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的贵州札记 ——王阳明的贵州缘

栏目:往圣先贤
发布时间:2023-10-12 17:12:33
标签:

余的贵州札记

——王阳明的贵州缘

来源:中国文化书院

时间:孔子二五七四年岁次癸卯八月廿七日壬寅

          耶稣2023年10月11日

 

2023年,《余的贵州札记》专栏继续推出新玩法。贵州学者余未人自写自录,用文字和音频立体呈现她对文化的思考。

 

撰文、诵读:余未人

 

 

 

一位落难的大师——王阳明的贵州缘(上)


王阳明(1472~1529)浙江余姚人。阳明为号,王守仁是姓名。他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心学大师。王阳明1507年来黔。当年黔地,乃蛮荒之地。王阳明先生惠临,是贵州、贵阳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如果贵州历史上没有王阳明,会是何状?我想,那犹如一条莽莽长龙未能点睛。

 

想用数千字来描述一个伟人起伏跌宕的人生,又不宜将五百年前的文言文直引于文中,要通俗易懂,颇有些难度。知其难而我行我素,会不会有些率性任意?几经犹豫,还是“但行前路无问西东”,铅刀一割吧。

 

 

 

(一)

 

王阳明幼年生活在江南鱼米乡,衣食无忧,一个聪慧少年,自有喜好。他爱下棋。父亲是状元,理念与之水火不容——下棋是歧路,误了读书求学。父亲终于恼怒了,将棋子一把掷下河去。

 

面对自己心爱的棋子瞬间沉没,少年的王阳明如何应对?他无奈,只有回屋。一粒奇异的种子,此时在他心里萌发。他研磨提笔,将瞬间意念落于笔端:“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兵卒堕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流。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一个孩童,有如此丰富、辽远、诡异的想象和思辨力,当年就异质初露了。

 

如何求知?多读硬背与善思求真,其实并非泾渭分明的两条路,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需求知者几番几复深思熟虑,作出艰难的抉择。

 

12岁那年,他向塾师发问:什么是第一等事?答曰:唯有读书登第耳。这也是历朝历代的主流观念,阳关大道。面对塾师的回答,王阳明眼前隐隐闪现的,却是另一条崎岖之路。他沉思后蹦出了一个幼童似乎无法企及的思想语言:读书学圣贤才是第一等事。

 

这种思想的色泽和风霜,难觅其二!细寻捋根,这是他幼时从爷爷那里承袭而来的。爷爷读书万卷,都贯穿了一种学人要成为君子、圣贤的理念。成年人对孩童的种种想法也许不以为意,付之一笑。但王阳明12岁的这一叩问,回音轰鸣,奠定了他一生学问和思想的基础。

 

 

 

王阳明的出生地瑞云楼 黄震 摄影

 

人在世间,偶尔会有奇遇。王阳明与几位小友在北京街头行走,一位先生追着要给他看相。先生说:当你的胡子长及衣领时,你就入了圣境;胡子长至心窝,你就结圣胎了;长及肚脐时,你就圣果圆满了。先生犹如神明,直戳王阳明当年的梦想。

 

格物致知是儒家的重要思想理念——穷究事物的道理,就能掌握知识。王阳明读遍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的著作,思考他的“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这时,善思求真的执念冒出来了。他想,事情真如朱文公所说,一草一木皆有深刻的道理吗?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弄通竹子的道理,每天从早到晚默默地面对竹子,追根究底,深思竹子有何深沉的道理。就这样,他“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其结果是,王阳明病倒了,却毫无发现,竹子还是竹子,还是青枝绿叶在风中摇曳。

 

从此,王阳明对“格物”学说动摇了,疑惑了。他后来也还多次“格”物,想从具体事物中穷究其中所蕴藏的万物之理,执迷于事物的各种象征关系。他不离不弃,做了许多无用之功,其中的理,也许子虚乌有。这种求真求实求理之心,是真正令人肃然的学问之径,这也是对求知者灵魂的拷问。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可古今中外,又有多少人能够踏上此径而不再次误入歧途?

 

 

 

黄震 摄影

 

举子业是当年读书人的必由之路,须背诵朱子注解的“四书”,再习作八股文。

 

王阳明这时巧妙地用上了朱子的“格物说”,来“格”科考之业,找到了科考的规律,21岁那年,在乡试中一举成功,中了举人。

 

他在科举考试中也曾一波三折,但最后还是考上进士并做了兵部主事。关于兵学,他曾经认真研究过,他不是著书立说,而是要“行事”,强调实践;读书人没有机会带兵,他用了果核,列阵为游戏。他中举后在工部观政期间,就用带兵之法来组织民工,让他们摆“八阵图”……

 

作为一名学者,研究成果有大有小,研究的过程各有千秋。各种感受皆在过程中,过程特别精彩纷呈。忽略了过程,学问的吸引力就大大减弱了。过程不论对学术、对人生,只要悉心体量,皆有空间,皆有乐趣,其乐无穷,是珍宝也。

 

 

 

(二)

 

1506年11月祸从天降,王阳明被宦官刘瑾投入了锦衣卫的监狱。在狱中,他挨了疼痛钻心的四十大板。这一切,给不出服人的理由,这就是人性的残酷暴戾。

 

日子轮回到第二年,刘瑾把53人列为“奸党”张榜公布,并押解到天安门前金水桥示众,其中就有王阳明。在最孤独无助、失去自由时,人的差异,能得以最充分的显露。

 

在险恶之境,有诗心诗意的人,灵魂不会寂寞。王阳明写下了《狱中诗十四首》抒发胸臆,他的心境在诗意中升华。“滔滔眼前事,逝者去相踵。崖穷犹可陟,水深犹可泳……”诗中没有倾诉受刑后肉体难耐之痛,而是呈现了一种打不垮、摧不倒的辽阔宏远境界。

 

他在狱中读了《易经》。他体会到,哀莫大于心死,要尊严地活下来,只有靠自己的“心之力”来应对苦难。这是他在狱中最深切的体验,心学也是他能够经受万般磨难的原动力。

 

之后,刘瑾要急于处置狱中的文官,以震慑天下人。王阳明此时被抛掷出来。他被发配到贵州省修文龙场驿做“驿臣”,相当于今邮政所所长。

 

遥远漫长的行程中,他生病、养病,走走停停,饱受精神和肉体的痛苦折磨,跋山涉水,到达破损不堪的小驿站龙场驿。

 

王阳明是被贬谪的小官,他虽管理驿站,也不能住在驿站里。何处栖身?他先在草棘丛中搭一个草庵。何以慰心?唯有诗文。他写下了《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

 

附近有一处偏岩洞,王阳明在这里见日出日落,观草木枯荣,更要谋求最基本的生存。他依然以《易经》为伴,还有谁能在如此境况下把玩求索易经之义理呢?他不仅读《易经》,还写下《玩易窝记》,虽只三百余字,却是传世名篇。这种心态,让人特别艳羡!此地后来被命名为“玩易窝”。

 

 

王阳明悟道之地玩易窝 黄震 摄影

 

他在这里钻草窝,觅洞穴,寻找立锥之地。最后,他在离驿站三里远的龙岗山上找到一个东洞,将它命名为“阳明小洞天”,入住其间,过上了穴居的日子。他以一方较平整的大石块做床,一个小穴洞作为灶,还将这事又写了三首诗。以这种玩索的心态去面对人世悲情,克服千难万险,非常人所能具有。

 

 

 

玩易窝石壁上的石刻 黄震 摄影

 

富庶的江南鱼米乡,与崇山峻岭中千疮百孔的龙场驿,有天壤之别。随行而来的两名童子原是他的侍从,可童子无从适应此番苦辛,王阳明只有反主为仆,亲自为童子烧饭煮水。这是世人不可能放下的身价。在他的心境中,能够助人于危难,就是最高美德,他以一颗平常心,就做了。只有王阳明强大的心力,才能支撑这一切。

 

一路风尘,盘缠将尽,首要大事,是如何活下去。他环顾这方天地,山石之中,只是南山有一片片荒土,得一锄一镢地开垦出来。他又习得当地山民的刀耕火种,用习文练武之手,亲种了几亩谷物,秋收时,不仅解决了自食,还略有余粮周济贫穷孤寡。他尤其欣慰的是,与自己共聚于山林的鸟雀也有了吃食,也不会受饿散去了。王阳明在这里,让我想到唐代著有《长短经》的赵蕤,这也是诗圣李白最崇敬的人,一伸手,鸟儿就能飞过来,停到他的手臂上。这种怜悯生灵万物的博大情怀,身体力行的人生态度,也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人生哲学的最初实践。

 

到贵州做事,须与众多的少数民族相处,语言不通,习俗不同,能否得到各民族民众的接纳,是汉族人需要迈过的一个坎儿。

 

 

 

 

无论对方身份高低,王阳明的处世风格都是以诚待人并一以贯之。他的付出,收获了回报。少数民族百姓对他尤其热情,帮助他在龙岗山上盖起了几间茅屋,他又在房前屋后种上了竹子、花卉、草药。他将这里取名为“何陋轩”。这里,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龙岗书院”的院址。他在书院近旁又建了一个竹林环绕的“君子亭”。人处逆境,生活情趣尤为可贵,它让每一个艰难的日子都怡悦可盼,趣味萌生,渐渐地,组成了支撑精神世界的一根栋梁。

 

在石旮旯里都会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真良种也。

 

(一)

 

王阳明蜗居龙场驿,山高皇帝远,远离朝廷政治中心,没有压头的公务,没有蛛网般的人际关系,物资匮乏却有大量的闲暇。苦难带来的感受五味杂陈。平庸者也许从此一蹶不振,惶惶不可终日;但对于一位学问大家,拥有这样精神上的宽松自由,几乎是一种奢侈。

 

王阳明日思夜想,如果圣人在这里,会作何选择?回顾史籍,就是孔夫子周游列国时,在陈蔡断粮挨饿,也只七个昼夜。自己在龙场驿的日子却是漫漫长途,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王阳明反省自身,任自己的心在古今遨游。正因为他曾经历了“格”竹子、“格”先辈经典,“格”自身磨难,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人生智慧。恍惚梦境中,他似乎觉知到有高人点出,人不是只要去格物,心是人是主宰,人要格“心”,明晰心与物的关系,从心出发去寻找万物之理。这才是人生真谛。他倏然感受到了心的自由,无边无际的自由!他冲动激昂,从石床上跳将起来。随从大惊,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黄震 摄影

 

此时此刻,在这个粗陋的洞穴中,气象万千!果真发生了日后震惊学界、名垂青史的一件大事!

 

这也许是漫长苦思后,猛然喷涌的灵感。于是,他在龙场的苦难中产生了深刻的感悟,心中豁然开朗,找到了“魂”。这种升华,是偶然中的必然,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珍宝。他思想中最可贵的部分,就在这样的自省中日益跃升。

 

谪居贵州龙场驿让他经受了人生的磨难,做出了过去官宦生涯中所没有能够做的事,经王门后人的传播,就是“龙场悟道”。

 

 

 

 

古今中外,创造力常常是在一种质疑、逆传统、逆权威的危险、擦边行动中迸发的,自然科学、文学、哲学,在其漫长的发展史上,皆有闪光的先例。王阳明亦是经典的一例。此后,他便进入了永传后世的学术成果的爆发阶段,犹如冲破江河直奔大海。

 

 

 

(二)

 

王阳明在龙场的日子并不寂寞。当年的诗歌,并非只写作纸上,而是要吟诵,他诵诗自得其乐。王阳明还抚琴吹箫,乐曲在山中萦回。这里也是“别有天地非人间”。

 

山中有如此动静,很快就引来了附近各族孩童。王阳明视孩子们为伴,并不因孩子们的族别而有丝毫歧视。在他眼里,苗夷民众特别朴实,亲情温馨,孩童们应当读书、受教育,日后同样能够成材。他以阳明小洞天为课堂,教这些孩子读书、习字、弹琴。

 

 

 

 

龙泉山上的书院,当年学子满坐,聆听王阳明讲学 黄震 摄影

 

他收徒讲学的事在附近渐渐传开了,周边各族青少年都前来求学。王阳明便在此时此地创办了龙岗书院,亲自授课。没有桌椅,他让学生学古人席地而坐听课;没有课本,他凭着扎实的功底、过人的记忆力,默写《五经》充当教材。在这僻远的山乡,他有了众多弟子。

 

 

 

 

在江西吉安市青原山阳明书院旁边,树立着王阳明与当地的王学四弟子的群雕 黄震 摄影

 

少数民族学生语言不通。王阳明本人的余姚方言,连贵阳汉人都不一定能懂。他采用什么办法来与少数民族学生沟通呢?当地民众的文化是世代口传,这对他极有启发,能够吟唱的学问,定受学生欢迎,也是最便于记忆的。他编歌词,配上曲,让学生边唱边学。虽是越曲,学生们习唱朗朗上口。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交融的力量。

 

他采取问答、讨论等灵活的方式教学,因材施教。他还与学生们林中散步,爬山游玩,月下弹琴,寓教于乐。带领学生修造房屋、种菜、做饭等,他将日常、劳作都纳入了教学生活。这种因地制宜的教学方式与中原地区传统的书院可谓春兰秋菊,各有千秋。以今日的眼光来看,这与专攻四书五经的传统书院相较,是不是一种现代意识的萌芽?

 

龙岗书院以自己的特色名世,声震一方。

(三)

 

王阳明后来追述,“贵州三年,百难备尝”。百难中之“重难”,并非天灾,也非衣食。那么,是何重难?

 

离修文龙场驿数百里远的思州太守,突然派员跋山涉水来此找茬,当时王阳明正在讲课,来人公然对王阳明施辱。听课的少数民族学生忍无可忍,奋起追打,赶跑了前来骚扰滋事者。王阳明揣摩,当以心学之法来对付这些官奴。官奴们挫败,回太守府禀报。思州太守知悉后大怒,向上控告。恶人告状,这事不祥,会不会给王阳明引来灾祸?

 

王阳明有一位余姚的同乡毛应奎,在思州任按察副使。毛这时出面调停,既为老乡说好话,又劝老乡给太守赔礼,双方皆不触犯。

 

 

 

 

余姚市龙泉山上的王阳明先生讲学处 黄震 摄影

 

王阳明有礼有节、“不动心”地给毛按察副使复函,充分运用心学,用上了“挪移”的手法来解决矛盾——王阳明道,这是手下人的作为,肯定非太守之意,与太守无关。这是先让思州太守下个台阶。他接着推理:既然与太守无关,也就是与我本人无关,本人与太守没有发生过任何冲突,何以道歉呢?接着又道,磕头虽是平常事,但不当磕头而去磕头和应当磕头而不磕头,同样不对。如果我破了例,就是不当磕头而要去磕头的那一种。他又说,我来到此地,瘴疠虫毒,魑魅魍魉都较量过,一天要死三次,而我至今无恙,是因为我无动于心。如果太守真要加害我,我也只能当他是瘴疠、虫毒那一类了。对那些物类,我岂能动心?

 

做出这样柔中有刚,不卑不亢的回答是一种功夫,也是心学的实践。其中有大智慧,特别有力。这让太守愧不能言,不得不服。

 

这事不久便传开了。在五百多年前,没有稍稍便捷的通讯工具,但它确实泛起层层涟漪,广为人知了。

 

事情是怎么传开的?正因为当年资讯太少,这无疑是重大事件,自然受到关注。加之龙场又是个驿站,住客缕缕行行,传播更易。这事传开,让王阳明在贵州官场声名鹊起,陆续有人前来向他求教,其中包括官员。

 

 

 

 

余姚市有关王阳明先生的雕塑和牌坊古朴典雅 黄震 摄影

 

一位安姓的水西宣慰使派下属拜谒王阳明,先给他送来了金银、马匹和米、柴炭、鸡、鹅等,并派人来帮王阳明挑水、劈柴。王阳明如何处之?对金银马匹,他婉拒了,而生活必需品,他予以笑纳。这里能看出一个智者的自律、自尊与灵活的处世方法。

 

安宣慰使送礼,自有所图。他是要请教王阳明,能否将水西驿站撤除?王阳明对他的目的心知肚明,给他修书一封,说明事理。书信道明了当年开国皇帝朱元璋在贵州建设九个驿站的由来,那是奢香夫人率土著开山筑路,贯通了五百六十里,才建成这“龙场九驿”,要废掉任何一个皆不可能。你如废掉一个,别人必定效法,就会废掉一批,皇上就控制不了全局。其结果,就会有官差登门向您拿出索命绳了!安宣慰使无言以对,亦不敢轻举妄动,不得不断了独霸一方的美梦……

 

这就是心学的第一次牛刀小试,初获成功。


一门大学问的兴落繁华——王阳明的贵州缘(下)

 

(一)

 

要将王阳明的学问在短文中说清道明,似无可能。但读者也无须将大师的学问理解得像学者一般透彻。要了解王阳明,不能不涉及他的学术主张。我企图深入浅出地说一说,也许只能是深一脚浅一脚,深深浅浅地道上一二。

 

王阳明在龙场讲学,像冬日里的一团火,其热力层层辐射,引来了附近州县的秀才,还有他旧日的学子,人气节节上升。师生们聚在一起切磋学问,他此时的感觉是:“讲习有真乐,谈笑无俗流”。虽身处逆境,衣食住行粗疏简陋,但环境优劣更多会决定于人的内心体验,内心的差异,也许就是真人与俗流之别吧。

 

 

 

 

吉安市所建的阳明书院 黄震 摄影

 

《大学》原是儒家经典《礼记》的一章,南宋理学家朱熹将它抽出,加以发挥,成为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王阳明特别看重《大学》,他把《大学》作为入门之书。

 

南宋理学家朱熹将《大学》分为经、传两部分,自己又补写了格物致知传。王阳明则拂去浮云,从自己内心深刻的体验出发,对《大学》做出了独特的、不同于朱熹的解释,乃至去掉了朱熹的阐释而还原古本。

 

《大学》之要是什么?朱熹认为是“格物致知”,而王阳明认为“诚意”为要。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注重对外界每一件事物的具体考察。王阳明则把“格物致知”引入内心,解释为“正心”“致良知”。王阳明认为《大学》是大人之学,是教人成为君子之学,它虚拟的学生首先是国君。他强调大学之道的核心是亲民,只有亲民,才能做到知行合一。这种自我修养,思想的力度和深度,有如黑夜中闪亮的一盏灯。

 

 

 

有了以上思想,王阳明为来龙场的秀才们制定了四条原则:一是立志,二是勤学,三是改过,四是责善。

 

 

 

当地精心构造的王阳明先生悟道情景 黄震 摄影

 

王阳明对朱熹思想的不同观点,引来了明代学术界的争鸣,这注定了《大学》又成为一场大讨论的焦点。

 

王阳明在龙场,写信邀刚遭科场失意的内弟、挚友徐爱前来龙场。此前,王阳明刚刚悟出“知行合一”的学问,徐爱正欲求教。千里迢迢,如果没有求知求学的强劲动力,是难以想象的。徐爱稍事整理行装,就跋山涉水来了。

 

兄弟之间,心有灵犀,王阳明用极为日常化的事物,向徐爱阐述博大的学问。

 

后来,徐爱补记了王阳明与自己的叙谈。王阳明深刻的思想,借着这份笔记,被鲜活地保存下来。王阳明从孝悌、疼痛、寒冷、饥饿这些身边事说起,他让徐爱明白,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地任意行事,全不思考,所以必说个人所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地悬空去思索,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揣摩而已,所以必说行动,方才得知真。由此来说明知与行不能分开,知行应当合一的道理。

 

王阳明认为,“知而未行只是未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又针对官场和读书人的状况,表述了自己的认知。比如国家取士和士人读书,都是将知与行分开的,造成了假人说假事充斥的状况,败坏世风。

 

 

 

黄震 摄影

 

如此深刻的事理,是大学问,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知行合一的深远意义,是超越时空的。

 

(二)

 

中华大地上,唐代就有了书院,到宋代,书院得以较快发展。而大山丛中的贵阳,行迈迟迟,在元代才建了文明书院,后又毁废。王阳明的同乡毛应奎做了贵州提学副使,他在元代书院旧址上重建文明书院,毛应奎曾致函邀请王阳明到书院讲学,王阳明婉谢了。

 

明正德四年(1509)另一位提学副使席书,再次邀请王阳明到文明书院主讲,去否?

 

席书在王阳明出道之前就已具声名,资历年岁都长于王阳明。席书历来钦佩王阳明的文章,上任提学副使后,专程前往龙场讨教。王阳明没有直接作答,而沿着自己的思路,阐述了政治生活中必须坚持知行合一。席书听到此论时,并不理解,颇有狐疑,他不想久留,当天就打道回府了。而王阳明谈论的道理却一直在他脑海中萦回,让他不得不反复思忖并深陷疑惑。

 

一夜难寐,经过反复的思考,他耐不住了,第二天又再度奔赴修文龙场。几百年前的交通极不便捷,席书却连连奔波,如若不是求解的渴望,哪能如此?

 

王阳明见席书再次登门,心有触动。一门学问,此时正在静候关注它的学者。

 

 

 

 

王阳明故居里的画像 黄震 摄影

 

王阳明针对席书的忧疑,讲述了自己对《大学》的理解过程——开初也忧心自己背离了圣学,于是对照经典,发现自己的理解与圣意是完全吻合的。一部《大学》反复讲诚意,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它们的起点在哪里?就是修身。

 

席书不是盲从之人,他还要深察静思。为了求解学问,他四次往返龙场,这种螺旋式的深钻求知后,他对王阳明的学术思想终于领悟透彻。

 

席书悟道后,他与毛应奎一道,继续修复了贵阳文明书院,这是对知行合一的重大实践。书院复建完成后正式聘请王阳明前往主持。其间他们曾多次接触,谈话投契。有了这样愉悦的交往,王阳明欣然应邀前往讲学。

 

席书迎候自己心仪的大师,率领生员向王阳明行了拜师大礼。

 

王阳明大师在贵阳登台,一颗学术之星升起了,至今闪闪辉映,为这座山城和整个贵州文化史增添了无可替代的厚重笔墨。

(三)

 

对王阳明大师的学术成果,国人的认识、理解、弘扬都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和曲折。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这些政见大不相同的政治首脑人物,以及胡适、郭沫若、陶行知等文化名人,都学习、研究过王阳明的“心学”,并奉为圭臬。王阳明的学说传到日本后,成为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之一。

 

既然领袖人物如此敬重王阳明,为何在我求学的1950至1960年代,历史课上,王阳明的学术思想却是作为主观唯心主义来加以批判呢?教材匆匆一过没有细说,学生也没有接触过王阳明的著述、思想,只是见到了一个需要背诵、批判的标签。这其实毫不奇怪,是与领袖人物个人吟诵古诗、看传统京剧,而不主张年轻人学写古诗词和禁演老戏同出一辙。当年,王阳明不可避免地与这些传统文化遭遇了相同命运。

 

明清至民国,王阳明受到尊崇,贵阳这个经济文化都相对滞后之地,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在城边的扶风山,依傍山势,建筑了阳明祠。

 

 

 

 

阳明祠在岁月流逝中,如诗如画,又风雨如晦。屡经失修、损毁、破坏、重建。1982年阳明祠被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10月被列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闹市中的一处绝美风景,取点极佳,林木葳蕤扶疏,环境清幽,古色古香,风格独特。清代硕儒郑珍赞其为“插天一朵青芙蓉”,意境之美,让人难忘,四季游客熙攘。

 

文明的延续之道美好而坎坷。从王阳明以及阳明祠建成以来的大起大落,到改革开放后的阳明文化热,再到2008年贵阳市提出了“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让人看到,几番几复之后,“王学”这颗被埋没数十年的明珠,终又熠熠生辉。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前进步履。

 

 

 

黄震 摄影

 

一些人类基本的知识和观念,都是前人实践和总结的成果,都对历史文化做出过或大或小的贡献;也都不可避免地有着时代的局限。如果没有这样的历史观,那总难免陷入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的泥淖。

 

生活在贵州高原,我时时能感受到,王阳明大师,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强大存在。

 

来源:贵州网络广播电视台“贵视网” 2023年10月1-3日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