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 戴和圣】正学书院:明清两代皖北重要学府

栏目:中央党校机关报儒家道场系列
发布时间:2023-04-21 13:58:21
标签:正学书院

正学书院:明清两代皖北重要学府

作者:王彬 戴和圣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三年岁次癸卯闰二月十七日乙未

          耶稣2023年4月7日

 

在皖北地区,有一座至今保存完好的书院,苏轼曾于此处设立学堂,乾隆皇帝亲临题字赠联,这就是位于“山川灵秀,有石如璧”的灵璧县的正学书院。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出任徐州知州,“南望灵壁(璧),鸡犬之声相闻”,闲暇时常做客张氏园亭,探访灵地名胜。苏轼倡导在此处设立学堂,名流望族翕然响应。元丰元年(1078年),学堂建成,时人称其为“竹中精舍”。此后,竹林之中每每书声琅琅,文风大振。苏轼誉其他日必为“灵阳圣地”,后正学书院创建于此处。皖北地区书院偏少,像灵璧正学书院这样一直延续文脉,旧址得以完整保存的更是稀少。

 

继承阳明致良知与知行合一为正

 

正学书院,是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知县钟大章所建,他的老师邹元标题写匾额“正学书院”并作《正学书院记》。邹元标是王阳明三传弟子中的领袖,也是东林党首领之一。他的文章与题名提升了书院的地位,扩大了影响,他本人以躬行“正学”,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邹元标年轻时遍历名山大川,拜访了很多书院,饱闻各家学说。他曾为12所书院作记,书院取名“正学”,寄寓了邹元标的理想。在晚明士林,邹元标存诚除百伪,持正压千邪,融严毅方正之气,与世推移,以气节名重当时。他为官敢言,勇于抨击时弊,曾因正直遭忌被贬。其学说得阳明心学的精髓,极具实学特色与实践价值。他在《正学书院记》中说:“(灵璧)而俗固质直右儒,以子淳衷古行,稍一振铎,必有闻风而兴者。”“质直右儒”“淳衷古行”均是“正气”的范畴,称赞灵璧的地方百姓胸怀正气,有提倡正义之举,必会一呼百应。邹元标在记中阐释何为“正学”,即以儒学为正,继承阳明致良知与知行合一为正。要做到“正学”,就要继承孔子“以明明德于天下国家为极致。天下人有一人不明其德,以为己之德未明也”,即要持心为公,以造福天下国家为己任,弘扬每个人内心善良光明的德性。要“正学”还要继承宋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利济苍生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又说:“学者,大人之学,非一身一人能私;道者,天下万事之大道,非一世一家能私。”能超越一身一人、一世一家,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方为大人之学。大人之学,即学做圣人之学,成圣之学,希贤希圣之学。以天下为公,方为大道。能到如此境界,方为正学。

 

由讲学实现育人与移风易俗的目的

 

读书立志,经邦济国。明天启七年(1627年),著名书法家倪元璐在同年进士陈三重(正学书院学生)的陪同下,回到灵璧,参观了正学书院。倪元璐题赠一联:“读圣贤书,取义成仁,所学何事;立经济志,先忧后乐,无愧此心。”上联是文天祥绝笔词变化而来,《宋史·文天祥传》:“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的这首绝笔词,继承孔子、孟子取义成仁的教诲,并以身躬行,成为仁人志士慷慨赴难的精神支撑。下联的“经济”,是“经邦”“经国”和“济世”“济民”,以及“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与简化,“立经济志”是古代学子为国为民读书的写照。“先忧后乐”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指古代为官者要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苍生的前途、命运担忧。倪元璐的赠联阐释建院初衷,对学子寄予期望,成为书院学子的座右铭。

 

帝王亲临,寄寓正学。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出于对灵璧磬石的钟爱,曾三次绕道灵璧。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皇帝南巡返回,亲临正学书院,在听完书院的介绍后,感慨万分。众人连忙祈求墨宝,乾隆一挥而就,题“正学之门”;又稍停片刻,吟成一联:“正气凝天地,学风融古今。”上联脱胎于文天祥《正气歌》首句“天地有正气”。此联嵌“正”“学”二字于每联开头,自然成文,既呼应了书院名称,又简略概括书院的历史与学风,属于鹤顶格楹联中的上乘之作。

 

育人为本,德行为重。书院始终以育人为根本,将对人才的德行培养作为首要目标,注重培养人才的道德品质与远大胸襟。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知县孙润将书院重新修缮,同时亲自制定书院学程,对书院弟子的日常礼仪规范作出具体规定,同时强调书院应以“讲学”为宗旨:“立人达人,全在讲学;移风易俗,全在讲学;拨乱返治,全在讲学;旋乾转坤,全在讲学。”确立了以讲学为立院根本的方针,由讲学实现育人与移风易俗的目的。他又赠联勉励诸生:“读古人书,幼学壮行,开卷都成循吏传;行天下事,先忧后乐,立心端在秀才时。”上联强调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抱负,青史流芳;下联继承范仲淹与张载的忧乐天下、利济苍生的责任意识,呼应了书院传统。正学书院在此时又重新焕发生机,闻名远近。

 

正学书院一脉相承的正学育人传统,是当地人的骄傲。在正学书院对外的展览中,今人的一副对联概括了书院的这一传承:“叔和院,涤生树,万历古井,汴阳风物于兹极盛;东坡诗,南皋文,乾隆妙联,垓下辞章惟此良多。”上联是具体的实物传承,包括书院建筑,院中所植树木与开凿的古井,都勾起当代人的历史记忆。下联概括书院精神层面的传承,苏轼的诗,邹元标的文,乾隆的楹联,都是书院的精神产品。保护古老书院,既包括对这些建筑的历史记忆、审美价值的精心呵护,也包括对书院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所有这些无不得益于灵璧古今贤者的卓识与厚爱。

 

促进了兴师重教传统的形成

 

正学书院为灵璧县人才提供了一个走出去的窗口,促进了兴师重教传统的形成。书院的“课程”有两类:一是“文生课”,已中秀才者为了应付乡试,每月定期来书院听讲,送文章诗词请老师批改;二是“童生课”,凡民间俊秀、官员子弟及15岁以上已读完《四书》者方准入学,在书院攻读,以应童试。全县学子汇集于此,书院成为全县的文化教育中心,影响深远。

 

正学书院是灵璧县域内唯一的官办书院,见证了莘莘学子在这里成才。陈三重丰标岳峙,识度渊澄,从政“一尘不染,六案俱清”,成为明代知县楷模;张锡嵘博学多识、坚忍耐劳,后于军中壮烈殉国。从正学书院走出的王奎璧,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在家乡创办多所学校,包括在正学书院旧址筹建恢复灵璧中学。

 

正学书院作为一处较完整保存下来的古迹,持续发挥影响。正学书院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现存的遗迹经过重建、修缮才保存至今。现在的正学书院是一处保存较完好的小建筑群,其主体结构由“学道堂”与“阅卷厅”组成,位于原灵璧中学校园内。2020年,灵璧中学整体搬迁至新校区,又在新校区内重新修建了一座正学书院,比原来的更为气派。之前的旧址成为灵璧实验小学一个校区,还在造福当地。

 

正学书院由建立时的正学初衷,到后世一脉相承的正学育人、经邦济国的教育理念,对灵璧的教育、文化产生了广泛持久的影响。当地有一个说法,“正学书院,灵邑千年文脉之贮水池也。万历以前,悉注于斯;万历以后,皆源于此”,体现了对书院价值的认可。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