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现象学与中华古学的当代生命——《张祥龙文集》研讨会暨张祥龙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会
供稿者:刘平,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张杰,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来源:“中山大学哲学系”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三年岁次癸卯四月十六日壬辰
耶稣2023年6月3日
2023年5月27日上午,“现象学与中华古学的当代生命——《张祥龙文集》研讨会暨张祥龙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会”在中山大学哲学系锡昌堂103会议室顺利开幕。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山大学哲学系主办,由商务印书馆、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和中山大学东西哲学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合办。开幕式由中山大学哲学系朱刚教授主持,朱刚教授对全国各地师友能在百忙中会聚中山大学哲学系以哲学和思想的方式纪念张祥龙教授表达了深切的感谢。在开幕式上,中山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张伟教授、商务印书馆总编辑陈小文先生、北京大学哲学系系主任程乐松教授先后致辞。
张伟教授首先代表主办方对张祥龙先生的夫人张德嘉老师表达由衷的敬意,并向参会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张伟教授的开幕辞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张祥龙老师对中山大学哲学系意味着什么?张祥龙老师对中国哲学意味着什么?张祥龙老师对我们这个时代意味着什么?张伟教授指出,在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的努力推动下,张祥龙老师于2017年9月正式受聘中山大学讲座教授。张祥龙老师在中大的一系列教学、研究、著述,其中包括《儒家哲学史讲演录》四卷本的出版(商务印书馆,2019年),以及张祥龙老师推进的“天道现象学”,是对中大哲学系尤其是现象学团队的厚重馈赠。其次,张伟教授认为,对于中国哲学来说,张祥龙老师的16卷《张祥龙文集》以及去年刚出版的《中西印哲学导论》已经构成了一笔厚重的思想遗产。第三,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来说,张祥龙老师对人工智能等科技哲学前沿领域的积极学习和思考,为我们进一步反思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深远影响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示。最后,张伟教授对张祥龙老师善于倾听他人、善于教学、乐于教学的教师品性给予了高度评价。
商务印书馆总编辑陈小文先生在致辞中主要回顾了与张祥龙老师在工作和学术上的交往历程。首先,陈小文总编辑介绍了张祥龙老师作为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专家组成员与商务印书馆的合作情况。他回顾说,张祥龙老师在优秀国外学术著作和优秀译者的推荐等事务上一直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通常会将一些他认为写得优秀的著作推荐给商务印书馆,即使有时没有被采纳,张老师也始终保持着宽宏的品格。其次,陈小文总编辑介绍了张老师的著作在商务印书馆的出版情况,尤其是十六卷《张祥龙文集》的出版过程。他最后对张祥龙老师的人生和学术思想给予高度肯定,并勉励后辈学人学习张老师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精神。
北京大学哲学系系主任程乐松教授代表张祥龙老师生前所在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发表致辞,并表达他个人对张祥龙老师的致敬。他的致辞主要从“张祥龙老师的学术品格”“北京大学哲学系‘传心法’”“对个人提出学术的灵魂之问”等三方面展开。程教授指出,张老师在学术品格上从来都是赤诚率真,没有任何遮掩,所追求的是“庄敬通达”。北大哲学系向来受惠于前辈学者,具有厚重的学术研究传统,而张祥龙老师在北大哲学系的研究和工作已经构成了北大哲学系学术传统中的不可替代的精神财富。张老师通过自己的现象学、儒学以及中西会通等研究为北大哲学系开创了新的学术研究领域和研究传统。张祥龙老师在其学术人生之中把“学术、学问、生命”相互融贯的姿态,也为我们当代学人提供了重要的镜鉴。
本次学术会议共有九组38场主题报告,其中5月27日有五组19场,5月28日有四组19场。
5月27日的第一组主题报告由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倪梁康教授主持,有四位学者发言。澳门大学哲学系王庆节教授首先做了题为《祥龙的“缘在”哲学:边缘,机缘与亲缘》的报告。他主要从“缘在与亲在”“边缘之为‘之间’和‘源泉’”“机缘之为时机和生发”“亲缘之为家园和根底”“缘起缘生”等方面展开对张祥龙先生的“‘缘在’哲学”的讨论。商务印书馆总编辑陈小文先生做了题为《孝的时间性》的报告。他从张祥龙先生开辟的全新学术研究领域“家与孝”出发,对“孝”展开生存论的分析,提出孝的时间性问题,以便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现象奠定生存论存在论基础。中山大学哲学系陈少明教授做了题为《什么是存在?——再论<兰亭序>的经典化》的报告。在“什么是存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他以《兰亭序》这幅书法作品为例,从诞生、隐没、再现、拓展和遗产等五个方面深入反思了作品的经典化的哲学意涵。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吴国盛教授在《走向宇宙与安居地球》的报告中,首先提到张祥龙哲学的关键词“家”,引出了现代性问题——走向宇宙与安居地球的矛盾;进而从“等级结构与宇宙同质”“宇宙无限观的由来”“人类中心主义”“虚无主义”等方面展开了现代性的矛盾,最终提出“安居大地”的概念以便克服虚无主义。
第二组主题报告由澳门大学哲学系王庆节教授主持,有四位学者发言。中山大学哲学系陈立胜教授做了题为《通心之法——祥龙心学的特色、意义与问题》的报告。他以“祥龙之问”——“儒家能出来[具有通心之法]这种儒者吗”——为导引,端出张祥龙先生所命名的“通心之法”这一概念,进而通过深入探讨“中国心学的‘通心之法’”和“祥龙心学的特色与意义”,揭示出“非普遍主义抑或具体的普遍主义”这个问题与“阳明‘说良知’悖论和祥龙‘说时机化的体认本心’的方法悖论”。第二位报告人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丁耘教授。他在题《情感瑜伽论的力量现象学解释》的报告中,以作为胡塞尔现象学的莱布尼茨道路的力量现象学为视角切入张祥龙先生对情感存在论和情感瑜珈论的探讨,进而借重斯宾诺莎的“情感之复兴”,得出情感统一于力量、理性与情感相协调的结论。清华大学哲学系唐文明教授在题为《定位与反思:再论张祥龙的现象学儒学》的报告中认为,张祥龙是现代以来第一个充分认识到现代性的严重问题、进而对现代性进行了彻底反思的儒家学者,他由此而开启的思想方向根本不能放在现代新儒家的旧方案中去理解,而是意味着一个新的思想路标。在反思了张祥龙先生的“儒家再临”“现代性批判”等思想以及在“家与孝”问题对马里翁的回应后,唐文明最终认为现象学儒学的天命论转向乃在于天人感应的诚的经验。北京大学哲学系程乐松教授做了题为《从底色到通衢:比较哲学的两种形态》的报告。他对中国古学和西方思想的各自特质作了明确的界定,提炼出“格通”“扞格”“激发与相契”等比较形态,得出“通衢”作为从“格通”到“融贯”之根据的重要结论。
第三组主题报告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吴增定教授主持,共有三位学者发言。北京大学哲学系吴飞教授在题为《时空作为性命节律——基于张祥龙先生对时间哲学的阐发》的报告中,基于张祥龙先生的时间哲学,从性命论的角度,将时间与空间界定为性命节律,进而从生生共同体、历史哲学、在历史中不朽等方面展开探讨,最终得出有关三不朽观念与性命论传统中的历史哲学之根本关联的重要结论。第二位报告人是中山大学哲学系方向红教授。他在题为《卦象与时空——从张祥龙先生的“时象”观谈起》的报告中,以张祥龙先生关于东西方时间的思考所体现的“时象”观为起点,通过引入先天八卦说和后天八卦说,从“象与空间”和“象与时间”两个方面深入阐析易学中的“卦象与时空”的关系问题,最终完成对张祥龙先生的两个主张——“象具有时间”和“象是时间”——的合法性的充分论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温海明教授在题为《祥龙师对儒家复兴意识的现代转化》的报告中,从张祥龙先生关于“祖先意识”“孝意识”的现象学研究以及关于“重建儒教”和建立“儒家特区”的设想等方面反思了张先生对儒家复兴意识的现代转化,并主张将儒家复兴意识与对《中庸》的解读结合起来。
主题报告第四组由南京大学哲学系王恒教授主持,有四位学者发言。北京大学哲学系靳希平教授在题为《我们家猪不见了:论孙向晨家哲学的不完全性》的报告中,以亚里士多德关于“家政”问题的思考为起点,强调现代社会建构的离家性特征以及归家作为现代社会救赎的根本,进而指出孙向晨以个体与亲亲为基本原则的家哲学在根本上忽视了家在物质(如房舍、家畜等意象)层面赖以存在的现实根基。第二位报告人是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陈建洪教授。他在题为《无家的哲学与想家的人》的报告中,以张祥龙先生在《家与孝》中关于家的思考为参照,从时代、西方哲学、儒“家”、中华文明、鲁迅、孙向晨、家庭史、海德格尔、西方文明等角度对“家”的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检视,最终认为,西方哲学与信仰无“家”,并不等于西方社会“无家”,以及,海德格尔哲学并不是嫁接中西哲学“家”思想的一个桥梁。北京大学哲学系吴增定教授在题为《亚伯拉罕与阿伽门农——一个关于“献子”的文化比较》的报告中,从张祥龙先生《家与孝》第一篇文章所探讨的“亚伯拉罕献子”这个《圣经》中的故事谈起,阐析了阿奎那对这个故事所做的神学辩护,继而讨论了克尔凯郭尔对亚伯拉罕与阿伽门农在“献子”问题上所遭遇的伦理困境的根本差异的分析,总结出城邦、国家或民族等伦理形式对自然性的家庭伦理或亲亲原则的破坏。第四位报告人是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蔡祥元教授。他在题为《孔子的圣人性与世间现象学——以张祥龙境域构成思想为视角》的报告中,通过阐发张祥龙先生对诗兴、乐在孔子思想中的地位的思考,揭示出孔子的世间性与超越性,最终重构出张祥龙先生有关孔子的圣人性的现象学描述。
主题报告第五组由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蔡文菁教授主持,有四位学者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学院韩骁副教授在题为《天道临显与本心体认——张祥龙先生对天道经验的意识现象学阐释》的报告中,从2017年张祥龙先生关于“我们如何体认天道”的论述谈起,对张祥龙先生从《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到《儒家哲学史讲演录》不断调整天道临显与心性体认的关系予以充分的辨析与反思。第二位报告人是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王珏教授。她在题为《生生与适生——张祥龙技术伦理思想述评》的报告中,主要讨论了张祥龙先生对技术及相关伦理问题的研究,指出这些研究不仅应当被视作张祥龙先生本人思想的理论应用,而且应视为对原发的哲学基础问题的把握。她最终认为,张祥龙先生的思考对激活传统资源中的德性之知、为未来人类应对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朱清华教授在题为《海德格尔与庄子——张祥龙先生开启的视角刍议》的报告中指出,在张祥龙先生看来,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古代的天道之间有一种共通的终极境域,而在这个终极境域中,海德格尔思想与天道思想实现了真正的会通和交融,从而避免将思想的比较变为外在的比附。第四位报告人是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李章印教授。他在题为《生存论字源学——中华古学之当代展开的一种可能路径》的报告中,利用海德格尔对“现象学”概念的词源学辨析把张祥龙先生提出的“中华古学”这一说法本身界定为与生存论现象学具有相同本质的古老之学,进而指出生存论字源学构成了中华古学之当代展开的一种路径,并为超越当前人文科学的界限和克服整个现代人文学术的“脱生存化”以及将古代训诂学发展为当代生存论阐释学提供了可能。
5月28日会议继续进行。第六组主题报告由商务印书馆的卢明静老师主持,计有5场报告。第一位报告人是四川大学的熊林教授,他在题为《论柏拉图思想中作为ἄλη-θεία[神一般的-漫游]的“真”(ἀλήθεια)》的报告中指出,“真”有“向上”(ἄνω)和“向下”(κάτω)两个维度,向下的路揭示出必然的“真”,即逻辑意义上的“真”,而向上的路则敞现出超越的“真”,即辩证法意义上的“真”。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的王俊教授作了《“边缘”的现象学——张祥龙先生现象学思想中的“边缘”意蕴》的报告。他认为张祥龙先生一生的哲学思考循着“边缘”而展开,并将其概括为五个方面:思想论域的边缘性、思想方法的边缘性、跨文化的边缘性、对处于主流技术文明之边缘的中国古学的探索,以及为学风格的边缘性。第三位报告人是清华大学哲学系的赵金刚副教授,题目是《触及边缘——张祥龙与〈中西印哲学导论〉》。他根据张祥龙老师的一些会议与访谈梳理了他思想转换的一些节点,并从哲学与边缘问题的角度分享了自己对《中西印哲学导论》的理解。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的王嘉新副教授作了题为《通往“世界哲学”的两条道路——胡塞尔与雅斯贝斯》的报告,他整理和系统化了胡塞尔与雅斯贝斯关于“世界哲学”的框架,并由此出发追思了张祥龙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就中西哲学比较做出的哲学贡献。最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哲学系的文晗副教授在《在家的陌生人——从列维纳斯的视角看孝慈的时间性》中认为与海德格尔不同,张祥龙揭示了孝慈经验中所包含的回指向父辈(过去)的回旋时间观。借助列维纳斯对世代生成的时间性的思考可以看到,正是因为代际之间的陌生性和他异性,这样一种“回旋时间观”才成为可能。
第七组主题报告由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的罗志达副教授主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的朱松峰教授的报告为《张祥龙“形式显示”的“教-学”方法探析》,他认为基于对“形式显示”深刻恰切的领会,张祥龙先生的海德格尔思想研究具有了融合着中华古学的创造性的总体特质,并借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教-学”方法,《中西印哲学导论》也因此成了哲学研究和教学的一个形式显示着的“典范”。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雷思温副教授作了题为《深渊中是否有爱?——埃克哈特、吕斯布鲁克与神秘主义的“儒道之争”》的报告。他认为,神秘主义思想辅助着张祥龙先生的思想探索,然而张祥龙先生却并未选择埃克哈特或者奥古斯丁,而是将兴趣集中在了吕斯布鲁克之上,这一选择隐含着他从对海德格尔与中国天道的思考,开始转向更具有儒家特征的家与孝主题,并更强调了情感体认、生命经验、动态的“之间性”等。第三位报告人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苏杭博士,他报告的题目为《“古学的当代新生”何以可能——从〈海德格尔的语言观与老庄的道言观〉谈起》,他从中西比较的视角揭示张祥龙先生《海德格尔的语言观与老庄的道言观》这篇文章的贡献,并通过细致讨论《齐物论》的相关文段来佐证祥龙先生的解读是有学理上的支撑。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的李旭老师作了《元兴更化的黎明之歌——试论张祥龙先生现象学哲思的音乐性气韵》的报告。他认为张祥龙老师的哲思所带着的诗意与音乐性气象弥漫在他整个的教学与著述生涯中,这一音乐性气象并非浪漫主义的审美情调,而是有深刻的现象学思想蕴意的。最后一位报告人是山东大学的张晋一博士后,他在《生成中的时空布展——运用张祥龙的现象学释〈易〉法解屯卦》的报告中认为张祥龙所提出的象辞互凑生成法解释了《周易》的卦爻与卦爻辞之间的生成意蕴,这一方法一方面从根本上拒绝对卦爻辞作出历史学的解释,另一方面也从根本上拒绝那种按照个人偏好所进行的僵化取象。
第八组主题报告由中山大学哲学系的陈乔见教授主持,共有四位报告人,分别是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黄启祥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的王珏教授、云南大学哲学系的王志宏副教授和中山大学哲学系的张洪义博士后。黄启祥教授的报告题目为《论张祥龙的适生科技观》。他在这篇报告中梳理了张祥龙先生所提出的适生科技观并且剖析了他提出这一观念的思想背景。但黄教授也指出,适生科技无论在技术层面还是在政治层面都面临着严峻挑战,正因如此,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张祥龙对于人类前途命运的忧思和对儒家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使命感。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中心的李俊老师作了《张祥龙道论思想初探》的报告,他认为张祥龙先生提出了一种新的道论,这是其广博渊深的思想的基石和主线,然而相关论述散见于各著作和讲稿,也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和深化,其中若干环节与关联尚缺乏整理和认识,所以他在此对其进行了梳理。云南大学哲学系的王志宏老师在《董仲舒的名学理论与儒学教化——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篇〉发微》中认为,近代以来对于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篇》中名学理论的阐释一直笼罩在西方逻辑学和语言学理论的框架之下,他借助于海德格尔的语言哲学重新对其做出了诠解。最后,中山大学的张洪义博士作了题为《“良知体段”说刍议——从张祥龙、李旭师生论学书说起》的报告,他首先梳理了张祥龙先生与李旭关于《心之德业》讨论的十四通书信中的分歧或争论,接着进一步阐释了“良知体段”说的涵义。
第九组主题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动态》编辑部的袁恬老师主持。中山大学哲学系的郑辟瑞教授在《张祥龙的胡塞尔研究——回答意义现象学如何可能的问题》的报告中提出,张祥龙的现象学研究向来是以海德格尔研究著称于世,但令人惊讶的是他宣称胡塞尔现象学才是“真正的源头”,报告人尝试对此做出解释,在当前胡塞尔研究的语境中阐发他的几个相关洞见,继而展示张祥龙作为现象学家的独到之处,即论证一门意义现象学如何可能。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王光耀老师作了《略论列维纳斯与海德格尔的思想关联》的报告,他以张祥龙先生关于“家”的讨论为引子来讨论海德格尔和列维纳斯的思想关联,并尝试接续张祥龙老师的讨论。他认为,虽然海德格尔式的“泰然让之”与列维纳斯式的“不-执于-存在”之间确实具有相当多的结构上的相似性,但这并不能抹消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异。中山大学的吴思涵博士在《哲学人类学视野下的家现象》的报告中尝试结合哲学人类学的背景来理解张祥龙先生关于家的思想,这一方面是对张先生融贯中西之思想学说的一次诠释,另一方面也是沿着张先生所指引出的一条开展中西哲学之比较的道路而展开的一次新的尝试。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刘平在《张祥龙先生视野中海德格尔思想的实质与意义》的报告中主要从“存在之意义与实际生活经验”“实际生活经验与形式显示”“境域显示与缘构发生”等方面重构了张祥龙先生对海德格尔思想的阐释,由此较为充分地论证了他对海德格尔思想的实质形态即“缘构成的终极境域论”的整体统观,并初步揭示出他的海德格尔研究的贡献与意义。最后一位报告人是中山大学哲学系的朱刚教授,他报告的题目为《现象学的儒学转向与儒学现象学》。他首先总结了现象学发展中所发生的历次转向,并从时间性来看待现象学的转向。他在报告中认为,张祥龙先生所追求的实事本身也是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一脉相承的,因为他也把时间性作为构造意义的终极源头,并且把亲亲作为原初时间,实现了时间的亲亲转向。他认为,张祥龙既开启了现象学的新可能、创造了现象学的新形态,又为如何追寻意义源头这一哲学本身的使命提供了新启发。
主题报告结束后,本次会议进入了闭幕式环节,由朱刚教授主持。他再次对大家的热情参与表示了衷心的感谢。闭幕式首先由北京大学的靳希平教授致辞。靳希平教授首先对会议主办方和参会的各位代表表示了感谢,接着深情地回忆起了与张祥龙几十年的君子之交般的人生交往与思想交锋。他觉得祥龙像一个苦行僧一样把学问当成生命,就像蜡烛一样照亮了国内的现象学和现象学研究,培养了一大批学生。难得的是,张祥龙不是在做一般的比较哲学,而是真正在做自己的哲学、做中国的哲学。最后,靳希平教授勉励大家学习和发扬张祥龙的哲学,并告诫我们要注意的事项,比如要始终保持对西学的开放性。
最后致辞的是张祥龙先生的夫人、北京大学的张德嘉老师。她首先对靳希平、倪梁康等学界同仁这么多年来对张祥龙的支持表达了感谢,学界对张祥龙的珍惜和怀念对于家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安慰。在这么多年的陪伴中,她感受到张祥龙对学术是真喜欢,就像喜欢大自然一样喜欢思考。虽然张祥龙的一些想法一开始她不能接受(如儒家保护区的设想),但后来也发现自己其实没有理解他。张德嘉老师全程听了两天的会议报告,发现大家实际上是被张祥龙的赤子之心感动了,她坦承她自己也是被这种赤子之心感动的。最后,张德嘉老师也表达了对后辈的关心与鼓励,她建议年轻人认真地做事、轻松地生活,剩下的事情就是要等它来,它来了你就享受,要是不来咱们就安贫乐道。
最后,会议在朱刚教授的主持下完满结束。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