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当一个西方人当上山东大学政治学院院长 他看到哪些中国之变?

栏目:当代儒林
发布时间:2023-08-15 18:36:04
标签:中国之变、山东大学政治学院院长、西方人

当一个西方人当上山东大学政治学院院长 他看到哪些中国之变?

作者:徐俊

来源:潮新闻

时间:孔子二五七三年岁次癸卯六月廿九日乙巳

          耶稣2023年8月15日

 

一位加拿大人把在山东大学担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的经历写成了书(The Dean of Shandong),不仅在国际上引发了关注,《金融时报》还将其评为“今夏最佳书籍”。

 

潮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位加拿大人名叫贝淡宁(Daniel Bell),长期从事儒家思想以及比较政治理论的研究,是中国大陆第一位担任政治学院院长的外籍人士,已经在中国生活超过了30年。

 

一个西方人为什么会在中国当上政治学院的院长?遇到了哪些趣事?几十年来,他看到了中国怎样的变化?

 

 

 

许多读者想找贝淡宁签名和请教问题,排起了长队。(记者拍摄)

 

“希望通过这本书让西方读者对中国有比较友善的态度”

 

8月13日晚,贝淡宁在上海举行新书签售会并解答读者的提问。该活动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中国办公室(PUP China)、现代书店、中国图书进出口上海有限公司、中图数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举办。

 

现场坐满了人,有读者提前两小时就来等着了。

 

贝淡宁表示,在担任山东大学院长之前曾在清华大学教书,研究的问题是贤能政治与民主的关系。为此,还专门写了一本书《贤能政治》(英文名为The China Model)。他的学术成果与国际影响力引起了山东大学的注意,而贝淡宁也希望跳出学术的角度看儒家,通过担任院长来看看儒家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落实儒家的价值观,双方一拍即合。

 

对于这段院长的经历,他谦虚地表示自己并不成功。

 

“作为学者,很容易批评公务人员。他们的确会有一些问题,但只有自己去当了领导才知道他们有多辛苦、工作有多难做。”贝淡宁对记者说道。“我们学院有1000多位学生、80多个老师。作为院长,大部分时间都要为他们服务,要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这本书中,贝淡宁谈了很多工作中经历过的喝酒、染发等趣事,书本封面上的“表情包”正是它们的代表。不过,这些并非只是离散的故事,而是以小见大地反映着中国的行政体制与文化心理因素,包含着他对于西方了解中国的期望。

 

 

 

贝淡宁表示书本封面的“表情包”都与他的经历有关(记者拍摄)

 

他表示,随着国际局势的剧烈变化,中国在西方的公共舆论和政客中日渐被妖魔化,西方人很多思维模式和行为产生都基于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刻板印象。

 

“我们知道自己有问题,但也有很多优点,以及很多好玩和幽默的事情对不对?”贝淡宁说道。“我希望西方人读了这本书以后,对中国会有比较友好的态度。”

 

而对于中国读者,贝淡宁希望他们能在了解自身的文化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反思中国在对外宣传的优势与改进空间。他认为,外国对于中国的误解有一部分是出于翻译的偏差。

 

“中国人一讲‘和谐’就明白是《论语》中的‘君子和而不同’,这个词本身就包含了多样性。但翻译成英文后,读者们往往会将之理解为统一和一致,认为和谐社会是每个人的行为和想法都一样的社会,而这几乎与‘和’的本来意思完全相反。”贝淡宁说道。

 

“30年来我见证了中国传统的复兴”

 

在活动现场,贝淡宁也和读者们吐露了他感受到的中国最重要的变化。

 

“我被问到过,你在中国待了30多年了,觉得中国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我感受到的最主要变化是中国传统,包括儒家思想的复兴。”他说道。“30多年前,中国学界对自己的传统没什么信心,认为美国模式是走向现代化的唯一道路,儒家是造成中国落后的原因。但大家慢慢注意到,其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地区: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在经济上也得到了快速增长,便渐渐改观。此外,儒家的伦理对于改变市场经济重视利益而轻视社会责任的倾向也有贡献。”

 

当被读者问及儒家思想对女性的轻视是否应该在现代社会立足、以及对于儒家重视教育却也给东亚地区带来“内卷”的副作用怎么看时,贝淡宁表示,作为一个两千多年的传统,儒家一直在改变。尽管它重视教育,但目的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并不是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一谈到儒家人们就会想到孔子,但他只是其中一个代表人物。作为一个整体的传统,儒家一直在吸收其他思想,包括女性主义。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一些地区的大男子主义倾向仍比较严重,但也在发生变化。以前,女性不能上孔子家的族谱,但现在也可以了。此外,儒家提倡要成为君子,但孔孟都没说过女性不能成为君子,这和亚里士多德明确表示女性从生理上不如男性理性完全不同。”贝淡宁说道。

 

 

 

一位读者向贝淡宁提问(记者拍摄)

 

另一方面,儒家对如今愈发受重视的马克思主义也能进行很好地补充。

 

“2008年金融风暴之后,全世界都在思考资本主义出了什么问题,这就要问马克思了,所以马克思主义愈发受到重视。不过,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怎么探讨如何成为好的领袖人物。在这方面儒家就有非常丰富的思想资源。”

 

“今天的活动让我重新认识了中国传统”

 

记者注意到,现场有不少是正在国外读书的中国留学生,他们之前就从老师那里了解过贝淡宁的学术研究,特地前来交流请教。

 

来自爱丁堡大学的曹同学告诉记者,他在知道贝淡宁将出版这本新书时就一直在关注,并且第一时间就买了电子版阅读。

 

“这是很有趣的一本书,我在从英国回来的航班上就把它读完了。”他对记者说道。“贝淡宁把很多在中国的‘奇闻异事’写在书里,向外国读者展示了一个很有人情味的中国。”

 

对于贝淡宁说的中国传统复兴,来自南京大学的杨同学很有共鸣。根据他的观察,身边正有越来越多的人愈发重视传统经典的学习。

 

“我认为,中国传统受到重视是现在‘哲学热’的一部分。在如今这个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大家有很强的不确定感。传统经典中的内容不一定完全正确,但至少可以提供一个价值判断的参考。”他说道。

 

 

 

一位读者向贝淡宁提问(记者拍摄)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褚同学则告诉记者,因为从小在国外长大,她对于中国传统了解得并不多,这次的交流让她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作为女性,我以前对儒家是很抵触的,因为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而且也讲等级。在孔子的家乡山东,女性在一些地区的地位很低,甚至不能和男性同桌吃饭。”她说道。“我觉得贝淡宁给了我一个新视角,他能看到儒家的优势和与西方哲学的区别。相比于之前的批判,我会用一种更包容的态度继续学习。”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