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武 著《文字奇功:梁启超与中国学术思想的现代诠释》出版
书名:《文字奇功:梁启超与中国学术思想的现代诠释》
作者:黄克武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1月
【编辑推荐】
1.梁启超研究专家黄克武重磅力作,著名学者教授许纪霖、杨念群、欧阳哲生一致推荐。
2.一部研究梁启超思想的专著,全面梳理了梁氏学术研究的方方面面。结合梁氏成长经历中的几个节点,全面展现其在阳明学、墨子学、西方哲学、中国史学等学术思想方面的研究进路、流变历程,挖掘其著作中的思想内涵,打破学界所谓“梁启超思想肤浅、驳杂”的观点。
3.追溯“新民说”理想的现实来源,展现一代启蒙先驱的家国情怀。在作者看来,梁氏学术研究尽管涉及方方面面,其研究路径却始终是以中西比较的方法探索中国的独特性,来建立新的学术典范,而最后归结到“新民”“新国”与“铸造国魂”的现实关怀。
4.探讨梁启超如何以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诠释,推动现代中国学术转型。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梁启超从未放弃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价值的追寻,并试图会通中西,以一种新的概念、新的角度回观传统,对其进行现代诠释。而这样的诠释无疑为现代中国学术转型奠定了一定基础。
5.一本干货满满的轻学术著作,带给你轻松又不失深度的阅读体验。作者学术基础扎实,治学态度严谨,论述有理,分析有据;行文则平实易懂,深入浅出,娓娓而谈。在版面安排上,各章注释均以尾注形式呈现,正文阅读轻松连贯,尾注则能进一步深化理解。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一部研究梁启超与近现代中西思想文化之关系的学术著作,全面梳理其一生中学术思想的流变过程、研究进路,展现了其丰富而深刻的学术探索和精神世界。
作者以梁启超为研究对象,对其阳明学、墨子学、西方哲学、中国史学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做深入分析,并聚焦于其学术研究对近代中国转型的影响,旨在以梁启超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现代诠释,来呈现清末民初中国学术转型的复杂过程。此外,作者还阐释了梁启超如何以新的概念、新的方法来解析各种议题,并以中西比较的方法探索中国的独特性,建立新的学术典范,并最后归结到“新民”“新国”与“铸造国魂”的现实关怀。
【作者简介】
黄克武,1957年生,牛津大学东方系硕士,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著有《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研究》《笔醒山河:中国近代启蒙人严复》等。
【名家推荐】
梁任公是近代中国启蒙的先驱,他集中了那个时代的矛盾与冲突,也是中国现代性的思想发源地。作者作为台湾研究梁启超思想的权威专家,毕30年之学术功力,深入梁任公的思想深处,考察其与中西文化的源流关系,开拓了梁氏研究新的层界。欲知晓梁任公,请从读本书始!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许纪霖)
以往对中国近世知识分子的评价,极易趋于两极,或认定其“激进”,或想象其“保守”,即使如维新派领袖梁启超,往往也被作为激进革命党之对立面加以简单定位。本书取“调适”而非“转化”的独特视角,重新勾勒出梁启超思想诸多中西交错的复杂面相,有别于当下学界之陈论,颇具洞见。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杨念群)
梁启超以他的如椽巨笔纵横驰骋于清末民初舆论界,启迪、激荡国人的心灵。黄克武先生此著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度地展现了梁氏灵慧而进取的学术探索和精神世界。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欧阳哲生)
【目录】
序:我与梁启超研究的因缘 1
第一章 导论:有关梁启超学术思想的一个争议
一、前言:“百科全书式”的巨大存在
二、有关梁启超学术思想的一个争议
第二章 铸造国魂:梁启超的“中国不亡论”
一、前言:从列文森“儒教已死”的辩论谈起
二、“方死方生”抑或“更生之变”?
三、铸造“国魂”:晚清时期梁启超的“国民”思想
四、“中国不亡论”与“国性说”:梁启超的“文化民族主义”及其影响
五、余论:“游魂说”与“新启蒙”
第三章 宋明理学的现代诠释:梁启超的阳明学
一、前言:儒家传统与梁启超的思想转变
二、梁启超思想的内在逻辑
三、心有所主而兼容并蓄:阳明学与梁启超思想的取舍问题
四、小结
第四章 诸子学的现代诠释:梁启超的墨子学
一、前言:清代墨学的复兴
二、《新民丛报》时期梁启超的墨子学
三、20世纪 20年代梁启超的墨子学
四、小结
第五章 西方哲学的现代诠释:梁启超与康德
一、前言:梁启超著作中的康德
二、学者对梁启超译介康德之评估
三、从“カント”到“康德”:梁启超对康德中国图像的建构
四、梁启超对康德思想的阐释与评价
五、小结
第六章 熔铸一炉:梁启超与中国史学的现代转型
一、前言:清季的“新史学运动”
二、实证史学、道德知识与形上世界
三、熔铸一炉:新康德主义与佛儒思想会通下的新史学
四、对梁任公史学思想的评价——代结论
第七章 民初知识分子对科学、宗教与迷信的再思考:以 严复、梁启超与《新青年》的辩论为中心
一、前言:20世纪初有关灵学的争论
二、中西文化交流与近代中国灵学研究的兴起
三、上海灵学会的“科学”宣称:科学、灵学相得益彰
四、中西灵学之融通:严复对科学、宗教、迷信关系之思考
五、《新青年》对灵学之批判:科学与迷信之二分
六、思想的延续:梁启超与科玄论战
七、小结
第八章 结论:梁启超对中国学术思想的现代诠释
附录:略论梁启超研究的新动向
参考文献
【名人眼中的梁启超】
中国传统文化无疑地有其缺点,然而也有其精致、优美而感人的地方。梁启超正是中国文化精华的一个化身,他的作品是从传统中绽放出来的现代花朵。(黄克武)
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黄遵宪)
一纸风行海内,观听为之一耸!(严复)
不通人情世故……最和蔼可亲,全无城府,一团孩子气(胡适)
他的文章一反骈体、桐城、八股之弊,清新平易,传诵一时。他是当时最有号召力的政论家。(毛泽东)
梁启超的文笔简明、有力、流畅,学生们读来裨益匪浅,我就是千千万万受其影响的学生之一。我认为这位伟大的学者,在介绍现代知识给年轻一代的工作上,其贡献较同时代的任何人为大。他的《新民丛报》是当时每一位渴求新知识的青年的智慧源泉。(蒋梦麟)
总论任公先生一生成就,不在学术,不在事功,独在他迎接新世运,开出新潮流,撼动全国人心,达成历史上中国社会应有之一段转变。(梁漱溟)
近人对梁氏书似多失持平之论,实则在五四运动后梁氏论学各书各文均有一读之价值也。(钱穆)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