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樯作者简介:常樯,本名常强,男,西元1983年12月生,山东临清人,现任职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要研究儒家哲学、儒家文化传承发展与普及应用。著有《问道三人行》《孔子学堂微访谈》《孔子百问》《儒此便好》《走近孔子,发现自己》等。 |
孔子喜欢什么样的年轻人
作者:常樯
来源:《文史天地》2023年第4期
孔子的一生中,接触的人比较庞杂,但他唯有与弟子在一起的时候,他的精神才是最放松、最自由的,他的思想才是最活跃、最深刻的。尽管他倡导“有教无类”,在弟子出身、年龄上不刻意设置门槛,但他的一众弟子,在拜入孔门时,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至少都是比孔子小的人。可以说,孔子是在与年轻人交换意见、交流心得、碰撞思想、共同生活与奔波中走向“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之圣坛的。很大程度上讲,年轻人是塑造作为思想家、教育家之孔子的最核心力量。当然,年轻人也是汲取孔子思想智慧、光大孔子理论学说的最关键群体。本文将探讨一下,孔子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年轻人。
一、“贤哉回也”:孔子眼中的好青年
孔子最喜欢的弟子是颜回。颜回从13岁开始拜在孔子门下求学,颜回小孔子30岁,仅从年龄上看,他在孔子面前是个小辈。尽管颜回生前并未留下什么文化主张或思想言论,不曾出仕为官,但他却因受到孔子格外疼爱和赞赏,被公认为孔门弟子之冠。在教育上,孔子极力把在各方面都表现突出的颜回树立成青年的学习榜样、成长标兵。他从不吝惜对颜回的赞誉,曾发出“贤哉回也”(《雍也》)之赞叹,认为只有自己与颜回可以做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述而》)。在孔子看来,颜回是个多面发光的好青年,各方面做得都令他很满意,唯一遗憾就是颜回40岁时先孔子而亡。这令孔子极度悲伤,大哭道:“噫!天丧予!天丧予!”(《先进》)当周围人认为孔子悲伤过度时,他却反驳道:“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先进》)颜回身上的闪光点可具体化为三个方面,而这几个方面,也构成孔子眼中好青年之几个不可或缺的标准。
(一)聪慧好学。孔子并不嫌弃愚笨的年轻人,不然他也不会在颜回死后把自己的学问传授给天资鲁钝的曾参了。但倘若弟子天赋高,悟性强,孔子当然就更高兴了。一次,在孔子与子贡对话时,孔子让子贡拿自己和颜回做个比较,坦诚务实的子贡认为,颜回能够“闻一以知十”,而自己仅能做到“闻一以知二”(《公冶长》),孔子对此予以认同。颜回之聪慧由此可见。但孔子发现颜回的聪慧也有一个过程。起初,他认为从不违背老师意愿的颜回愚笨,但慢慢观察又发现,颜回竟然能够将他的观点发挥得很好,因此孔子得出了“回也不愚”(《为政》)的结论。世上聪明却不塌心求学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而颜回却是做到了聪慧与好学的合而为一。当鲁哀公与鲁国权臣季康子分别就“弟子孰为好学”向孔子发问时,他都不假思索地答道:“有颜回者好学”,且也同时表达了“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无)”(《雍也》《先进》)的遗憾。在求学问道之路上,颜回的确做到了自强不息,笃行不怠,孔子一旦回忆起颜回,就会想到他的上进,并对周围人说:“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子罕》)
颜回画像
(二)尊师乐道。颜回始终保持着对孔子的敬仰与尊重。在孔子授课时,他会专心致志地倾听,没有丝毫倦怠之意,如孔子所言:“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罕》)颜回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是因为他品尝到了跟随老师学习的极大乐趣,把聆听老师的讲授当成了一种享受,用孔子的话说:“于吾言无所不说(悦)。”(《先进》)孔子师徒被困于匡地时,颜回最后才脱围,师徒团聚后,孔子以为颜回已被害,颜回却说:“子在,回何敢死?”(《先进》)看来,颜回把自己的生命与老师绑定在了一起,他有着一直陪伴在老师身边的决心。颜回对老师的尊重,源自对老师学问和道德的敬佩,他曾赞叹孔子的学识和教学方法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尊师与乐道可谓是“用”与“体”的关系,尊师是乐道的表现,乐道是尊师的灵魂。颜回更因“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却“不改其乐”而得到孔子的反复赞叹——“贤哉回也!”(《雍也》)
(三)崇仁尚德。在日常教学中,孔子以颜回为榜样和标杆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他总会在学业评价上把颜回与其他同学区别开来,并特别凸显出颜回的优秀。如,他夸颜回能做到“三月不违仁”,而其他弟子则是“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事实上,颜回本身的道德修为的确很高,有三点可证:其一,他曾对老师说,自己的志向是“愿无伐善,无施劳”(《公冶长》),即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显扬自己的功劳,这的确很高尚,但却不像是一个人的志向。颜回之所以如此回答,意思是说,他的志向就是做个谦逊低调、甘于默默奉献之人。其二,孔子曾对鲁哀公夸赞颜回具有“不迁怒,不贰过”(《雍也》)的品质,这完全符合孔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公》)及“过,则勿惮改”(《学而》)的处世原则。其三,在孔子看来,颜回最大的美德,乃是中庸,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中庸》第八章)正是由于颜回在同门中的出类拔萃以及获得老师的高度认可,《论语》编撰者才把他排在孔门“四科”之首“德行”科的第一位。
二、“君子不器”:孔子对青年的谆谆教诲
子曰:“君子不器。”(《为政》)孔子不赞同君子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功用,他主张君子要具备多种才干。在此我们再做一合理延伸,将其理解为君子不可在单方面努力,不可在人生奋进路上只追求一个方面、一个领域或一个角度的成长与突破,而应多措并举,多面发光,全面发展。故而这里用“君子不器”来概括孔子对青年的总体要求。在此“总纲”之下,再对孔子的有关言说进行条目式探析。
(一)树立远大理想,坚持知行合一。立志问题对于一个人,特别是年轻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孔子的社会理想(“大同”),便是在与年轻弟子言偃交谈时表达出来的(《礼记·礼运》)。一次,孔子与子路、颜回在一起谈论立志的话题,在听完弟子的志向后,孔子说,他自己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这里,孔子其实表达了对社会安定太平、百姓生活安逸、人人各得其乐的大同世界的向往,这样的远大理想一直激励着孔子师徒前行。大同世界的实现,要靠大道的推行,而这个“大道”便是“先王之道”、尧舜之道,便是“天下为公”之道,因此孔子还特别强调“士志于道”(《里仁》);“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泰伯》);“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但孔子绝非只知仰望星空、满脑子充满美好幻想之人,他不会去做那样“行动的侏儒”,他更强调脚踏实地、知行合一。子曰:“言必信,行必果。”(《子路》)“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卫灵公》)“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孔子曾把自己的一生总结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这种不断超越自我、在不同阶段都有不同收获的人生体验,若离开脚踏实地的奋斗,根本无法取得。
(二)保持阳光心态,发扬好学精神。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家境并不富裕,因此年少时干过丧祝等许多卑微工作。艰苦生活对强者是一种磨炼,也是一份学习机会,孔子因此养成坚强的意志和肯吃苦的精神。子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我们翻遍《论语》,都找不出一个“苦”字,却不乏“乐”“悦”“笑”等字眼,恰恰说明孔子始终都是一个乐观向上、积极阳光之人。年轻时,孔子做过委吏、乘田的工作,对此他尽职尽责,做出了出色业绩。孔子本人做到了“不器”,归根结底在于好学,他既向实践学习,也向书本学习;既向古人学习,也向时人学习。诸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等脍炙人口的名言,皆为孔子好学之有力说明。在学习上,孔子不仅讲究学思结合、学用结合等方法技巧,而且从来都充满自信,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不得不说,好学是学习者的第一美德。
(三)理性看待富贵,坚守社会道义。孔子从来都不排斥富贵,他认为人追求富贵本身并没有错,但前提是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社会环境要允许,要在一个大道畅行的社会中去追求富贵,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二是个人要坚守道义,要在不违背仁、义、礼、信等基本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去追求富贵,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孔门弟子中,南容是孔子比较看好的一个年轻人,他自觉坚守道义,能够做到“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公冶长》),且特别注重修身,嘴里经常提到《诗经·大雅》中的一句话——“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对于这些,孔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替兄做主,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南容。
(四)笃定历史自信,接受素质教育。子曰:“周监(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公山弗扰据费邑反叛后,征召孔子去做官,孔子准备去,对此子路很是气愤,孔子解释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阳货》)孔子着急做官,目的是尽快恢复周礼,对他而言,做官只是实现理想的手段,而非目的。带着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孔子修订六经,使其成为先秦时代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成为宋以前最重要的儒家经典。但孔子的这种自信不是盲目的、极端的、固化的,而是时代性、选择性、创造性的,他曾提出过“损益”(《论语·为政》)的思想。孔子重视素质教育,他教授弟子,“以《诗》《书》《礼》《乐》教”(《史记·孔子世家》),兼顾“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目的是努力把弟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他还告诫自己的独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留下“诗礼传家”的孔氏家训。后世有人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轻视科学教育,不重视技艺学习,那是有失偏颇的,孔子就曾强调“致知在格物”(《大学》)。
(五)光大仁爱价值,塑造君子人格。孔子希望身边年轻人以及执政者,都能够把仁爱的价值发扬光大,朝着君子的道德人格去塑造自己。根据《论语》记载,颜回、子路、子贡、子张、冉雍、樊迟、司马牛等弟子都曾就“仁”和“君子”向孔子发问,面对这一群求知若渴的年轻人,孔子发扬因材施教的作风,给出了百变不离其宗的答案。在孔子看来,“克己复礼为仁”;“刚、毅、木、讷,近仁”(《子路》);“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阳货》);还要做到“爱人”(《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等等。此外他还善意提醒道:“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至于君子,孔子谈论得也比较多,为方便弟子理解,他还引入“小人”的概念,使其成为与“君子”对立的道德人格,这大大方便了我们对君子的理解与把握。当下,一些有识之士着眼于当代青年成长,纷纷主张充分汲取传统君子人格的培养经验,为造就更多优秀的时代新人提供精神支撑和理论来源。
除此而外,孔子思想中,可供年轻人学习吸收的人生智慧还有很多,诸如“居之无倦”(《颜渊》)强调要勤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强调要讲诚信,“见贤思齐”(《里仁》)强调要向榜样学习,“过犹不及”(《先进》)强调做事要掌握分寸,“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强调要惜时,“匹夫不可夺志”(《子罕》)强调要意志坚定,“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卫灵公》)强调要勇于纠错,“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颜渊》)强调遇事要冷静对待,等等,这些都值得当今年轻人认真学习借鉴。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朱保锋】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
【下一篇】涂可国 著《儒家责任伦理学》出版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