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作者简介:吴钩,男,西历一九七五年生,广东汕尾人。著有《宋:现代的拂晓时辰》《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宋仁宗:共治时代》《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宋神宗与王安石:变法时代》等。 |
王安石鼓动宋神宗禁制公论?你能给个实锤吗?
作者:吴钩
来源:作者赐稿
原载于 “我们都爱宋朝”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三年岁次癸卯七月初七日壬子
耶稣2023年8月22日
在一个文史交流群里,一提到王安石,多数人都表示了批判的意见。有人说,王安石人很坏,鼓动宋神宗针对公论进行打压、禁制。我问:实例呢?举个实例。但就是没有人能提供一个王安石压制公论的实例。所以我加了一下码,在群里说:哪位能够举出实例,我就发个红包。
有一位群友随即举了一个例子——
南宋吕中《皇朝大事记讲义》“王安石逐谏臣”条载:“熙宁元年,知谏院吴申奏:祖宗法不可变。安石诋之罢谏职。安石入朝之初,即劝人主逐谏臣,其本意如此。”
按吕中如此记述,王安石确实有鼓动宋神宗压制公论的嫌疑。但是,我们要指出,吕中基于自己的成见,对王安石变法持严厉批判立场,《皇朝大事记讲义》涉及王安石的记载倾向性十分明显,不实之处颇多(不仅“王安石逐谏臣”这一条),所以对“王安石逐谏臣”条的说法需要辨析、辨析,与其他相关史料比对比对。
有关王安石及其变法的史料,我认为南宋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是最为可靠的,一者,李焘的个人立场倾向于保守派,他不可能会偏袒王安石;二者,《续资治通鉴长编》使用的材料多是原始记录,对文人笔记的引用比较审慎。可惜《续资治通鉴长编》熙宁元年这部分内容已经佚失,而所谓的“王安石逐谏臣”恰恰发生在熙宁元年。
但幸运的是,宋人彭百川的《太平治迹统类》是一部取材于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的纪事编录,里面摘录了吴申罢谏职一事本末,虽然只是节录,记载比较简单,但已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所谓的“王安石逐谏臣”是怎么一回事。
此事发生在“阿云案”的议法过程中,吴申时任谏官,他支持司马光等士大夫的看法,主张按祖宗之法,对谋杀未遂而自首者不予减刑。所以他向神宗上了一道札子,札子的具体内容已经佚失了,不过其主旨《太平治迹统类》有载:谨奉祖宗成宪、不违朝廷众论。神宗看了札子,笑了:“众论何可不违?刑名末事尚不违,况远大者乎?”王安石说:“先王但稽于众,非一一从也。且如谨奉成宪,不知申意欲何如谨奉,若事事因循弊法,不敢一有所改,谓之谨奉成宪,恐非是。”神宗由是“不听申言,罢申谏职”。(见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卷十三)
请注意,当时王安石任翰林学士,尚未执政,王安石变法也尚未拉开序幕,因而不存在吴申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罢的情况。翰林学士的工作之一为充皇帝顾问,是决无”逐谏臣“之权力的。那王安石有没有劝”劝人主逐谏臣“呢,从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的记载来看,是看不出有这个意思的。现在我们根据《太平治迹统类》的记录,参照宋代的谏官制度,将事情的经过复盘一下:
熙宁元年,谏官吴申向神宗皇帝上书,要求皇帝谨奉祖宗成宪、不违朝廷众论。神宗对吴申的意见是不以为然的,所以才笑了。大概他又咨询了翰林学士王安石的的看法。翰林学士的职责本来就是备皇帝顾问嘛。王安石当然不认同吴申的主张,于是跟神宗解释了吴申之论有什么不可取之处(诸位不妨看看王安石的解释,是不是强词夺理)。神宗认为王安石的解释有道理,所以决定不采纳吴申的意见。
在宋代,谏官可以向皇帝提出他的建议,这些建议可能是有道理的,也可能是没有道理的,皇帝当然也可以选择不听,此时谏官通常会提出辞职,所谓“言而不听,去之可也”。这在宋代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吴申罢谏职,应该也是因为言不获听而提出辞职。当然,由于史料记载不详,我们无法确知是不是这样。但如果我们认为是王安石劝神宗皇帝罢免吴申,这同样是没有依据的,从王安石的原话(“先王但稽于众,非一一从也。且如谨奉成宪,不知申意欲何如谨奉,若事事因循弊法,不敢一有所改,谓之谨奉成宪,恐非是。”)来看,完全看不出王安石有罢免吴申的意思,相反,他的语气是比较谦逊的,用了“恐非是”的措词。
不管怎么说,此事的实质就是,谏官吴申向神宗提了一个意见(“祖宗法不可变”),但神宗并不认可这个意见,王安石也认为吴申之论未必有道理,所以神宗便没有采纳吴申的意见,最后吴申罢谏职。这在整个宋代,不是很平常、寻常、正常的事吗?能因此得出王安石鼓动宋神宗针对公论进行打压、禁制的结论吗?
所以,这个红包我暂时不用发了。
继续征集王安石压制公论的实例。
责任编辑:近复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