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良华 曲晓萌】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23-11-27 18:38:47
标签:

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

作者:郝良华 曲晓萌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四年岁次癸卯十月十五日己丑

          耶稣2023年11月27日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是其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是在历朝历代跌宕起伏交替中逐步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恋家爱国、保家卫国、家国相连、家国共济的优良传统,家国思想根深蒂固,家国情怀一脉相承。家国情怀既是一种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更是一种心灵净化之后的人文情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融为一体,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人生理想的实现路径,是明明德于天下的至善旨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是心怀天下的抱负与担当,是对国家的一种深情大义,是对家国命运共同体的一种强烈认同与责任,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未有我之先,家国已在焉;没有我之后,家国仍永存。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让人饮水思源,不忘本、不忘祖、血脉相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与价值源泉。

 

家国同构是家国情怀的根脉所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与国同构,“家国”是家和国的合称。家是小国,国是大家,这来源于先秦时期的一种政治实态,后来反映到传统文化之中。周代制礼作乐,大夫的封地称为“家”,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天子居于“中国”而有“天下”。孟子在《孟子·离娄上》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在先秦时期,家和国在本质上是一回事、是相通的。在生活中,父为家之君,君为民之父,君父同伦与家国同构相辅相成。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庭是作为宏观国家的基础,而作为大的国则是每一个小家的延伸。虽然,此后的历史没有再完全复刻周代的政治模式,但是分封伴随着中央集权反复出现于历朝历代,形成秦政与周政交错的局面。“家国天下”作为一种政治文化,逐渐摆脱先秦时期实际的政治模式,嬗变为“家国情怀”,成为一种宏大而细腻的民族情感,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在中国人眼里,子女对父母、个人对国家,都承担着无限责任,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天经地义。中国传统文化将国家和社会视为一个大家庭,并且将慈孝友悌等伦理道德推广开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小家生发的责任感延伸到了国家和社会。刘蓉是清代古文家,少时专注于读书,竟没注意到屋中地上的坑洼在不断侵蚀扩展,父亲看到后对他说:“一室之不治,何以家国天下为?”意思是说,你连一间屋子都管理不好,如何还能治理国家?在中国传统伦理中,国与家紧密相连,家是国的出发点,国是最终归依处。“家国情怀”,既是指向国家与天下的大情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也是指向故乡的情思,是吾爱吾庐,是乡音无改,是莼鲈之思,是“月是故乡明”;更是指向一个人的人格与操守的“身”与“心”,是孝顺父母,是兄友弟恭,是推己及人,是饮水思源。家国情怀,是中华文化关于个人、家庭与家族、国家、天下有机关系的所有知识与人文情感的汇合。

 

修齐治平是家国情怀的至善旨归

 

历代志士仁人无不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他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既见信仰信念,又见人格风骨,更见家国情怀。明代思想家顾宪成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时留下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以此劝学生要好好读书,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更进一步,说明光读好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不够的,要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劝勉读书人既要认真读书,又要有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正如《礼记·大学》中所倡扬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孔子在回答鲁哀公“人道孰为大”问题时,曾经表示“政为大”,在孔子这里,大学之道便是为政之道。孔子说“政者,正也”。大学之道,可以说起点是修己安人,而后扩大范围,方才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入世理想。循着由己到人、由个体逐渐扩散至天下的模式,家国情怀也在现实中有根基的展开。那么,什么是所有的起点呢?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何谓“修身”?就是指修养身心,主要包括正心诚意和格物致知。一个人对家国的担当和责任,先从管理好自己开始,否则就是空谈。那么,如何管理好自己呢?要心怀其“诚”,身怀其“敬”,要有“格物致知”的本领,做到“知行合一”。然后,处理好与周围人和社会的关系,对父母要“孝”,对兄长要“悌”;对于别人,秉持“爱人”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恕”的心态去理解别人。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只有在先做好自身的道德修养功夫之后,才能“推己及人”“修己以安百姓”。如果“身”不“修”,怎么会使老百姓心安呢?于是要“修己”,要让老百姓有亲近感。如果老百姓心里没有安全感,天下是不可能安定的。这样一来,就把个人修养推及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度,强调“垂范”和“教化”的作用。

 

修身绝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日久天长的功夫。更何况,功名利禄与贪欲之心又时时闪现于人性之中,这是常人很难避免的。连大文豪苏东坡都慨叹:“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自我的修身很难,但正是因为难,才需要想方设法去做。古人如何去做呢?“三省吾身”出自《论语·学而》中的一段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段话的意思是,我每天都要从多方面检查自己:为别人办事有没有不够忠诚、尽心?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够诚信?老师所传授的东西是否有没温习到的地方?这里的“省”是自省的意思,表示省察和反思,反思的对象则是自己。一天之内反思自己在忠、信、习等多个方面做得怎么样,这就是三省吾身,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自曾子之后,“三省吾身”成为古代士人修身的必要科目,很多人起名字经常以“三省吾身”来寄托希望。比如,宋元之际的著名史学家胡三省、当代的数学大家陈省身等,他们的名字都和这个典故有关。

 

兴亡有责是家国情怀的担当所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是充溢在中国人心中的一股“沛乎塞苍冥”的浩然正气,跨越历史的长河,延绵不断、熠熠生辉,始终激励着人们锐意进取、勇毅前行。17世纪中叶明清交替,天崩地坼之际,顾炎武即将到南明首都求职,清军就把南京给取下了,想到苏杭,苏杭就沦陷了,逃回昆山,昆山城就被破了,自己的家人也在战争中罹难。顾炎武之母王氏避兵于常熟,闻城陷,绝食15天死节,临终时给顾炎武留下遗言:“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顾炎武怀着护佑家国的坚强信念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最早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在《日知录》中,顾炎武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意思是说,“亡国”与“亡天下”是存在明显差别的。“天下”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华民族延续了5000多年的道德伦理教化,是中华文明。如果社会陷入“无父无君”的无序状态,社会道德普遍沦丧,礼法、教化遭到严重破坏,以至人人自危则是“亡天下”了。捍卫伦理教化、社会道德,不分贵贱,人人都有责。这段话,后来被梁启超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顾炎武看来,“兴亡有责”乃是作为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应尽的神圣义务和责任担当,是那个时代开始觉醒的中国人对正在经历苦难的祖国的庄严承诺。也正是“兴亡有责”的家国担当意识,使他能够跳脱传统的“华夷之辨”的羁绊,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而将视野放大到“天下大义”的广阔空间来对待,化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家国情怀,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一件事情。正因为如此,它一经提出便不胫而走,愈传愈广,以至家喻户晓、深入骨髓,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百余年来,在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一个个重要关口,中国共产党总是肩负天下兴亡,挺身而出,自觉担负起挽救中华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为民族独立与富强奉献了自己的热血和青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兴亡有责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将个人和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带领中国人民从落后走向进步、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苦难走向辉煌,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伟大胜利。心怀天下,关切人类前途命运,促进世界和平,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兴亡有责家国情怀的生动阐释。

 

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凝结着中国人对家国共同体归属认同、责任使命、守望相助、休戚与共的价值信仰与集体意识,对培育和塑造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历史方位,家国情怀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中国梦”已成为新时代家国情怀的现实表达。新时代的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不仅滋润着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还蕴含着对全人类的仁爱情怀。它将目光凝望于整个人类世界,超越了一般的个体、民族与国家,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崇高理想。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