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台】太极图说义解(修订稿)

栏目:经学新览
发布时间:2023-10-19 21:43:53
标签:
陈绪平

作者简介:陈绪平,男,字子茂,号尔雅台,西元一九六九年生,湖北阳新人。长期从业于互联网科技界,曾任阿里巴巴资深架构师,现任某上市公司高管。

太极图说义解(修订稿)

作者:尔雅台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表

时间:孔子二五七四年岁次癸卯九月初五日庚戌

          耶稣2023年10月19日

 

谨按:针对今人的科学语境,吾作有《太极图说衍义》(白话言,未完成)。因不甚满意,故以朱子《太极图说解》为底本,参考曹端(明)《太极图说述解》和马一浮《太极图说赘言》,遂成《太极图说义解》,以作为今科学语境下宗易之门梯也。吾解宋儒经典,全不在学术,旨在会其语脉,而顺其义理,以接引当下。尔雅台。西元2018.3.20。

 

补注:文中章句分篇,为吾所加,妥当如何,请方家指正。文中凡引朱子、曹端的原注文字,往往直接融汇到注解中,而不作分辨。旨在会其语脉,上下通贯,而顺其义理,非敢窃之也。相关观点引用,则统一放在文后注释中。这个注释亦是对宋明理学相关问题的一个系统性梳理。这在今天视朱子为歧出的时代,算是一种拨乱反正吧。至少吾有是心,力足不足则另论。西元2023.10.19,尔雅台于半居斋。

 

太极图说义解

(尔雅台著)

 

马一浮先生曰:“继六艺而作,有以得易教之精微,而抉示性命之根本者,其唯周子之《太极图说》《通书》乎。”(《马一浮全集》第四册第2页)与我们常见的始于道家丹经的阴阳鱼太极图不同,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是一个言简意赅的宇宙发生、发展论刚。朱子为此作太极图说解,由此开启了其集大成的儒学体系。故马一浮先生云:“易教至宋而始大明。”

 

道体章第一

言宇宙生生之法式也①

 

无极而太极。开篇讲大本。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未发之中,是谓无极;已发之中,便是太极。②太极乃天地精粹之用,与天地并行而未有先后也。若夫言未有天地之先,则无极也。③无极寂然不动,太极则感而遂通也。④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言太极之动也。有动必有静,动静一如。朱子曰:太极之有动静,是天命之流行也。而天命流行,混然一个絪缊感应。程子曰:絪缊者,阴阳之感也。此太极本然之妙也。⑤盖太极乃已发,已发即动,诚之通也;动极而静,诚之复也。诚者,圣人之本,中也,于动静之间,一以贯之,而包孕以运动之貌,生生之理也。⑥动而生阳,气之聚也;静而生阴,气之散也。气集气散,二气交相入而往来屈伸,阖辟之机也。⑦是以分阴分阳,立变化之材仪也,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者,气也;所以一阴一阳者,理也。理行乎气之中,太极之动也。至若太极未动之前,则气在理中而不可见,故可说是纯乎理,无极之寂然也。⑧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从体起用也。阳变阴合乃太极之动,是体;五行相生,五气顺布,则是太极之用。盖阳变而阴,而生水与金;阴合而阳,而生火与木;土则生于变合之中,而阴阳具。是太极氤氲感应作十字打开,一变一合而五行具也。五行者,质具于地,而气行于天者也。⑨以质而语其生之序,则曰水火木金土;以气而语其行之序,则曰木火土金水。五行具,则造化发育之具无不备矣。⑩是以自其著者而观之,则五气顺布,动静不同时,阴阳不同位,而太极无不在焉。自其微者而观之,则冲漠无朕,而阳变阴合之理,已悉具于其中矣。⑾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摄用归体也。从无极到五行,是层层升维。无极是零维,寂然不动也;太极是一维,氤氲感应也;阴阳是二维,阳变阴合也;五行是三维,五气顺布也;万物是四维,万象森然也。⑿从五行复归无极,则是层层降维。在升维降维之间,体用相望,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也。⒀无极为体,只是寂然,其用则为太极。太极则是动,氤氲化育,故有了形上形下,有了道器。此体用一源也。太极兼理气,阳变阴合,形上之道也;五行兼气质,俯仰物变,形下之器也。⒁然形上形下乃一体之背向,不可析而为二。通书云: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几乃两仪之气落位天地之间,而化为五行之气。是气之著于物者,贯通形上形下也。此显微无间也。程子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之论密矣。⒂

 

万物章第二

言万物各本其性之生生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言性体也。即用而见之。⒃盖五行乃一生态图式,以统万物之变也。⒄五行具,则造化发育之具无不备矣。此太极之全体大用也。即此推而本之,则莫非太极之妙。之所以为太极者,初无声臭之可言,是性之本体然也。性者理也,无极之真也。太极动而见性,故谓之性体。⒅性体动而五行生,且随其气质而所禀不同,故谓各一其性也。各一其性,则浑然太极之全体,无不各具于一物之中,而性之无所不在焉。天下岂有性外之物哉。⒆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言性体之化育也。夫天下无性外之物,而性无不在,此无极二五所以混融而无闲者也,所谓妙合是也。真以诚言,无妄之谓也;精以气言,理在其中也;凝者,聚也,气聚而成形也。盖性为之主,而阴阳五行为之经纬错综,又各以类凝聚而成形焉。⒇此即性体氤氲化育之道也。故性体者,至诚而能化,非寂静之虚也。中庸曰:至诚无息。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言乾坤大用也。(21)夫易有太极,是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二仪是性体,其大用则是四象八卦。故即体而言,乃性体之化育;即用而言,乃乾坤之大德。(21)乾坤者,父母之道也,生之育之也。而言二气,乃五行之气,非立于两仪,乃立于八卦也。王夫之曰:天地,其位也;阴阳,其材也;乾坤,其德也。(22)天地虽各有其位,但天不偏阳,地不偏阴,天地之位皆各有阴阳。盖阴阳是材,不可言其位,唯化为五行则位焉。行而有德,而位之德有主,健也顺也,故谓之乾坤。是乾坤皆取用之德,圣人所以扶人而成其能也。系辞曰: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万物化生,皆可本此设卦观象而尽意也。(23)故曰: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言万象森然也。万物生生,易以卦象表之。六十卦者,各卦皆有其特定场景,统合而成宇宙万象变化之图式。故程子解易,以六十四卦为其体,三百八十四爻互为其用。然以六十四卦望八卦说,则八卦为其体,六十四卦为其用。以八卦望乾坤说,则乾坤为体,六子为用。以乾坤相望说,则乾为体,坤为用。就乾坤对待言之,则乾坤又各有其体用也。以四象八卦望太极两仪说,则以太极两仪为其体,而四象八卦为其用也。(24)四象八卦者,五气顺布,形而下之器也;太极两仪者,阳变阴合,形而上之道也。自道体之化生言之,二五之气,聚而成形,则人有男女,物有牝牡;合而成偶,则形交气感,遂以形化,而人物生生,变化无穷矣。通书云一实万分是也。盖自万物而观之,则万物各一其性,一物各具一太极也;合而言之,则万物统体一太极也。(25)所谓天下无性外之物,而性无不在者,于此尤可以见其全矣。 

 

人极章第三

天之副在乎人,(26)人极立焉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言心体也。盖人物之生,莫不有太极之道焉。然阴阳五行,气质交运,而人之所禀独得其秀,故其心为最灵。心者,太极之动也,在物曰性体,在人曰心(体)。心以性为本,心以性做馅子模样。(27)然心虚灵知觉,(28)而有以不失其性之全者也。其性之全者,天地之性也。故心者,天地心之副也。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29)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言心之化育也。神发者,心之动也。身之主宰便是心。而心之氤氲,诗云寤寐思服是也。寤则寂然感通,寐则隐然潜伏。寤阳而寐阴,心之所以动静也。(30)即心之日用酬酢而二五变合,感之于七情,成之于五常性德矣。德者,用而和也,善也。用而不和,是为中之偏,恶也。盖心之二五自化,诚无为也,然其在众人,而利害相攻,常七情有着,失之於动,几善恶也。(31)是众人之心,以性做馅子模样,故常为物所拘。倘不大其心而全其性,则违禽兽不远矣。(32)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言乾坤大用也。(33)圣人者,不为物所拘,大其心而全其性者也。通书云:“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故圣人在上,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天道行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此圣人以全夫太极之道,而无所亏焉。是以其行之也中,其处之也正,其发之也仁,其裁之也义。然静者诚之复,而性之真也。苟非此心寂然无欲而静,则何以能全其性。(34)又何以酬酢事物之变,而一天下之动哉。故圣人中正仁义,动静周流,而其动也必主乎静。是主正义,以行中仁,而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言合而达道也。(35)与天地合其德,元也;与日月合其明,亨也;与四时合其序,利也;与鬼神合其吉凶,贞也。此即乾道变化,保合太和也。盖未有形器之先,本无不和,既有形器之后,其和不失,故曰太和。和者,天下之达道也。是圣人所为,本乎中正仁义,而合乎天道,天地日月四时鬼神有所不能违也。故圣人以天地为教,致礼乐和序也。孔子闲居曰:天有四时,春夏秋冬,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行,庶物露生,无非教也。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学以至圣也。未至中正仁义之极而修之,则君子之所以吉也。不知中正仁义之极而悖之,则小人之所以凶也。修之悖之,亦在乎敬肆之闲而已矣。敬则欲寡而理明,不敬则徇物而蔽性。故君子小人之分途,其根本在心术隐微之地,只是仁与不仁而已矣。必己私已尽,浑然天理,然后可以为仁。苟能用其力于仁,则圣可学而至矣。(36) 

 

天德章第四

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

 

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言天德也。道何以能立?盖天地之道,常垂象以示人,返身而诚,能得此理。得此理者,德也;行此理者,道也。德是知性,道即率性。本于性天,知之率之,是为立也。(37)天之道,阴阳正位,则乾坤合德;地之道,刚柔有体,故厚德载物;人之道,仁义有断,而全之以天地。天地人三才,人位乎中。天地为万物总名,人为天地合德。会万物为自己者,乃与天地同其大矣。程子曰:心具天德,心有不尽处,便是天德未能尽处。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言尽性也。阳也刚也仁也,是阳动,万物之所资以为始也;阴也柔也义也,是阴静,万物之所资以为终也。能原其始而知所以生,则反其终而知所以死矣。张子曰:聚亦吾体,散亦吾体,知死之不亡者,可与言性矣。盖天地之道,万物有生灭,而天地不灭,性天恒常。唯圣人得其性之全,圣人之心即天地之心也。程子曰:只心便是天,尽之便是性,知性便知天。(38)君子尽德修业,其命在此。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大哉易也,斯其至矣。言易教也。易教者,性达天德也。孔子叹曰:易其至矣乎。说卦传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故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者,不知四时行,百物生,即此全是天道,岂别有一个性与天道哉。系辞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遍覆也)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易之为书,广大悉备,易为六艺之原,亦为六艺之归。马一浮谓六艺之道效天法地,所以成身:以通天下之志,诗书是也;以定天下之业,礼乐是也;以断天下之疑,易春秋是也。(39)知易冒天下之道,即知六艺冒天下之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归还此法界。故谓六艺之教,终于易也。

 

【注解】
 
①生生之谓易。从无极到五行,言生生之法式也。法式指法度制度,旨在提供标准格式。《管子·明法解》曰:“案法式而验得失,非法度不留意焉。”后多用在建筑领域,北宋有《营造法式》一书,尤为梁思成所重。以今科学比之,法式即模式,是一种建模的概念。如计算机软件系统领域,对建模尤为重视,有类模型、功能模型、通信模型、部署模型等等详细区分。而这些模型背后,又有元模型(MetaModel),以更少更基础的概念来规范各模型及其演化关系。太极图说给出的这种生生法式,其实就是宇宙的元模型。周子显然是洞悉了宇宙密码,他在给宇宙建模,其功岂不至伟哉。
 
②朱陆鹅湖之辩,陆九渊主张极释为中,至大本灿然,是其独到处。然其又曰:则言无极则是犹言无中也。由此斥周子无极之论是老氏之学,则是无谓的名相之辩也。朱子则释之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实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底也。故曰无极而太极,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显系洞察到无极而太极乃大本之性状变迁,而不可视为二物矣。伊川曰:“发而皆中节谓之和,非是谓之和便不中也,言和则中在其中矣。”故有未发之中,亦有已发之中,周子无极而太极,一语道破矣。
又,若以今之科学比之,无极好比宇宙奇点,太极就好比大爆炸后的宇宙。宇宙奇点之前是什么,只能说是能量,能量不灭,只是大爆炸后的能量,是处于一种时空的宇宙结构之中。同样,对于无极,即气即理,只是能量之源;对于太极,则是全气即理,全理即气。全者,全时空之结构也。
 
③伊川谓“体用一源”,是则有体必有用,有用必有体,二者背向而住,不可言先后也。朱子曰:“太极之有动静,是天命之流行也。”是则太极是体,天地乃其用也。故太极与天地如影随行,岂可言先后。王夫之于此见得甚明,其《周易外传》论乾,即以无先后而恶老氏道先天地生之旨。然则未有天地之先,则当如何?朱子的解释是,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其言甚是,然不若直言无极是也。盖理之名相太活络,至后学无可着。实则未有天地之先,只是言天地未发,天命未流行,当是无极之中也。
 
④无极即《通书》圣(第四)章寂然不动之诚也。太极即感而遂通之神也。无极无动静,至太极始有动静可言。朱子论之,则皆一之以理。故牟宗三认为朱熹的理是“只存有而不活动”,于无极言之,则甚是。然于太极而言,理气不离不杂,理贯而主乎生生之气于流行之中,显然是“即活动即存有”的。在这个意义上,唐君毅把朱熹的理诠释为动态的“生生之理”,是对程颢言“生生之理”的继承和发展,是很有见地的。
 
⑤《系辞》曰:“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氤氲之感应,非风动帆动而是心动也。故阴阳动静一之于氤氲,非太极之外也。蔡节斋曰:“主太极而言,则太极在阴阳之先;主阴阳而言,则太极在阴阳之内。”语虽有疵,然见得此意。王船山则更为直陈地用氤氲一词,以表达内在蕴含阴阳两种不同力量的本原之体。其晚年对此有一个精彩的定义:“氤氲,二气交相入而包孕以运动之貌。”二气是变,包孕是理,理气不二而一体之于氤氲也。向来理气支离之弊,盖未识其中深意也。
 
⑥《通书》云“诚者圣人之本”,纯粹至善者也,实则无极之中也。然无极寂然,何以见之,见之于太极之动也。是所谓太极之动静,乃围绕诚之通复而立也。诚好比基因,型塑着动静之模式,故曰包孕以运动之貌也。故朱子《通书解》曰:“诚者,至实而无妄之谓,天所赋而物所受之正理也。”
 
⑦理型塑动静之模式,气则提供动静之能量。气一而已,动而聚,谓之阳,静而散,谓之阴。故所谓二气,非二物也,一气之性状变化也。张载曰:“其集其散,变化之客形尔。”《系辞》曰:“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此即所谓阖辟之机也,尤人之呼吸而不可息也。
 
⑧道兼理气。理以主宰言,气以流行言。气见之于太极之动,而没于无极之寂然也。无极之寂然者,太虚也。张载曰:“太虚即气。”又曰:“太虚不能无气, 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然则气何以能如此聚散,是见太虚有苍苍之主宰者,此便是理。故太虚者,实无虚也,纯乎理也。
 
⑨氤氲内在的二仪之气,绽放于天地之间而位焉,是为质具于地,而气行于天者也。理必见于气,气必见于质,质必见于形。气之著于物,著于有形之体,是为有形之体的自性发用,此便是质。然质者,气之位而已,其聚其散,一本于天也。
 
⑩《洪范》言五行,水火木金土,水之阳则是木,火之阴则是金。此以功能发用来排序,朱子谓以质而语其生之序是也,其实质是按照系统体位来讲的。董仲舒后来的讲法是木火土金水,木之阳便是火,金则是水之阴。此乃从气化从相变的角度讲,朱子谓以气而语其行之序是也。体位是静态结构,相变是运动关系,董仲舒的立足点落在系统演化上。
 
⑾天地之道,以阴阳为纲,五行为领。此太极动静、显微之真谛也。然阴阳五行被割裂久矣。今人理解阴阳五行,油是油,水是水,撇开专业的中医不论,这二者的纲领关系已鲜为人知了。马一浮先生指出:“今人信自然科学而不信五行,是知二五而不知十。”即只知二者有别,而不知乘数效应,不知阴阳与五行之间水乳交融的化生之道。阴阳五行作为变化气质之纲领,其真义由是隐而不显矣。
 
⑿后人公认朱子之集大成,亦公认其学之支离也。实则朱子极深而研几,能通天下之志。惜受当时逻辑学的限制,而未能名相圆融。从无极到五行,就是一个多维的结构,以今天科学十维时空模型解之,便能圆恰。朱子念兹在兹的太极,降至零维,便纯是理,无极寂然之理也。故朱子曰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或曰毕竟是先有此理。升至一维,是理萌气貌,理气不二,这是基因,故有物物一太极之说。升至二维,则是理行乎气中,太极之有动静是也。升至三维,则是气之著于物而位,气质出来了,时空结构出来了。我们知道,二维没有时间,时间的概念其实在五行之变这个维度里。故谓时与位,显然是立足于五行这个宇宙结构讲的。明乎此方可以言易。升至四维,则物变出来了,遂见万类霜天竞自由。故可以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了。至《易经》设卦观象,范围天地,则是在降维,以通天下之志,以明太极之理也。
 
⒀体用是古人很重要的思维模式。《周易·系辞》曰“神无方而易无体”,又曰“显诸仁,藏诸用”,体用二字的基本涵义就蕴含在这里。易无体即“用”外无体,以“藏诸用”为体。好比说,什么是容器,能盛水的便是容器。这个能盛水便是藏诸用,能盛水的这个容器便是体了。可见,体用共存于一个整体事物之中,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故这个体,言事物整体,而非本体也。体用乃圣人俯仰物变的重要法门。朱子曰:“就阳言,刚阳是体,阴是用;就阴言,则阴是体,阳是用。”这是随波逐流,随缘拈来。又曰:“道无形体可见,只看日往月来,寒往暑来,水流不息,物生不穷,显显者乃是与道为体。”这无疑是道体器用了。王船山曰“天下唯器而已”,强调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以重申经世致用的担当。这无疑是器体道用了。故圣人因时应势,体用相望,时时践履踏中,以顺性命之理。
 
⒁程朱常谓阴阳为形而下之器,此阴阳当为五气之阴阳也。盖两仪之阴阳是材,内蕴于氤氲之中而无质无象,不可言其位,唯化为五行则位焉。五行具,则造化发育之具无不备矣。此即形而下,太极之大用也。然五行异质,四时异气,而皆不能外乎阴阳之理。此乃形而上,太极之本然也。
 
⒂体用之体,乃事物整体。此乃理解程子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关键。形上形下,道体器用。然道兼理气,是理体气用。又器兼质形,则五行为体而万象为用。又形上形下几微之间,阴阳是体,五行是用。当然,以多维模型解读,则可以更赋予逻辑地表达。周子从太极到五行的语脉意味深远,当深思之。
 
⒃首章是立于道,本章则立于物;首章是以道说用,本章则是以用说道。
 
⒄万物之情可类也。大千世界,气象万千,纷繁复杂,但却都可以用水火木金土这五种事物来类比,来把握万物化生之道。当然,不能把五行简单地理解为水火木金土五种具体物质。古人是本于立象尽意,用这五种事物的变化模式作样本作蓝图,来表达万事万物。换句话说,五行其实就是一种抽象事物,是忽略事物的具体形体,而侧重关注其运动性质的事物。五行之名最早出于《尚书·洪范》,洪范曰:“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这就是洪范所归纳出的五种抽象事物。在古人看来,万物之数不可以毕举,其变化亦不可能终穷,故定之以五行,统天下之物而无不摄焉。
    何以然哉。盖古人其实是秉持一种生态宇宙观,是从一个生态的视角来看万事万物的。我们前面谈气化,谈万物化育的勃勃生机,其实不就是在谈一个大生态么?五行其实就是一个大生态的系统模型。水润下,滋润着大地,才能养育万物,故润下是打基础扎根基;火炎上,高昂外向,尽情烧烧,尽情爆发,故炎上是向上发用,建功立业也。水之阳则是木,水润下扎下的根基,支撑着木的生长、升发;火之阴则是金,火乃木之生发,过则易衰,故金有禁制功能,约束木和型塑木的生长、发用。而这一切,这个大生态的万物化育,显然需要一个好的土壤,以润泽四方。这就是五行所代表的万物化育模式。在古人看来,我们整个宇宙就是这样的一个大的生态系统。毫无疑问,即使在今天这个科学昌明的时代,这个生态宇宙观依然是十分出彩的。
 
⒅性乃无极之真,性体乃太极之动。性是寂然不动,性体是氤氲感应。向来支离之弊,乃未见得此种精微也。体者,谓支撑全体大用之幕后整体。即其生生言之谓之太极,即其形上言之谓之道,即其大用言之谓之性体,即其在人言之谓之心。故心性有别,此朱子辨得甚明。然心体即性体,此阳明见得真切。
 
⒆释道二家言性言道,皆以天地这个大一为潜台词。如老子谓道生一,道至虚,谷神不死,天地长久等等。佛家万法唯心,这个心也只是天地之心,那个真如也只是天地之性。如此,万物却只是刍狗,只是生灭了。儒家的立场不同,万物各一其性,天下无性外之物。释道只是站在天地这个造物主(西耶之上帝?)的立场发言,儒家则站在万物这个立场呐喊。故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此种精神,西人则自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崛起,人文主义登上历史舞台,方依稀可见。
 
⒇太极之动(或心动),皆天地之间的一个感应。正是这个感应,主宰了天地万物的化生。这个化生的模式,朱子论得甚明,以性理为之主(主即基因也),以阴阳五行为运动纲领,又各以类凝聚而成形焉。这是一个宇宙演化的元模型。尤觅今科学理性之发端,当在此。
 
(21)就形下言之,五行为质,八卦有象,故五行是体,八卦是用。就形上形下一体言之,则性体是体,八卦是大用。故讲用,必须讲到八卦上来,即象而见用也。于此,方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事实上,八卦是一个形上形下一体的场景,明乎此方可谈易。
 
(22)参见王夫之《周易外传》乾卦篇。其论德,曰“德善乎材而定位者也”。所以德是从用从结果而言的。用而行,行而有得于道,是为德。故圣人俯仰物变,察识合道之结果,而立德,而扶人成其能。此即是以终为始,原始反终也。
 
(23)王夫之因此提出了乾坤并建的思想,认为乾坤二卦是六十四的基础。如果说,卦象是对宇宙各类场景的建模,六十四卦是六十四种通用场景,那么,乾坤二卦是最基本的二种场景,或者说,是元场景。当然,并建不是并列等同,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二者是一个阳变阴合的辩证关系。以这种辩证思想来观万物化生,此易之道也。
 
(24)参见马一浮先生《观象卮言》。太极以象以心,八卦以象万物。五行以质象万物,八卦以场景象万物,故包容性更强。
 
(25)天地万物,天地是一,万物是多。这个天地,乃言万物之全体,是那个最大的宇宙总体也,一言之又谓天,又谓太一。太一无对(只有一个,没有二个),生生不息,浑然大全,无有分畛。天地如何化生万物?在熊十力先生看来,宇宙万象(即万物)是一大势力圆满无亏、周流无碍、德用无穷、浩然油然(言太一之动也),分化而成万殊的物事。打个比方,宇宙全体好比大海,宇宙万物则是众沤之浪花。万物虽各各别异,而皆如变动不居的浪花,本非各自独立的实物,故以众沤为喻。这无疑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的宇宙观。
    那么,天地生万物的内在机理如何呢。朱子给出的答案是,“物物一太极”。太一之太极者,天地之心也。万物之太极者,性体也。人也是天地之一物,然得其秀,故其太极又谓之心(或心体)。盖万物之性者,得天地之性之偏也,唯人得天地之性之全者也。故象山豪言“吾心即宇宙”,尤为见得真切。由是,天地与万物,一是以太极之动为演化模型。周子《太极图说》,就是在阐明这个模型也。《通书》云“一实万分”,一乃天地,分则万物,皆以性理为之主(主即基因也),以阴阳五行为运动纲领,遵循宇宙演化的元模型也。然如果没有人,则天地万物之性,一全一偏,各得其所。而人为天之副,故其心致力于成其性之全而合天德也。世间宗教信仰,皆根源于此。
 
(26)在《繁露》四十一“为人者天中”,董仲舒明确提出了天之副在乎人,以强化其人受命乎天的主张。
 
(27)天地与万物皆物也,故各有其性。然天地是大物,为万物之母,天地之性乃性之源也。物之本体之动,太极是也,在物曰性体,在人曰心(体)。故心体性体皆太极,然性实则无极,心与性需细缕之也。参见注解18、25。
 
(28)朱子与阳明,皆认“心虚灵知觉也”。虚灵者,无极之太虚也,故能照,有所谓照心之说。知觉者,知乃良知,觉则良能。孟子《尽心上》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合言之,知觉之谓也。良知是理,良能是气,心则兼理气也。阳明心即理之说,只是顺接之语。其后来拈出良知说,则是明心性差异而顺接时人也。
 
(29)大其心者,谓大其心量也。人如果落为一物,则其心之感应只在其肉体自身。而人为天之副,故其心之感可应天下之物。故曰“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30)心之理气,良知良能是也。心之阴阳动静,寤寐是也。伊川曰:“人之有寤寐,犹天之有昼夜。”或问:“心之动静,谓魂魄可否?”曰:“不可。”盖魂阳魄阴乃是就天之生人言。魂气归于天,体魄归于地,乃天人化生之五行之气也。故心之动静当于心之萌动处求之也。
 
(31)朱子重心统性情,性即理,情即气,是明了太极之动也。然其论情多有泛化,形上之至情(寤寐之气)与形下之七情未细缕清晰,则是其失也。七情者,心之发用也,形而下也。然用而不和,失之有偏,则善恶分也。七情是气象,善恶是德相,一心所发也,当善会。阳明谓有善有恶意之动,其所谓的意之动,即心之发用。《通书》云“诚无为,几善恶”。其几者,发用之机也,有发用,方可见着情,方可见善恶也。
 
(32)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盖人首先是一物,得天性之偏也。此与禽兽并无分别。众人之心,多拘于此,而难以成其为人矣。故圣人大其心而与天地合德,以教人全其性矣。
 
(33)太极之大用,在天曰乾坤,在人曰仁义。“大哉乾元,万物资始”,继之者善也,是为仁。成之者性,是各正性命也,是为义。
 
(34)人心要合于天地,则需大其心。要大其心,则需克制性偏之欲。苟致无欲而静,则可以见得天地之全性。释老之着力点亦皆在此也。
 
(35)此言果地也。天地乾坤之大用,致万象森然。人法之,合而达道,致礼乐和序。故曰:“礼者,天地之序;乐者,天地之和。”儒家的理想便是此天人合一之境界也。故圣人之教,即是天地之教。
 
(36)马一浮先生《泰和宜山会语》有一篇“君子小人之辨”,甚是精彩。《通书》云“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则是君子成圣之阶梯也。
 
(37)马一浮先生《观象卮言》六“释德”甚是精彩。曰“德之为言,得也。乾得之而为健,坤得之而为顺。”又曰“六十四卦大象,皆示人以修德之事。一一具言,则为六十四种德相,而皆统之于乾坤,俱摄于易简。所谓总该万德,不出一心也”。
(38)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何以如此呢。明道曰“只心便是天”,是其有功处。
 
(39)马一浮先生极重六艺之教。六艺者,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也。六艺即是六经。经者,常也,以道言谓之经。艺犹树艺,以教言谓之艺。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庄子曰:“诗以道志,书以道事, 礼以道行,乐以道和, 易以道阳阳,春秋以道名分。”孔子是以人说,庄子是以道说。《论语》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即六艺之道,人即六艺之人。自来说六艺,大旨莫简于此。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