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明】《仲里广志》序

栏目:书评读感
发布时间:2023-12-16 10:30:49
标签:
杨朝明

作者简介:杨朝明,男,西元1962年生,山东梁山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现任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山东省政协常委,第十四届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出版《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八德诠解》等学术著作20余部。

《仲里广志》序

作者:杨朝明(全国人大代表,孔子研究院原院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

来源:“孔子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在儒家圣贤中,仲子(子路)是孔子最重要、最亲密的弟子之一。也许《论语》和《孔子家语》每篇的题目都有某种特定的隐喻,我注意到:《论语》有《颜渊第十二》和《子路第十三》两篇,《孔子家语》则有《颜回第十八》和《子路初见第十九》两篇。这两部重要的典籍如此编排,有没有编纂者的特殊用心呢?

 

让人扼腕叹息的是,孔子人生的最后几年,不仅失去了唯一的儿子,也失去了心爱的弟子颜回和子路。孔子与他们是师生,又情同父子兄弟,像家人一样是生命中的整体。颜回死,孔子“哭之恸”;子路死,孔子“哭之于中庭”。子贡后来说:“夫子之丧颜回也,若丧其子而无服,丧子路亦然。”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孔子与其弟子们的对话、交流,才能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

 

子路为人率真,性格鲜明。他质朴实在,不造作,不缘饰,别人对他甚至有“文不胜其质”的评价。子路几乎就是一个透明的人,直来直去,有啥说啥,令人尊敬。孔子批评子路说“野哉,由也”,最初读《论语》这句话,印象很深,仔细品味,其溢于言表的分明就是孔子的关切、子路的可爱,是师徒之间的亲密。对于子路,孔子批评多,关心多;责之切,爱之深。子路尊重老师,在他心目中,孔子就是仁、智的化身,是不染尘的人。遇有不明白的问题,子路就直接请教发问,甚至质疑,从不隐瞒个人的情绪。

 

子路珍视孔子的教诲,闻过则喜,闻过而改,闻而有行。《论语》有一章记载很重要:“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惟恐有闻。”子路知而有行,踏踏实实,不务虚华,是人们极好的榜样。《孔子家语·好生》云:“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不得闻;既得闻之,患弗得学;既得学之,患弗能行。有其德而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而无其行,君子耻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耻之。”子路正是这样的君子,他的行基于德,这就是子路的德行。现在缺少的就是“实”,应该注意做到、行动、实践,而不要做“袖手谈心性”的人。重视认知,更要重视行动;知与行应统一起来,知而不行,等于不知。

 

儒学关注人的成长,关注理想人格的完满。子路向孔子请教“成人”的问题,孔子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子路好勇力,志伉直,能果敢,孔子“修仁义”,有世俗憎恨他的人,子路对孔子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子路勇而有礼。成为孔子弟子后,孔子循循善诱,教之以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他向孔子陈述理想,希望礼仪大行,百姓有勇而“知方”。子路治蒲,请教孔子,孔子说:“恭而敬,可以摄勇;宽而正,可以怀强;爱而恕,可以容困;温而断,可以抑奸。如此而加之,则正不难矣。”子路问“贤君治国”,孔子说要“尊贤而贱不肖”。子路将行,辞于孔子。孔子赠之以言说:“不强不达,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复,不恭失礼。慎此五者而矣。”孔子又说:“亲交取亲,其忠也;言寡可行,其信也;长为善士而无犯,其礼也。”这些教导,都对子路产生了很大影响。

 

子路才优治赋,擅长政事,有才干,可以“片言折狱”,还有“三善治蒲”的政绩。子贡评价说:“不畏强御,不侮矜寡,其言循性,其都以富,材任治戎,是仲由之行也。”《孔子家语》最后三篇谈曲礼,而全书最后一节则谈子路践行礼仪:“子路为季氏宰。季氏祭,逮昏而奠,终日不足,继以烛。虽有强力之容,肃敬之心,皆倦息矣。有司跛倚以临祭,其为不敬也大矣。他日,子路与焉。室事交于户,堂事当于阶。质明而始行事,晏朝而彻。孔子闻之,曰:‘以此观之,孰谓由也而不知礼?’”这个记述意味深长。子路逝世,是因卫国内乱,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依然不忘“君子死而冠不免”,从容正冠结缨,以这种特有的悲壮,捍卫了自己人格的尊严。

 

孔子弟子弘扬孔子学说,使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子路毫无疑问是其中的佼佼者。他追随孔子,宣传和践行孔子学说,堪为典范。子路作为孔门“十哲”之一从祀孔子,并有多处专祠。子路是明是非、知荣辱、能担当、格局大、有气象的君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是孔子思想与儒家学说传承的中坚。

 

我在曲阜师范大学工作期间,就与仲子历史文化研究会结缘。记得2006年9月,该会时任理事长、仲子第74代孙仲崇义先生与电视台记者来曲阜采访,我就孔子、仲子的关系以及仲子在孔门弟子中的地位发表了看法。细聊之下,得知仲崇义先生是我梁山同乡,幼时移居东北,退休后,积极联络各地仲子后裔,于1996年创立研究会,致力于仲子历史文化和思想的研究。一个没有财政拨款的民间社会组织,能坚持发展,形成特色,殊为不易。2008年5月、2014年10月,该会在济宁境内召开理事会议,我都应邀参加,深切感受到会员、仲子后裔对仲子研究工作的执着。

 

在曲阜师大,我与仲伟亮先生是好友。今年3月26日,在他的引领下,仲子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仲子第72代孙仲跻和先生携《仲里广志》书稿来访。他们彬彬有礼,儒雅可敬,因而相谈甚欢。仲跻和先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用传统经典教育员工,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企业价值观凝炼为自己的“三纲五常”;他还慷慨解囊,资助仲子历史文化研究,主持续修族谱家志,积极为孔子儒学和仲子文化传承做贡献。研究会诸君的不懈努力,十分令人钦佩。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文化由复苏到复兴,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尤其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26日视察曲阜,在孔子研究院举行专家学者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发出了“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动员令,中国迎来了传统文化转化、创新、发展的新时代。国无德不兴,企无德不盛,家无德不旺,人无德不立。国家重视弘扬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需要,是全体国人的神圣使命。作为中国人,都应该了解传统文化,走近民族文化传统,尊道明德,涵养心性,学习经典,润泽价值。

 

对中国儒学研究来说,我们有经典文献,有简帛遗籍,有遗产文物,还有家乘志书。其中,圣贤家族的族谱、家志及档案文书也应引起应有的重视。在传统中国,两千多年中一直弘道崇儒,优渥圣贤后裔。自明代以来,圣贤后裔在族谱之外别创家志,记载圣贤的生平行事、祠庙、林墓、追崇、祭祀、艺文等内容,并赓续不止,因而有《阙里志》《陋巷志》《宗圣志》《三迁志》以及《东野志》等。子路家族的《卞里志》《泗源志》也与之齐名于世。

 

古今资料,浩如烟海,有的载诸四库,有的尘封馆阁,或孤悬海外,或隐于民间。仲子历史文化研究会适应发掘整理文献资料的时代要求,慨然有志于斯,“修志问道,以启未来”,在继承历代旧志的基础上,广泛搜寻整理资料,历时七年,编纂完成了《仲里广志》。这是儒学领域的又一重要成果,是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具体体现,对于进一步挖掘传统思想精髓、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是为序。

 

 

责任编辑:近复