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礼刚】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与当代意义

栏目:《原道》第41辑
发布时间:2023-04-15 21:22:55
标签:王阳明

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与当代意义

作者:方礼刚(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海南省南海文明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

来源:《原道》第41辑(陈明、朱汉民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21年12月)



摘    要:研究阳明心学,必先认识社会背景,探寻其思想根源。一方面,明朝中叶,随着社会逐步安定,经济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江南一些地方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在传统“士农工商”的等级划分之外,出现了“四民皆本”的观念。另一方面,文化专制、阉宦干政、赋税沉重以及内忧外患等消极因素,亦激发起人们对政治、思想、社会等领域变革的期待与渴望。阳明心学正是在顺应这一社会需求,并在继承和发展儒家传统道德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阳明心学不同于理学的心性论、工夫论。“心即理”是阳明道德哲学的本体论,“知行合一”是阳明道德哲学的实践论,“致良知”是阳明道德哲学的价值论。阳明心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深入研究阳明心学有助于涵养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国哲学的终极关怀,重塑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以及处理当前的国际关系。


一、阳明心学的社会背景

 

“复汉家风范”本是朱元璋的政治理想。开国之初,朱明王朝对宦官的约束尤其严格。《明史·太祖本纪》载:“惩元政废弛……禁宦竖不得干政。”但承平日久,历史周期率再现,宦官干政成为突出问题,也成为明朝乱象的开始。王阳明所处的时代,末世危机业已显现。王阳明自称历经“百死千难”,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宦官干政。生死之劫、家国之难,造就了阳明,成就了心学。

 

明朝初年,通过推行“两税法”“鱼鳞册”等制度,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但矫枉过正,弊端日显,土地高度集中,徭役赋税沉重,朝政日趋腐败。至明代中期,原有的改革气象逐渐消失,政治环境日趋恶化,社会矛盾加剧,起义暴动、军兵哗变、民族矛盾尖锐等问题日显。王阳明对此颇有感慨:“今世士大夫高者谈玄理,其次为柔愿,下者直以贪黜奔竞,谋自利其身。”【1】他认为:“风俗薄恶如此,有司者岂独不能辞其责?”【2】他建言,“务洗贪鄙之俗,共敦廉让之风”,“去权奸以彰圣德”。【3】起初,王阳明将当时的社会问题归咎于“权奸”“贪鄙”等表面现象;及至晚年,新的现实使王阳明的思想有了新的发展。

 

明代中期,江南地区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市民阶层迅速兴起并日趋活跃,“工商皆本”的思想被广泛接受,“士农工商”不再是等级的代名词。一股追求功利和个性解放的思潮,开始冲击以程朱理学“定于一尊”的官方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思潮涌动、观念激荡的时代,也叩问着思想者的心灵。王阳明认识到万事应当“在根源上讲求”,【4】良知之学由此而创立。黄宗羲就此评价:“盖自程朱一线中绝,而后补偏救弊,契圣归宗,未有若先生之深切著名者也。”【5】


二、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

 

阳明心学是中国式的道德哲学,在世界上也当是较早、较系统地涉及道德哲学领域。明确阳明心学为道德哲学这个定位之后,对阳明心学的理解就会容易得多。阳明心学与孔孟儒学、周程理学一脉相承。陈来指出,二程的学说“把孟子以后中断了一千四百年之久的儒学道统真正承接起来了。他们以理为最高哲学范畴,强调道德原则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注重内心生活和精神修养,形成了一个代表新的风气的学派”【6】。阳明心学继承了程颢心学的观点,充满了人为什么而活着、怎样生活得更好的“苏格拉底之问”【7】。比王阳明晚生251年的英国哲学家亚当·弗格森认为,知识分两种,要么是关于特定事实,要么是关于一般法则;法则也分为两种,“要么是物理的,要么是道德的”,道德哲学是研究心灵亦即道德法则的学问;“合理的、能够带来快乐的东西就是善”,“人皆渴望卓越憎恶缺陷”。【8】弗格森的道德哲学与王阳明所讲的“心外无物”“心即理”“致良知”“为善去恶”“好好色”“恶恶臭”是一致的。与弗格森同时代的亚当·斯密认为,“良心”是理性、是道义,是“判断我们行为的伟大法官和裁判”;良心是“自动出现”的,是“天性”。【9】这同样与阳明心学的诸多观点高度一致。阳明心学就是研究一般道德法则的学问,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杰出代表。

 

通常,人们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三句话作为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但由于古文与今文的文本差异,解读起来,仍让人一头雾水。阳明心学到底在讲什么,是其诞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追问的话题。本文亦从“三句话”开始,从道德哲学的角度,对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进行再探索。


首先,“心即理”是王阳明道德哲学的本体论。

 

“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首要论断和理论基础。王阳明在《朱子晚年定论》中说道:“予既自幸其说之不谬于朱子,又喜朱子之先得我心之同然,且慨夫世之学者徒守朱子中年未定之说,而不复知求其晚岁既悟之论。”【10】陈明指出,朱子“人心道心”的工夫论是从“未发为性、已发为情”出发的,“向经验领域落实而形成的人格完成模式”,“虽然成就人格一定程度也能满足生命的渴望,但太极或理,与生命的同一关系是知识性的,情感慰藉不足”。【11】阳明心学更加强调道德自觉、自律和自问,认为“未发之中即良知也”,“未发在已发之中,而已发之中未尝别有未发者在;已发在未发之中,而未发之中未尝别有已发者存”。【12】阳明掀髯酣唱“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13】,即是点明慎独、独知恰是心之本体。阳明的“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等释义,与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所指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有异曲同工之妙。理解“心即理”,要明确什么是“心”。阳明《传习录》一段原文,很清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心之本体,原只是个天理,原无非礼,这个便是汝之真己。这个真己,是躯壳的主宰。若无真己,便无躯壳,真是有之即生,无之即死。”【14】心是人的灵魂,“心即理”直指灵魂深处最本原的东西,也就是心灵本体。人活着是因为心活着,人活成圣贤是将心修成了圣贤。“心即理”本是明中叶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的一次大讨论和大实践。今天,我们应当拂去其历史灰尘,让其再现光明,为时代服务。反复研读《传习录》后发现,“心即理”既是道德哲学,也是认知科学。阳明所讲的“视听言动”,就是感知(感觉、知觉);所讲的“本体”“天理”“真己”“主宰”“虚灵明觉”“本原良知”,就是中枢信息处理(认知或决策),也就是“算法”。在阳明心学中,这个“算法”就是“本体”“天理”等不同词汇背后所隐喻的同一个类似程序逻辑的东西——道德法则(天理、良知),也就是“心即理”——良心就是天理。因此,“心即理”只是阳明心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感知到的信息经过“算法”进行处理之后,作出的反应或信息输出才是“行”。依阳明心学,这个“算法”过程以及感知过程也是“行”的过程。如阳明所讲的“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15】阳明还说:“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16】见小孩掉井里,一般会“不加思索”救人,但从科学上认识,这个“中枢信息处理”并没有被省略,只是这一过程反应神速,连自己都感觉不到,这就是心即理、知行合一。其所谓的“心”,既是自我的主体,又是宇宙的本体,更是道德的本体。


其次,“知行合一”是王阳明道德哲学的实践论。

 

王阳明所讲的知,是道德感知,是知是非的知,也是道德实践。阳明《传习录》开篇就谈到这个问题:“身之主为心,心之灵明是知,知之发动是意,意之所着为物。”【17】灵明就是“虚灵明觉”,是一种敏锐的感知。“意”是感知到的信息经过中枢系统处理之后的行动指令,指令必落到实处,即“意之所着为物”。知和意、意和物也是连在一起的,是一个连续的、快速的反应过程。阳明心学是将心、知、意、物视为一体,这是知行合一的完整概念。阳明认为,“知行合一”本来就是一个东西,而时人将其分做两半,所以才会生出许多危害社会发展的“冥行妄作”和“悬空思索”。【18】“知”体现在“行”上,行是结果,这强调了道德实践的重要性。时人多被私欲遮蔽真知,“故须格物以致其知”【19】。因此,讲知行合一也离不开格物致知。王阳明说:“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20】“克倒”就是“行”的过程。“知行合一”是道德法则的应用,体现的是鲜明的实践观。


最后,“致良知”是王阳明道德哲学的价值论。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中国文化的基因。王阳明定然不知苏格拉底,但两位古圣先贤在对“善”的认识和追求上高度一致,苏格拉底认为“趋善避恶”是人的本性,这与“致良知”是一个道理。“致良知”包含两个层面的概念。一是良知。良知是心灵本体,这与苏格拉底认为“趋善避恶”是人的本性是一致的。良知“是万物的尺度”,心是良知,心无体,以万物之体为体。良知是自然而然的,“吾心之良知,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乃天命之性,吾心灵昭明觉之本体也。惟不自欺其良知,斯知致而意可诚矣”【21】。王阳明的良知说强调了以良知统摄天理,以良知决断人事。通过诚意、格物、克私、立志的过程,人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一命题激励、吸引无数人在理性、道德良知上不懈地追求。二是致良知。门生九川问如何致知,王阳明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22】按良心做事,不自欺,就是“致良知”。王阳明的道德哲学,正是研究灵魂的学问。


三、阳明心学的当代意义

 

儒学是支撑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根和文化之心。阳明心学是儒学中的道德哲学,它直指心灵本体,揭示了无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依“道”和“德”的规则运行,逆之则败,顺之则成。“道”和“德”统一于心,心即理。修心、养心,万事从“心”上问策问计问行,这就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一滴骨血”,认准它,滋养它,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就会化繁为简、化险为夷、化难为易,于千头万绪中,抓住一个根本。研究、继承与发展阳明心学,将其核心思想灵活运用于当代实践,定将助推我们实现强国之伟业。


首先,深入研究阳明心学有助于涵养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23】习近平将核心价值观提高到“德”的高度来认识,可谓抓住了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和关键,耦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培育核心价值观就是培育德性的问题,是“种根”的问题。“种根”是王阳明语录中频次较多的词:“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24】阳明讲“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25】,他的意思是,道德、良知没有固定的形态,“必有事”时才有形态,这也是“知行合一”的本意。良知能知是非,从良知上下功夫,其必能推及万物,国人都依良知行事,何愁不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民主、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良知是以天理体认人事,人人皆可得而学之。心有良知,就会以国家为大。阳明在江西出差,“不意行至中途,遭值宁府反叛,此系国家大变,臣子之义不容舍之而去”【26】,遂不等命令,率军平叛。心有良知,就会以社会为重。阳明指出:“佛氏着在无善无恶上,便一切都不管,不可以治天下。……须是廓然大公,方是心之本体。”【27】心有良知,就会以个人为全体。王阳明讲求“慎独”“谨独”“独知”,并奉为做人之根基及快乐之源泉。这是关注自律的问题,能自律,即良知在身,即已将善的价值观种上心头了,日加滋养,定然枝叶繁茂。


其次,深入研究阳明心学有助于构建中国哲学的终极关怀。

 

中外传统的道德哲学中,曾有过多元的终极关怀。张岱年将其归纳为三种类型:归依上帝的终极关怀;返归本原的终极关怀;人生之道的终极关怀。【28】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主体意识已经觉醒,“上帝死了”的观念反而更能引起共鸣。王阳明也讲志士仁人,但他讲得更透彻:“问志士仁人章。先生曰,只为世上人都把生身命子看得来太重,不问当死不当死,定要宛转委曲保全,以此把天理却丢去了。忍心害理,何者不为?若违了天理,便与禽兽无异,便偷生在世上百千年,也不过做了千百年的禽兽。学者要于此等处看得明白。”【29】王阳明认为良知是生命的最高价值,是圣圣相传的“一滴骨血”,所以他反复强调“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30】。王阳明将终极关怀的目标定位于普罗大众,定位于具体的生活,使得任何人做任何事,随时都可以获得修养的提升,这是王阳明将道德哲学变成大众哲学的伟大贡献之一。【31】钱穆先生将阳明道德哲学对整体的关怀与张载《西铭》中对个人的关怀作比较之后,激动地写道:“必待要到人人作了圣人的人生,才是理想的人生。这样的社会也才是理想的社会。人人分工而合德,人人平等自由,各还他一个天赋的才性之真,与本心的好恶之诚,而各成为一个圆满无缺之圣,这又是何等地美满的社会和人生呀!”【32】共产党人同样信仰舍身成仁,这个仁就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本质上必是一个充满良知的社会,追求共产主义的过程也必是一个“致良知”的过程。从这一点来讲,将“良知”代替“道德”并作为我们的终极关怀,层次境界顿升。


第三,深入研究阳明心学有助于重塑知识与道德的关系。

 

王阳明认为道德问题是治理天下的首要问题。对道德功能的认识问题贯穿王阳明文治武功的始终。但在我们的知识教育体系中,道德这一块儿是缺位的。知识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一旦脱节,人心就无所放置,知识再多又有何用?这正是阳明所批判的“剖析愈精,考拟愈繁,著述愈富,而支离愈甚”【33】。讲知行合一,讲致良知,就是讲以良知为本体行事,如此,遇到事情就会自然达到像王阳明不等命令率军平叛一样的境界。王阳明所讲的知行合一的“知”,并不等同于我们今天所讲的知识,但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知识应当以“知”为根本。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就关注到这一问题,苏格拉底认为“道德就是知识”【34】。王阳明在《示诸生三首》诗中写道:“但致良知成德业,谩从故纸费精神。”【35】即批评了空谈书本、讲堂知识的获取而忽略道德教育之流弊。王阳明还对那些虚伪的宣讲进行了形象生动的针砭:“所以虽在圣人,犹加精一之训。若只是那些仪节求得是当,便谓至善,即如今扮戏子。扮得许多温凊奉养的仪节是当,亦可谓之至善矣。”【36】今天我们教育出现的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没有把道德认知融入知识体系之中。失却了根本,心无处措置,知识也没有用了。阳明心学既指出了知识与道德的同一性,也指出了道德应优先于知识,指出“道问学是尊德性功夫”【37】。如何做到知识与道德合一?王阳明指出了“学问思辩行”合一的路径:“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38】这也就是知行合一的功夫,也是阳明心学的核心问题。【39】


最后,深入研究阳明心学有助于处理当前的国际关系。

 

近年来,一些西方大国在处理对外关系中,功利主义甚嚣尘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优先”,紧接着“英国优先”也出笼了。王阳明以为,良知唯一的仇敌是功利主义,不拔除这个病根,一切学问无从做起,推而广之,正常的、良好的国家关系也不能建立。陆九渊《大学春秋讲义》的“华夷之辩”,排除其民族主义色彩,将“夷”移植到对外关系的语境中,仍然可以“逆觉体证”出我们的文化自信:“圣人贵中国、贱夷狄,非私中国也。中国得天地中和之气,固礼义之所在。贵中国者,非贵中国也,贵礼义也。虽更衰乱,先王之典刑犹存,流风遗俗未尽泯然也。夷狄盛强,吞并小国,将乘其气力,以凭陵诸夏,是礼义将无所措矣,此圣人之大忧也。”【40】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发微《尚书》:“惟克明峻德,以亲九族,则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则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则黎民于变时雍,极而至于上下草木鸟兽,无不咸若。”【41】任何时候,礼义天下,行一体之仁才是可以“充塞流行”的国际伦理秩序。【4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的对外宣言,也是高扬我们传统文化的旗帜,必将赢得全世界广大爱好和平人士的尊重。


注释
 
1 《王阳明全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1298页。
 
2 《王阳明全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525页。
 
3《王阳明全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525、274页。
 
4《王阳明全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1290页。
 
5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83页。
 
6 陈来:《宋明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87-88页。
 
7 高国希:《道德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8 亚当·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20页。
 
9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韩巍译,西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127页。
 
10 《王阳明全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60-61页。
 
11陈明:《朱子思想转折的内容、意义与问题——以儒家文化与中华文明的结构关系为视角的考察》,儒家网,https://www.rujiazg.com/index.php/article/18371,2020年3月31日最后访问。
 
12《王阳明全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60-61页。
 
13《王阳明全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715页。
 
14《王阳明全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26页。
 
15 《王阳明全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91页。
 
16《王阳明全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6页。
 
17 《王阳明全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23页。
 
18 《王阳明全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3页。
 
19 《王阳明全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32页。
 
20 《王阳明全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91页。
21《王阳明全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9页。
 
22 《王阳明全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87页。
 
23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民族教育》2014年第6期。
 
24 《王阳明全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3页。
 
25 《王阳明全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102页。
 
26《王阳明全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365页。
 
27 《王阳明全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27-28页。
 
28 张岱年:《中国哲学关于终极关怀的思想》,《道德与文明》1993年第4期。
 
29 《王阳明全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97页。
 
30 《王阳明全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68页。
 
31 阳明心学的社会关怀,参见焦若水、马治龙:《历史叙事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再审思——以泰州学派为考察》,《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32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259页。
 
33 《王阳明全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5页。
 
34 魏金声:《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6页。
 
35 《王阳明全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715页。
 
36 《王阳明全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3页。
 
37 《王阳明全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1071页。
 
38 《王阳明全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43页。
 
39 参见陈碧强:《心学家经典阐释的问题意识与研究意义》,《原道》2016年第4期。
 
40《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7页。
 
41《王阳明全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271页。
 
42参见宋云博:《全球治理的“双擎模式”:国际德治与国际法治的融合互动》,《法治现代化研究》2018年第2期。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