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中华传统“修身”文化于当代育人强人价值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3-11-27 18:28:45
标签:

中华传统“修身”文化于当代育人强人价值

作者:王彬(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四年岁次癸卯十月十五日己丑

          耶稣2023年11月27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中国人创造了独特的“修身”文化,它凝聚着华夏民族的智慧,令华夏民族的君子风范展现于世界文明之中。《礼记·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古代先贤早已将个人的自身修养与家国同构,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这启迪着当代青年自发修养身心,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中华传统“修身”文化,对推动时代育人强人,提升国民素养,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意义非凡。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同时提出应“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重要价值元素和塑造的中华文明特性,使得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流动性和生命力,创新性和包容性,不断将中华“修身”文化的古韵传承特质和时代育人特质延绵千秋、代代相传。

 

探骊“修身”文化之精神标识:心通礼义,和合包容

 

标识,从概念上来说,指的是表明特征的记号或事物。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精神标识就是心通礼义,和合包容。它渗透进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处处展现着中华民族谦逊、正直、仁和、包容、至诚等高贵品质,让中国于世界之中尽显大国风范。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多次于国际场合阐释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中国人民心通礼义,爱好和平,中华文明的和合包容源远流长。探骊修身文化之精神标识,不能将视野仅仅局限于自身,更要将中华民族的修身价值和修身意义传播到世界之中,发挥其更为宽广远大的国际意义。

 

首先,具备追根求源的意识。深入研究礼义、和合包容的历史,梳理其发展脉络,了解礼义与包容精神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在深学细悟中不断增进对礼义与包容精神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令其在青年的内心中扎根生芽。

 

其次,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将礼义与包容精神与时代相结合,不断挖掘其现代价值,并使之与现代政治、现代经济、现代文化相融合,消除时间界限的壁垒,打破地域差异的阻隔,让传统礼义与包容精神成为各族人民共同提升素质修养的必修之课。

 

最后,具备联系现实的精神。在全球化的时代,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紧密相连,关注国内现实问题与国际社会问题,将中华传统礼义与包容精神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之中,运用中国思想和中国智慧去应对国际问题,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维护。

 

传承“修身”文化之精神内核:守节不移,坚贞不屈

 

内核,指的是物体中象核的部分。精神层面的内核,即精神中象核的部分。守节不移、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君子,乃立于天地之间,修身为君,自是至道之途。中国古代先贤的生命内源便是守节不移,坚贞不屈,修身让古人拥有厚重的人格魅力,亦会让今人受益非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文明“坚贞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守节操,正直修身、廉洁齐家,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育人强人价值。

 

首先,坚守节操,淡泊名利。君子立于天地之间的核心便是坚守节操,坚贞不屈,新时代的广大青年更要坚守操行,不被利所诱,不为利所动,不被利所挟,操行的坚守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将其内化于新时代青年们的思想要求之中,与现实融为一体,并在实践中提升道德修养。

 

其次,善于反思,长于审视。自觉将中华传统节操英士当作对照之镜,善于自我审视,敢于发现自身问题,勇于修正自身错误,查漏补缺,坚持在自我纠错中提升,在自我否定中成长。

 

最后,坚定信仰,坚守正义。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维护社会正义,将爱国主义精神和道德原则合二为一,加强自觉学习和实践,弘扬爱国主义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坚持与时俱进,于新时代中发挥其重要的意义。

 

践履“修身”文化之精神自觉:志存高远,勤勉尽责

 

自觉,是获得精神全面提升的一个内在逻辑,无自觉地提升个人修身能力,就无法获得长远进步。志存高远,勤勉尽责的精神是中华修身文化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层面,它承担着新时代育人强人的伟大使命,自觉践行修身文化是社会全面提升与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志存高远、勤勉尽责的修身文化,对提高青年的心智、素养、能力意义非凡。新时代广大青年应积极树立远大理想,勤奋笃定、奋勇争先,自觉担负起建设伟大祖国的光辉职责。

 

首先,将个人理想信念与家国相融合。当代青年理想信念关乎个人前途,更关联国家命运,青年一代是祖国未来的脊梁,肩负着国家繁荣富强的重任,因此树立远大理想要目光长远,将自我修养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融为一体,在大我之中实现人生价值。

 

其次,将修身精神与实践相结合。修身关乎个人成长,不能仅仅局限于头脑之中,绝不能纸上谈兵,而是自觉将其时刻践行于处事交往之中。在实践中检验修身是否成熟,在实践中发现自身不足和匮乏之处,敢于自我否定,勇于自我提升,自觉追求进步,做一个内外兼修之人。

 

最后,树立目标,善积跬步。修身不是一蹴而就之事,它是循序渐进的个人成长过程,需要预先设立目标,躬身而行,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从知识体系中钻研修身哲学和修身理论,从现实生活中积累修身经验和提高修身应用,不断发现与实现修身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系陕西省2023年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在陕西的生动实践研究”(编号:2023A149)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