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继文】把朔州市打造成国学传承新基地(政协委员提案)

栏目:谏议策论
发布时间:2012-02-20 08:00:00
标签:
邸继文

作者简介:邸继文,男,西元1970年生,山西朔州人。本职工作于朔州市税务系统,曾任朔州市政协委员,长期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层推广与实践,朔州市经典文化教育民间研讨会(简称朔州国学会)创办人。主持的“中华文化传承十百千万朔州示范工程”于2016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3个部门联合授予首届“四个100”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016年被全国社科联评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

     
 
     
     
    朔州应打特色文化之牌 开国学传承之先
    作者:邸继文(朔州市政协委员、市国学会秘书长)
    来源:作者赐稿《儒家邮报》发表
    时间:西历2012年2月20日
    
    
    
    近日朔州市委市政府下发文化强市意见征求稿,作为一名积极推广中华传统文化(也即国学)的政协委员,笔者多年来思考我市文化发展路径,现将有关想法整理如下以供上级参考。
    
    
    一、深刻理解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关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六中全会有一个非常重大而又不同于以往的文化发展信号就是旗帜鲜明地接续中华传统。《决定》全文出现“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中华传统美德”等国学表述达26次之多。郑重表明我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明确宣布“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决定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这些极具新意的提法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上的正面态度,这一点现在好多人包括一些领导层还并未真正认识。
    
    
    二、全面把握朔州市的历史文化定位。朔州是山西北部一个历史文化积淀极其深厚的地区,南关北口(南有雁门关、宁武关、偏关,北有杀虎口),位于内外长城之间,是北方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冲突交融的地方,是中华二十四史唯一一个无法绕过的地方,是中国典型的民族融合地,是华夏文明的第二摇篮,历史上是儒释道三教把在朔州生活的各族人民中华化了,朔州是儒家春秋公羊学“夷夏之辩”的最大历史实验厂,无论哪个种族统统都要皈依中华正统文明,以文化定民族,充分证明了以五千年儒教文化为主流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高明,朔州的历史文化定位应是“典型的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融合地”。
    
    
    三、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打造国学传承新基地。我市“三新一城”(新基地、新优势、新朔州,幸福新城)发展战略本身就是一个大文化概念,“自然、生态、现代、宜居的幸福新城”理应是我市未来文化发展的总方向,而这个文化发展方向究其实质是中华文化源头《易经》中“天人合一”观的当代化表述。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深入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增加民族文化自觉、实现民族文化自强,以此开创我市文化建设的崭新格局,以赶超上海的雄心(上海政协今年两会提出了率先建设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提案)把朔州率先建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基层示范新基地。
    
    
    1、提出与“四化一体东部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对应的“生态文化新(西)区”发展战略。以朔州市区为龙头,再拉一条从雁门关紫荆山直通右玉县杀虎口的生态文化建设长廊,专打生态畜牧牌、关隘文化牌、古典建筑牌、有机农耕牌、低碳乐活牌、儒释道传统文化教育牌等,把我市建成首都人民的后花园,使西区与东区齐飞,文化与经济并行。
    
    
    2、建设标志性文化设施群。聘请名家设计建造西山万亩森林公园处的国学主题文化园——“朔州孔子学苑”,集文化、教育、影视、旅游为一体,仿古如古,体现辽金时期契丹女真人的儒释道传承风格,真正建成一个像长沙岳麓书院一样能流传千古的标志性文化建筑群,附带中华文化大学功能,开展全球性国学会展及会议,成为一个古典文化孵化园区。
    
    
    3、在全市开展“中华诵——志愿献爱心·书香朔州情”国学经典全民诵读活动。响应中央文明办、国家语委、教育部推出的“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落实国学经典中华传统美德“五个进”(即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建设“周末亲子国学大讲堂”,广泛开展国学传播志愿服务活动,为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基础。
    
    
    4、举办全国性的国学传播节。8月8日既是北京奥运会的开幕日,又是中国的男人节,同时也是我市开办社会活动的最佳时间,节日名称可定为“长城之环国学推广节”(长城是中华的象征,我市地理位置正如长城中间的一个玉环),活动时间可确定为三天或一周,以华夷之辨、民族融合、东西文化交流为主题,带动其他经贸活动,以此作为朔州的品牌文化节,提高城市知名度与美誉度,发展文化旅游业。今年就可启动“2012·朔州·长城之环国学推广节”,先专门研究我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基层示范新基地的建设问题。
    
    
    5、建设朔西南人文大学城。目前我国高校建设水泥楼林立,人文气息太差,首都用地又过分紧张,随着中国人文学科的再度兴盛,大学建设必然要向外溢出。我市可充分利用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先行先试,在雁门关生态畜牧区历史上三关以北至朔州市区的扇状地带开辟专门文教区,梯度承接北京等地的高校人文大学建设,努力传承儒释道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建设朔城区南榆林乡儒家文化保护区。南榆林乡地处长城脚下广武城西,工商污染少,历史文物多,是发展传统儒释道尤其是儒家主流文化事业与产业的极好地方。在此专搞原生态旅游业、有机农耕业、乐活时尚业,国学教育业等儒家文化保护区事业,既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又可吸引大批知名学者及相关名人的关注与支持,一举多得。
    
    总之,建议我市早打特色文化牌,力开国学传承先,“把朔州率先建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基层示范新基地”是一个现在还具有相对优势的选择,机会稍纵即逝,万望市领导及文化决策层深思!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