第六章 船山升格运动的终结与船山学的诞生
一、回到船山本身:王船山学术思想讨论会(1982年)
二、船山哲学研究的新方法与新气象
三、《王船山思想体系》与船山升格运动的终结
四、“船山学”的提出及其哲学史隐喻
余论 中国近现代哲学革命与船山升格运动
第七章 船山升格运动与中国哲学合法性的确立
一、中国哲学学科初建时期对体系化观念的追求
二、“科玄论战”的影响与船山哲学对科学主义世界观的容纳
三、中国近现代哲学的实学取向中的船山影响
第八章 船山哲学与近现代中国的世界观革命
一、晚清的“道器观”批判与船山的“道在器中”思想
二、船山历史哲学与进化史观、唯物史观的默契
第九章 中国近现代面临的精神危机与船山升格运动
一、中国近现代哲学中的“亡种族”焦虑与船山升格运动
二、船山哲学精神对“亡种族”焦虑的疗治与回应
附录 船山哲学研究史综述三篇
附录一 晚清以来百年王船山哲学与思想研究述评
附录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十年船山思想与哲学研究述评
附录三 20世纪后半叶海外新儒家的船山思想与哲学研究述评
参考资料
跋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