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端午,弦歌不断的文化咏唱
作者:谢伟锋
来源:光明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三年岁次癸卯五月初五日辛亥
耶稣2023年6月22日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经过无尽时光的淘洗,中华文明把生生不息的天地万物收纳怀中,也把祖祖辈辈的辛劳孕育成血脉繁衍的希冀,就此达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领略华夏儿女延续千年的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一个传统节日里就有最好的映照。在中国,端午是与春节、清明、中秋并列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读懂了它,就能对我们这个古老国度的文化脉络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在古人的理解里,天气湿热的农历五月是多病毒疫疾的时节,为避“五毒”的侵扰,人们用插蒲艾、兰汤沐浴等形式来做好个人卫生,以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利用草本植物提高抵抗力,这种源于大自然的实践,正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生动体现,因此有人说端午是我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现在的人们,依然用“端午安康”作为节日的祝福语,当然我们无需用兰艾或菖蒲来做药方,但传统节日留给现代人的健康启示,能很好地带动爱国卫生运动的推动弘扬,对于提高全民健康文明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汨罗江畔呜呜声,犹闻屈子在行吟。”中华民族的历史天空从来不缺英雄的光环照耀,而屈原无疑是其中尤为灿烂的星斗。无论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恤民之意,还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宗国之心,亦或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壮阔之志——屈原不仅仅是立楚辞文体之始祖,开浪漫主义之先河,更是把中国人特有的气节与情操彪炳于青史之上,留给后世万人敬仰。不泯的忠魂终有了一处静谧的皈依之所,而中华儿女在端午佳节里用极高规格的礼仪祭奠屈子,历经千年而不断,由此把一个民族的精神向往屹立在历史的殿堂之上。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中国人是含蓄内敛的,但中国人也是积极向前的。站在端午赛龙舟的江河两岸,对这样的情怀感触更深:喊声与鼓声入耳、汗水和江水交融,处处可见奋勇争先的“大场面”。仔细分析来看,划桨壮汉整齐划一的配合,船尾舵工冷静超群的判断,“灵魂”鼓手分秒不停地落槌……中国人的赛龙舟绝不仅仅是你追我赶的竞技,更赛的是听从指挥、团结奋斗、力争上游的“龙舟精神”!在即将到来的第19届杭州亚运会上,龙舟项目预计产生6枚金牌,这项端午的标配活动完成了从“大江大河”到“走向世界”的历程。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所散发出来的磁场,让海内外朋友更加心向往之。
千年端午,弦歌不断的文化咏唱。唯有置身时间长河,方能深刻把握其历史逻辑,因此对亿万国人来说,端午的内涵绝不是一盘糯香四溢的粽子,就像春节不止一顿年夜饭、元宵不止一碗汤圆。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让更多的年轻人用现代的观念去审读那些古老的传统佳节,并亲身发现其中蕴含着的关注“人与自然”的精神情怀。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端午佳节带给我们的文化滋养,还将延绵不绝地传递下去,并且源远流长、光芒万丈。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房伟】夏至:向阳而生与我心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