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常宝 刘立斌 主编《董仲舒文献辑刊》出版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23-10-16 19:07:20
标签:

过常宝 刘立斌 主编《董仲舒文献辑刊》出版

 

 

 

书名:《董仲舒文献辑刊》

主编:过常宝 刘立斌

出版社:河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09月

 

【出版帮助】

 

董仲舒,西汉大儒,广川(今河北衡水)人,生卒年不详。《史记・儒林列传》中有载,《汉书》有《董仲舒传》。目前学界多依据苏舆《董子年表》中的说法,认为其生于文帝元年(前一七九),卒于武帝太初元年(前一〇四)。董仲舒通五经,有独立见解,擅写文章,尤以研习春秋公羊学闻名,景帝时被召爲博士。据《汉书》记载:董仲舒『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记载虽寥寥数语,亦可见其爲学之专精,传授弟子之衆,受学者尊敬之深,儒者风范之醇厚。《史记・儒林列传》所记当时名儒尚有伏生、大小毛公、申公、韩婴、辕固生、胡毋生、徐生、瑕丘江公、公孙弘、孔安国等,他们都谙熟五经,或爲博士,或爲礼官,多以训诂爲教,限于师法传承。古代儒者皆博学于六经,但在秦焚诗书、坑术士之后,经文散佚,通一经者亦殊爲不易。惠帝四年(前一九一)除『挟书律』,文帝时『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汉书・艺文志》),并招明习经书者爲博士。因此,当时的儒者大多沉溺于经文的训诂和传授亦不足爲怪。董仲舒则不同,受齐鲁、三晋、燕等多重文化熏陶,于六经之外,广泛涉猎道、法、阴阳、名辩等先秦诸子百家之学,再以其洞察与见解将之融爲一体,使得儒学呈现出新的内涵和面貌。班固在《汉书・五行志》中言:『汉兴,承秦灭学之后,景、武之世,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爲儒者宗。』

 

董仲舒的公羊学在汉代被重视及发扬光大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密不可分。汉初的陆贾、贾谊都是才华横溢、满怀抱负的思想家,虽提倡儒学,但主张礼法兼综,仁义与刑法并重。这些观点未能从根本上确立儒家学说的地位。统治者崇尚黄老刑名之学,即使在文景时期,诸博士也埋首于经籍之中,于时政只是『具官待问,未有进者』(《史记・儒林列传》)。武帝即位,一方面得益于汉初以来的休养生息政策,『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史记・平准书》),同时又面临着匈奴侵扰加剧、诸侯国不轨于法乃至叛乱的内忧外患。加之武帝雄才大略,慕三代圣王之教,欲兴太平之世。于是在丞相窦婴、太尉田蚡的支持下,重用儒生赵绾、王臧,欲立明堂,行礼制。此举触怒了好黄老之术的窦太后,随即被废止。建元六年(前一三五),窦太后死。元光元年(前一三四)五月,武帝下举贤良诏,策问『明于古今王事』的儒生如何能『章先帝之洪业休德,上参尧舜,下配三王』。董仲舒在景帝时虽爲博士,但因诸种原因又返乡居家教授,而于此年参加贤良对策(董仲舒对策之年有建元元年、元光元年、元光五年、元朔五年之说,今依《汉书・武帝纪》的元光元年说)。对策分三次往返问辨,又称『天人三策』,这是有史料记载以来统治者与思想家第一次围绕思想、学说与国家治理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和交锋。在策问中,我们可以见到武帝敏鋭的判断力以及不脱离实际的实用主义精神;在对策中,可以发现董仲舒对孔孟以来儒家价值和理想的极力坚守、将儒家学说运用于国家治理的迫切期望、爲适应时代要求对儒家传统学说所作的创造性诠释,可谓『策既中实,文说美善』(《论衡・效力》)。董仲舒运用春秋公羊学的王道理论,基于天人感应的思维和论说方式,阐述了『任德不任刑』『以教化爲大务』『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量材而授官,録德而定位』『改正朔、易服色』等思想和主张。尤其在对策最后,董仲舒向武帝建议:『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爲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班固指出:『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汉书・董仲舒传》)后世学者据此认爲,董仲舒的对策深刻地影响了武帝时期的政治思想以及文化教育政策,即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爲中国封建社会之正统学说并延续两千余年。关于董仲舒与武帝一朝思想文化及教育举措的实际关系,学界虽然存有较多争论,但不能否认的是,以董仲舒公羊学思想及其经学诠释方式爲基础,儒家学说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自此逐渐成爲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

 

对策之后,武帝以董仲舒爲江都相,辅佐易王刘非。刘非乃武帝之兄,爲人勇武、骄奢,但董仲舒皆能以礼谊匡正,受到敬重。在规劝易王时,曾说『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鲜明地指出了儒家的义利观。班固说董仲舒治国时以春秋灾异推阴阳变化,进而能求雨止雨。但是,从随后记载的灾异事件中,我们看到的是他用灾异现象警示汉武帝,要求实行仁政和王道,而不是以灾异推阴阳变化。董仲舒被废爲中大夫后,居家推衍辽东高庙、长陵高园殿灾,其中有非难朝廷之语,还未来得及上奏,主父偃便发现了草稿并奏明武帝,董仲舒被投入牢狱,后获赦免。当时,汉武帝外攘四夷,内兴功利,人民负担日益加重。董仲舒于外反对征伐,主张『说以厚利』『质其爱子』以得和平(《汉书・匈奴传下》);于内则提出『限民名田』『盐铁皆归于民』『去奴婢』『薄赋敛,省徭役』(《汉书・食货志》)等。

 

董仲舒爲人廉洁正直,坚守儒家正统。董仲舒归家后,『三年不窥园』,不问家中産业,以修学著书爲事。儒家的王道思想和春秋公羊学『微言大义』的解经方式,从理论上缓解了秦朝以法家治国的强制性以及汉初以来逐渐加剧的黄老与法家的冲突,进而确立了『儒表法里』『外儒内法』的统治模式。董仲舒不仅对这种政治模式进行了理论建构,更通晓世务,熟悉法律和章程。《汉书・循吏传》载:『时少能以化治称者,惟江都相董仲舒、内史公孙弘、儿宽,居官可纪。三人皆儒者,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天子器之。』董仲舒致仕后,朝廷每逢大议,都会派遣廷尉张汤或使者至其家中询问意见。所询内容既包括儒家礼制,如《郊事对》中关于周公和鲁国郊祭的问题,又包括时政和法律,如《公羊治狱》记载的疑难案件的审判问题。董仲舒的答对皆符合经义和法律,并体现了以仁义和德教为核心的爲政思想。武帝虽然与董仲舒在思想和立场以及对于某些政治事件的具体策略上有所不同,但两人都重视儒法融合或『以经术润饰吏事』,这也成爲一种意识形态,随着儒学地位的提高而进一步演变和发展。武帝时能『以化治称』的仅董仲舒、公孙弘、儿宽等少数几人。至宣帝时,得益于设置五经博士、设太学、招博士弟子、征贤良文学等一些尊儒举措,出现了韩延寿、王成、黄霸、朱邑、龚遂、郑弘、召信臣等诸多不专任刑法且具有『德让君子之遗风』(《汉书・循吏传》)的良吏。

 

尽管董仲舒的思想和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武帝的重视和青睐,但董仲舒并非政治家,他始终与皇帝和核心官僚层处在一种相对疏离的状态,其对汉代和后世的影响也是一个逐步扩大和深化的过程。而他所长期坚持的教育实践和著述活动又是这一过程的重要起点。教育政策方面,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兴太学』以『养天下之士』;元朔五年(前一二四)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招博士弟子五十人,从此作为传授儒家经学的国家最高学府——太学正式设立;元帝时,博士弟子人数达三千人之多。教育思想上,董仲舒继承先秦儒家的德育和德教思想,基于性三品论,认为『性非教化不成』『万民之性,待外教然后能善』。这一文教主张逐步改变了汉初以来的教育思想和人才观念,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开始重视以礼仪和德性为主要内容的儒家教育,并将之作为人才选用和考评的最重要标准。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董仲舒更是成绩斐然。从『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学者皆师尊之』等记载可以看出,董仲舒的教育活动在当时的社会上已经颇有影响力,直接或间接的弟子以及受其影响的学者和官僚已经形成一个较大群体。他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弟子和子孙皆以学问位至大官, 尤以兰陵褚大、东平嬴公、广川段仲、温吕步舒最爲知名。就连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也说自己曾受学于董仲舒,而且从司马迁对春秋与王道政治的理解来看,两人的思想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可以说,董仲舒在教育政策、教育思想、教学活动等各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教育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另外,董仲舒又擅长思考和写作,所著文章颇能阐明经术,加上奏疏条教,共有一百二十三篇。其中,晚年居家期间,著书阐发春秋义理,作《闻举》《玉杯》《蕃露》等数十篇,十余万言,现存十七卷八十二篇,是谓《春秋繁露》。《汉书・艺文志》又载董仲舒有《公羊治狱》十六篇,大概爲张汤等人向其请教断狱的案例汇编,现仅存六条,名《春秋决事》或《春秋决狱》。西汉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加』。其子刘歆则言: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一,爲群儒首。刘向的评价偏重政治,刘歆则偏重学术。考之于董仲舒的政治生涯,后者的观点显然更爲公允。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儒学理念的渗透以及儒者逐渐成爲士大夫官僚的中坚力量,董仲舒的著述和讲学活动所影响的不仅限于六经,而是对武帝时期及其以后的社会、政治和历史都有影响。除前面提到的儒学的正统化与『儒表法里』的政治模式之外,董仲舒公羊学所代表的今文经学以其『微言大义』的解经方式和经世致用的特点,在历代的政治与社会变革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休本于《繁露》作《春秋公羊解诂》,发挥春秋『治世之要义』,力图挽救东汉末年衰败的政局;清末康有爲等人利用『孔子改制』『张三世』『存三统』『夷夏之防』等学说要求对政治和社会制度进行变革。

 

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爲核心,几千年来名儒辈出,不可胜纪。然而孔孟以降,就思想之深邃、对后世之影响而言,能比肩董仲舒的,大概只有朱熹、王阳明等人而已。目前学界关于董仲舒的研究成果颇丰。但与对先秦儒家、宋明儒家、当代新儒家的研究相比,对董仲舒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明显不足。有鉴于此,我们系统地收集和整理了与董仲舒相关的历史文献,并编辑成书。全书分著作、史料传记、评注研究、艺文等四大部分,除收録《春秋繁露》、董仲舒文集的所有存世版本以外,还从《史记》《汉书》及后世的著作中辑録和整理了两汉至民国间涉及董仲舒的大量文献。这些文献大多版本珍贵,并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兹举几例略作帮助。在所收録的文献中,如宋嘉定四年江右计台本(现存最早)、卢文弨本(校勘精湛)、苏舆本(注释最为完善)、汲古阁抄宋本《春秋繁露》以及明正德景州刻《董仲舒集》等都十分珍稀;在辑选文献时,内容精确到卷,甚至到节,所选底本兼顾了学术价值和版本价值,如《史记》《汉书》中的董仲舒相关史料传记、《古文苑》所收的董仲舒文章以及宋人所作的《董仲舒集叙》皆以宋刻本为底本;在辑选与董仲舒有关的评注和研究文献过程中,我们重视内容的全面性,朱熹、真德秀、钱大昕、钱大昭、王念孙、魏源、俞樾、孙诒让等著名学者的相关论说皆有收録,同时对那些沿袭、无创建的内容则不予收録。希望本书的出版能爲研究者提供可靠的文献基础。另外,发掘和开发地方文化资源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董仲舒爲河北大儒,本书收録的史料传记和艺文类文献中有大量记述、咏赞、纪念董仲舒及其相关遗迹的诗词文章,这对河北董子文化研究及『文化衡水』建设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编者识二〇二三年五月

 

【总目録】

 

第一册

【著作】

春秋繁露 十七卷  汉  董仲舒  撰  宋嘉定四年江右计台刻本

第二册

春秋繁露 十七卷  汉  董仲舒  撰  清  孔继涵  校跋  明嘉靖三十三年刻本

第三册

春秋繁露 十七卷  汉  董仲舒  撰  清  黄丕烈  校跋  明嘉靖三十三年刻本

第四册

春秋繁露 十七卷  附録一卷  汉  董仲舒  撰  明万历十年胡维新刻两京遗编本

第五册

春秋繁露 十七卷  附録一卷  汉  董仲舒  撰  明  程荣  校  明万历二十年刻汉魏遗书本

第六册

春秋繁露 十七卷  附録一卷  汉  董仲舒  撰  明  王道焜  閲  赵如源  订  明天啓五年王道焜刻本

第七册

春秋繁露 十七卷  汉  董仲舒  撰  明  孙鉱  评  朱养纯等  参评  明天啓五年西湖沈鼎新花斋刻本

第八册

春秋繁露 一卷  汉  董仲舒  撰  明  陈仁锡  辑评  陆云龙  校  明天啓陆氏峥霄馆刻本

汉董子春秋繁露句解大全 十七卷  附録一卷(一)汉  董仲舒  撰  明  孙鉱  评释  

朱养纯等  订  明末粤东半偈庵刻本

第九册

汉董子春秋繁露句解大全 十七卷  附録一卷(二)汉  董仲舒  撰  明  孙鉱  评释  

朱养纯等 订  明末粤东半偈庵刻本

第十册

春秋繁露 十七卷(存八卷)汉  董仲舒  撰  清初毛氏汲古阁抄宋本

春秋繁露 十七卷  附録一卷  汉  董仲舒  撰  清  董天工  笺注  清乾隆二十六年觐光楼刻本

第十一册

春秋繁露 十七卷  附録一卷  汉  董仲舒  撰  清  董天工  笺注  清乾隆二十六年觐光楼刻本

第十二册

春秋繁露 十七卷  汉  董仲舒  撰  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第十三册

春秋繁露 十七卷  汉  董仲舒  撰  清乾隆武英殿活字印聚珍版丛书本

第十四册

春秋繁露 十七卷  附録一卷  汉  董仲舒  撰  清  卢文弨等  校订  清乾隆刻卢氏抱经堂丛书本

第十五册

春秋繁露 十七卷  附録一卷  汉  董仲舒  撰  清  卢文弨等  校订  

清光绪三年浙江书局刻二十二子汇函本

第十六册

春秋繁露 十七卷  汉  董仲舒  撰  清  卢文弨等  校订  清光绪三年湖北崇文书局刻本

春秋繁露 十七卷  附録一卷  汉  董仲舒  撰  清  卢文弨等  校订  

清光绪十九年鸿文书局石印二十五子汇函本

第十七册

春秋繁露 十七卷  附録一卷(缺卷十四) 汉  董仲舒  撰  清  凌曙  注  稿本

第十八册

春秋繁露 十七卷  附録一卷  汉  董仲舒  撰  清  凌曙  注  清嘉庆二十年刻蜚云阁凌氏丛书本

第十九册

春秋繁露 十七卷  附録一卷  汉  董仲舒  撰  清  凌曙  注  清同治十二年粤东书局刻古经解汇函本

第二十册

春秋繁露 十七卷  附録一卷  校正  一卷  汉  董仲舒  撰  清  凌曙  注  张驹贤  撰校正

清光绪五年定州王氏谦德堂刻畿辅丛书本

第二十一册

春秋繁露注 十七卷  汉  董仲舒  撰  清  凌曙  注  清光绪十四年南菁书院刻皇清经解续编本

第二十二册

春秋繁露 十七卷  附録一卷  汉  董仲舒  撰  清  凌曙  注  一九一七年郑氏刻龙谿精舍丛书本

第二十三册

春秋繁露义证 十七卷  董子年表一卷  春秋繁露考证一卷(一)汉  董仲舒  撰  

清  苏舆  义证并撰年表 清宣统二年刻本

第二十四册

春秋繁露义证 十七卷  董子年表一卷  春秋繁露考证一卷(二)汉  董仲舒  撰  

清  苏舆  义证并撰年表 清宣统二年刻本

春秋繁露佚文 一卷  清  王仁俊  辑  经籍佚文本

第二十五册

春秋繁露集解 汉  董仲舒  撰  王心湛  校勘  一九三六年广益书局印本

周易董氏义 一卷  汉  董仲舒  撰  清  王仁俊  辑  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本

孝经董氏义 一卷  汉  董仲舒  撰  清  王仁俊  辑  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本

春秋决事 一卷  汉  董仲舒  撰  清  王谟  辑  清嘉庆三年金溪王氏刻汉魏遗书钞本

董仲舒春秋决狱 一卷  汉  董仲舒  撰  清  洪颐煊  撰  清嘉庆孙氏刻经典集林本

春秋决事 一卷  汉  董仲舒  撰  清  马国翰  辑  清光绪九年长沙刻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董仲舒公羊治狱 一卷  汉  董仲舒  撰  清  黄奭  辑  

清道光黄氏刻民国二十三年朱长圻补刻黄氏逸书考本

古文苑所收董仲舒赋书对颂 不分卷  汉  董仲舒  撰  宋刻本

董仲舒集 一卷  汉  董仲舒  撰  明正德五年慈溪桂连西斋活字本

董仲舒集 一卷  汉  董仲舒  撰  明正德景州刻本

第二十六册

百家类纂・董子 不分卷  汉  董仲舒  撰  明  沈津  辑  明隆庆元年金山县儒学刻本

董仲舒集 一卷  汉  董仲舒  撰   明  汪士贤  辑  明万历十一年刻汉魏六朝二十一名家集本

董仲舒集 一卷  汉  董仲舒  撰   明  汪士贤  辑  明万历十一年南城翁少麓刻汉魏诸名家集本

董仲舒集 一卷  汉  董仲舒  撰   明  汪士贤  辑  明万历二十七年刻汉魏六朝诸家文集本

董胶西集 二卷  附一卷  汉  董仲舒  撰  明  张变  辑  明天啓崇祯间刻七十二家集本

第二十七册

董胶西集 一卷  汉  董仲舒  撰  明  张溥  辑  明刻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桂严子 二卷  汉  董仲舒  撰  明  归有光  辑  文震孟  参订  明天啓五年刻本

第二十八册

西汉文纪・董仲舒 不分卷  汉  董仲舒  撰  明  梅鼎祚  辑  明崇祯刻本

董仲舒文钞 一卷  汉  董仲舒  撰  明  李宾  编  明末刻八代文钞本

董子文集 一卷  汉  董仲舒  撰  清光绪五年定州王氏谦德堂刻畿辅丛书本

全汉文・董仲舒 二卷  汉  董仲舒  撰  清  严可均  辑  清光绪二十年黄冈王氏刻本

【史料传记】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一卷 汉  司马迁  撰  南朝宋  裴駰  集解  唐  司马贞  索隐  张守节 正义

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

第二十九册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一卷  汉  司马迁  撰  南朝宋  裴駰  集解  唐  司马贞  索隐  张守节 正义

百衲本二十四史影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一卷  汉  司马迁  撰  南朝宋  裴駰  集解  唐  司马贞  索隐  张守节 正义

百衲本二十四史影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一卷  汉  司马迁  撰  南朝宋  裴駰  集解  唐  司马贞  索隐  张守节 正义

清  张文虎  校  清同治九年金陵书局刻本

史记集解・儒林列传 一卷  汉  司马迁  撰  南朝宋  裴駰  集解  北宋景佑国子监刻本

史记・儒林列传 一卷  汉  司马迁  撰  南朝宋  裴駰  集解  唐  司马贞  索隐  张守节  正义

百衲本二十四史影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

史记・儒林列传 一卷  汉  司马迁  撰  南朝宋  裴駰  集解  唐  司马贞  索隐  张守节  正义

清  张文虎  校  清同治九年金陵书局刻本

史记・太史公自序 一卷  汉  司马迁  撰  南朝宋  裴駰  集解  唐  司马贞  索隐  张守节 正义

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

汉书・武帝纪 一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北宋刻递修本

汉书・礼乐志 一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北宋刻递修本

第三十册

汉书・五行志 一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北宋刻递修本

汉书・艺文志 一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北宋刻递修本

汉书・食货志上 不分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北宋刻递修本

汉书・楚元王传 一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北宋刻递修本

第三十一册

汉书・董仲舒传 一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北宋刻递修本

汉书・董仲舒传 一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宋绍兴湖北提举茶盐司刻淳熙绍熙庆元递修本

汉书・董仲舒传 一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宋庆元建安刘元起刻本

汉书・董仲舒传 一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南宋后期福唐郡庠刻元明递修本

汉书・董仲舒传 一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宋嘉定十七年白鹭洲书院刻本

汉书・董仲舒传 一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元大德九年太平路儒学刻明成化正德递修本

汉书・董仲舒传 一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明正统刻本

第三十二册

汉书・董仲舒传 一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明嘉靖八年南京国子监刻本

汉书・董仲舒传 一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明嘉靖十六年广东崇正书院刻本

汉书・董仲舒传 一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明嘉靖汪文盛刻本

汉书・董仲舒传 一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明万历二十五年北京国子监刻本

汉书・董仲舒传 一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清  何焯  张惠言  批注

明崇祯十五年毛氏汲古阁刻本

汉书・董仲舒传 一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刻本

汉书・董仲舒传 一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清同治九年金陵书局刻本

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 一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北宋刻递修本

第三十三册

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 一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北宋刻递修本

汉书・东方朔传 一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北宋刻递修本

汉书・魏相丙吉传 一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北宋刻递修本

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 一卷  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北宋刻递修本

汉书・儒林传 一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北宋刻递修本

汉书・循吏传 一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北宋刻递修本

第三十四册

汉书・叙传下 不分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北宋刻递修本

资治通鉴・汉纪九至十 二卷  宋  司马光  撰  胡三省  注  元刻明修本

历代名儒传・董仲舒 不分卷  清  朱轼  张江等  纂  蔡世远  同订  清雍正二十六年刻本

春明梦余録・文庙 一卷  清  孙承泽  撰  清乾隆内府刻古香斋鉴赏袖珍丛书本

景州志・古迹 不分卷  清  屈成霖  纂修  清乾隆十年刻本

枣强县志・古迹 不分卷  清  单作哲  纂修  清乾隆十七年刻本

畿辅通志・列传三・董仲舒 不分卷  清  李鸿章  张树声  修  黄彭年等  纂  清光绪十年刻本

第三十五册

【评注研究】

春秋公羊经传解诂 十二卷  汉  何休学  唐  陆德明  音义  

宋淳熙抚州公使库刻绍熙四年重修本

第三十六册

监本附音春秋公羊注疏 二十八卷(一)汉  何休  解诂  唐  陆德明  释文  徐彦  疏  元刻明修本

第三十七册

监本附音春秋公羊注疏 二十八卷(二)汉  何休  解诂  唐  陆德明  释文  徐彦  疏  元刻明修本

第三十八册

监本附音春秋公羊注疏 二十八卷(三)汉  何休  解诂  唐  陆德明  释文  徐彦  疏  元刻明修本

第三十九册

古文苑・董仲舒集叙 一篇   佚名   撰  宋刻本

朱子语类・战国汉唐诸子 一卷  宋  黎靖德  编  明成化九年陈炜刻本

西山读书记・董子之学 不分卷  宋  真德秀  撰  宋福州官学刻元明递修本

困学纪闻・公羊传 不分卷  宋  王应麟  撰  清  翁元圻  辑注  清道光五年守福堂刻本

文选补遗・对并策上 二卷  元  陈仁子  辑  明翻刻元茶陵陈氏东山书院本

性理大全书・诸子・董子 不分卷  明  胡广  编  明永乐十三年内府刻本

春秋繁露直解 一卷  明  宋应昌  撰  明万历十五年刻本

第四十册

诸儒述概天集・董仲舒 一卷 明  唐一鹏  撰  明万历刻本

史记评林・儒林列传 一卷  明  凌稚隆  辑校  明万历吴兴凌氏刻本

汉书评林・董仲舒传 一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明  凌稚隆  辑评

明万历十一年吴兴凌氏刻本

两汉鸿文・董仲舒 不分卷  明  顾锡畴  评选  徐开雍  顾莹  参订  明崇祯六年刻本

牧斋有学集・跋春秋繁露 不分卷  清  钱谦益  撰  清康熙二十四年金匮山房刻本

经义考・董子春秋繁露并春秋决事 不分卷  清  朱彝尊  撰  卢见曾  编

清乾隆德州卢氏雅雨堂补刻本

春秋繁露校勘记 二卷  清  孙星华  撰  清光绪二十五年广雅书局重刊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第四十一册

二十二史考异・汉书三 一卷  清  钱大昕  撰  清乾隆钱氏潜研堂刻本

汉书辨疑・卷十八 一卷  清  钱大昭  撰  清光绪十三年广雅书局刻本

古今僞书考・春秋繁露 不分卷  清  姚际恒  撰  清乾隆道光间鲍氏刻知不足斋丛书本

读书杂志・汉书第十 一卷   清  王念孙  撰  清道光十二年刻本

古微堂外集・董子春秋发微序 不分卷  清  魏源  撰  清光绪四年扬州淮南书局刻本

养痾三编・董仲舒 不分卷  清  夏炘  撰  清同治六年刻景紫堂全书本

文庙祀位考略・西庑先儒・董仲舒 不分卷  清  刘榘  撰  清同治八年刻本

汉书注校补・董仲舒传 不分卷  清  周寿昌  撰  清光绪十年小对竹轩刻本

董子春秋繁露平议 二卷  清  俞樾  撰  清光绪二十五年刻诸子平议本

第四十二册

谭仪所叙董子 一卷  附録一卷  清  谭献  撰  一九三一年铅印念劬庐丛刻本

汉书补注・武帝纪 一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清  王先谦  撰  

清光绪二十六年虚受堂刻本

汉书补注・五行志 一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清  王先谦  撰  

清光绪二十六年虚受堂刻本

第四十三册

汉书补注・董仲舒传 一卷  汉  班固  撰  唐  颜师古  注  清  王先谦  撰  

清光绪二十六年虚受堂刻本

札迻・春秋繁露 不分卷  清  孙诒让  撰  清光绪二十年刻本

经学通论・春秋通论 一卷  清  皮锡瑞  撰  清光绪间思贤书局刻皮氏经学丛书本

春秋董氏学 八卷  清  康有爲  撰  清光绪二十四年大同译书局铅印本

第四十四册

春秋董氏学 八卷  清  康有爲  撰  清光绪二十四年大同译书局铅印本

第四十五册

新学僞经考・史记经说足证僞经考 一卷  清  康有爲  撰  清光绪十七年康氏万木草堂刻本

新学僞经考・刘向经说足证僞经考 一卷  清  康有爲  撰  清光绪十七年康氏万木草堂刻本

孔子改制考・武帝后儒家一统考 一卷  清  康有爲  撰  清光绪二十四年上海大同书局石印本

永嘉县志・艺文志・春秋繁露广义 不分卷  清  张宝琳  修  王棻  孙诒让  纂

一九三五年据光绪八年刻本补刻本

清史稿・儒林列传三・凌曙刘逢禄 不分卷  清  赵尔巽等  撰  一九二八年清史馆铅印本

春秋繁露斠补 三卷  附校勘记  清  刘师培  撰  一九三四年宁武南氏校印刘申叔先生遗书本

第四十六册

春秋繁露通检 中法汉学研究所  编  一九四四年中法汉学研究所通检丛刊本

【艺文】

容台集・扬州都转运盐司重修先贤董子祠记 不分卷  明  董其昌  撰  明末叶有声闽南刻本

德州志・艺文下 一卷  明  唐文华  修  安受善  续修  王克宽  续纂  明万历刻天啓重修本

景州志・文苑 不分卷(一)清  屈成霖  纂修  清乾隆十年刻本

第四十七册

景州志・文苑 不分卷(二)清  屈成霖  纂修  清乾隆十年刻本

枣强县志・艺文志 一卷  清  单作哲  纂修  清乾隆十七年刻本

德州志・丛记并艺文志 二卷(一)清  王道亨  修  张庆源  纂  清乾隆五十三年刻本

第四十八册

德州志・丛记并艺文志 二卷(二)清  王道亨  修  张庆源  纂  清乾隆五十三年刻本

第四十九册

续修故城县志・文翰一 一卷   丁灿  纂  一九二一年刻本

续修故城县志・文翰二・诗 不分卷  丁灿  纂  一九二一年刻本

景县志・艺文志并故实志 三卷(一)耿兆栋  董大年  修  张汝漪  纂  一九二二年铅印本

第五十册

景县志・艺文志并故实志 三卷(二)耿兆栋  董大年  修  张汝漪  纂  一九二二年铅印本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