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爱国 著《朱熹〈论语〉诠释学研究》出版
书名:《朱熹〈论语〉诠释学研究》
作者:乐爱国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
【作者简介】
乐爱国,男,1955年生,浙江宁波人;华东师范大学本科;复旦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为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中国朱子学会副会长。出版著作:《朱熹生态伦理简论》(2020)、《20世纪朱子学研究精华集成—从学术思想史的视角》(2017)、《朱熹〈中庸〉学阐释》(2016)、《儒学与科技文明》(2015)、《走进大自然的宋代大儒:朱熹的自然研究》(2014)、《为天地立心:张载自然观》(2013)、《中国道教伦理思想史稿》(2010)、《朱子格物致知论研究》(2010)、《宋代的儒学与科学》(2007)、《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2006)、《道教生态学》(2005)、《管子的科技思想》(2004)、《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2002)、《王廷相评传》(1998)等。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
【内容摘要】
面对当今《论语》诠释中所存在的各种观点之间的差异和分歧,本书选取《论语》中最能体现其根本思想且历代有着不同诠释又为当今学者最为关注的重要概念和论题,以朱熹的诠释为中心展开论述;从学术思想史的角度,分析朱熹的诠释与汉魏诸儒的异同,以及清儒的诠释与朱熹的分歧与相通,不仅对当今各种观点的来龙去脉作出梳理,而且对其相互差异和矛盾冲突作出解释,着重阐述朱熹以“理”、“气”、“心”、“性”等理学概念对《论语》的诠释,彰显朱熹《论语》学的新意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阐发其对于今天的思想发展、社会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目录】
前言
一、“仁”:从“爱人”到“爱之理,心之德”
(一)汉唐诸儒论“仁”
(二)以“性”“情”言“仁”“爱”
(三)“仁者,爱之理,心之德”
(四)余论
二、“道”:“事物当然之理”
(一)由言“道”而讲“理”
(二)“道者,事物当然之理”
(三)“逝者如斯夫”言道体
(四)“吾道一以贯之”言道之体用
(五)余论
三、“吾道一以贯之”与“忠恕违道不远”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一以贯之”即“一本万殊”
(三)“忠恕本未是说一贯”
(四)“忠恕”与“升一等说”
(五)余论
四、“夫子之言性与天道”
(一)汉唐诸儒的解读
(二)性与天道“夫子罕言之”
(三)“圣门教不躐等”
(四)清儒的解读
(五)余论
五、“孝弟”:“仁之本”还是“为仁之本”
(一)“为仁之本”与“为人之本”
(二)“仁是体,孝弟是用”
(三)“所谓孝弟,乃是为仁之本”
(四)明清时期的讨论
(五)余论
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一)汉唐诸儒的解读
(二)“以己及人”与“推己及人”
(三)“仁”“恕”有别
(四)余论
七、“克己复礼为仁”
(一)汉唐诸儒的解读
(二)“克,胜也”与“克,能也”
(三)“克己复礼”与“存天理灭人欲”
(四)克己与复礼“不是做两截工夫”
(五)余论
八、“未知,焉得仁”
(一)“未知,焉得仁”与“未智,焉得仁”
(二)仁包“义礼智”与智藏“仁义礼”
(三)清儒的讨论
(四)余论
九、“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一)汉唐诸儒的解读
(二)“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
(三)“不思而得”与“不勉而中”
(四)余论
十、“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一)“博之以文,然后约之以礼”
(二)“博文约礼亦非二事”
(三)王阳明的《博约说》
(四)“博约一贯”或“博约合一”
(五)余论
十一、“贫而乐”与“孔颜之乐”
(一)从“贫而乐”的不同解读说起
(二)“颜回之乐”与“乐道”
(三)“私欲克尽,故乐”
(四)余论
十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一)“君子”“小人”与“和”“同”
(二)“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
(三)后世的讨论
(四)余论
十三、“礼之用,和为贵”
(一)“和,即乐也”与“和,谓乐也”
(二)“和者,从容不迫之意”
(三)“以和顺于人心”与“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四)余论
十四、“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一)“无为而治者,圣人德盛而民化”
(二)“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
(三)清儒的讨论
(四)余论
十五、“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一)“不可使知之”与“百姓日用而不知”
(二)“不能使之知其所以然也”
(三)清儒的解读
(四)余论
十六、“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一)汉唐诸儒的解读
(二)“‘惟上智与下愚不移’,非谓不可移”
(三)“曰不移而已,不曰不可移也”
(四)“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五)余论
十七、“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一)汉唐诸儒的解读
(二)“此小人,亦谓仆隶下人也”
(三)“庄以莅之,慈以畜之”
(四)对后世的影响
(五)余论
十八、“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
(一)“父子相隐”与“事父母几谏”
(二)“父子相隐,天理人情之至也”
(三)“父子相隐,本非直,而‘直在其中’”
(四)后世的讨论
(五)余论
十九、“自行束脩以上”
(一)束脩:是“礼”还是“十五岁以上”
(二)“脩”与“束”
(三)“束脩”之理
(四)余论
二十、“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一)“子罕言利”与“利者义之和”
(二)“惟合于义,则利自至”
(三)“不是不言,又不可多言”
(四)后世的解读
(五)余论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