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举办学术月教师讲座:朱熹真知问题辨析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3-12-14 21:18:15
标签: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举办学术月教师讲座:朱熹真知问题辨析

来源:“思想文化研究”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四年岁次癸卯十一月初一日乙巳

          耶稣2023年12月13日

 

朱熹真知问题辨析

 

主讲人:赵阳

 

12月8日上午10时,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2023年学术活动月教师讲座第四场“朱熹真知问题辨析”专题报告于思想所714学术报告厅顺利召开。本场讲座由赵阳老师作主题发言,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路传颂老师和朱军老师应邀参与讲座。

 

 

 

 

 

01 讲座内容

 

本次讲座主要分为三个环节展开,第一个环节是赵阳老师的主题发言环节。讲座伊始,赵阳老师介绍了学界目前对朱熹“真知”问题的研究状况,以及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缘起,接着他将这一问题划为三部分进行讲述:

 

 

 

首先,赵阳老师结合朱熹各时段关于“真知”问题的不同论述,结合牟宗三、钱穆的论述和当前学界对于朱熹“真知”问题的讨论,说明了朱熹视野下的“真知”问题主要是真知但却不行,当代学者对该问题则又延展为朱熹“真知”概念的内容、“真知”是否能够成为稳定的道德动力来源以及真知为什么值得追求等具体的层面,在此基础上分析说明朱熹“真知”概念的四层含义,并由此进一步说明不同含义下“真知必能行”命题的不同解释,从而把朱熹的“真知”问题归纳为两个方面:动机问题与规范性问题。由此出发,赵阳老师引入了当代道德哲学的“理由”概念,提出朱熹的“真知”概念是否也可以与“理由”概念一样,同时具备“解释”与“证成”的功能,从而同时解决动机问题与规范性问题。

 

其次,赵阳老师对朱熹“真知”问题涉及的学界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检讨,最主要的观点是指出:第一,目前的研究在承认朱熹的“真知”概念拥有认知、情感、意志、信仰等一系列因素的前提下,还要求从格物与诚意的关系角度,说明格物之后的真知还需要通过诚意的环节,对动机进行纯化,那么这种所谓的纯化究竟提供了哪些不同于真知的内容,从而足以帮助真知来促发行动。第二,学界目前还有一种思路,通过朱熹“真知”概念的“提升”解释策略,强调“真知”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强调“真知”不是普通的认知而是一种对于个人的整体提升入手,从而试图应对“真知”面对的实践动力上的困境。赵阳老师认为在这种观点中,“真知”与道德行动反而没有了内在关系,而是道德行动之所以要如此的外在的规范性理由。这其实是混淆了动机问题和规范性问题,因此不能真正应对“真知”的实践动力困境。

 

最后,赵阳老师通过文献爬梳,提出朱熹对于“真知”与“自欺”关系的思考,其实与“信得及”问题的讨论同时,而且具有内在的理论联系。他尝试性的从这个角度,对朱熹的“真知”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02 交流环节

 

 

 

在对谈环节,路传颂老师从西方元伦理学的角度出发,对本次发言内容的外延进行了界定,接着两位老师就一些关键问题,如“真知与力行的关系问题”“真知的证成问题”“道德外在主义与偶然性的问题”以及“道德的动机问题”等展开了精彩讨论,这也让参会同学从中获得了启发。

 

 

 

互动环节中,李飞、陈丽蓉、靳天成、王天、秦晓、杨新宇六位同学分别就本次主题发言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与赵阳老师进行交流和探讨。最后,朱军老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在思想史研究中要关注思想家们的思想变化过程,特别是要关注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本次讲座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