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雁翎】宋韵文化再认识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3-05-19 11:51:42
标签:宋韵文化

宋韵文化再认识

作者:刘雁翎(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三年岁次癸卯三月廿八日乙亥

          耶稣2023年5月17日

 

“宋韵”是两宋时期的文化美学、精神价值和物质形态,是两宋文化的核心与精华。宋韵文化汇聚了两宋时期独特的文化风尚和精神气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跨越时空的当代价值和博大深远的世界意义。早在1985年,何昌林在《唐风宋韵论南音——写给海内外南音弦友》中就已提到“宋韵”。近年来,从审美范畴到历史文明视域,虽然学界对“宋韵文化”展开了广泛探讨,但对其确切内涵和深层意蕴仍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笔者认为,宋韵文化的解释路径需要综合两宋文化美学、精神价值和物质形态的三重维度,统括提挈“宋韵文化”的本质。

 

从美学维度理解宋韵文化

 

“宋韵”概念一经提出就已指向了文化美学的内涵。“韵”的历史演变可追溯到三代秦汉时期,从《琴赋》的“雅韵复扬”到《月赋》的“风篁成韵”,正是范温在《潜溪诗眼》中讲到的“自三代秦汉,非声不言韵”。到了北宋,苏轼、黄庭坚就以“韵”评论诗、书、画,“韵”遂成为艺术领域审美批评的最高标准。刘克敌指出:“‘韵’作为对‘两宋’文艺风格或者对文人精神风貌的描述性用语和概括性用语……‘宋韵’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民族在审美观念方面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是一个民族在审美上走向成熟的标志。”

 

复古与创新、优雅与世俗,宋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审美。宋人的审美风尚既是艺术的生活化,也是生活的艺术化;既追求生活情趣,亦追求艺术境界。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兴盛,形成了百业生辉的局面,出现了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宋代美学广泛存在于宋人的社会生活、诗词书画、话本戏曲、建筑园林等各种形态的意象思想之中。邓小南指出,宋文化出现了“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倾向。吴功正认为,“宋代雅化与俗化、文人化与市民化、理学化与美学化并生并存”。宋文化就是在市民趣味的不断提升、士大夫对“游于艺”的热衷追求中,带动了宋代的审美塑造,将中华传统文化推向高峰。

 

宋人追求以艺载道,随着宋代理学融儒释道思想于一体,逐渐向美学渗透,特别是心学的扩散,宋代的文化美学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按照传统美学的观点,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宋人的审美心态由外显而趋向内敛,尚精雅、平淡,在动进与退隐之间、虚空与万境之际达到审美自由,随物赋形、超越具体物象,获得更高层面上的审美意义,这成为宋人的审美理想。以生活美学论,有点茶之妙、挂画之道、插花之趣、焚香之雅的“宋人四艺”;以诗文美学论,既有宋代士人“文为世用”的经世致用美学观,亦有“别材别趣”的审美偏向;以宋词美学论,宋词豪放与婉约二水分流,取得显著成就,“以诗为词”“以文为词”的创新发展,推进了这一时期文学审美;以园林美学论,宋代园林设计讲究移步换景,以风雅为基调,以返璞自然为趣味,以“壶中天地”为境界;以书法美学论,宋代书法凌薄高峰,注重表达以神写形与以神尚意,笔随“意”发,以“意”达心,“意”是主体精神的体现;以宋画美学论,北宗阳刚宏伟,南宗阴柔秀丽,宋画历经“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的不同创作阶段,有学者提出“三远”论和“林泉之心”的绘画观,苏轼强调诗画融合的意境。还有学者谈到,以诗情入画作为一种高级审美理想和艺术趣味的自觉提倡,并日益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美学标准,应始于宋。

 

从价值维度理解宋韵文化

 

张节末提出,在“韵”前面加上“宋”作历史界域,“韵”概念便不再是孤立的艺术审美经验与评鉴,“宋韵”获得宏观的、历史的品格。笔者认为,这种品格正是精神价值的彰显。在陈野看来,宋韵文化有六大精神实质,即民族精神、爱国精神、开放精神、创造精神、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陶然指出,宋韵的内涵“包括宋代辉煌的文学艺术之风韵,也涵盖宋代人格气象的神韵,更指向宋代时代精神的气韵”。

 

宋代士人群体形成了一个文化价值共同体。钱穆所讲的“士大夫的自觉精神”,“正是那辈读书人渐渐自己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感觉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重任”。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宋代士人所认同。宋代外患频仍,士人群体的政治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愈发强烈,在风雷激荡的政治社会变革中,爱国精神在这个时代更加凸显。宋代产生了以岳飞、虞允文、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人为代表的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士大夫和将领。爱国精神甚至成为宋代的绘画主题,如《伯夷叔齐采薇图卷》《晋文公复国图》《胡笳十八拍图》《文姬归汉图》《中兴四将图》等。

 

宋代有着相对宽松的政治文化生态。北宋宋仁宗和南宋宋孝宗时期,文治风华、铮铮傲骨注释了那个时代,因此宋代涌现出了许多文化名人和思想名家。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都是学者型的文学大家,司马光是历史学家,他们也都在政坛上有过重要影响。宋代理学兴盛,程朱理学发展成为此后占据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周敦颐、张载、邵雍及程颐、程颢兄弟被称为“北宋五子”,他们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理学家。在南宋,朱熹和陆九渊分别代表道学和心学,事功之学的代表则有吕祖谦、陈亮、叶适等浙东学人。宋代士大夫群体的信仰价值,体现中国人对追寻人生意义、实践人生价值、解决人生问题孜孜不倦的求索与思考。宋代理学先后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物质维度理解宋韵文化

 

文化的精神内核都有其物质的外在表现形态,人们总是通过物质的形式更深入了解人类精神文明的实质。徐吉军在《宋韵:登峰造极的两宋文明》一文中将“宋韵”的内涵拓展到两宋历史文明的视域。宋韵文化赓续传承、创新发展,呈现出经济、制度、科技、文学、艺术、书法、绘画、陶瓷、纺织、建筑、宗教等多种形态。

 

在瓷器艺术上,宋瓷是我国陶瓷史上的杰出瑰宝。景德镇的白瓷莹润如脂、色质如玉;龙泉青瓷的梅子青是青瓷釉色之美的极致。在杭州国家版本馆中,正是由数万片纯手工烧制的青瓷片组成了馆中一樘樘青瓷屏扇。在绘画艺术上,两宋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绘画史上的辉煌时期,也是文人画的开启时期,院体花鸟画化技法为画质,亦取得了绘画美学的重大成就。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煕的《早春图》、夏圭的《溪山清远图》等共同谱写了宋画的黄金时代。在书法艺术上,宋代以行书名世,产生了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黄州寒食诗帖》《松风阁诗帖》《蜀素帖》《山居帖》等均为传世名作。除四大家以外,北宋徽宗赵佶创造的瘦金体也深刻影响了之后的中国书法家。在科学技术上,宋代的科技在很多方面已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了当时许多发达的科学技术。先进的航海技术和造船业、罗盘针的发明和应用、“火枪”“突火枪”和火炮的发明等彪炳史册。以印刷技术为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作为南宋腹心之地,浙江是两宋文化遗存的集富之地,浙江省积极推进考古挖掘和保护展示宋代文化遗存,培育宋韵文化标识。浙江现已探明的两宋时期代表性文化遗存有南宋皇城、皇陵、绍兴宋六陵、窑址群等数十处,历史遗存丰富。

 

以“郁郁乎文哉”著称的宋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的变革时代,被学界普遍认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时期。因此,对宋韵文化的再认识需要把握两层关系。一是历史与当代的关系。虽然两宋时期的文化高峰与宋朝积贫积弱的现状形成了不和谐的张力,但宋代所展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变法精神、科技创新精神等都对当代产生了重要影响。二是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从全时空的视野对宋韵文化进行诠释,不仅限于两宋的时空域,而是从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世界文明的交流来理解,即“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吕思勉、葛兆光等都指出中国民族意识的萌芽始于宋代。因此,在共同体的视域下,宋韵文化中亦蕴含对于理解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论价值。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