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帆】揭阳学宫:儒学殿堂演绎红色经典

栏目:中央党校机关报儒家道场系列
发布时间:2023-03-12 18:52:34
标签:揭阳学宫

揭阳学宫:儒学殿堂演绎红色经典

作者:王帆

作者:《学习时报》

来源:孔子二五七三年岁次癸卯二月十二日庚申

          耶稣2023年3月3日

 

揭阳,位于古五岭之一的揭岭之阳,是潮汕历史文化发祥地。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揭阳复置县,首任知县孙乙建造揭阳学宫,择址于县治东,即今榕城区韩祠路东侧。揭阳学宫是古代揭阳县学,最初称儒学署,亦谓“孔庙”“文庙”,兼有祭孔与官学功能。其悠远绵长的文化积淀、恢宏精卓的建筑艺术,为揭阳这一粤东古邑增添了厚重底蕴和人文魅力。周恩来曾三次在揭阳学宫办公下榻,播撒革命火种,儒学殿堂演绎了一段红色经典,文化胜迹升华成信仰高地。

 

岭东古建筑的明珠

 

自肇造至清末,揭阳学宫共经过30多次修缮、调整或扩建。南宋淳祐六年(1246年),潮州知州陈圭首次主持重修。现存建筑为清光绪二年(1876年)重修时的遗构,由知县夏献铭主持历6年改扩建而成,确定了“坐东北向西南”朝向和三路五进、左右对称布局。学宫占地约2.1万平方米,有21座单体建筑,在全国现存府县级孔庙中规模最大,居岭南之冠,仅小于山东曲阜孔庙,与番禺学宫、德庆学宫并称为广东“三大学宫”。

 

学宫最前列建筑是照壁,照壁南面红墙刻有“太和元气”四个大字,北面刻有“梅花魁首图”“鲤跃禹门图”“鹿鹤相望图”等嵌瓷雕作品。照壁两侧有“起凤”“腾蛟”牌坊,寓示着蛟龙腾跃、凤凰起舞。中路主体建筑依次有照壁、棂星门、泮池、泮桥、大成门、乡贤祠、名宦祠、大成殿、东庑、西庑、东斋、西斋、崇圣祠、尊经阁。大成殿是核心建筑,面阔21.35米,纵深21.93米,通高14.1米,屋顶为歇山顶,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双重飞檐,峻拔陡峭,四角轻盈翘起,玲珑精巧,气魄非凡。大成殿往前是崇圣祠,面阔23.59米,进深20.59米,通高12米,硬山顶,三开间二厢房布局,屋脊嵌雕鳌鱼吻脊、宝珠龙头等,与大成殿屋面协调呼应。东西庑、东西斋把大成殿、崇圣祠连接成四合式庭院,蕴含着儒家精神扬四方。东路附属建筑有忠孝祠、明伦堂、教谕署、东土地祠等。西路附属建筑有西土地祠、文昌祠、文昌阁、节孝祠、训导署等。

 

揭阳学宫采用宫殿式高台基、对称中轴线布局,高低、层次、开合、广狭、疏密等不同空间手法混用,主要建筑从称谓到装饰图案,处处展现出精妙的建筑技艺和深远的寓意含义,集泥塑、瓷嵌、木雕等传统工艺于一身,潮汕建筑艺术特色鲜明。整个学宫红瓦绿檐、高脊巍峨,飞桷凌空、画栋雕梁,既凸显了富丽堂皇、庄严肃穆的造型,又呈现了精巧灵动、通透明快的风格,是华南古建筑群的佼佼者,被誉为“岭东古建筑的明珠”,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这见证了古代揭阳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粤东节点经济富庶的程度,诚如杨万里的《揭阳道中》诗云“旧时潮州底处所,如今风物冠南方”。

 

为潮汕大地注入人文氤氲之气

 

作为古代揭阳的最高学府和唯一官学,揭阳学宫肩负儒学教育、培育科举人才的重任,自创办起一直受到历代知县格外重视。如明代的刘潜夫、徐资用、童琰,清代的蔡端、刘业勤等,他们或改善学宫条件,或亲自课试儒童。从南宋到清代,不少闻名海内的学者,如宋代的林圭,明代的季本、高攀龙,清代的林大经,都曾在此登坛传道。季本谪任揭阳主簿期间兴学化民,后任长沙知府极力修复岳麓书院。高攀龙为东林学派精神领袖之一,被贬揭阳时承担县学教谕、训导职责,倡导经世致用的学风。此外,学宫任教职者皆为饱学之士,贡士居多,也有监生、举人、进士、儒师,如清代许登庸、黄世杰、李星辉等名师曾长期耕耘于此。这些都助益了学宫办学传统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学宫坚持德育为先,总共考中进士63名,举人308名,贡生、秀才不胜枚举,更培育了许多怀瑾握瑜的精英人物。宋代有博学崇化的王中行、黄焕国;元代有进士黄点;明代有名宦徐虔和王昂、太仆寺少卿吴裕、御史郑一初、浙江参政黄国卿、“潮州后八贤”的郭之奇和黄奇遇、兵部郎中许国佐、吏部郎中罗万杰;清代有育才兴学的许登庸、直隶总督郑大进、著名诗人曾习经等。可以说,揭阳学宫成就了揭阳人文蔚起、群星灿烂的胜景盛况。揭阳还孕育了朱熹门生郭子从、“岭南第一名臣”翁万达、“大方伯”郑旻、“清廉天下冠”谢正蒙、武状元林德镛、“洋务先驱”丁日昌等先贤名宦。所以揭阳有“文化之乡”“海滨邹鲁”之称,赢得了“揭阳多士天下都,声名藉藉南海隅”的美誉。

 

揭阳学宫不仅是揭阳千年文脉渊薮,还润泽了潮汕地区崇文重教心理,激扬了潮汕文化氤氲。继此之后一大批书院、私塾、义学涌现于潮汕大地,蓝田书庄、中离书院、南溪精舍就是典型代表。蓝田书庄系朱熹同榜进士郑国翰所建,朱熹曾前往探访讲学,这在潮汕教育史上传为美谈。中离书院和南溪精舍创办于明嘉靖年间,均为揭阳籍潮学巨擘薛侃、杨琠及其友人生徒研习学问之地,潮学日益聚集勃发并享誉全国。值得一提的是,明清时期揭阳有两个名扬四海的学术群体——潮学派和“揭阳先生”,二者的中坚分子大都出自揭阳学宫。

 

传承红色记忆和革命精神

 

五四运动后,揭阳学宫成为当地进步思想的发源地,岭东学生联合会揭阳分会就设在此。因而,周恩来三次到揭阳从事革命活动都到过揭阳学宫。

 

第一次东征期间,1925年3月上旬,周恩来率黄埔学生军到达揭阳,在揭阳学宫崇圣祠居住和办公,主持政治部会议通过《军队经过地方政治工作案》《组织行营医院案》两项决议,还在群众大会上发表题为《国民革命的宗旨和三民主义的真谛》的演讲。第二次东征期间,1925年11月初,周恩来率军到达揭阳,再次入驻揭阳学宫崇圣祠,并接见了工农商学组织代表,指示他们要组织起来。不久后,中共揭阳县支部在学宫成立。

 

1927年9月26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率南昌起义军6000多人抵达揭阳县城,部队政治部进驻揭阳学宫崇圣祠,彭湃率领的东江工农自卫军总指挥部驻在学宫东廊。当天近午,周恩来从汕头赶到揭阳,与贺龙、叶挺等到学宫崇圣祠召集各部汇报工作。午后,在周恩来的直接指导下,当地第一个红色政权——揭阳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在学宫大成殿成立。下午,周恩来、彭湃、贺龙、叶挺、刘伯承、聂荣臻等在商民协会楼召开军事会议。

 

周恩来到揭阳从事革命活动时间虽不长,但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第一、二次东征胜利使广东革命的基础更加稳固,为北伐创造了有利条件。南昌起义部队播下的“革命种子”,鼓舞了粤东群众的革命热情。周恩来三次到揭阳点燃了革命斗争的熊熊烈火,推动了揭阳乃至潮汕地方党团组织的建立和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揭阳学宫植入“红色”韵味,新中国成立后被命名为“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为广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理想选地。

 

巍巍学宫擎赤旗,尤励后侪继往贤。如今,揭阳学宫崇圣祠东厢房还原了当年周恩来居住办公时的布置,中厅辟为“周恩来同志革命事迹”展室;学宫还辟有“大哉孔子”“廉洁坊”“仁之本孝德”及“揭阳贤德”展室。在这里,革命者的如炬初心其道大光,浓郁的书香文韵沁人心脾,以坚守信念为精魂的革命文化同以尚德崇贤为重要特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相映生辉,并交织汇聚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