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之间:中国哲学的底色
作者:隋云鹏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四年岁次癸卯九月廿三日戊辰
耶稣2023年11月6日
黑色与白色是至简至纯、相反相成的两种颜色,黑夜与白天的交替,很容易让人类感受到这一点。对于人类来说,黑夜与白天的交替是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无论是仰望天空还是星空都会引发他们的无限思索,而这一无限思索是哲学的重要源泉。黑色与白色不仅至简至纯,而且相反相成,两者都因至简至纯而蕴含着虚空无界、深不可测的神秘力量。因此,黑夜与白天的关系或者说黑色与白色的关系成为阴阳学说或者说对立统一规律的完美体现。中国哲学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在黑色与白色之间,完成了一个个富于生命力和想象力的精神创造。
久负盛名的太极图是黑色与白色成为中国哲学底色的典型例子。从北宋开始,太极图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解读,一跃成为中国哲学的王冠。太极图是一个仅有黑白两色的圆图,虽然是简洁明了的平面图,却呈现出不停旋转、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立体运动图景,极富艺术感染力。在中国哲学的范畴中,这个仅有黑白两色的圆图不仅是宇宙、宇宙本原,也是宇宙的一般运动。“太极”一词较早出现于《周易·系辞上》和《庄子·大宗师》,宋明理学家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认为“阴阳一太极也”“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太极只是一个‘理’字”,从而将太极与理学联系起来,赋予其本体论意义。太极图通过黑色(阴)、白色(阳)的此消彼长与整体平衡中和,不仅完美表达出宇宙的一般运动,而且清楚地说明了宇宙一般运动的动力——阴阳相克相生。太极图不是语言,却利用黑白两色表达出语言无法表达的大量信息,是中国哲学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的典范。太极图之所以用黑色、白色表现,是因为黑色、白色是古人阴阳学说的理想表现形式。黑夜是黑色,白昼是白色,无论黑色、白色如何此消彼长,两者都统一于天。之所以出现天地玄黄的观念,认为天的颜色是玄色——黑色,是因为与大地的中央(黄色)相对应,天的中央——北斗或者说北辰、极星、天极,只有在黑夜才能观测到。
阴阳观念至晚出现在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从那时起,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关的一切——天地、星象、方位、历法、艺术、建筑、颜色、音乐、医药、生物等,都被纳入阴阳学说体系。《周易》是阴阳学说的集大成者,所以《庄子·天下》曰“《易》以道阴阳”,而黑白两色的太极图是阴阳学说乃至《周易》一书思想的最简明的表现。《周易·系辞上》认为“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黑色、白色在中国哲学中的成功运用与重要地位是《周易》“易简”理论的最佳说明。
中国人运用黑色、白色进行哲学抽象的历史异常久远。许多古文献记载,夏朝崇尚黑色,例如《史记·夏本纪》记载,“声教讫于四海。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礼记·檀弓上》曰,“夏后氏尚黑,大事敛用昏,戎事乘骊,牲用玄”。夏朝尚黑是因为夏朝脱胎于龙山文化,继承了龙山时代尚黑的传统。龙山时代以黑陶文化著称,龙山时代的薄胎黑陶高柄杯“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被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龙山黑陶的出土不仅打破了“中国文化西来说”,而且为“夷夏东西说”奠定了考古学基础。另一个将黑色上升为国家哲学的朝代是秦朝。《史记·秦始皇本纪》曰:“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史记·封禅书》也记载,“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
无论是大禹治水的“玄圭”,还是秦朝的“水德”,都说明黑色与水有着密切关系。有学者认为,“玄”字有遥远、黑色、奥妙、微妙、宇宙本原等意思,与又深又黑的漩涡有关,是古人尚水观念的表现。因此,“玄”与水进而与宇宙本原有了内在联系。《老子》认为“道”玄之又玄,而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郭店竹简《太一生水》认为宇宙的本原——太一藏于水,随着时间的运行,周而复始,产生了天地、神明、阴阳、四时、寒热等万物。
与夏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白色为商朝的国家哲学。《礼记·檀弓上》曰,“殷人尚白,大事敛用日中,戎事乘翰,牲用白”,《史记·殷本纪》记载,“汤乃改正朔,易服色,上白,朝会以昼”“孔子曰,殷路车为善,而色尚白”。与此相互印证的是,殷墟出土了大量制作工艺水平极高的白陶器,且大多出土于王陵区和宫殿宗庙区,说明白陶器在商朝属于高等级器物。
以黑白两色为底色的中国哲学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例如,以黑白两色为媒介,中国哲学对中国书画艺术的笔墨、节奏、章法、格局、体系、神韵、意境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中国书画艺术的墨色层次、光线变化、留白、总体平衡、天人合一等技法和观念都体现出这一内在联系。中国书画艺术运用最简单、最常见的黑色、白色来表现宇宙万象,迥异于西方油画通过繁复的色彩和光线来表现世界,体现出中国哲学和艺术化繁为简、高度抽象的强大能力,从而成为最为殊胜的中国艺术形式。虽然中国哲学中也有五色理论,但是由于颜色的无限性与哲学的高度抽象性相矛盾,因此,黑色、白色最适合作为中国哲学的底色。中国哲学与书画艺术也因黑白两色体用贯通、相辅相成,成为另一个意义上的“黑色”与“白色”,共同行走在探索宇宙本原、世界真相和人生意义的道路上。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陈赟】“道事合一”:儒家历史形上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下一篇】【王建民】“推”与中国人行动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