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关中书院: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

栏目:中央党校机关报儒家道场系列
发布时间:2023-07-17 00:58:08
标签:关中书院

关中书院: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

作者:张恒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三年岁次癸卯五月廿七日癸酉

          耶稣2023年7月14日

 

北宋“庆历之际,学统四起”,张载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情怀开创关学。关学一派绵延千年而不衰,固因思想本身之魅力,亦赖代代关中学人之坚守与传承。于此,400多年薪传不息的关中书院功不可没。

 

从1609年明儒冯从吾等创办书院、重振关学到清代李颙等掌学书院实现复兴,再到近代播撒维新与革命精神的火种,及至当代再谋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关中书院在嬗变中见证并参与着关学的变迁,亦成为400多年来中国文化传承的生动缩影与历史发展的重要注脚。

 

复振关学,力挽颓风

 

在今西安市碑林区,沿古色古香的书院门街走到西口,便能看到写有“关中书院”四个大字的牌坊,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便坐落于此。今年3月1日,关中书院免费对外开放,向公众诉说其400多年间的沧桑浮沉。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陕西著名学者、御史冯从吾疏忤神宗罢官归里后,与友人萧辉之、周淑远等在此地之西宝庆寺讲学多年,弟子日众,而寺地狭隘。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陕西布政使汪可受、按察使李天麟等在宝庆寺东小悉园为冯从吾立关中书院,建讲堂六楹,题名“允执堂”。据冯从吾《关中书院记》,“允执”是借“关中”之“中”阐《尚书》“允执厥中”之奥,强调言行举止恪守中正之道。

 

作为关中学人,冯从吾治学、讲学皆以关学为宗,又别开生面。通过细致钩沉关中地区儒学传统,冯从吾编撰出系统、清晰的关中理学史著作《关学编》,尤其突出张载及其“立心立命”说的开创之功。与此同时,由于曾受业于著名心学派甘泉学派创始人湛若水的再传弟子许孚远,冯从吾熟识心学,故而又能不拘关中理学,提出“圣贤之学,心学也”等具有浓厚心学色彩的观点,并强调程、朱、陆、王诸家在“心、理关系”方面之同,使关学呈现出和会融通理学与心学的崭新气象。刘宗周、李颙等都对冯从吾评价极高,称其“有横渠之风”,集关学之大成而振关学之宗风。

 

冯从吾深察“世道隆污系士风厚薄”,故讲学、掌学极重学风、学规建设。从宝庆寺到关中书院,冯从吾制定完善《学会约》《关中会约》等章程,规定讲学时间、礼节、内容、态度等,如“会期每月三会”“务戒空谭,敦实行”“彼此讲论务要平心易气”。冯从吾还倡导讲学向社会开放,并专门作通俗易懂的《谕俗》短文,直言“千讲万讲,不过要大家做好人、存好心、行好事”。一时间从学者甚众,四川、甘肃、河南、湖北等地学生亦前往学习,最多时达数千人,与东南的东林书院等相呼应。

 

天启六年(1626年),魏忠贤主导拆毁天下书院,关中书院被毁。冯从吾不胜愤悒,次年病逝。明清之际战争频仍,书院不久即沦为囤积弹药的库房,失却往日盛景。

 

大兴讲会,成教育重镇

 

关中书院再兴,已是半个世纪之后。清朝统一政权建立后亟待文教之支持,故历经清初短暂的书院控制,康熙朝即开始放宽书院政策,并以赐书赐额等形式表彰、支持一些知名书院的建设与发展,关中书院迎来复兴机遇。

 

康熙朝早期,陕西巡抚贾汉复令西安知府叶承祧等人重修扩建关中书院,允执堂后新建五楹“精一堂”,书院大门改为南开,建“关中书院”牌坊,奠定今日书院之基本规模与面貌。同时延请硕彦名儒前往书院讲学。

 

康熙十二年(1673年),陕西总督鄂善复修书院,并延请陕西周至籍大儒李颙主持院事。李颙17岁时读到冯从吾之书,“恍然悟圣学渊源,乃一意究心经史,求其要领”“年未四十,学已大成,关中人士多从讲学”,应邀往常州讲学时无锡、江阴、靖江争相迎接、听者云集,与孙奇逢、黄宗羲并称“清初三大儒”。李颙甫掌书院,各地乡绅贤达、士子书生等前往听讲学习者达几千人,鄂善等当地官员也亲往,书院迎来半个世纪后的再兴。

 

李颙接续关学学脉,“以昌明关学为己任”。在治学路径上,李颙提出“学者当先观象山、慈湖、阳明、白沙之书,阐明心性,直指本初,然后取二程、朱子及康斋、敬轩、泾野、整庵之书玩索,以尽践履之功,下学上达,一以贯之”,以悔过自新为宗旨,以静坐观心为入手,展现出以心学更新关学之取向。李颙还继承发扬关学的笃实精神,主张读书、为学“明体适用”,认为“立心立命”便是“以万物一体为心,明学术、正人心为念,随机开导,使人知畏天检身,悔过自新”,开实学之风。

 

在书院建设上,李颙完善制度、大兴讲会。制定翔实的《关中书院会约》,首列《儒行》,集《礼记》有关“儒行”之论述,“以为制行之准”;次列《会约》,规定讲会时间、仪式、态度以及各种注意事项,再列《学程》,规定学者学习起居的时间安排、读书顺序、修身养性方法等。讲会过程中,师生或老师之间就几个问题进行探讨,或请其他学者大儒发表观点,形式颇类于近世教育之研讨班。李颙掌学时间不长,但为书院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书院获御赐“秦川浴德”匾额。五年之后,书院培养出清朝首位陕西籍状元王杰。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学者毕沅主政陕西,重修书院,延请江宁进士戴祖启主持院务,并有意识地选拔学生到书院学习。几年之后,关中乡试和会试中考中的学子即大半出自关中书院,一时称为盛事。

 

播撒维新与革命的火种

 

中国面临“三千余年一大变局”,关中书院亦与时浮沉,成为播撒维新与革命火种的重镇。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等人为反对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而发动“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的序幕。当时在“万言书”上签名的1300余名举人,今有姓名可考者603人,其中陕西籍达55人,就读于关中书院者不在少数,而其领袖即是从关中书院走出、有“南康(康有为)北刘”之称的刘古愚。刘古愚受关中书院“立心立命”理念影响,毕生实践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大力引进、传播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被誉为“关学后镇”“一个时代的播火人”。刘古愚为近代陕西培养了千余名既有爱国思想又有科学知识的人才,他们在军政文化教育各界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代陕西三杰”于右任、李仪祉、张季鸾皆出其门下,杨明轩评价刘古愚“不仅大有功于西北教育文化,而且深深的广泛的给西北种下了革命的种子”。

 

20世纪初,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交流的时代背景下,关中书院迎来又一次嬗变。1901年,清廷下“兴学诏”,要求传统书院改建为近代学堂。两年后,关中书院改建陕西师范学堂,教授近代新学,以新的身份开启近代教育之路。1912年,陕西师范学堂更名陕西师范学校,后又更名陕西省立西安师范学校。早在大革命时期,学校就已有地下党组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学校学生积极开展爱国运动。邓颖超、彭德怀等曾先后在此举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传活动。1949年西安解放后,学校更名陕甘宁边区师范学校,1950年改为陕西省西安师范学校。

 

改革开放后,西安教育资源不断优化整合,先是西安市师范学校更名陕西省西安师范学校,并迁入原关中书院校址,后又并入西安文理学院,成为学院的“书院校区”。2023年3月,改制120年后的关中书院以本来面貌向公众开放。西安文理学院方面表示,目前书院仍有600余名学生上课,将在保障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同时,用好书院金字招牌,把书院打造成文化交流与传承的重要场所、西安市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有机结合的典范。

 

张载诗云:“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愿学新心养新德,旋随新叶起新知。”关中书院400余年的沧桑发展,展现着关中学人“立心立命”、求实求新的开拓精神,未来也将担负再养新德、再起新知的新的文化使命。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