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芸】谁是“真伪韩寒”命题的仲裁者?
栏目:思想动态
发布时间:2012-03-14 08:00:00
谁是“真伪韩寒”命题的仲裁者?
作者:彭晓芸 (2012-03-12 21:46:55)
摘要:如果说谁是“真伪韩寒”命题的仲裁者,我想没有比网民运用他们自己的理性表达的民意更加权威、更加有效的了。没有什么公平公开的论辩,比这一次漫长的网络拉锯,更能表达我们对民主的真切渴望了,这种热忱和对真相的执着,比直奔“民主”这个伟大理想长得更像民主。
谁是“真伪韩寒”命题的仲裁者?
彭晓芸
肇始于麦田、发酵于方舟子、热闹于成千上万网民参与的“真伪韩寒”拉锯战持续至今,已经两个月,从注意力角度来说,这个事件吸引的关注度非同小可。原因似不必再赘述,一是因为韩寒身上所背负的符号-----意见领袖、比公知还公知、媒体宠儿,二是因为事件的悬疑性、高技术含量提供了观赏性,三是“真伪韩寒”命题牵动的论辩各方,本身就是极具话语权的媒体人、公共知识分子,这近乎可以称之为是广义知识界的一场思想大论辩。
除去直接的利益攸关者无力的辩护,以及海量诉诸情绪和谩骂的“韩粉”式保卫,如果将其他相信韩寒没有造假的论辩方命名为正方,那么,正方阵营迄今为止是以媒体人、公共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一群人,他们恰好是与韩寒的塑造有着最密切关联的一个群体,同时,“公知”韩寒腾空出世所演绎的社会功能,也与自由派媒体人及公共知识分子所诉求和期待扮演的角色重叠,所以,捍卫韩寒,就是捍卫这一阵营的话语权和社会能量,这是公知群体最为直接的动力,也算是比利益攸关方及被公关、被收买而故意“保韩”的群体,动机“高尚”多了。
但“高尚”的动机是否就代表合乎公众利益以及值得欲求的美好目标?
试想,搁置“真伪”命题直奔“民主自由”将得到什么?真的就如公知所愿,达致阵营的“团结就是力量”吗?非也。舆论的拉锯战至今,韩寒身上的光环已经脱落,而韩寒出道的原罪问题以及重要作品甚至博客的代笔问题,已经被反复论证得不仅韩寒本人无接招之力,就是辩护方也黔驴技穷。任何一个爱惜自己羽毛和写作生涯的人,都不可能在这么多有专业背景、有社会地位、有名有姓的质疑者面前丝毫不考虑止损,不可能在数以万计的网民推出颇有技术含量的质疑面前装鸵鸟,而任由他们把自己扒得体无完肤,看着自己名誉扫地而无动于衷。
撤诉,撤已完成的有分量的采访,撤与电视台的访谈约定,这一切已经令韩寒不断自证心虚,当然,一批媒体和公知不能眼睁睁看着“落水儿童”而不伸出援手,他们以文艺青年式的语态,参与了最后一轮韩寒保卫战,当人们指责韩寒造假,他们说韩寒有可贵的直觉,当人们说韩寒反智,他们说这是歧视天下差生------就差直言这是歧视天下苍生了!
媒体和公知这样舍命陪“天才”,是一种理性选择吗?回避“真伪”命题,再谈韩寒的社会价值仍然有意义吗?甚至连首发质疑韩寒的麦田也有少许的乡愿起来,说韩寒也许是亦真亦假,算不得“骗子”,方舟子执着于韩寒真假,在麦田看来是-------“方舟子的打法,会与一人结私怨”,“我的坚持,是更倾向对现象的批判”。
这里,我或许试图论证一下,“真假命题”与“现象批判”之间的关系,以及厘清“事实判断”和“道德判断”之间无法分割的关系。
首先,请允许我回顾一下我在2010年4月份曾经策划的一组对韩寒现象的批判专题,操作那个专题------关于我们时代的话语方式,我思考了许久,到4月份推出是恰好赶上了韩寒入选“时代人物”,新闻由头更足了,却不是为了这个新闻才准备的。
那个命题中,我小心翼翼地批判韩寒式的话语风格成为这个时代反抗的主流话语的危险所在,当然,也提供了不同意见供读者比照阅读,其中王晓渔对解构式话语的价值仍有激赏,我本人及李公明持警惕的态度。
不管当时的你会赞同哪一种意见,这组专题能够成立的前提在于,我们分析和针对的是“博客韩寒”,有扎实的事实作为依托。这是因为,“公知韩寒”及“意见领袖”韩寒崛起于博客,风行于互联网时代,同时,判断它成为一种现象的依据还在于,无论是媒体人还是公共知识分子,都十分艳羡韩寒获得的话语能量,以致于他们或渴望模仿,或赞赏推崇。
而在今天重新回望,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愿意承认,你对“博客韩寒”的文本的欣赏到底有多少来自真正的对文字和思想的赏识?有多少来自一种话语权幻觉?
我们知道,所谓定见或偏见,都无法离开我们所存在的场域及媒介,我们很容易被身边强大的气场所影响,从而产生了一种或崇拜或鄙夷的“偏见”,如果抽离这些外围的场域幻觉,你依然坚持的,才是“己见”。
假设,我是说假设,假设现在告诉你,韩寒的博客都是经过精心测算舆论热点,但行文极其随意粗糙的文章,只不过,由于网站需要热点,需要眼球,也需要恰到好处的插科打诨来掩饰政治敏感又迎合民意,所以,那些文章的风靡,很大功劳来自编辑的一个动作:把它永远置顶,推荐首页。而不是由于真的有那么多读者热爱而通过口口相传流行起来的,你对署名韩寒的那些博客文章,还会有如许推崇吗?
这便是我所希望提出的一个议题:关于话语权迷幻药的作用及其祸害。
这种话语权迷幻药在今天的微博上,依然在故伎重演。诸如所谓的粉丝数百万,所谓的微博意见女王、微博意见领袖们。我们,含我自己,诚实地回答一个问题:微博上呐喊的这些人,对现实政治、社会进步的推动,真的如我们自己所幻觉的那么不可或缺、那么重要吗?恐怕你我对答案不会感到太满意的,否则,普遍的无力感、大量的重复言说,如何解释?
传统媒体和公共知识分子一旦吃上了话语权“迷药”而仅仅忧心于话语权的旁落,却不痛心于自身公信力的挫败,那么,即便保住韩寒这个“话语权”代表,得到的,恐怕也仅仅是他们虚幻的话语权总和的“人多势众”,却失去了号召力,失去了一部分读者,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们所致力的“民主大业”能量是递减的,除非他们认为民主只是媒体人和一群公共知识分子在一亩三分田的版面上玩玩就够了,而不需要诉诸于“民意”。
真伪命题------犹如甄别微博上究竟有多少僵尸粉,如果对着僵尸粉喋喋不休,甚至与之论辩,您认为有价值吗?如果一个人宣称他与他的僵尸粉达致了一种“沟通理性”,你以为,这样的宣称是否滑天下之大稽?
因此,当过去我们谈论“韩寒”的话语方式,即有确切的所指-----指向“他”的博客语言而非“三重门”语言;同样的,当今天我们谈论韩寒的诚信及其社会警示效应,真假是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
追究真伪与讨论韩寒现象二者,并无哪一种特定就属于与韩寒有“私怨”------而是一种个人话语偏好,对于方舟子和很多的技术派来说,真伪是他们的核心命题,也是他们所致力要证明的,讨论韩寒现象则是一种批评家偏好,或者具体而言,是一种社会学、哲学、文化研究偏好,两者无高低,更无哪一种代表了有或无私怨。况且,批评家偏好还有赖于事实判断,如果没有真伪命题,那么,韩寒现象止步于话语风格抑或其他方面的讨论,一旦真伪命题浮出水面,韩寒现象的核心已经不是话语风格或其他了,而是社会的诚信底线遭受挑战的问题。
方舟子接受林楚方采访时说过一句话:“韩寒也是一个受害者。”足见他与韩寒也无私怨,但他此时此刻的研究对象就是韩寒及其作品,因此,方舟子及大量技术派的网民研究到哪里,在哪里止步,视乎他们的个人偏好以及他们对谁来仲裁韩寒真伪这一问题的判断和期待。假设方舟子们的目标是骑墙派认同韩寒为伪,那么,目前他们已经超额完成这个任务了;如果方舟子们的目标是以南方周末为代表的一批媒体及媒体人站出来承认他们此前为韩寒背书错误,这个目标也很远大;如果方舟子们的目标是韩粉大量认同韩寒为伪,那么,这个目标恐怕还有很长的距离;如果方舟子们的目标是韩寒站出来道明真相甚至对公众致歉,那么,这个目标堪比阿波罗登月,铁树开花……
真相派和技术流派的坚持,是我所尊敬的,我个人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钻研细节和技术,所以,我一点不认为自己站在评论员身份所作的大言不惭或高谈阔论工作比他们高明。因此,我并不讳言对方舟子这种事实洁癖精神的敬意,至于方舟子应当遭受怎样的“批评与反批评”,我也不认为是他所承受不了的。中国目前尚无关于民间组织完备的立法,打假作为一种社会力量该当如何存在?这个议题当然可以讨论,包括基金如何使用,公开到何种程度,作为韩寒真伪命题的题外话,虽不是中心议题,但是理性讨论也无妨(穷凶极恶、语言暴力的讨论方式不在此列)。台湾的民间组织,很多就以基金会法人代表方式存在,其中的细节值得我们考量和参照。
不过,对于发起针对方舟子之妻多年前硕士论文的学者联名信,我感到非常遗憾,真不知道这个国家的知识分子竟然不堪到了这种境地。其中的徐友渔先生是我至为尊敬的学者,经过一番了解,他对方韩之争并不知情,而是被利用,知情后曾经致电要求撤掉签名,但联络人再也不接电话。
这一百多位里面,徐友渔先生显得鹤立鸡群,过于醒目,其他很多算不得什么知识分子,有凑数的,有拉人头的,无非趁机折腾和报复一把方舟子。比较而言,质疑韩寒的反方则没有如此“有组织”,不仅政治立场无法归类,连职业也五花八门,互相之间除少量原来已经认识的,甚至在质疑的过程中也不互相通气和联络,一位博主试图建立质疑一方的QQ群以方便讨论战略,在建群后即遭遇冷场,几乎没有认证用户加入。由此可见,质疑韩寒一来压力巨大,简直是一项冒犯强势话语权的事情,参与质疑者既来之则安之,自然个个个性独立,不喜拉帮结派,二来加入质疑者都是自选动作,对于进展到何种程度,无一致意见也不愿意去统一。
启动质疑韩寒的麦田虽从事IT工作,其实他有强烈的人文知识分子情怀,因此有时候会显得柔软起来;张放也是一位有着强烈正义感的人士,因此显得义愤填膺;mad 则是典型的文艺女生,她热爱才情胜于一切,而且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当然,还有更多更多的人让我难以掩饰对他们的好感,诸如法学家何兵对质疑的合理性的释法,诸如兔主席有着海外学者视野的开阔和人格上的举重若轻,张鹤慈先生对质疑的细节的执着和审慎,薛涌作为一位被方舟子批评过的学者,此刻的公允与豁达态度,戴建业老师作为文学教授的出手,肖鹰老师自是不必说,他在整个过程中的热忱以及在清华的讲座,若不是有着对青年一代强烈的责任感,恐难以如此执着、锐利,崔卫平老师是典型意义上的公知当中,难得不唯立场论的,一直保持着审慎、克制,更有赵鼎新先生在海外的一锤定音,警世之言……
骑墙派的刘戈先生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他有意与韩粉进行的幽默而耐心的对话;媒体人当中,难得的是,两位总编级人物的发言,《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副主编魏寒枫先生始终的不偏不倚态度,以及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无不言的诚实谦逊君子之风,《中国周刊》总编朱学东老师对信力健先生一则糊涂发言的棒喝,还有凤凰卫视的邱震海先生意图把这场论辩拉到有助于提升民族理性思辨的高度等等,让我觉着,媒体行业也未必一片黑暗。
当然,还有太多太多的人无法一一列举,非实名的网民们提供的大量技术支持,使得质疑的进展得以不断持续,旧疑点未澄清,新疑点又层出不穷。
如果说谁是“真伪韩寒”命题的仲裁者,我想没有比网民运用他们自己的理性所表达的民意更加权威、更加有效的了。
事实上,这完全不是方韩之争,而是一场网络版公民社会运动。至于我们为什么需要社会运动,想必参与者及围观者会日益从中获得启发。我们太需要由此建立一种最低限度的社会共识了,我们对于诚信和“共同善”的渴望,绝不会低于我们对任何一个主义的渴望;在当前有限的言论空间里,更没有什么公平公开的论辩,比这一次漫长的网络拉锯战,更能表达我们对民主的真切渴望了,这种热忱和对真相的执着,比直奔“民主”这个伟大理想长得更像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