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衢】定心说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23-05-16 20:01:41
标签:定心说
刘青衢

作者简介:刘青衢,字天之,号松塘,男,西元1983年生,贵州瓮安人,同济大学哲学博士。研究方向:先秦儒学,宋明理学。

定心说

作者:刘青衢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表

时间:孔子二五七三年岁次癸卯三月十六日癸亥

          耶稣2023年5月15日

 

心者身之主宰,心有定则事可为。人之患,常在心不能定。

 

何以故?盖人与物杂处,外物来感,心中生起喜、怒、哀、惧、爱、恶、欲等种种自然情感。此间又可分为好与恶两大类:喜、爱、欲,好也;怒、哀、惧,恶也。然因何而好?因何而恶?根本在于主体。常人多以自我为中心观物,罕能以物观物,故顺我之意则好之,逆我之意则恶之。

 

我又可二分,一是大我,二是小我,从其大体为大我,从其小体为小我,大我则公,小我则私,大我则理,小我则欲。由之,好与恶有出于大我之公理的好恶,也有出于小我之私欲的好恶。出于公理的好恶是正确的好恶,出于私欲的好恶则是错误的好恶。心统性情,错误的情感是对性理最大的遮蔽,性理受错误情感的遮蔽就会作出错误的行为。《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节之情便是公理之情,不中节之情则是私欲之情。故治心之要,在于节情。

 

何以节情?首在感物之我须为公理之大我,而非私欲之小我,以公理感物,所生之情为善,以私欲感物,所生之情为恶。节情的问题转变为正我的问题,去小我之私欲,存大我之公理。欲从何起?起于感物之际执着有我之身体,从躯壳之利害得失生念。但天地生物,气以成形,人不可能不有身体躯壳,即不可能不有欲。所以,欲望应区别对待,正常的欲望要保留,非正常的欲望则宜消除,特别是损人利己的私欲,乃一切罪恶之源泉,更应彻底消除。心即理也,私欲既已遮蔽心体,要去此蔽,并无其他力量可以发挥作用,只能依靠心体自身,究竟的工夫乃在定心。

 

何以定心?唯有存天理、致良知。说存天理,一时于内外、主客尚不分明,说致良知,则一语之下即洞见主体与本体之交融,即存有即活动。良知人人天赋而有,杂于物欲之中,则或明或暗,或强或弱,虽然暗弱,毕竟有一丝光明在,不至完全埋没。良知如日,私欲如云,致良知如拨蔽日之云,如扫蒙镜之尘。良知难致,乃因云浓尘厚,如果拨拂之功不勤,则乍明复暗,终不济事。故致良知只是要熟,体认良知为心之本体无疑,便念念致良知,时时处处逆觉体证。无论物欲如何遮蔽,一旦良知有觉,即自我肯认,贞定不移,而后点滴扩充,盈科后进,真积力久,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俾事事物物皆得其正矣。

 

阳明谓:“定者心之本体。”良知明而私欲去,心体湛然昭明,动亦定,静亦定。事物来感,应之以良知,自无私欲之扰,亦不为外物牵引去。凡喜之发,乃天理当喜,怒之发,亦天理当怒,无一毫人欲掺杂其间,所谓喜怒哀乐发而中节矣,如是则达到孟子所谓“不动心”的定境。不动心即不动于气,不动于欲,习心隐退而本心彰明,不以不良的情欲遮蔽天理性命,始终保持清明在躬、志气如神的心理状态。如此应物,自然如日当空,万物妍媸毕现。

 

不动心原是良知本有之内涵,即良知本体不动于物欲,举凡一切顺逆当前,身外事物的刺激,心内欲望的引诱,皆不为所动。不仅不被外在所动,也不被内在所动。不为气暴,不为物扰,打落习气、情识、私欲,一一还他良知本色。逆来则顺受,顺来则逆受,不流于顺,不屈于逆,不傲于喜,不乱于怒,只是存天理、去人欲、致良知。不动心当然也不是心僵住不动,盖除非死人枯木,心怎能不动?唯是心体清净、空灵、贞定,避免第一时间不加自反即随人脚跟转。

 

良知朗照以判定事物的是非善恶,决断何事当为,何事不当为,这是目的。一旦决定行为方向,进而需考虑如何具体实现此行为?这涉及对外在事物的客观了解,并根据事物的情况拟出行为方案,此乃手段。良知决定了为父当慈,为子当孝,为君当礼,为臣当忠,为夫当和,为妇当顺,为兄当友,为弟当恭,为朋友当信。但如何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落实慈、孝、礼、忠、和、顺、友、恭、信,则须对客观情景和现实条件有所了解,因时因地制宜,制定行之有效的规则和章法,并随时根据现实境遇的变化而变化,在动态中保持良知的稳定。

 

良知由暗到明、由弱到强自始就内在于事物之中,所以,阳明先生特别强调事上磨炼。人无时无刻不在做事,良知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作用,只是有人自觉,有人不自觉,有人自觉了却不相信这是终极之道,有人自觉了即毫无怀疑地终生笃实践履。至于熟与不熟,只是时间问题。是故,良知在开端处即与行为不相分离,所谓知行合一是也。良知之为良知在做事时体现,事情需要分辨善恶是非,必待良知作主,而做事若无良知指导,只是随顺欲望,终究盲目放纵。人若关心行为之祸福成败,良知乃其肇端。

 

但即便良知昭明,也未必能保证转化为事业的成功。事业成败由诸多条件构成,不单靠主体的良知。通过由生到熟的致良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排除不良情绪对性理的遮蔽,由此展开对客观事物的真实了解,并制定对策、展开行动,这只是尽了主观的努力。至于各种外在的时机、环境、形势,却非主体所能全部控制,若因外在条件的不利而导致事业失败,实亦无损于良知的光辉。王道与霸道之别,不在于成败,而在于是否将良知充其极,霸道多问成败,王道多问良知。历史与现实中一切以成败论英雄的行为,皆昧良知而去王道远也。

 

良知在现实中自有其巨大作用,而非迂阔空疏。良知即仁,仁者好善而恶恶,致良知也是好善而恶恶,心存良知者,对世间丑恶必痛加鞭挞,对世间美善则细心呵护,所谓为善去恶是格物者也。致良知也不是袖手心性,明哲保身,而是坚持真理,伸张正义,大智大勇,充满力量。论良知之狂者胸次与智勇双修,阳明即为典型。致良知以定其心,而后心生万法,条理民物,天下事无不可为也。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