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屋公子】屈原还是芈平?古人的姓、氏、名、字有多烧脑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3-08-05 23:21:09
标签:屈原、芈平

屈原还是芈平?古人的姓、氏、名、字有多烧脑

作者:林屋公子

来源:《北京青年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三年岁次癸卯五月初四日庚戌

          耶稣2023年6月21日

 

网上看过一个脑筋急转弯,问题是《离骚》的作者姓名是什么?回答“屈原”是错误的。《史记·屈原列传》开头就说了嘛,“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史记·楚世家》也说了,楚国是芈姓的后人。那屈原自然也是芈姓了。那为什么我们要管屈原叫“屈原”,却不叫“芈平”呢?这就涉及古人的姓、氏、名、字四个概念了。

 

屈原为什么与楚王同姓不同氏?

 

我们仍然从屈原说起。屈原与楚国王室是同姓,屈原又是屈氏,那么楚国王室也是屈氏吗?答案是错误的。根据传世文献来看,楚国王室是熊氏,在《楚世家》里,就记录了商周之际的楚人先祖鬻熊,他的后代就都以熊为氏。不过根据新出土战国文献的记录,楚国王室的氏应该是“酓”。“酓”可读“yǎn”,是酒味苦的意思;也可读“yǐn”,同“饮酒”的“饮”,也与酒有关。楚人有为王室进贡苞茅的义务,苞茅就是用来滤酒的植物,大概因此也就有了“酓”的氏。

 

“酓”为何被传为“熊”呢?宋代出土了一块战国秦国《诅楚文》石刻,上面的楚王叫“熊相”,所以过去一般认为,“熊”是秦人对楚人的蔑称,到秦大一统后就把“酓”彻底抹去了。但根据新出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楚人先祖季连为祝融幼子,祝融派人找他大概想传位。季连却躲在山洞不肯接受。使者放火焚烧相逼,季连大喊:“熊在里面呢!”意思是,季连不在这儿,您找错了!使者回报,祝融感叹“是穴之熊也”,就把季连取名穴熊。季连的后人就以熊为氏。

 

这样看来,从“酓”到“熊”或许并非秦人的蔑称,而是战国就有的文字通假,到秦代统一了这种书写。毕竟黄帝也号称“有熊氏”,说“熊”是蔑称并不可靠。其实,文字在流传中传抄讹误是正常的,像楚国王室其实最早也不是姓“芈“。“芈”同“咩“,是羊叫的意思,所以也有人望文生义,说楚人以羊为图腾。但根据新出土战国文献的记录,我们可以得知楚国王室的姓实际上是“嬭(妳)”,商代甲骨文有“爾(尔)”这个地名,这大概才是“嬭”姓的来源。

 

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楚国王室是嬭(芈)姓和酓(熊)氏。那么,姓和氏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从今天来看,姓就是氏,某人的姓就是某人的氏,也可以说是某人的姓氏。但在周代,这是存在一定区别的。以屈原为例,他的屈氏是怎么来的呢?一般认为,屈氏的来源是春秋前期的楚国人莫敖(官职)屈瑕,有种说法屈瑕是楚武王的儿子,虽然未必可靠,但应该是王族;还有一种说法,屈氏的来源是西周前期的楚国人屈紃,可能是楚君熊绎的弟弟。

 

这样看来,氏可以理解为姓的分支。《春秋左传研究》说:“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下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与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立氏。”意思就是姓是大宗,即使后世相传百代,姓也不会改变;而姓下面的各家族,则可各自立不同的氏。也就是说,屈原与楚国王室的祖宗都是嬭(芈)姓,但酓(熊)氏只属于王室这支大宗;屈氏这种分支小宗也属于嬭(芈)姓,但不属于酓(熊)氏,而是自己的屈氏。

 

屈原为什么不能叫做芈平?

 

那么,屈原到底能不能叫“芈平”呢?其实,屈原叫屈平是可以的,在《屈原列传》里就这样叫。但屈原叫“芈平”却是绝对不可以的。这涉及周代姓和氏的不同用法。清代顾炎武《日知录·原姓》称:“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说的是男子以氏相称,女子以姓相称。所以屈原就不能叫芈原、芈平。同样,孔子的“孔”也是氏而不是姓,孔子是商朝王室之后,他的姓应该是“子”;但孔子的“子”不是姓,和孟子的“子”一样是尊称。

 

至于女子一般以姓相称。在《诗经》中就多次提到“孟姜”,这并非人名,而是姜姓长女的意思。孟(或伯)表示排行老大,仲表示老二,季表示老幺,叔表示排行居中。这是一种称呼结构。也有一种结构是谥号加姓,比如春秋齐国公主庄姜、文姜,庄姜嫁给卫庄公为正妻,故可从夫谥为“庄”;文姜嫁给鲁桓公,但鲁国夫人享有独立谥号,故谥为“文”;还有的女子也称氏,一般出嫁前从父氏,出嫁后从夫氏,比如齐国公主也可以统称为“齐姜”。

 

不过,“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的称呼结构主要盛行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姓氏就开始混同,到秦汉时期就基本合二为一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称:“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是说姓是为了区分婚姻的;而氏是为了区分贵贱的。也就是说,姓表示的是血缘集团,因为周代盛行“同姓不婚”制度,所以女子在结婚时和嫁入后,都容易辨别出身;而氏表示的是社会集团,男子需要参与各家族政治活动,也容易辨别出身。

 

周代因为生产力还比较落后,社会主体是大家族,也就是所谓的“氏”;战国秦汉时期因为铁犁和牛耕技术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家庭成为社会主体。传统的宗法制度瓦解,姓与氏的区分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现代具体的氏,不少都是来自周代的“氏”,比如熊、屈;像秦、齐、楚、赵、韩、燕、魏,这些姓氏都是战国诸侯国名,也是当时的“氏”。而现代的姓氏一般也不再变化,这种属性又是来自周代的“姓”,但具体的姓,在今天姓氏中比重不大了。

 

周代氏的由来一般有以下几种:一种是以封地或居住地为氏,这种最为常见,“战国七雄”国名至今都是氏,还有一些小地名如东门、南郭、西门、北宫等也是氏;一种是以职官为氏,比如司徒、司马、司空都是周代官职,司马迁祖上程伯休父,因官居司马而立司马氏;还有一种是以祖先名号为氏,比如孔子氏“孔”来源于其先祖孔父嘉(字孔父),孟子氏“孟”就是来源于其先祖孟穆伯(字孟或行孟),而庄子氏“庄”则可能是因为他的某位祖上谥号是庄。

 

姓是不是来源于母系氏族社会?

 

周代姓相对氏来说则要少得多。网上流传所谓“上古八大姓”的说法,但这种说法没有依据。文献中只有“祝融八姓”的说法,指祝融之后己、董、彭、秃、妘、曹、斟、芈(嬭)八姓。周代比较重要的古姓,还有风(太昊之后)、姜(炎帝之后)、偃(皋陶之后)、祁(帝尧之后)、姚或妫(帝舜之后)、姒(夏王室)、子(商王室)、姬(周王室)、嬴(秦王室)等等。我们注意到,其中不少姓都带了个女字旁,这又是为什么呢?

 

根据战国时期《国语·晋语》的说法,少典娶妻有蟜(jiǎo)氏,生黄帝、炎帝。黄帝因为姬水而姓姬,炎帝因为姜水而姓姜。如此说来,姓、氏在三皇五帝时代就有了。近代学者根据西方人类学理论,认为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氏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这样也能解释不少姓从女字旁。不过,这种说法有严重缺陷。一方面,根据现代人类学研究,母系社会并非父系社会必经阶段,也就说中国上古不存在普遍的母系社会;另一方面则是甲骨文字的诘难。

 

经过学者的研究,发现在商代并不存在明显的姓、氏区分,很可能也就没有姓、氏概念。比如商王武丁王后有妇好(子)、妇妌(井)等,“好”“妌”表示她们出身的家族子方、井方,并非像周代一样表示姓,但同时又可以表示她们的名。女字旁可有可无,只是表示她们的性别,并非所谓“上古母系氏族”。至于商王族确实多称“子”,但这个子不是姓,只是王族身份的一个称谓;商王族成年时有“子子”程序,由自然的“子”变为社会的“子”。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理解姓、氏、名、字的区别实际上是源于周代了。商人没有分封制度,氏族活动范围稳定,故不需要姓、氏之分。周人将子弟分封各地,这才需要姓、氏之别。周人见到商人称呼多“子”,所以就把商人称为子姓。至于其他的姓也是周人改造的,比如周王室的姬姓,“姬”在商代甲骨文中是一种女性人祭或神灵,很可能来源于商人俘虏周人女子,将其作为人祭的命名。周人的文字继承于商人,所以也化用了一些商朝就有的称谓。

 

周人的另一创举,是从商人的“子子”中发明了名和字的区别。在周代以至近代,名是出生的名字,为自然化属性,多用于谦称;而字是成年的名字,为社会化属性,多用于敬称。名和字之间一般有联系,或相近或相反。周代至后世不少人的字都是“子某”,这正是沿用商人的习惯,比如孟子字子舆;同时周人又创造了男子字称“某父”、女子字称“某母”的结构,比如孔子字仲尼(父)。而周代的字又可以立氏,这也正是商代姓、氏、名、字不分的遗存。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